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医学技术高速发展时期提高对研究对象保护力度的挑战与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平 王宏宇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6期618-623,共6页
随着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科技在客观上给生物医学研究带来的伦理风险不断加大,对研究对象的保护能力越来越显不足。然而,目前伦理治理手段相对薄弱,研究者伦理意识不强。反思现有伦理治理手段,... 随着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科技在客观上给生物医学研究带来的伦理风险不断加大,对研究对象的保护能力越来越显不足。然而,目前伦理治理手段相对薄弱,研究者伦理意识不强。反思现有伦理治理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应对新技术的发展。结合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提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对研究者的保护力度:完善法规制度、加强伦理委员会建设、开展伦理治理手段的研究、提高伦理委员素质、构建区域伦理审查体系、提高研究者伦理素养等。开展上述工作,需要政府、伦理学专业组织、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部门和社会大众一起,探索以“预防”的思想开展“伦理前置”性管理模式,从而在新型科技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提高对研究对象的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伦理治理 研究对象 区域伦理
下载PDF
血管健康指标对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标准的初步验证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欢 何映东 +5 位作者 刘金波 黄薇 赵娜 赵红薇 周晓华 王宏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4-520,共7页
目的:探索血管健康指标(包括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和脑梗塞的关系,初步评估北京血管健康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0—2017年首... 目的:探索血管健康指标(包括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和脑梗塞的关系,初步评估北京血管健康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0—2017年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至少有2次住院记录的受试者,排除基线时血管指标数据缺失且患有冠心病或脑梗塞的患者。建立两个队列,队列1(冠心病)入组467例受试者[平均年龄(63.4±12.3)岁,女性42.2%],队列2(脑梗塞)入组658例受试者[平均年龄(64.3±12.2)岁,女性48.7%],分别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建立冠心病或脑梗塞的预测模型。结果:队列1和队列2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年和2.1年,随访期间,队列1中有164例首发冠心病事件发生,队列2中有117例首发脑梗塞事件发生。将4种血管健康指标同时作为连续变量进行多变量调整分析,队列1中,4种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队列2中,仅心踝血管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调整模型中,北京血管健康分级对于冠心病和脑梗塞的预测价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多变量调整模型中,北京血管健康分级仅对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不同的血管健康指标对于冠心病和脑梗塞的预测价值不同,其中心踝血管指数可能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指标。北京血管健康分级对于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而对于脑梗塞的预测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北京血管健康分级
下载PDF
《中国非传统血管健康危险因素管理策略专家共识(2022第一次报告)》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白秀 王宏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5期407-410,共4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日益突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仍持续增高,已达3.3...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日益突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仍持续增高,已达3.3亿,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8.00%,城市为45.86%[1]。血管性疾病是累及全身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系统的重要疾病。长期以来仅关注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代谢和血脂代谢异常等)导致血管损伤促使靶器官损害,最终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传统的代谢相关血管健康危险因素的防控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忽视了非传统危险因素对血管健康的影响。而针对非传统危险因素的评估管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我们应在关注传统常规危险因素的同时,关注以往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或未能被识别的北京血管健康分级(Beijing Vascular Health Stratification,BVHS)状态[2]、睡眠障碍、口腔疾病、精神压力、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和不合理运动等非传统危险因素对血管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血管健康 非传统危险因素 血管医学 共识
下载PDF
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北京血管病变评价研究结果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颖怡 刘金波 +3 位作者 刘欢 赵娜 赵红薇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3期277-284,共8页
目的探讨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411例患者[(66.3±13.5)岁,男性52.9%],均进行全身血管超声检查。使用逻辑回归评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累及血管床数目、斑块部位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的3~5... 目的探讨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411例患者[(66.3±13.5)岁,男性52.9%],均进行全身血管超声检查。使用逻辑回归评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累及血管床数目、斑块部位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的3~5个部位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合并其他部位斑块检出率高于无脑梗死组,伴随白介素-6和心-踝血管指数的明显升高。在未调整的模型中,3~5个部位粥样硬化斑块组、颈动脉合并其他部位粥样硬化斑块组发生脑梗死风险分别是无斑块组的2.595倍(95%CI 1.338~5.031,P<0.01)和2.551倍(95%CI 1.317~4.942,P<0.01)。调整了性别和年龄后,斑块累及血管床数目和斑块部位与脑梗死的关系不显著。结论在未调整的模型中,与无斑块组相比,3~5个部位血管床粥样硬化斑块组和颈动脉合并其他部位粥样硬化斑块组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炎症
下载PDF
中国智慧化血管健康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分级诊疗实践指南(2022第一次报告)
5
作者 中国智慧化血管健康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分级诊疗实践指南编写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 +15 位作者 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心脏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 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心脏和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医学伦理学会临床研究分会 中国数学会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医药卫生委员会 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 成都医学院心脏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 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 王宏宇 田爱红 陈新 贾鸿雁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71-81,共11页
心血管疾病在中国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负担。要从根本上控制心血管疾病,不仅要重视治疗,更需从源头控制危险因素及血管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血管健康管理能早期发现亚临床血管病变,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改善血管功能,避免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疾病在中国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负担。要从根本上控制心血管疾病,不仅要重视治疗,更需从源头控制危险因素及血管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血管健康管理能早期发现亚临床血管病变,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改善血管功能,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开展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紧密联合的血管健康管理三级诊疗实践模式探索,积极将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于血管健康管理,实现基于北京血管健康分级系统的三级医院-社区-家庭预防、治疗与康复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管理模式,践行心血管疾病防控关口的前移。依托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在智慧化血管健康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分级诊疗实践指南指导下的心血管疾病防控策略将极大助力“健康中国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北京血管健康分级 人工智能 社区卫生服务 血管健康管理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苟于芬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912-917,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在AS进程中,炎症是该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炎症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并释放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在AS进程中,炎症是该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炎症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并释放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加剧活性氧的生成,活性氧导致斑块内氧化应激和组织损伤,进而破坏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及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脂质沉积,最终形成斑块。同时,炎症还影响斑块的稳定性,增加斑块破裂的风险。因此,免疫炎症和AS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使斑块形成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现对AS的免疫机制及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机制 免疫细胞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淋巴系统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捷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7期586-589,共4页
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在淋巴系统中,淋巴液通过一系列淋巴管向心流动,并最终汇入静脉,起着维持内环境稳态,吸收胃肠道脂质,转移抗原呈递细胞和淋巴细胞至淋巴器官和体循环系统的功能。近期的研究表明,淋巴系统... 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在淋巴系统中,淋巴液通过一系列淋巴管向心流动,并最终汇入静脉,起着维持内环境稳态,吸收胃肠道脂质,转移抗原呈递细胞和淋巴细胞至淋巴器官和体循环系统的功能。近期的研究表明,淋巴系统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系统 功能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睡眠障碍与血管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占奇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428-431,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血管内皮,造成血管功能障碍。临床上采用无创、简便和安全的方法及时筛查出OSAHS患者及运用合理方法检测其血管功能是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举措。目前监测睡眠质量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血管内皮,造成血管功能障碍。临床上采用无创、简便和安全的方法及时筛查出OSAHS患者及运用合理方法检测其血管功能是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举措。目前监测睡眠质量和检测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发展迅速。现就OSAHS的筛查与血管结构、功能的量化指标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监测 血管功能 血管功能检测 血管结构
下载PDF
血管衰老临床检测技术--重视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与EndoFIND研究启示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宏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5期418-424,共7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拥有3.3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拥有3.3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1]。心脏、脑、肾和其他组织器官病变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其供应血管发生了结构和功能受损以及血管衰老过程加速,导致不良血管事件发生,如冠心病、卒中和痴呆、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甚至猝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衰老 内皮功能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血管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捷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5期401-403,共3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爆发的病毒,其通过病毒表面棘突蛋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受体结合而感染细胞,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炎症因子风暴”,造成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随着对COVID-19...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爆发的病毒,其通过病毒表面棘突蛋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受体结合而感染细胞,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炎症因子风暴”,造成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随着对COVID-19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COVID-19逐渐被视为一种血管性疾病,现主要就COVID-19患者心血管损伤的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nCoV COVID-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病变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文芳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4期302-305,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其间断缺氧的特征能够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早期病理过程。OSA与多种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有效地筛查OSA及检测血管内皮功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其间断缺氧的特征能够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早期病理过程。OSA与多种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有效地筛查OSA及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可评估未来心血管事件的进展,显著减少OSA对心血管健康的损害。现就OSA与血管结构和功能、心血管相关疾病及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血管相关疾病 心血管健康
下载PDF
重视睡眠障碍和慢性炎性相关的血管健康非传统危险因素的管理
12
作者 蒋姗彤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1021-1023,共3页
血管相关的心脑和外周血管系统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持续不减,改变上述现状需改变以往的诊疗模式,多个系统的疾病状态、亚健康乃至健康状态下的睡眠障碍与慢性炎症等非传统危险因素均能影响人体的血管健康。应从仅关注传统常规危险因素的同... 血管相关的心脑和外周血管系统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持续不减,改变上述现状需改变以往的诊疗模式,多个系统的疾病状态、亚健康乃至健康状态下的睡眠障碍与慢性炎症等非传统危险因素均能影响人体的血管健康。应从仅关注传统常规危险因素的同时,更加考虑以往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或未能被识别的危险因素对血管健康的影响。在全面深入了解血管医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对非传统血管健康危险因素的进一步重视,将为血管相关疾病的防控和血管健康终身维护提供新的思路,开阔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健康 非传统血管健康危险因素 血管医学
下载PDF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会议纪要
13
作者 张颖怡 黄薇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1期1226-1226,F0003,共2页
2020年9月46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The 17th Chines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Vascular Medicine,CCVM 2020)在线上线下顺利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组委会(CCVM)、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国... 2020年9月46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The 17th Chines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Vascular Medicine,CCVM 2020)在线上线下顺利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组委会(CCVM)、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中国分会、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心脏和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共同主办。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推进体医融合,维护血管健康,助力健康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医学部 科技交流 会议纪要 线上线下 CCV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联性的横断面研究
14
作者 杨占奇 张克 +1 位作者 王宏宇 范常锋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病种。既往有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存在争议。现探究未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睡眠呼...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病种。既往有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存在争议。现探究未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睡眠呼吸科门诊2021年9月—2023年4月就诊的876例患者,并进行基线评估。选择多导睡眠监测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的检测手段,选择颈动脉超声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手段。根据病历信息采集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χ^(2)检验,多因素变量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在基线资料中,收集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传统危险因素。将多导睡眠监测值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传统危险因素分别纳入logistic分析,在未调整的模型中,AH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统计学关系(男:95%CI 1.042~3.674,P<0.001;女:95%CI 1.077~4.032,P<0.001)。在对背景因素进行调整后,发现AH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仍存在统计学关系(男:95%CI 1.021~3.352,P<0.05;女:95%CI 1.021~4.045,P<0.05)。结论AH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统计学相关性。在对背景因素进行调整后,这种统计学关系依然存在。由此可推断未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应重视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法在智慧化数字心脏和血管健康医学模式实践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宏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3,共6页
对血管早期病变的综合评估和早期干预,血管健康的全生命周期维护是有效预防致死致残心、脑、肾和周围血管事件的关键,基于这一理念,需要建立“血管医学”专业临床学科,以全身血管床为核心,对不同部位血管病变和不同病变程度的人群,进行... 对血管早期病变的综合评估和早期干预,血管健康的全生命周期维护是有效预防致死致残心、脑、肾和周围血管事件的关键,基于这一理念,需要建立“血管医学”专业临床学科,以全身血管床为核心,对不同部位血管病变和不同病变程度的人群,进行预防、治疗以及系统康复,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血管健康智慧化和数字化管理。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法(BVHS)提出的目的就是根据血管医学的理念,对血管健康给予综合动态评估,并将其结果进行个体化分析,将血管结构及功能病变程度综合分级,以对各危险等级人群进行个体化精准干预,实现针对性地预防和管理,建立全新的智慧化数字心脏和血管健康医学模式,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各时期 血管医学 早期评估 血管健康分级 数字 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主动脉夹层临床早期评价技术最新进展
16
作者 温欢 张琼阁 +1 位作者 刘金波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8期707-711,共5页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涉及主动脉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死亡率极高。临床上早期监测血管功能并识别主动脉夹层,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目前主动脉夹层检测技术发展迅速,为早期识别主动脉夹层,并减少其潜在并发...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涉及主动脉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死亡率极高。临床上早期监测血管功能并识别主动脉夹层,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目前主动脉夹层检测技术发展迅速,为早期识别主动脉夹层,并减少其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可能。现就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检查技术、生物标志物检查、血管功能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诊断 影像学检查 血管功能
下载PDF
血管危险因素、踝肱指数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合并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月 刘金波 +4 位作者 刘欢 张琼阁 赵娜 赵红薇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分析血管危险因素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慢性静脉功能不全(LEAOD-CVI)患者的关系以及其踝肱指数(ABI)的特征。方法选择2016—2019年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就诊的LEAOD患者562例。CVI患者纳入合并组共94例,无CVI纳入单病组... 目的分析血管危险因素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慢性静脉功能不全(LEAOD-CVI)患者的关系以及其踝肱指数(ABI)的特征。方法选择2016—2019年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就诊的LEAOD患者562例。CVI患者纳入合并组共94例,无CVI纳入单病组共468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管危险因素和ABI与LEAOD-CVI的关系。结果合并组具有更低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患病率、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Z=4.93,P=0.02;Z=4.46,P=0.04;Z=-1.97,P=0.04;Z=-2.42,P=0.02),更高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和ABI(Z=5.75,P=0.02;Z=-3.79,P<0.01)。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和高脂血症与LEAOD-CVI具有负相关关系(r=-0.10,P=0.03;r=-0.11,P=0.01;r=-0.09,P=0.0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LEAOD-CVI具有正相关关系(r=0.10,P=0.02)。糖尿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LEAOD-CVI的影响因素(β=-0.51,P=0.03;β=-0.12,P=0.04;β=-0.28,P=0.01;β=-0.54,P=0.04;β=0.58,P=0.02)。调整多影响因素的作用后,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LEAOD-CVI的独立影响因素(调整后β=0.52,P=0.02)。结论与未合并CVI的LEAOD患者相比,LEAOD-CVI具有更高的ABI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LEAOD-CVI的独立影响因素。当LEAOD-CVI时,需慎重考量把ABI作为LEAOD严重程度分级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血管危险因素 踝肱指数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浆生物标志物与肺栓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鹏 刘金波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血浆生物标志物与肺栓塞(PE)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确诊VTE的3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PE,分为无PE组和PE组,分别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血浆生物标志物与肺栓塞(PE)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确诊VTE的3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PE,分为无PE组和PE组,分别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再根据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和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将PE组分成低危组和中高危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各生物标志物与PE发生与否以及其疾病危险程度的相关性。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各生物标志物与PE的关系。结果(1)无PE组和PE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生物标志物D-二聚体、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2)PE组,低危组、中高危组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比较,脑钠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尿素氮有统计学差异(P<0.05)。(3)VTE患者的血浆生物标志物与是否发生PE、PE疾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分析,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是否发生PE呈正相关(r=0.444,P<0.001;r=0.219,P=0.001;r=0.313,P<0.001;r=0.129,P=0.047;r=0.185,P=0.004),肌钙蛋白I与是否发生PE呈负相关(r=-0.181,P=0.042);脑钠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尿素氮与PE疾病危险分层呈正相关(r=0.358,P=0.003;r=0.259,P=0.028;r=0.345,P=0.002)。(4)经logistic回归分析,VTE患者的血浆生物标志物中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与PE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VTE患者中,部分血浆生物标志物与是否发生PE及病情危险程度有关,可辅助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血浆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不同生物标志物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鹏 刘金波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1期978-981,共4页
肺血栓栓塞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在全世界范围内二者的发病率很高,肺血栓栓塞症亦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疾病。目前在指导临床应用中生物标志物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合理选用生物标志物并正确分析其临床应用... 肺血栓栓塞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在全世界范围内二者的发病率很高,肺血栓栓塞症亦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疾病。目前在指导临床应用中生物标志物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合理选用生物标志物并正确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的侧重点,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现对不同生物标志物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静脉血栓栓塞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反应性充血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龚厚文 许锋成 +9 位作者 王宏宇 余朝萍 赵红薇 杨静 曾晓洪 杨双燕 黄瑛 唐良虎 冯模强 刘天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反应性充血指数测定,根据血压下降率分...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反应性充血指数测定,根据血压下降率分为勺型组(10%≤夜间血压下降率<20%)53例,非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96例,超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20%)16例,反勺型组(夜间血压≥白昼血压)55例。分析血压变异性与反应性充血指数的关系。结果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及反勺型组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分别为7.92、8.43、12.08、10.41,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分别为10.27、10.93、16.18、17.00,反应性充血指数分别为1.73、1.61、1.44、1.38。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与勺型组相比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sCV)及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CV)呈升高趋势,RHI呈降低趋势,其中超勺型组、反勺型组趋势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勺型组与超勺型组,RHI与SCV和血压下降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49和-0.4186,勺型组与反勺型组,RHI与SCV和血压下降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13和-0.5013。结论SCV变异系数越大,RHI值越低;血压异常波动严重影响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 血压变异性 反应性充血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