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风湿性疾病·图谱》推介
1
作者 栗占国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风湿病
下载PDF
治愈类风湿,不再是梦想
2
作者 陈适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8年第1期45-45,共1页
每次坐门诊的时候,一旦有患者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都会很担忧地问一句:“这病能治好吗?”可见,该病的难治性在人们心中已经扎下了很深的根。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愈 难治性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 被引量:37
3
作者 姚中强 于孟学 韩淑玲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295-300,共6页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抗风湿的一线药,用途相当广泛,其用量之大相似于抗感染的抗生素。目前,对这一类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看法不完全一致,尤其对环氧化酶(COX)的争论较多(COX是NASIDs作用机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作者复习了自古至今有...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抗风湿的一线药,用途相当广泛,其用量之大相似于抗感染的抗生素。目前,对这一类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看法不完全一致,尤其对环氧化酶(COX)的争论较多(COX是NASIDs作用机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作者复习了自古至今有关此领域的文献,特别是结合目前对此热点话题的争论焦点,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同道们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环氧化酶 不良反应 分类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国锋 韩淑玲 +3 位作者 于孟学 刘娟云 姚中强 李薇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HOA)的临床和X线特点,以提高对PHOA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PHO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HOA为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与诊断及分型相关的临床表现为骨膜... 目的探讨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HOA)的临床和X线特点,以提高对PHOA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PHO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HOA为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与诊断及分型相关的临床表现为骨膜成骨亢进、杵状指(趾)、面部肥厚及脑回样头皮,诊断成立尚须排除继发性因素,并与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性肢端肥厚、类风湿关节炎等相鉴别。结论PHOA在国内外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应提高对PHOA的认识,以免漏诊或误诊,并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肥大性骨关节病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迟发型椎体骨骺发育不良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姚中强 于孟学 +2 位作者 栗占国 王国峰 李薇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566-566,共1页
关键词 骨骺发育不良 迟发型 文献复习 椎体 遗传性疾病 青少年时期 身材矮小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薇 于孟学 +4 位作者 王国锋 姚中强 于健宁 曹金 李永哲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738-741,共4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抗体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 免疫功能异常 肝胆疾病 炎症性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患者如何加湿?
7
作者 康医生 粟占国 《健康生活》 2016年第9期25-25,共1页
康医生: 我患有干燥综合征,经常感觉皮肤干燥、口干、眼干等等不适表现,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明显,有人说用加湿方法可以减轻症状,请问怎样加湿呢?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加湿 患者 皮肤干燥 秋冬季节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双盲随机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86
8
作者 胡大伟 鲍春德 +5 位作者 陈顺乐 古洁若 栗占国 孙凌云 韩星海 倪立青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664-668,共5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etanercept)]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周1次口服空白模拟甲氨蝶呤(MTX),同时接受rhTNF...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etanercept)]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周1次口服空白模拟甲氨蝶呤(MTX),同时接受rhTNFR:Fc皮下注射治疗,每周2次,每次25mg;对照组每周1次口服定量MTX(每周7.5mg起,8周内增至15mg),同时每周2次皮下注射空白模拟rhTNFR:Fc。疗程24周。疗效评价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治疗2周后,rhTNFR:Fc组ACR20有效率为35.59%,MTX组为2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rhTNFR:Fc组和MTX组的ACR20、ACR50和ACR7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rhTNFR:Fc组ACR20有效率为66.10%,MTX组是51.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rhTNFR:Fc组ACR20有效率为75.42%,且ACR70有效率优于MTX组(P<0.05),显示rhTNFR:Fc疗效强于MTX。两组药物之间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hTNFR:Fc用于治疗中、重度R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在前12周治疗期间,rhTNFR:Fc较MTX起效快、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类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甲氨蝶呤 关节炎 类风湿 临床试验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皮下注射治疗 抗体融合蛋白 双盲随机 对照组 人Ⅱ型 临床研究 重组
原文传递
托珠单抗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史群 赵岩 +11 位作者 鲍春德 李兴福 黄烽 朱平 栗占国 古洁若 张志毅 赵东宝 赵双玲 蒋秋第 田劲 张奉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3-329,共7页
目的评价托珠单抗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DMARDs疗效不佳的活动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DMARDs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入... 目的评价托珠单抗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DMARDs疗效不佳的活动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DMARDs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入托珠单抗组(托珠单抗+DMARDs)或安慰剂组(安慰剂+DMARDs),每4周静脉滴注1次托珠单抗8m/kg,同时继续应用稳定剂量的DMARDs。完成双盲期的患者可以选择进入为期24周的开放期,接受每4周静脉滴注1次托珠单抗8mg/kg。主要观察指标:第24周时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RA疗效缓解20%(ACR20)、RA疗效缓解50%(ACR50)、RA疗效缓解70%(ACR70)的受试者比例;达到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3.2、DAS28〈2.6的受试者比例。结果(1)托珠单抗组t39例、安慰剂组69例患者完成了24周的双盲期临床观察,达到ACR20、ACR50和ACR70的受试者比例托珠单抗组(69.8%、38.8%、12.9%)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4.6%、10.1%、2.9%,P〈0.05)。托珠单抗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DAS28≤3.2及DAs28〈2.6的受试者比例的改善优于安慰剂组。托珠单抗组患者治疗后I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ⅡA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基质金属蛋白酶一3水平下降。(2)48周开放期共有202例RA患者接受了托珠单抗治疗,达到ACR20、ACR50、ACR70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81.2%、60.4%、36.6%。DAS28降至2.760±1.402,50.5%的患者达到DAS28〈2.6。(3)托珠单抗组发生59例(42.4%)不良事件,高于安慰剂组(27.9%)。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托珠单抗组为0.7%,安慰剂组为5.9%。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感染,绝大多数为轻中度。托珠单抗组患者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升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但未观察到心血管事件的增加。治疗48周时未出现新的不良事件。结论托珠单抗联合DMARDs治疗DMARDs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有显著临床疗效,患者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托珠单抗 抗风湿药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第三届华夏风湿病学术大会会议纪要
10
作者 董怡 黄烽 +1 位作者 马丽 栗占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3-124,i002,共3页
关键词 第三届华夏风湿病学术大会 会议纪要 免疫遗传学 流行病学 病因 发病机制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原文传递
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解读2016年EULAR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建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栗占国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6年第19期13-13,共1页
9月26-29日,第十八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大会(APLAR)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既是APLAR大会,也是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的年度盛会,大会秉承分会“传承、发展、创新”的发展使命,多角度、全... 9月26-29日,第十八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大会(APLAR)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既是APLAR大会,也是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的年度盛会,大会秉承分会“传承、发展、创新”的发展使命,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示与交流风湿免疫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本报选取大会的部分精彩报告,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志毅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张奉春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黄烽教授的精彩报告,从侧面展示大会的最新动态及学术亮点,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中华医学会 治疗 解读 风湿病学 附属第一医院
原文传递
Semaphorin 3A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马晓旭 胡凡磊 +5 位作者 石连杰 李英妮 杜燕 李春 郑莉 张学武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370-374,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Semaphorin 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ema3A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收集RA患者130例,其它风湿病患者165例... 目的通过分析Semaphorin 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ema3A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收集RA患者130例,其它风湿病患者165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Sema3A的水平,并分析其与RA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2)收集45例RA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PBMC,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Sema3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RA患者血清Sema3A水平为(15.89±8.58)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96±2.62)ng/ml,(P<0.01)和其它风湿病患者组(4.35±3.57)ng/ml,(P<0.01);RA患者外周血PBMC Sema3A mRNA水平为(1.83±1.47),较健康对照组(1.01±0.85)显著升高(P<0.01。血清Sema3A水平与血小板计数(r=0.229,P<0.01)、ESR(r=0.174,P<0.05)、IgM(r=0.254,P<0.01)、类风湿因子(RF)(r=0.299,P<0.01)、HRF-IgG(r=0.203,P<0.05)呈正相关。另外,RF阳性、HRF-IgG阳性、APF阳性、AKA阳性或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血清Sema3A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抗体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 Sema3A在RA患者血清及外周血PBMC中均表达增高,并与RA病情活动密切相关,提示Sema3A可能成为RA治疗潜在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信号素3A 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快速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适 贾汝林 +4 位作者 韩蕾 穆荣 贾园 马本良 栗占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7-229,T001,共4页
目的 探讨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 (m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表达以及这种特异抗体与抗dsDNA抗体的不同。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培养的HL6 0细胞的特异性细胞膜的荧光图形。结果 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在SLE患者 90例中有 81例阳... 目的 探讨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 (m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表达以及这种特异抗体与抗dsDNA抗体的不同。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培养的HL6 0细胞的特异性细胞膜的荧光图形。结果 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在SLE患者 90例中有 81例阳性 (阳性率 90 % ) ,而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 35例 ,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 31例和健康献血员 42名中均为阴性 ,在干燥综合征 (SS)患者 2 0例中有 1例阳性 (阳性率 5 % )。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为 98 8%。结论 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是一种诊断SLE的新的标记抗体 ,其敏感性高(90 0 % ) ,特异性强 (98 8% ) ,较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检测更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细胞膜自身抗体 荧光免疫测定 抗DSDNA抗体 mDNA 抗SM抗体
原文传递
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副作用44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1
14
作者 陈俊辉 陈韧 +1 位作者 孙瑛 林玲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4-196,共3页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临床分析 胃肠副作用
原文传递
抗Hu抗体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适 穆荣 +2 位作者 贾汝林 韩蕾 栗占国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 通过检测抗Hu抗体 (AHuA) ,评价其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CNS SLE)中的意义。方法 以神经马赛克生物薄片中神经元细胞为抗原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测定 182例病人和健康献血者血清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 (S... 目的 通过检测抗Hu抗体 (AHuA) ,评价其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CNS SLE)中的意义。方法 以神经马赛克生物薄片中神经元细胞为抗原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测定 182例病人和健康献血者血清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病人 96例 ,其中 2 0例为CNS SLE病人 ;其他结缔组织病病人 5 1例 ,其中 3例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健康献血者 3 5例。结果 血清检测抗Hu抗体共 2 2例阳性 ,其中 17例为CNS SLE病人 ,敏感性 85 .0 % ( 17/2 0 ) ,特异性73 .9% ( 17/2 3 ) ;2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非CNS SLE)病人 ,敏感性 2 .6% ( 2 /76) ;3例为其他结缔组织病病人 ,敏感性 5 .9% ( 3 /5 1) ,1例病人 1年后发展为SLE ,且出现精神症状。CNS SLE病人的抗Hu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CNS SLE和其他结缔组织疾病者及健康献血者(P <0 .0 0 1)。结论 抗Hu抗体对CNS 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抗Hu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自身免疫疾病
原文传递
CⅡ变构肽对胶原性关节炎T细胞免疫的影响
16
作者 姚中强 李萍 栗占国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索连续替换CⅡ多肽中268-270位氨基酸的变构肽对胶原性关节炎(CIA)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CⅡ268-270变构肽90μg静脉注射,每周1次治疗CIA大鼠;设置无关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抗C... 目的探索连续替换CⅡ多肽中268-270位氨基酸的变构肽对胶原性关节炎(CIA)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CⅡ268-270变构肽90μg静脉注射,每周1次治疗CIA大鼠;设置无关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抗CⅡ抗体及其亚型。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调节性T细胞标记Foxp3 mRNA表达。结果CⅡ268-270变构肽、无关肽及空白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41.42±7.32、54.63±11.15和57.86±5.64 pg/ml,变构肽可降低大鼠血清IFN-γ水平(P<0.01)。变构肽、无关肽及空白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40.18±5.13、31.09±5.04和30.19±5.02 pg/ml,变构肽可以提高大鼠血清IL-10水平(P<0.01)。变构肽、无关肽及空白对照组抗CⅡIgG2a抗体滴度分别为0.5±0.21、1.1±0.27和1.3±0.29,变构肽可以显著降低抗CⅡIgG2a抗体滴度(P<0.01)。变构肽、无关肽及空白对照组抗CⅡIgG1抗体滴度分别为1.2±0.24、0.58±0.11和0.6±0.12,变构肽可以显著上调抗CⅡIgG1抗体滴度(P<0.01)。变构肽、无关肽及空白对照组Foxp3 mBNA表达丰度分别为33.62±12.12、10.05±6.08和9.73±6.03,变构肽可以显著上调大鼠Foxp3 mRNA表达丰度(P<0.01)。结论CⅡ268-270变构肽可以调节CIA中异常的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可以抑制IgG2a型抗CⅡ抗体产生,诱导Foxp3阳性T细胞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性关节炎 变构肽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原文传递
白细胞减少该怎么办
17
作者 何菁 《保健与生活》 2012年第10期8-8,共1页
白细胞减少在日常体检中比较常见,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从而容易被忽视。大多数患者被告知去血液科检查有无血液系统疾病,在排除了血液病后便无所适从。如果能及时找到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对因治疗,则有益于患者的... 白细胞减少在日常体检中比较常见,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从而容易被忽视。大多数患者被告知去血液科检查有无血液系统疾病,在排除了血液病后便无所适从。如果能及时找到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对因治疗,则有益于患者的健康,减少对某些少见疾病的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 血液系统疾病 对因治疗 少见疾病 血液科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