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在重度磨耗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峥 柳玉树 +7 位作者 王时敏 张瑞 贾璐 叶红强 胡文杰 赵文艳 刘云松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探索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在牙齿重度磨耗病例中的应用,以减少最终修复体的调牙合难度,节约临床时间,提升修复的精准度。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因牙齿重度磨耗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患者12例,实验... 目的:探索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在牙齿重度磨耗病例中的应用,以减少最终修复体的调牙合难度,节约临床时间,提升修复的精准度。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因牙齿重度磨耗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患者12例,实验组(6例)最终修复体制作时应用数字化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对照组(6例)应用传统方法制作最终修复体,分别记录两种方法制作最终修复体的调牙合时间、患者复诊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由患者对初戴修复体和戴用修复体3个月后的咬合舒适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种方法制作的最终修复体咬合舒适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正中牙合和非正中牙合平均每个牙冠调牙合时间的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平均复诊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戴时实验组患者对最终修复体的咬合舒适度评分中位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戴冠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对最终修复体的咬合舒适度评分中位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应用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的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有利于降低重度磨耗病例修复的调牙合难度并达到可预测的功能和美学效果,对节约临床时间,提升修复精准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生物复制功能 牙磨耗
下载PDF
数字化个齿托盘制取下颌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的体外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啸翔 曹烨 +2 位作者 赵一姣 贾璐 谢秋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建立利用三维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打印制作数字化个齿托盘的方法,通过体外研究评价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和常规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的效果。方法:在标准下颌牙列模型上进行14颗树脂牙全冠预备,通过三维扫描获取预备体表... 目的:建立利用三维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打印制作数字化个齿托盘的方法,通过体外研究评价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和常规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的效果。方法:在标准下颌牙列模型上进行14颗树脂牙全冠预备,通过三维扫描获取预备体表面数据。利用牙科修复设计软件在每个预备体上确定边缘线位置,设计作为个齿托盘主体部分的解剖全冠和连接体形态,以及作为容纳印模材料空间的基底冠形态。在生成的个齿托盘主体数据外表面增加辅助固位装置,内表面生成组织终止点。设计及打印全牙列预备体模型1副,常规全牙列个别托盘A、B以及数字化个齿托盘各4副。使用个别托盘A采用一步法对全牙列预备体模型进行聚醚印模制取,使用个别托盘B和数字化个齿托盘采用分段取模方式完成聚醚印模制取,各重复制取4次。记录每次印模制取的时间及印模中每个预备体肩台及轴面/牙合面缺陷的数目,对每个预备体印模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方法制取印模的预备体合格率和预备体质量分布。结果:常规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中肩台缺陷数目显著多于数字化个齿托盘法,轴面/牙合面缺陷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制取印模的预备体合格率高于常规法,预备体质量分布优于常规法。结论:通过数字化方法可以实现个齿托盘的设计和制作,与常规法相比,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维打印 义齿修复术 牙科印模技术
下载PDF
对我国数字化修复工艺技术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被引量:9
3
作者 佟岱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20-924,共5页
数字化修复工艺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修复体质量,增加了新的修复体种类,改变了修复体的制作方式,使修复体制作工艺由手工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制作,并带来新的义齿加工运营模式,也提高了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学术地位,给我国的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带... 数字化修复工艺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修复体质量,增加了新的修复体种类,改变了修复体的制作方式,使修复体制作工艺由手工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制作,并带来新的义齿加工运营模式,也提高了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学术地位,给我国的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数字化修复工艺技术还存在技术不精、人才短缺等问题。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需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抓住发展机遇,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和使用高学历技术人才,在抓好数字化修复工艺技术发展的同时发挥传统工艺技术的优势,医技双方共同学习,加强交流,促进我国数字化修复工艺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学 牙科 牙科技师 数字化技术
原文传递
三维打印及功能引导路径技术获得诊断性全冠功能性[牙合]面形态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姜婷 程明轩 +1 位作者 孙玉春 贾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通过在三维打印诊断性全冠上运用功能引导路径(functional generated path,FGP)技术获得修复体功能性[牙合]面形态,探索减少修复体面调改量以及避免干扰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 目的通过在三维打印诊断性全冠上运用功能引导路径(functional generated path,FGP)技术获得修复体功能性[牙合]面形态,探索减少修复体面调改量以及避免干扰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需行下颌第一磨牙全冠修复的患者1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9.6±7.4)岁;进行基牙预备体模型扫描并获得数字化模型;分别为每例患者制作两种全冠修复体。试验组:制作三维打印聚乳酸基底冠和蜡面,通过口内FGP法直接获得具有功能接触形态的面,扫描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氧化锆全冠修复体;对照组:按照数据库及经验常规设计制作氧化锆全冠修复体。临床试戴后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udio&Quality)对修复体[牙合]面调改前后的咬合接触位置及面积、咬合接触程度、面调改高度和体积等指标进行数字化定量分析,并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FGP法获得面形态。试验组修复体[牙合]面调改体积[(7.320±4.238)mm3]显著小于对照组[(20.178±9.650)mm3](P<0.05);调改前试验组咬合高点高度[(0.043±0.019)mm]显著低于对照组[(0.594±0.201)mm](P<0.05),咬合接触面积[(11.430±4.102)mm2]显著大于对照组[(4.808±3.223)mm2](P<0.05)。结论运用三维打印及功能引导路径技术可获得修复体[牙合]面的个性化功能接触形态,可比常规方法显著减少修复体[牙合]调改量并降低咬合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模型 调[牙合] 三维打印 功能引导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