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PM_(2.5)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 被引量:20
1
作者 郑灿军 王菲菲 郭新彪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PM2.5及其组分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及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对出生24h的SD大鼠的乳鼠分离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以不同浓度(0.1、1.0、10.0、20.0、30.0、100.0、200.0μg/ml)的PM2.5全颗粒物及其水溶性提取物、有机... 目的探讨PM2.5及其组分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及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对出生24h的SD大鼠的乳鼠分离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以不同浓度(0.1、1.0、10.0、20.0、30.0、100.0、200.0μg/ml)的PM2.5全颗粒物及其水溶性提取物、有机提取物染毒24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并观察染毒对心肌细胞搏动的影响。结果0.1、1.0、10.0μg/ml的全颗粒物、水溶性提取物和有机提取物染毒时,心肌细胞存活率均随染毒浓度升高而上升,在10.0μg/ml时达到最高,随后,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有机提取物的毒性明显高于水溶性提取物,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随染毒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以细胞存活率为指标,观察到PM2.5及其组分对心肌细胞的hormesis效应;PM2.5及其组分还可抑制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颗粒物 心肌细胞
下载PDF
氟电极法测定牙膏中总氟含量及其方法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许珺辉 赵京辉 王洪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氟电极法 测定 牙膏 总氟含量
下载PDF
2012~2013年北京市大气PM2.5浓度与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人次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旭英 李国星 +8 位作者 金晓滨 穆静 潘洁 梁凤超 田霖 陈实 郭群 董文坦 潘小川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2012--2013年大气PM2.5,浓度与医院急诊总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及PM2.5,重污染对医院门诊急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市每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并统计该期间就诊... 目的分析北京市2012--2013年大气PM2.5,浓度与医院急诊总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及PM2.5,重污染对医院门诊急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市每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并统计该期间就诊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案例。采用广义相加模型,以每日急诊人次为因变量,通过平滑函数控制长期趋势、节假日效应和星期几效应,拟合PM2.5,与每日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模型,并采用约束性分段线性函数估计相应浓度范围的超额危险度。结果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大气PM2.5,年均浓度为90.9pg/m2;医院急诊科共接诊患者64260例,其中呼吸系统疾病9849例,循环系统疾病11168例。大气PM10,浓度与PM10、N02、SO2的浓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0.78和0.62(P值均〈0.05);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r值为0.45(P〈0.05);与温度和风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7和-0.32(P〈0.05)。单污染物模型中,大气PM2.5,当日浓度每升高10μg/m3,引起急诊就诊人次的超额危险度为0.25%(95%Ch0.07~0.43);在双污染物模型PM2.5+SO2和PM2.5+NO2中,大气PM2.5,当日浓度每升高10μg/m3,引起急诊就诊人次超额危险度分别为1.07%(95%CI:0.83~1.30)和0.56%(95%CI:0.32—0.80)。5次重污染期大气PM2.5,平均浓度为204.16μg/m3,高于对照期大气PM2.5,平均浓度(85.24pg/H13)。PM2.5重污染天气时,大气PM2.5,浓度升高引起的急诊人次是对照期急诊人次的1.16倍(95%CI:1.09.1.22)。结论大气PM2.5,浓度升高会引起医院急诊人次的增加,尤其是在大气PM2.5,重污染期,大气PM2.5,浓度升高对医院急诊人次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急诊处理 环境暴露 时间序列研究 超额危险度
原文传递
北京市日均气温对湿疹门诊人次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旭英 吕宏梅 +6 位作者 李国星 金晓滨 刘玮 梁凤超 田霖 陈实 潘小川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日均气温与每日湿疹门诊人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北京市气象因素(日均气温、相对湿度等)、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2和NO2)浓度及该期间就诊于某医院的北京户籍湿疹病例。采用分布滞后非... 目的探讨北京市日均气温与每日湿疹门诊人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北京市气象因素(日均气温、相对湿度等)、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2和NO2)浓度及该期间就诊于某医院的北京户籍湿疹病例。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通过平滑函数控制长期趋势、节假日效应和星期几效应,拟合日均气温与每日门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模型,分析北京市日均气温与湿疹门诊人次的相关性。结果日均气温与每日湿疹门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呈"U"型,最适气温为10℃。对于总人群、女性、儿童、15~34岁人群,高温在不同滞后时间的累积效应均高于低温的累积效应;在滞后0~15 d时,高温(P99,30.44℃)相对于最适气温,总人群、女性、儿童和15~34岁人群因湿疹就诊的RR值分别为1.87(95%CI:1.14~3.07),1.62(95%CI:1.01~2.58),1.44(95%CI:0.55~3.78)和1.13(95%CI:0.72~1.75)。对于男性和60岁以上人群,气温对湿疹门诊人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低温的累积效应;在滞后0~15 d时,低温(P1,-8.04℃)相对于最适气温,60岁以上人群因湿疹就诊的RR值为2.23(95%CI:1.09~4.55)。结论高温和低温均可引起湿疹就诊风险增加,且滞后效应约为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均气温 湿疹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最适气温 热效应 冷效应
原文传递
公共建筑冷却塔军团菌病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凡 贾予平 +3 位作者 张屹 赵锐 董凤鸣 潘小川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建立冷却塔军团菌病健康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人群健康风险提供定量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现场监测和现场调查进行基础指标筛选,以专家访谈和会议研讨的形式确立指标体系结构,利用序关系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完成冷却塔军团... 目的建立冷却塔军团菌病健康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人群健康风险提供定量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现场监测和现场调查进行基础指标筛选,以专家访谈和会议研讨的形式确立指标体系结构,利用序关系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完成冷却塔军团菌病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确定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专家协调系数W值为0.699(P<0.001)。结论序关系法应用于冷却塔军团菌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并为进一步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军团菌病 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序关系法
原文传递
氧化石墨烯片层对小胶质细胞神经免疫效应的调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清如 王祎星 +2 位作者 祁宇泽 权会会 周辉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1-467,共7页
[背景]氧化石墨烯(GO)广泛应用于神经生物学领域。近年来研究表明,GO能够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过程,但关于其神经免疫效应调控具体机制尚无相关报道。[目的]探究GO在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小胶质细胞M1经典活化表型与M2选择... [背景]氧化石墨烯(GO)广泛应用于神经生物学领域。近年来研究表明,GO能够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过程,但关于其神经免疫效应调控具体机制尚无相关报道。[目的]探究GO在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小胶质细胞M1经典活化表型与M2选择活化表型转化中的神经调控作用。[方法]在GO基底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上对BV2细胞进行培养,分别加入20μg·L^-1 LPS或IL-4诱导BV2细胞表型转化,分组为空白对照组、GO对照组、空白-LPS组、空白-IL-4组、GO-LPS组和GO-IL-4组。比较24 h后培养上清中的细胞数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BV2细胞表面M1表型标志物[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细胞因子CD86]以及M2表型标志物[如重组人精氨酸酶1(Arg1)、白细胞介素-10(IL-10)、细胞因子CD206]表达量的变化,同时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O处理后的BV2细胞细胞计数降低(218.13±8.77和175.63±8.24,P <0.01)。相比于空白-LPS组,GO-LPS组BV2细胞上M1表型标志物TNF-α、iNOS的mRNA相对表达量(8.16±0.26和5.35±0.42;45.64±2.03和30.39±1.84)以及CD86阳性细胞率[(14.65±0.85)%和(10.29±0.46)%]降低,并且培养上清中NO的含量[(19.62±1.07)μmol·L^-1和(8.37±1.25)μmol·L^-1]降低,M2表型标志物IL-10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1.63±0.09和2.09±0.15)(P <0.05)。与空白-IL-4组相比,GO-IL-4组M1表型标志物iNOS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0.41±0.03和1.05±0.07),M2表型标志物Arg1以及IL-10的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201.63±12.31和4.74±0.38;2.63±0.14和0.71±0.13),CD206的阳性细胞率和平均荧光强度下降[(17.01±1.03)%和(3.66±0.41)%;8 893.2±347.62和1 299.9±159.67](P <0.01)。[结论]GO抑制BV2小胶质细胞生长,并对LPS和IL-4诱导下的神经免疫效应所引起的BV2小胶质细胞向M1和M2表型的转化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胶质细胞 BV2细胞 神经免疫 脂多糖 白细胞介素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