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定期检测肾移植患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志宏
付耀文
+4 位作者
韩文科
许昕
历将斌
李彦峰
郭应禄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尿中供者细胞的出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或HLA DR抗原有错配的 80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 ,定期收集尿液标本 ,从中提取DNA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特异性引物 ...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尿中供者细胞的出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或HLA DR抗原有错配的 80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 ,定期收集尿液标本 ,从中提取DNA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片段DYZ 1和HLA DR抗原的基因DRB1。结果 手术当天受者的尿中即有供者细胞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尿中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强度逐渐减弱 ,直至术后 30d ,仍有 90 .0 %患者的尿中有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 ,其中 8例 (2 9.6 % )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 ;出院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 ,90 .0 %的尿液标本中能检测到供者细胞DNA ,抗排斥治疗结束后 2周 ,83.3%仍为阳性 ,治疗过程中尿中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强度逐渐减弱 ,直至 3个月后 ,88.9%转为阴性 ;肾功能良好的稳定期患者 ,仅 6 .7%的患者尿中DYZ 1或HLA DRB1基因阳性。结论 肾移植患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检测可以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 ,并与药物性肾功能损伤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供者细胞
DNA检测
尿液检测
原文传递
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微嵌合的关系
2
作者
张志宏
大河内信宏
等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为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末稍 血中微嵌合产生后的免疫状态,了解微嵌合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PCR-SSP法对供体和受体HLA-DR抗原错配且供体尚健在的36例活体肾移植患者末稍血中供体特异的HLA-DRB1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单向...
目的:为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末稍 血中微嵌合产生后的免疫状态,了解微嵌合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PCR-SSP法对供体和受体HLA-DR抗原错配且供体尚健在的36例活体肾移植患者末稍血中供体特异的HLA-DRB1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对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研究。结果:PCR-SSP法HLA-DRB1抗原检测的结果是:PCR阳性17例,阴性19例。其中存活5年以上者(16例),阳性10例(62.5%),阴性6例(37.5%);存活5年以下者(20例),阳性7例(35.0%),阴性13例(65.0%)。微嵌合成立的肾移植患者对供体的SI值为0.5-30.7(平均12.3±10.1),而微嵌合不成立的肾移植患者对供体的SI值为0.7-15.1(平均5.5±4.3)。结论:肾移植患者微嵌合的发现频率决定于是否长期存活,不能将微嵌合的存在作为肾移植患者产生免疫耐受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嵌合
肾移植
PCR-SSP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期检测肾移植患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志宏
付耀文
韩文科
许昕
历将斌
李彦峰
郭应禄
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吉林
大学
附属
中日联谊
医院
泌
尿
外科
出处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3-135,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0 2 712 96 )
文摘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尿中供者细胞的出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或HLA DR抗原有错配的 80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 ,定期收集尿液标本 ,从中提取DNA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片段DYZ 1和HLA DR抗原的基因DRB1。结果 手术当天受者的尿中即有供者细胞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尿中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强度逐渐减弱 ,直至术后 30d ,仍有 90 .0 %患者的尿中有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 ,其中 8例 (2 9.6 % )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 ;出院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 ,90 .0 %的尿液标本中能检测到供者细胞DNA ,抗排斥治疗结束后 2周 ,83.3%仍为阳性 ,治疗过程中尿中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强度逐渐减弱 ,直至 3个月后 ,88.9%转为阴性 ;肾功能良好的稳定期患者 ,仅 6 .7%的患者尿中DYZ 1或HLA DRB1基因阳性。结论 肾移植患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检测可以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 ,并与药物性肾功能损伤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供者细胞
DNA检测
尿液检测
Keywords
Kidney transplantation
Graft rejection
Tissue donor
DNA
Gene expression
Urinalysis
分类号
R69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392.4 [医药卫生—免疫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微嵌合的关系
2
作者
张志宏
大河内信宏
等
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部
附属
第一
医院
泌
尿
外科
日本国东北
大学
先进
外科
出处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文摘
目的:为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末稍 血中微嵌合产生后的免疫状态,了解微嵌合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PCR-SSP法对供体和受体HLA-DR抗原错配且供体尚健在的36例活体肾移植患者末稍血中供体特异的HLA-DRB1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对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研究。结果:PCR-SSP法HLA-DRB1抗原检测的结果是:PCR阳性17例,阴性19例。其中存活5年以上者(16例),阳性10例(62.5%),阴性6例(37.5%);存活5年以下者(20例),阳性7例(35.0%),阴性13例(65.0%)。微嵌合成立的肾移植患者对供体的SI值为0.5-30.7(平均12.3±10.1),而微嵌合不成立的肾移植患者对供体的SI值为0.7-15.1(平均5.5±4.3)。结论:肾移植患者微嵌合的发现频率决定于是否长期存活,不能将微嵌合的存在作为肾移植患者产生免疫耐受的标志。
关键词
微嵌合
肾移植
PCR-SSP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分类号
R617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定期检测肾移植患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临床意义
张志宏
付耀文
韩文科
许昕
历将斌
李彦峰
郭应禄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
原文传递
2
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微嵌合的关系
张志宏
大河内信宏
等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