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12
1
作者 汤楚中 赵鸿 +1 位作者 髙文根 胡大一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新生儿出生缺陷 中国 先心病 发病率
下载PDF
81例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NKx 2.5基因突变筛查及关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增强 唐胤 +1 位作者 陈彧 胡大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NKx 2.5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技术,对81例单纯性CHD患者(包括室间隔缺损组37例,房间隔缺损组17例,圆锥动脉干畸形组18例,动脉... 目的:探讨NKx 2.5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技术,对81例单纯性CHD患者(包括室间隔缺损组37例,房间隔缺损组17例,圆锥动脉干畸形组18例,动脉导管未闭组5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组4例),74例患者一级亲属(一级亲属组)以及52例正常非CHD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NKx 2.5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并对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单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是否与CHD相关。结果:所有CHD患者、患者一级亲属基因编码均未发现突变,而在NKx 2.5基因外显子1区域内发现1个SNP位点,这个SNP位点位于上游63位碱基63A>G,导致第21位密码子由GAA转变为GAG,碱基替换后仍编码谷氨酸(Glu),属于同义突变(Glu21Glu)。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房间隔缺损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NKx 2.5基因突变与我国单纯性CHD之间无明显相关,该基因上的63A>G SNP位点与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转录因子 NKX 2.5基因 基因突变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心脏杂交技术拔除并发症起搏导线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刚 陈彧 +3 位作者 凌云鹏 陈生龙 李学斌 郭继鸿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总结杂交技术拔除心内感染等并发症起搏导线的临床经验,探索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2年共有4例患者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杂交技术拔除永久起搏导线。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分别选择胸部右前外侧小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左前外... 目的总结杂交技术拔除心内感染等并发症起搏导线的临床经验,探索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2年共有4例患者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杂交技术拔除永久起搏导线。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分别选择胸部右前外侧小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及胸部正中小切口进行,结合心脏直视与X光透视下经静脉拔除起搏导线。结果 4例患者均应用杂交技术成功拔除起搏导线。1例发生三尖瓣损伤,经急诊手术修复成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杂交技术拔除永久起搏导线临床可行,可以避免体外循环,是高危起搏导线拔除患者的一个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技术 起搏器 并发症 拔除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管血流对术后近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文强 赵舟 +6 位作者 高卿 韩增强 杨威 廉波 刘刚 陈生龙 陈彧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1-855,共5页
目的: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中测定的血流资料和术后近中期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单纯OPCAB手术的患者资料,分... 目的: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中测定的血流资料和术后近中期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单纯OPCAB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并对比患者术中测定的血流指标、术后早期临床事件及术后随访资料。术后早期临床事件包括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使用、再次手术、新发心房颤动及院内死亡。结果:共463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2.80±8.36)岁,其中女性115例(24.8%),平均吻合桥血管(3.10±0.81)支,共1 435支桥血管,术中血流测定结果显示移植血管平均血流量(mean flow,MF)为(32.34±14.45)mL/min,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为2.87±0.92。23例(5%)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IABP使用者11例,术后30 d死亡患者4例。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组的桥血管MF低于无心肌梗死组,而PI高于无心肌梗死组(P<0.05)。其他术后早期临床事件组间比较,其MF、P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血管低MF(Wald=5.684,P=0.017,95%CI:0.894~0.989)、高PI(Wald=9.040,P=0.003,95%CI:1.252~2.903)是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随访最长时间37个月,共7例患者死亡,死亡组与生存组间术中血流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动脉桥正常血流组比较,低MF组(MF<10 mL/min)随访期间死亡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6,P<0.05)。结论:移植血管低MF、高PI会增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动脉桥MF<10 mL/min会增加患者术后中期死亡率,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术中血流测定技术对OPCAB术后近中期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监测 手术中 冠状动脉循环 血流测量 手术后期间
下载PDF
左胸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左乳内动脉桥血流对比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韩增强 陈彧 +5 位作者 凌云鹏 陈生龙 刘刚 杨威 范桄溥 孙文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81-983,共3页
目的:通过超声瞬间血流仪在术中评估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和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左乳内动脉(LIMA)桥的血流情况。方法:2013-01至2015-07期间300例患者接受OPCAB,LIMA全部与左前降支(... 目的:通过超声瞬间血流仪在术中评估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和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左乳内动脉(LIMA)桥的血流情况。方法:2013-01至2015-07期间300例患者接受OPCAB,LIMA全部与左前降支(LAD)吻合。70例患者采用MIDCAB,为MIDCAB组,同期有230例患者采用传统正中开胸OPCAB,为传统OPCAB组。术中应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对旁路血管进行血流测量。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的各项指标及LIMA桥血管的平均流量、搏动指数、舒张期充盈百分比和血流波形。结果:传统OPCAB组和MIDCAB组的手术输血量分别为(3.00±5.42)U和(1.06±2.17)U;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峰值分别是(2.84±9.93)ng/ml和(0.69±1.74)ng/ml;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是(27.90±66.90)h和(14.20±20.80)h;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分别是(64.10±89.60)h和(35.20±39.20)h,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LIMA至LAD的桥血管平均流量[(29.45±18.19)ml/min vs(29.04±15.85)ml/min]、搏动指数(2.68±1.19 vs 2.44±0.84)、舒张期充盈百分比[(71.47±11.12)%vs(70.25±11.3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进行LIMA至LAD搭桥,采用MIDCAB可取得与传统OPCABG同样的效果,术后早期吻合口质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乳内动脉 瞬时血流测定技术
下载PDF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桥血管的血流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舟 高俊雪 +4 位作者 秦俊超 刘晶 刘刚 陈生龙 陈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分析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乳内动脉(LIMA)-左前降支(LAD)的吻合的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LIMA桥的血流变化。方法:选取2015-2016年间于我院心外科接受CABG的患者94例,男性75例(79.8%),平均年龄(63.4±9.6)... 目的:分析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乳内动脉(LIMA)-左前降支(LAD)的吻合的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LIMA桥的血流变化。方法:选取2015-2016年间于我院心外科接受CABG的患者94例,男性75例(79.8%),平均年龄(63.4±9.6)岁;受试者均术前行经胸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接受了LIMA-LAD的吻合。术中使用瞬时血流测量仪(TTFM)测量LIMA桥的血流量和搏动指数(PI),术后1周出院前再次行经胸多普勒超声检查LIMA桥。结果:LIMA桥的血流量及搏动指数,术后1周[(39.81±23.87)ml/min、(35.86±27.72)ml/min;1.54±0.64、3.05±1.54]均较术前[(27.08±16.48)ml/min、(35.87±39.46)ml/min;4.24±1.50、4.01±1.80]和术中[(28.23±21.00)ml/min;2.78±1.50]均显著增加(P均<0.001)。术前双侧乳内动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5),术后LIMA的直径较右乳内动脉显著增大[(2.26±0.21)mm vs(2.20±0.25)mm,P=0.043)。结论:术后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作为术后早期评估桥血管血流通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相较于术前和术中,术后1周LIMA桥血流较前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乳内动脉 瞬时血流测定
下载PDF
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学习曲线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威 凌云鹏 陈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90-994,共5页
目的探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9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80例左胸前外侧小切口MIDCAB资料,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分... 目的探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9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80例左胸前外侧小切口MIDCAB资料,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获取乳内动脉时间、吻合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术后当日引流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将手术例数取对数作为自变量,以获取乳内动脉时间、总手术时间分别为因变量进行拟合得出学习曲线。结果各组术前资料无统计学差异。80例均顺利完成MIDCAB手术,无中转正中开胸,无死亡,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获取乳内动脉时间B、C、D组较A组显著缩短[(53.7±19.2)min、(50.2±17.7)min、(43.2±10.3)min vs.(77.0±30.0)min,P=0.001、0.000、0.000],B、C、D组无显著差异(P〉0.05)。总手术时间B、C、D组较A组显著缩短[(128.7±21.7)min、(129.0±33.3)min、(112.2±14.5)min vs.(165.2±41.8)min,P均=0.000],B、C、D组无显著差异(P〉0.05)。学习曲线相关模型为:获取乳内动脉时间(min)=113.77-16.869×ln(手术例数),总手术时间(min)=220.281-25.276×ln(手术例数)。结论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学习曲线约为2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微创 学习曲线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预定策略与实际手术策略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文强 陈彧 +7 位作者 范桄溥 杨威 刘刚 陈生龙 廉波 韩增强 高卿 赵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预定策略与实际手术策略的一致性,以及在不同年资医生中的策略差别,探讨CABG策略研究的培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6-06至2017-05拟初次单纯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287例,由9位外科医生基于冠脉...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预定策略与实际手术策略的一致性,以及在不同年资医生中的策略差别,探讨CABG策略研究的培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6-06至2017-05拟初次单纯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287例,由9位外科医生基于冠脉造影结果,独立制定术前预定策略(包括手术方式、靶血管位置以及血管桥材料选择),经全科讨论后确定基本手术方案,由独立手术者完成手术,术后记录实际手术策略,计算术前预定策略与实际手术策略的符合率。9名外科医生分为独立医生组(n=5)和受训医生组(n=4),对两组术者的策略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287例患者中,68例(23.7%)行经左胸小切口手术(MIDCAB)、190例(66.2%)行非体外循环CABG(OPCAB),29例(10.1%)行体外循环CABG(ONCAB)。(1)手术方式符合率:ONCAB符合率最低,仅52.9%(MIDCAB:77.1%,OPCAB:81.4%,P<0.05)。(2)靶血管位置符合率:9位医生靶血管位置的平均符合率为74.4%。其中右冠系统的符合率最低,为82.5%(左前降支97.5%、钝缘支89.5%,P<0.05)。(3)血管桥材料的使用率:219例常规切口患者共完成687支血管桥血管吻合,其中左乳内动脉桥(LIMA)197支,大隐静脉桥(SVG)461支,右乳内动脉桥(RIMA)9支,桡动脉桥(RA)20支,LIMA、RIMA、RA的符合率相似,分别为:91.8%、95.2%、89.4%。(4)两组医生的手术策略符合率:独立医生组手术方式符合率略高于受训医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1%vs 68.9%,P>0.05);独立医生组靶血管位置平均符合率与受训医生组相似(75.6%vs 72.9%,P>0.05),但就研究进行前后6个月相比较,独立医生组无差异(76.2%vs 75.7%,P>0.05),而受训医生组明显升高(69.9%vs 75.8%,P<0.05)。结论:基于冠脉造影而预先制定的CABG手术策略与实际完成的手术策略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关于ONCAB和OPCAB的选择和右冠系统的处理与预定策略存在较大差异。受训医生经过培训后可提高靶血管位置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策略 培训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刚 董穗欣 解基严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592-595,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撤离呼吸机的术前及术中危险因素。方法对703例连续CABG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24h内拔管组(组Ⅰ)与24h内未拔管组(组Ⅱ)。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机械... 目的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撤离呼吸机的术前及术中危险因素。方法对703例连续CABG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24h内拔管组(组Ⅰ)与24h内未拔管组(组Ⅱ)。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后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与年龄(P=0.006)、左室射血分数(P﹤0.001)、术前心功能(P=0.009)、是否术前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P﹤0.001)、是否急诊手术(P﹤0.001),术前、术中、术后是否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P﹤0.001,P=0.001,P﹤0.001)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肌酐水平增加(P=0.044)、女性(P=0.003)、左室射血分数下降(P=0.018),术前、术中、术后应用IABP(P﹤0.001,P=0.010,P﹤0.001)是术后延长机械通气的预测因子。结论性别、心肾功能及围术期应用IABP是影响CABG术后撤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机械通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序贯吻合法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威 凌云鹏 +1 位作者 陈生龙 陈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3-676,共4页
目的观察序贯吻合法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195例吻合桥血管为3根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吻合组114例,序贯吻合组81例,比较2组术后围... 目的观察序贯吻合法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195例吻合桥血管为3根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吻合组114例,序贯吻合组81例,比较2组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术后肾功能衰竭、术后脑卒中、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ICU滞留时间、住院死亡及术后4-6 h、12-18 h和24-48 h血清c TnⅠ值。结果常规吻合组术后围术期心梗发生率为3.5%(4/114),与序贯吻合组2.5%(2/8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常规吻合组术后肾功能衰竭发生率2.6%(3/114),与序贯吻合组2.5%(2/8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常规吻合组术后脑卒中发生率为0.9%(1/114),与序贯吻合组1.2%(1/8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isher精确检验,P=1.000)。常规吻合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中位数为18 h(4-408 h),与序贯吻合组16 h(6-344 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443,P=0.658)。常规吻合组术后ICU滞留时间中位数45h(16-883 h),与序贯吻合组44 h(14-535 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758,P=0.449)。常规吻合组住院死亡率为0.9%(1/114),与序贯吻合组2.5%(2/8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90,P=0.764)。常规吻合组术后4-6 h c TnⅠ值中位数为0.455(0.234-0.974),与序贯吻合组中位数0.549(0.292-1.06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1.287,P=0.198);术后12-18 h c TnⅠ值中位数为0.548(0.291-1.163),与序贯吻合组0.590(0.319-1.13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084,P=0.933);术后24-48 h c TnⅠ值中位数为0.561(0.216-1.145),与序贯吻合组0.500(0.221-0.95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511,P=0.609)。结论 OPCAB中应用序贯吻合法安全有效。不同的吻合方法对于OPCAB术后早期结果无明显影响,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心肌肌钙蛋白Ⅰ 序贯桥
下载PDF
GATA-4 M310V单基因突变参与家族性房间隔缺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胤 韩增强 +1 位作者 寒桦 陈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在以往发现家族性先天性房间隔缺损GATA-4 M310V单基因突变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该突变导致家族性房间隔缺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一个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家族(三级亲属成员共31人中有8例单纯性房间隔缺损患者),采集外周血样,... 目的:在以往发现家族性先天性房间隔缺损GATA-4 M310V单基因突变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该突变导致家族性房间隔缺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一个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家族(三级亲属成员共31人中有8例单纯性房间隔缺损患者),采集外周血样,采集少量心肌组织标本。体外成功构建GATA-4基因野生型及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细胞系,按照不同载体组合(16种组合)转染Hela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GATA-4基因突变对心脏肌球蛋白重链-α(α-Myhc)、心房利钠肽因子(ANF)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应用绿色荧光蛋白定位法检测GATA-4 M310V突变对GATA4蛋白核定位的影响。结果: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对于α-Myhc启动子,引入GATA-4基因表达载体后,随着GATA-4表达载体浓度的上升,其启动子活性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引入GATA-4(A928G)突变基因表达载体后,相同GATA-4表达载体转染剂量(100 ng、200 ng)调控的启动子活性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随GATA-4突变型表达载体引入量的增加(300 ng),启动子活性似乎有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5)。对于ANF启动子,引入GATA-4基因表达载体、GATA-4突变基因表达载体后,启动子活性变化组间差异及趋势变化并不明显(P>0.05)。结论:GATA-4 M310V突变影响了α-Myhc启动子活性及GATA4蛋白的核定位,该突变对GATA4蛋白核定位的影响可能是该突变导致家族性房间隔缺损新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GATA-4基因 基因突变 启动子活性 蛋白质核定位
下载PDF
左心房黏液瘤致多发性动脉栓塞伴右足坏疽1例
12
作者 杨威 刘刚 +2 位作者 陈彧 解基严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5期443-444,F0003,共3页
关键词 栓塞 胆固醇 坏疽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起搏器感染治疗经过1例
13
作者 孙文强 刘刚 +2 位作者 陈彧 陈生龙 李学斌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1病例报告<br>  患者男,57岁。因“起搏器置入术后3年,起搏器囊袋感染2年,间断发热1年半”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短,活动时为著,夜间平躺有轻度憋气,需侧身躺,夜间常出现憋醒,无头晕、晕厥、黑蒙,于当地医院行Ho... 1病例报告<br>  患者男,57岁。因“起搏器置入术后3年,起搏器囊袋感染2年,间断发热1年半”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短,活动时为著,夜间平躺有轻度憋气,需侧身躺,夜间常出现憋醒,无头晕、晕厥、黑蒙,于当地医院行Holter 检查提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 DDD,左胸),术后切口愈合良好。2年前发现术口红肿、渗出,渗出液为黄色黏液,无局部疼痛,无发热、寒战。考虑起搏器囊袋感染,于当地医院取出起搏器置入对侧胸部(右侧),术后两侧术口均愈合良好,无红肿、渗出。1年半前无诱因出现弛张热,体温骤升至39℃,伴畏寒、寒战,每天发热,具体发热时间不定。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间断出现发热,服用退热药后缓解。6个月前突然再次出现发热,热型同前次发热,体温高达39.5℃,伴寒战、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痛、心悸等症状。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化验提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骨髓及血培养提示铜绿假单胞菌”,诊断“菌血症”,先后予舒普深+依替米星、比阿培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法罗培南等抗感染治疗,予人免疫球蛋白输入提高免疫力,症状好转出院。随后仍间断发热,1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高热、寒战,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行胸透见原左侧电极尾端拖入肺动脉、下腔静脉(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感染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血浆预测因子: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昊 张国栋 +1 位作者 范桄溥 陈彧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研究术前血浆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目的:研究术前血浆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12月30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择期单纯CABG的患者148人,采集患者术前24 h内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1、IL-6、TNF-α、Hcy、ET-1的含量,其中术后新发房颤患者39人,以术后是否新发房颤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38人。将匹配后两组患者的5个指标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则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然后将各指标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术前各指标血浆水平与术后新发房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1∶1倾向性匹配后,两组均衡可比,匹配后房颤组的IL-1、IL-6、TNF-α、Hcy血浆水平均大于非房颤组[(0.867±0.589)ng/L vs.(0.742±0.262)ng/L,21.55(6.50,209.90)ng/L vs.17.95(3.60,86.70)ng/L,20.30(5.70,361.00)ng/L vs.21.50(7.50,251.80)ng/L,(0.29±0.11)μmol/L vs.(0.27±0.09)μmol/L],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5,P=0.891,P=0.817,P=0.285),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上述4个变量均不是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因子。倾向性匹配后,房颤组和非房颤组的ET-1分别为(25.80±6.20)ng/L、(29.10±8.54)ng/L,患者术前较低的血浆ET-1水平与CABG术后新发房颤有统计学相关性(P=0.003),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术前血浆ET-1水平与CABG术后新发房颤有相关性(P=0.039,调整后OR=0.637,95%CI:0.415~0.977)。结论:CABG术后新发房颤患者的术前血浆IL-1、IL-6、TNF-α及Hcy的水平均高于术后无房颤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血浆低ET-1水平与CABG术后新发房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静脉拔除心内起搏导线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特点与处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刚 李学斌 +7 位作者 高卿 韩增强 赵舟 杨威 廉波 昃峰 段江波 陈彧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经静脉拔除起搏电极导线过程中并发心脏压塞病例的特点与处理方法,为经静脉拔除电极过程中预警、识别与处理此类并发症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回顾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静脉拔除心内电极导线患者,... 目的分析经静脉拔除起搏电极导线过程中并发心脏压塞病例的特点与处理方法,为经静脉拔除电极过程中预警、识别与处理此类并发症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回顾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静脉拔除心内电极导线患者,根据病历记录资料总结电极拔除过程中发生心脏压塞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处理,并随访此类患者的转归。结果研究期间,共完成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手术922例,共拔除各类电极导线1 832根,发生心脏压塞12例,发生率为1.3%。此类患者的表现有胸闷、憋气、血压下降,透视下心影搏动减弱或消失。12例患者8例经过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治愈,4例需要外科开胸探查,其中3例患者于导管室紧急开胸。本组病例术中死亡1人,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压塞的特点为发生快,过程凶险,大多数患者经过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治愈。对于心包穿刺失败或无效的患者应即刻开胸心包腔减压是重要的外科抢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电子植入装置 经静脉电极拔除 并发症 心脏压塞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经外科介入和外科手术移除起搏电极导线的回顾性分析
16
作者 刘刚 昃峰 +5 位作者 刘海峰 高卿 王龙 陈生龙 陈彧 李学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医生在电极导线拔除工作中的参与程度,探讨外科方法在电极导线拔除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本院心脏中心行电极拔除治疗的所有病人资料,根据心外科参与程度分为介入组、杂交...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医生在电极导线拔除工作中的参与程度,探讨外科方法在电极导线拔除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本院心脏中心行电极拔除治疗的所有病人资料,根据心外科参与程度分为介入组、杂交组及外科组。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植入电极总数、植入装置类型、电极拔除原因、电极拔除方法、是否同期合并其它心血管合并症、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电极植入最长时间(年)、电极拔除过程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是否住院死亡、病例结局(是否完全去除心内电极导线)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计完成电极拔除1 124例,共计拔除电极导线2 106根。介入组1 087例,杂交组24例,外科组13例。此三组患者年龄、电极植入最长时间及电极数目不同(P=0.003,P<0.001,P<0.001);LVEF无差异(P=0.487)。电极拔除总成功率96%(1 113/1 124)。经静脉电极拔除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23例,其中外科干预12例,11例需要急诊外科干预。全部患者共计49例需要外科直接参与手术。结论心内起搏导线可以通过传统外科、杂交技术及经静脉介入方法拔除。在电极导线拔除过程中,心脏外科医生的作用有后备支持、积极参与和完全主导三类。心脏外科是开展心内电极导线经静脉拔除的必要保障条件。约3%~4%的患者需要心脏外科医生直接参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外科 电极拔除术 并发症 角色
原文传递
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
17
作者 陈彧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4年第3期26-26,共1页
二尖瓣是心脏的重要结构,它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心脏舒张时二尖瓣开放,血液从左心房向左心室流动,心脏收缩时二尖瓣关闭,防止血液反流到左心房。二尖瓣的结构包括瓣叶、瓣环、腱索与乳头肌及左心室壁。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外科治疗 左心室壁 心脏舒张 血液反流 二尖瓣关闭 左心房 心脏收缩
原文传递
基于术前CTA构建的计算机仿真模型探究收缩期异常尖波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桥血管流量及近中期通畅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娟 韩增强 +4 位作者 刘有军 毛伯龑 范桄溥 陈彧 赵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07-712,共6页
目的:使用基于冠状动脉(冠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构建的冠脉旁路移植(CABG)流体仿真模型,通过无创手段获得患者CABG术后桥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术中实际测量瞬时桥流量参数进行对比,探讨异常尖波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 目的:使用基于冠状动脉(冠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构建的冠脉旁路移植(CABG)流体仿真模型,通过无创手段获得患者CABG术后桥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术中实际测量瞬时桥流量参数进行对比,探讨异常尖波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心外科实施首次单纯非体外循环下CABG患者21例。术前完善冠脉CTA检查,术中移植后通过即时血流测量仪(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TTFM)完成桥血流测定并记录数据。对术前冠脉CTA资料进行计算机仿真处理,构建个体化模型,计算各个靶血管位点流体力学参数,并与实际手术方案桥流量进行对比。术后1周全部患者出院前完成冠脉CTA复查,术后1年完成冠脉CTA患者16例(76.2%),术后两年完成冠脉CTA复查患者9例(42.9%),术后3年完成冠脉CTA复查患者5例(23.8%)。结果:共11例患者13支桥血管存在异常尖波。通过计算机仿真模型模拟的桥血管流量与术中TTFM实测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58±26.52)mL/min vs(26.66±20.94)mL/min,P=0.160]。按照有无异常尖波分组,异常尖波组中模拟流量明显高于实测流量[(17.91±15.58)mL/min vs(40.68±33.00)mL/min,P=0.006]。异常尖波组术后冠脉CT提示桥血管狭窄甚至闭塞5例(38.46%),非尖波组存在狭窄3例(6.81%),两组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TTFM中收缩早期的异常尖波很可能是一种非正常血流波形,可能对桥流量存在影响,并会加剧桥血流震荡,降低远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计算机仿真 瞬时血流测定 血流波形
原文传递
永久心外膜起搏在起搏器依赖的心内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刚 郑德志 +4 位作者 李学斌 郭继鸿 陈彧 陈生龙 胡大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总结永久心外膜起搏在起搏器依赖的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应用病例,探讨其可行性,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拔除心内起搏导线并应用永久心外膜起搏的病例资料,分析病例特点,探索永... 目的总结永久心外膜起搏在起搏器依赖的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应用病例,探讨其可行性,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拔除心内起搏导线并应用永久心外膜起搏的病例资料,分析病例特点,探索永久心外膜起搏的应用规律。共3例起搏器依赖的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选择拔除原心内起搏导线及脉冲发生器并联合永久心外膜起搏治疗。选择永久心外膜起搏的原因,持续败血症不能控制,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体外循环手术,三尖瓣处存在较大赘生物1例;不宜应用心内电极1例;上腔静脉闭塞不宜经锁骨下静脉放置心内起搏电极1例。结果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拔除心内感染电极导线及移除起搏装置后应用永久心外膜起搏,患者均获治愈,随访2-12个月,无感染复发,起搏器工作良好。结论起搏器依赖的严重、高危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移除心内感染电极导线及起搏装置后不宜经静脉再次置入起搏装置者可以选择永久心外膜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内膜炎
原文传递
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增强 陈生龙 +3 位作者 刘刚 范桄溥 孙文强 陈彧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术后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行择期OPCAB的5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KI的RIFLE诊断标...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术后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行择期OPCAB的5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KI的RIFLE诊断标准,以是否发生AKI把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退步法回归分析,寻找AKI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有9.9%(50/505)患者发生AKI,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YHA分级Ⅲ~Ⅳ级(P〈0.05,OR=2.659)、术前血肌酐水平(P〈0.05,OR=3.043)、手术方式(P〈0.05,OR=4.097)、围术期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P〈0.05,OR=7.185)、术后输血量≥10 U(P〈0.05,OR=3.931)是术后AKI的危险因素。AKI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延长,新发透析及术后30d死亡率增高。结论:术后AKI明显增加OPCAB患者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应尽可能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以降低术后AK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冠状动脉旁移植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