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力调控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瑞莉 周宜坤 +2 位作者 崔圣洁 黄华明 周彦恒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正畸力值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别用50 g、150 g力值建立大鼠牙齿移动模型,加力7d后分离培养PDLSCs,检测其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信号通路.结果 相比对照组,加力7d后... 目的 研究不同正畸力值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别用50 g、150 g力值建立大鼠牙齿移动模型,加力7d后分离培养PDLSCs,检测其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信号通路.结果 相比对照组,加力7d后,50 g力值组大鼠第一磨牙近中移动,150 g力值组移动距离大于50 g力值组.分离培养不同组PDLSCs,50 g力值组PDLSCs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150 g力值组PDLSCs成骨分化能力小于对照组,而成脂分化能力大于对照组.机制研究显示50 g力值组PDLSCs的active-β-catenin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150 g力值组PDLSCs的active-β-catenin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 不同正畸力值对PDLSCs作用不同,50 g力值促进PDLSCs成骨和成脂分化,而150 g力值抑制其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力 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Β-CATENIN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计算机三维数字化测量与手工测量PAR指数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广瀛 汪鑫 +3 位作者 滕飞 于陌尘 裴玉茹 许天民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9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三维软件半自动化测量与传统手工测量正畸治疗标准指数(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的一致性.方法 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2014年至2016年治疗完成的病例中随机抽取39例作为样本,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 目的 探讨计算机三维软件半自动化测量与传统手工测量正畸治疗标准指数(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的一致性.方法 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2014年至2016年治疗完成的病例中随机抽取39例作为样本,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三维模型测量软件及传统手工测量的方法,通过多位测量者对样本治疗前后牙模型进行测量.采用Bland-Altman法、Kendall相关系数、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运用MedCalc 18.2及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于治疗前PAR指数中前牙区牙齿排列不齐的总距离测量结果Bland-Altman法显示一致性较差(P<0.001),一致性界限为(-10.46mm,3.83 mm),1/39(2.6%)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计算机测量值相对于传统手工测量值偏小;治疗前前牙区不齐、颊侧区咬合、覆盖、覆[牙合]、中线的等级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P<0.001,R=0.424、0.833、0.532、0.705、0.796).对于治疗后前牙区牙齿排列不齐的总距离测量结果Bland-Altman法显示一致性较好(P>0.05),一致性界限为(-3.33mm,3.07 mm),全部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内;治疗后前牙区不齐、颊侧区咬合的等级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P<0.001,R=0.486、0.596);覆盖、覆(牙合)、中线的等级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PAR指数测量中,计算机三维软件半自动化测量在大部分测量项目中均可以替代手工测量;而治疗前前牙区不齐的总距离测量结果,两种方法存在差异,推测可能原因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确定参考平面的不一致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指数 三维数字化测量 一致性检验
原文传递
锥形束CT评判安氏Ⅲ类错上前牙骨开裂与骨开窗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徐筱 徐莉 +3 位作者 江久汇 吴佳琪 李小彤 靖无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判上颌前牙骨开裂和骨开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纳入18例安氏Ⅲ类错行骨皮质切开术的患者,平均年龄23.6岁(18~30岁),其中男3例,女15例,观察108颗上颌前牙。以翻瓣术... 目的:探讨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判上颌前牙骨开裂和骨开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纳入18例安氏Ⅲ类错行骨皮质切开术的患者,平均年龄23.6岁(18~30岁),其中男3例,女15例,观察108颗上颌前牙。以翻瓣术中所见的骨开裂和骨开窗作为判定金标准,评价CBCT判断骨开裂和骨开窗的灵敏度(sensitivity)、特异度(specificity)、约登指数(Youden index)、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并将CBCT判定与翻瓣直视判定相比较。结果:上颌前牙骨开裂和骨开窗的发生率分别为10.19%和13.89%,主要见于侧切牙和尖牙。骨开裂长度中位数为5 mm,宽度中位数为4 mm;骨开窗常位于根中部至根尖部,长度中位数为3 mm,宽度中位数为2 mm。骨开裂CBCT判定与临床判定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CBCT判定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0.7。骨开窗CBCT判定与临床判定之间一致性一般(P<0.05),灵敏度为0.93,特异度为0.52。结论:CBCT评判上前牙骨开裂与临床情况的一致性较好,判定骨开窗与临床情况的一致性一般。CBCT判定骨开裂与骨开窗在临床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Ⅲ类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牙槽骨质丢失 敏感性与特异性
下载PDF
成人拔牙正畸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三维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禹洁 陈贵 +1 位作者 许天民 姜若萍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面部扫描比较正畸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差异。方法将就诊患者正畸治疗方案分为拔牙与不拔牙两组,拔牙组12例,不拔牙组10例。矫治前后采用结构光三维照相机获取患者三维面相。采用Rapidform2006软件重叠矫... 目的通过三维面部扫描比较正畸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差异。方法将就诊患者正畸治疗方案分为拔牙与不拔牙两组,拔牙组12例,不拔牙组10例。矫治前后采用结构光三维照相机获取患者三维面相。采用Rapidform2006软件重叠矫治前后面相,将面部按解剖结构特点分为九个区,利用距离图示法分析面部各区的三维变化,同时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矫治中BMI指数未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根据面部变化分析:不拔牙患者具有面部增大、不变,和颊肌区、咬肌区、颏肌下区这三个变小区域,而拔牙组面部轮廓均表现为缩小或不变,不含增大区域。结论成人正畸治疗后面部软组织三维变化,无论拔牙与否,咬肌区和颊肌区均表现为缩小,眶下区和颧肌区均无明显改变,而两组在上下唇红区、口轮匝肌区、颏唇沟区的变化方向相反并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矫治 不拔牙矫治 三维面部扫描 面部软组织三维变化
原文传递
不同正畸矫治阶段的唾液多肽组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杰铌 孙博慧 +3 位作者 赵华翔 张婷 陈峰 林久祥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0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正畸矫治阶段唾液多肽组学的差异.方法纵向观察不同矫治阶段(初戴矫治器2个月、矫治18个月)的正畸患者共30例,在两个时间点分别收集其总唾液,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 目的探讨不同正畸矫治阶段唾液多肽组学的差异.方法纵向观察不同矫治阶段(初戴矫治器2个月、矫治18个月)的正畸患者共30例,在两个时间点分别收集其总唾液,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结合弱阳离子磁珠进行检测分析,并利用数据库和软件进行蛋白预测.结果MALDI-TOF质谱分析结果平均检测到了130个有意义的多肽谱峰,两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矫治阶段患者的唾液多肽组分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共有7个多肽峰其峰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5个谱峰在18个月组的峰值强度高于2个月组,另外2个谱峰在18个月组的峰值强度低于2个月组;此外本研究预测2022.1Da为C3补体,2863Da为载脂蛋白A1.结论本研究提示正畸矫治及牙齿移动的过程中唾液多肽组分存在着变化和差异,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正畸过程中的机械力作用产生的牙槽骨改建、牙根吸收等有关,提出了基于唾液检测的精准医疗探索正畸矫治及牙齿移动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矫治 牙齿移动 唾液多肽组学 质谱技术
原文传递
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切牙位置及软组织侧貌变化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吕汶諠 孙倩男 +1 位作者 彭丽颖 韩冰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9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本研究对51例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其治疗前后及治疗中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计算,探究切牙角度及软组织侧貌在各治疗阶段的变化,分析拔牙设计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年骨性Ⅲ类... 目的本研究对51例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其治疗前后及治疗中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计算,探究切牙角度及软组织侧貌在各治疗阶段的变化,分析拔牙设计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51例,根据上颌拔牙与否分为两组,拔牙组:上颌两侧分别拔除一颗前磨牙,21例;非拔牙组:上颌未拔牙,30例。取治疗前(T0)、正颌术前一月(T1)、治疗后(T2)三个阶段的头颅侧位片,选择骨性指标9项,牙性指标10项,软组织指标15项,使用SPSS19.0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拔牙组及非拔牙组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术前颅颌面形态无明显差异,但采用拔牙术前去代偿的患者的上前牙唇倾度、切端突度在术前正畸减小更明显(U1-NA/°减小4.38°,U1-NA/mm减小2mm),而非拔牙组术前去代偿中上前牙唇倾度和突度变化不明显;两组下颌切牙均去代偿明显(L1-NB/°分别增大12.4°和9.52°),下唇厚度均变薄。拔牙组治疗完成后上下唇突位置均较非拔牙组更靠后,其ANB角术前术后变化更明显。结论颅面骨形态相似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术前正畸采用上颌拔牙去代偿,其术前上颌去代偿会更充分,可能更有利于正颌手术改善Ⅲ类骨面型的软硬组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拔牙治疗 头影测量分析 代偿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伴深覆[牙合]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晶晶 刘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0-562,共3页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方案设计及矫治过程均有别于传统固定矫治.本课题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伴深覆[牙合]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错[牙合]畸形 安氏Ⅱ类2分类 深覆[牙合] 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 疗效满意 课题组
原文传递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丁帅 马慧敏 +1 位作者 张婕 李小彤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35例成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T0)、手术前(T1)、手术后(T2)、治疗完成拆除矫治器(T3)4个时期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骨性、...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35例成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T0)、手术前(T1)、手术后(T2)、治疗完成拆除矫治器(T3)4个时期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骨性、牙性硬组织测量项目11项,和反映软组织侧貌改变的角度、距离项目15项,各软硬组织在4个时期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个时期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检验)。结果(1)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T3-T0),面凸角增大、软组织面角减小、鼻唇角增大、上唇突度增大、下唇突度减小(P<0.05),侧貌有了极大改善;(2)术前正畸治疗(T1-T0),上唇突度减小(P<0.05);(3)正颌手术前后(T2-T1),上下唇突点下降[UL-HRL增大(1.93±2.89) mm,LL-HRL增大(3.56±3.80) mm](P<0.05);(4)正颌手术后至最终治疗完成阶段(T3-T2),各软硬组织相对比较稳定(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侧貌有了极大改善;术前正畸去代偿治疗,软组织侧貌进一步恶化;正颌手术后至最终治疗完成阶段,软硬组织相对比较稳定;需注意伴随着手术,上下唇突点的向下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软组织侧貌
原文传递
面部软组织参考线用于正畸患者侧貌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丹青 谷岩 孙燕楠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探讨面部软组织参考线用于正畸患者侧貌评价的科学性.方法 研究纳入80例骨性Ⅰ类的正畸治疗后患者,其中女性60例,男性20例.收集治疗后侧貌相,由10位经验丰富的正畸医师进行VAS主观评分.同时收集治疗后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组织及上中... 目的 探讨面部软组织参考线用于正畸患者侧貌评价的科学性.方法 研究纳入80例骨性Ⅰ类的正畸治疗后患者,其中女性60例,男性20例.收集治疗后侧貌相,由10位经验丰富的正畸医师进行VAS主观评分.同时收集治疗后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组织及上中切牙相关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前额部重叠,测量上中切牙与前额前界线(forehead's anterior limit line,FALL) (FA-FALL),目标前界线(goal anterior limit line,GALL) (FA-GALL)的距离.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各上中切牙测量指标与主观评分及客观软组织测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上中切牙测量指标中,FA-FALL与总VAS评分及面部各部分VAS评分均负相关;U1-APo角与总VAS评分,上下唇和颏部VAS评分负相关.此外,FA-FALL与前额倾斜度强相关(P<0.001),与H角中度相关(P<0.001),与鼻唇角(NLA),上唇至E线距离(UL-E)以及颏唇角(MLA)弱相关(P=0.004,P=0.002,P=0.048).FA-GALL除与鼻额角(FNA)弱相关(P=0.025)外,与其他软组织测量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上颌中切牙至面部软组织参考线FALL线的距离作为正畸患者的侧貌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貌评价 前额前界线 目标前界线 上颌中切牙
原文传递
反向镊夹持托槽在正畸四手操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静 黄慧萍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反向镊夹持托槽在正畸粘接托槽的四手操作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将40例粘接托槽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由护士参与使用反向镊夹持托槽传递给医生,和护士不参与由医生自己用传统正向镊夹持托槽的方法进行粘接配合.记录同等... 目的 探讨反向镊夹持托槽在正畸粘接托槽的四手操作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将40例粘接托槽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由护士参与使用反向镊夹持托槽传递给医生,和护士不参与由医生自己用传统正向镊夹持托槽的方法进行粘接配合.记录同等数量托槽粘接的总时间和夹持过程中夹持失败的托槽数量,比较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粘接总时间分别是13 min和18.75min,夹持失败率分别是1.04%和5.42%,两组在配合中粘接时间和夹持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00).结论 在正畸粘接托槽的四手操作中用反向托槽夹持镊在工作效率及操作技术上明显优于传统正向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手操作 反向托槽夹持镊 粘接托槽
原文传递
正畸治疗对前牙开(牙合)患者牙(牙合)颅面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千鼎 黄一平 李巍然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 评价正畸治疗对开(牙合)患者牙、(牙合)、牙槽、颅面形态结构的影响,以及这些结构变化对前牙覆(牙合)关系建立的影响程度.方法 共纳入50例前牙开(牙合)患者,其中37例拔除双尖牙,13例拔除或先天缺失第三磨牙.对治疗前后的... 目的 评价正畸治疗对开(牙合)患者牙、(牙合)、牙槽、颅面形态结构的影响,以及这些结构变化对前牙覆(牙合)关系建立的影响程度.方法 共纳入50例前牙开(牙合)患者,其中37例拔除双尖牙,13例拔除或先天缺失第三磨牙.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28个测量项目).治疗前后测量项目变化应用配对t检验,不同组间项目对比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治疗后覆(牙合)变化为因变量,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筛选影响覆(牙合)建立的敏感因素.结果 50例开(牙合)患者治疗后上、下前牙明显内收与直立[U1-NA:(-2.43±3.86)mm,P<0.001;U1/NA..-8.82°±9.53°,P<0.001;L1/NB:-6.12°±6.82°,P<0.001;U1/L1..14.40°±12.17°,P<0.001],伴随下颌牙槽骨高度的伸长[(1.89±2.43) mm,P<0.01],拔除及不拔除双尖牙组间测量项目变化无明显差异.线性回归方程显示,正畸治疗后上切牙角度及下牙槽骨高度变化是影响覆(牙合)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 开(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后前牙直立伴随下前牙牙槽骨高度伸长,是前牙覆(牙合)关系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开(牙合) 牙槽骨代偿 头影测量 治疗变化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减数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关心 常大桐 +3 位作者 闫燕 张又文 周彦恒 宋扬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49-553,共5页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减数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的双颌前突恒牙期错畸形患者11例,年龄(25.4±7.3)岁,采用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强支抗设计,...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减数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的双颌前突恒牙期错畸形患者11例,年龄(25.4±7.3)岁,采用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强支抗设计,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项目的变化.结果 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骨性测量项目未见明显变化,而牙性测量项目均发生显著改变,上下颌前牙明显内收,矫治后U1-NA距(上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减少(5.19±4.12)mm,L1-NB距(下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减少(4.53±1.20)mm,上唇凸点至E线距离减小(2.59±1.15)mm,下唇凸点至E线距离减少(4.25±1.87)mm,鼻唇角增加9.84°±10.34°.矫治后患者垂直向高度均得到良好控制,下颌平面发生一定程度的逆时针旋转,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侧貌面型.结论 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设计减数第一前磨牙以及后牙强支抗,可有效内收上下颌前牙,从而使患者软组织侧貌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矫正器 可摘式 治疗结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
原文传递
健康矫治理念在骨性Ⅲ类牙颌畸形传动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斯 吕汶諠 +8 位作者 黄文斌 张云帆 张凌云 刘晓默 张杰妮 孙燕楠 梁炜 韩冰 林久祥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8,共7页
目的 研究使用传动矫治技术非手术治疗成功的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病例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中软硬组织的变化,下切牙长轴IA(long axis of the lower incisors),与下颌联合长轴(颏轴)MA(long axis of the mandibular symphysis)所成角度MIA(an... 目的 研究使用传动矫治技术非手术治疗成功的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病例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中软硬组织的变化,下切牙长轴IA(long axis of the lower incisors),与下颌联合长轴(颏轴)MA(long axis of the mandibular symphysis)所成角度MIA(angle between MA and IA)的变化,为骨性Ⅲ类非手术正畸治疗中确定下切牙健康目标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0例使用传动矫治技术完成的骨性Ⅲ类非手术治疗病例,平均年龄(16.5±4.9)岁,平均疗程(24.6±8.8)月,男16例,女34例.在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上测量常用的软硬组织项目以及牙轴颏轴角MIA.计算各测量项目的均值与标准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各项目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治疗后上下切牙建立了正常的覆盖关系,覆盖测量值从治疗前的(-1.47±1.50) mm变成治疗后的(3.77±1.12) mm.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上下唇至Sn-Pg的唇突距差,由矫治前的(-1.62±1.77) mm变为矫治后的(0.24±1.27) mm.下切牙牙长轴与下颌平面所成角L1-MP平均减少-8.54°±5.98°,发生较明显的舌倾.但治疗后牙轴颏轴角MIA为0.31°±5.42°,说明牙轴和颏轴基本一致.结论 传动矫治技术能够实现轻力作用下的牙齿传动效应和牙槽骨弯曲形变效应,不仅能够解除前牙反(牙合)和显著改善侧貌,而且疗效稳定.在轻力作用下,下切牙舌倾和周围牙槽骨的舌向弯曲改建同步进行,治疗后下切牙牙长轴与颏轴依然保持一致,有利于咬合力的传导,说明轻力矫治更有益于健康.传动矫治技术使非手术健康矫治骨性Ⅲ类牙颌畸形成为可能,拓展了非手术矫治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矫治技术 骨性Ⅲ类牙颌畸形 健康矫治
原文传递
上下唇突度唇差在骨性错(牙合)畸形非手术治疗软组织变化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慧中 苏红 +1 位作者 韩冰 许天民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9,共8页
目的 研究上下唇突度差(唇差,Lip-Diff)对骨性Ⅰ、Ⅱ、Ⅲ类患者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水平及各类软组织测量项目在不同骨性错(牙合)非手术治疗前后敏感度分析.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在1997至2005年完成正畸治疗的2093例非手... 目的 研究上下唇突度差(唇差,Lip-Diff)对骨性Ⅰ、Ⅱ、Ⅲ类患者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水平及各类软组织测量项目在不同骨性错(牙合)非手术治疗前后敏感度分析.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在1997至2005年完成正畸治疗的2093例非手术患者,其中包括1051例骨性Ⅰ类患者、851例骨性Ⅱ类患者、191例骨性Ⅲ类患者.通过治疗前后X线片头影测量对侧貌软组织形态变化进行比较研究,运用判别分析筛选出敏感指标,并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唇差变化.结果 ①多因素判别分析结果示唇差在骨性Ⅲ类组治疗前后差异最明显[治疗前(-1.56±1.84) mm,治疗后(0.11±1.62) mm,P<0.05],UL-E在骨性Ⅰ类减数组[治疗前(0.80±2.40) mm,治疗后(-0.80±2.12)mm,P<0.05]、骨性]类非减数组[治疗前(0.28±2.44) mm,治疗后(-0.07±2.15) mm,P<0.05]、骨性Ⅱ类组[治疗前(3.06±2.44) mm,治疗后(1.00±2.21)mm,P<0.05]治疗前后差异最明显;②骨性Ⅰ类减数组与非减数组软组织变化相比,除鼻唇角、颏唇角、上唇倾角外,其余各测量项目变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骨性Ⅲ类组治疗前后的唇差变化值受前牙覆盖变化影响较大.结论 ①唇差对软组织治疗疗效评价能力为骨性Ⅲ类组最优,其次为骨性Ⅰ类减数组患者,对骨性Ⅰ类非减数组及骨性Ⅱ类组疗效评价不敏感;②其他骨性错a类别可能有更敏感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差 软组织评价 正畸疗效评价 X线头影测量
原文传递
天然牙列下切牙长轴与颏轴一致性临床意义的影像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斯 吕汶諠 +5 位作者 张云帆 黄文斌 刘晓默 张杰铌 韩冰 林久祥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0年第4期191-196,共6页
目的研究下切牙长轴(long axis of the lower incisors, IA)与颏轴(long axis of the mandibular symphysis, MA)在天然状态下的一致性情况,为正畸治疗中下切牙的健康定位提供参考。方法从头颅侧位片数据库中等量选取安氏Ⅰ、Ⅱ、Ⅲ类... 目的研究下切牙长轴(long axis of the lower incisors, IA)与颏轴(long axis of the mandibular symphysis, MA)在天然状态下的一致性情况,为正畸治疗中下切牙的健康定位提供参考。方法从头颅侧位片数据库中等量选取安氏Ⅰ、Ⅱ、Ⅲ类治疗前患者共300例,定义四种颏轴,分别测量四种颏轴与下切牙长轴所成角度(angle between MA and IA,MIA)以及下中切牙角(incisor-mandibular plane angle, IMPA),按照不同水平向和垂直向骨面型分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用于定义颏轴的标志点中,颊舌侧下齿槽缘点的中点Id-c和下颌联合中心点D,不同研究者定点的变异系数最小,可重复性最好。由Id-c和D构成的颏轴与下中切牙长轴所成角度MIA在安氏Ⅰ、Ⅱ、Ⅲ类的平均值分别为(9.45±4.06)°、(10.56±3.57)°、(4.35±3.71)°;在Ⅲ类高、均、低角分别为(2.89±0.87)°、(3.66±0.43)°、(5.84±0.71)°。既体现了下切牙牙轴在不同矢状向和垂直向骨面型的代偿倾向,又基本与颏轴保持一致,二者所成角度80%位于(2.18~13.87)°区间。结论天然状态下,下切牙长轴与颏轴方向基本一致,颏轴与下中切牙长轴所成角度MIA与下中切牙角IMPA相比,受不同水平向和垂直向骨面型变异的影响更小,更能代表符合生理要求的下切牙倾斜度。正畸治疗可以考虑以此为进行下切牙的合理定位,从而确保咬合力的健康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牙位置 牙长轴 颏轴 下颌联合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治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被引量:42
16
作者 刘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38-542,共5页
近年,在材料学和生物力学领域不断创新的影响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治疗范围逐步扩大,从简单的拥挤排齐、间隙关闭到轻中度错畸形的减数或非减数治疗.然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既有前瞻性三维设计的独特优势,也有牙齿移动三维控制方面... 近年,在材料学和生物力学领域不断创新的影响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治疗范围逐步扩大,从简单的拥挤排齐、间隙关闭到轻中度错畸形的减数或非减数治疗.然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既有前瞻性三维设计的独特优势,也有牙齿移动三维控制方面的不足,因此正畸医师必须全面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特点,才能选择适合的病例进行矫治,进而提高矫治效果.同时,正畸医师也需在三维矫治方案设计中充分发挥临床经验、充分预估不同类型牙齿移动实现效能的差异,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矫正 正畸矫正器 可摘式 无托槽隐形矫治
原文传递
对不同颅面形态的鼻呼吸功能的差异性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弓煦 李巍然 高雪梅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 观察颅面形态对鼻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46例受试者根据颅面骨型分为骨性Ⅰ类组(18例)、骨性Ⅱ类组(14例)、骨性Ⅲ类组(14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头颅侧位片、呼吸流量仪及鼻阻力仪检查,比较组间鼻呼吸功能指标差异,并对鼻呼吸... 目的 观察颅面形态对鼻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46例受试者根据颅面骨型分为骨性Ⅰ类组(18例)、骨性Ⅱ类组(14例)、骨性Ⅲ类组(14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头颅侧位片、呼吸流量仪及鼻阻力仪检查,比较组间鼻呼吸功能指标差异,并对鼻呼吸功能和骨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三组组间比较,优势侧鼻吸气流量(P=0.003)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中,骨性Ⅰ类组与骨性Ⅲ类组[-0.82(-1.23,-0.56)L和-1.44(-1.83,-1.28)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骨性Ⅰ类组与骨性Ⅱ类组、骨性Ⅱ类组与骨性Ⅲ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吸气量差异比(P=0.003)和150 Pa鼻阻力差异比(P=0.036)组间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同样表现在骨性Ⅰ类组与骨性Ⅲ类组之间.在相关分析中,鼻呼吸功能指标主要与骨性垂直向指标相关.优势侧鼻呼气流量、150 Pa鼻呼气平均阻力均与MP-SN(r=-0.337,P=0.022;r=0.512,P=0.018)和MP-FH(r=-0.401,P=0.006;r=0.596,P=0.004)存在相关关系.150 Pa鼻吸气平均阻力与MP-FH存在相关关系(r=0.552,P=0.009).结论 颅面形态对鼻呼吸功能可能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形态 鼻呼吸量 鼻阻力
原文传递
唇腭裂患儿下颌骨三维稳定结构的探索:从8岁到12岁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贵 Tae-keong Kim +1 位作者 Heesoo Oh 许天民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探索下颌骨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的三维结构,为下颌骨的三维重叠提供依据.方法 样本由17例唇和/或腭裂术后患者组成,每位患者都有两个CT影像资料,两次CT拍摄间隔平均3.7年,患者首次拍摄CT年龄(8.7±0.8)岁(T1),末次拍摄年龄... 目的 探索下颌骨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的三维结构,为下颌骨的三维重叠提供依据.方法 样本由17例唇和/或腭裂术后患者组成,每位患者都有两个CT影像资料,两次CT拍摄间隔平均3.7年,患者首次拍摄CT年龄(8.7±0.8)岁(T1),末次拍摄年龄为(12.4±1.5)岁(T2).经过统一头位校正后,进行定点测量.标志点包括颏部的Pog,下颌联合内侧骨皮质的C、D和E点,颏孔前缘点MFA,颏孔点MF以及下颌孔点MdF.测量C点到以上所有标志点的距离,分析距离的变化来评价标志点的稳定性.同时,我们评价了标志点定点的可重复性.结果 从T1到T2,C到D、E及Pog的距离变化均值均<0.30 mm,标准差<0.62 mm,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这4个点的定点在三维方向上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克伦巴赫α>0.98);C点到左右侧颏孔的距离分别变化了(0.99±1.00) mm和(0.93±1.16) mm;C点到左右侧下颌孔的距离分别变化了(5.48±1.70) mm和(5.14±2.23) mm;颏孔间宽度和下颌孔间宽度分别增加了(1.21±1.06) mm和(4.06±1.31)mm.结论 从8.7到12.4岁,颏前点和下颌联合内侧骨皮质下部相对稳定.下颌神经管在此期间发生了变化,颏孔处的生长量较小,下颌孔处在横向和矢状向都有明显的生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下颌生长 三维稳定结构 唇裂 腭裂
原文传递
成人拔牙矫治联合改良骨皮质切开术的患者主观感受研究
19
作者 王雪东 张杰铌 +2 位作者 柳大为 栾庆先 周彦恒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目的 该研究旨在评价改良骨皮质切开术的患者术后近期反应,并探讨术后早期在正畸排齐整平阶段的治疗时间及效果.方法 选择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改良骨皮质切开术联合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的成人患者15例,常规减数四颗前磨牙,行双颌前... 目的 该研究旨在评价改良骨皮质切开术的患者术后近期反应,并探讨术后早期在正畸排齐整平阶段的治疗时间及效果.方法 选择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改良骨皮质切开术联合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的成人患者15例,常规减数四颗前磨牙,行双颌前牙区唇舌侧改良骨皮质切开术,利用调查问卷分析患者术后一个月内的主观感受;记录排齐整平阶段的矫治时间.结果 术后患者不适反应多集中在术后2天,主要表现为口面部肿胀、疼痛;排齐整平阶段平均时间(4.1±1.0)月.结论 骨皮质切开术后肿痛可在短期内恢复,短期内可完成牙齿的排齐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成人正畸 拔牙矫治 排齐整平
原文传递
多孔基质纳米结构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及新骨形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燕 刘帅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0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研发模仿天然骨组织细胞外基质微纳结构的多孔矿化胶原基质,探讨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迁移及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仿生矿化法合成多孔胶原基质支架材料,使用micro-CT、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检... 目的研发模仿天然骨组织细胞外基质微纳结构的多孔矿化胶原基质,探讨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迁移及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仿生矿化法合成多孔胶原基质支架材料,使用micro-CT、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多孔矿化胶原基质微纳结构、机械性能,体外细胞共培养检测胶原基质对BMSCs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大鼠下颌骨临界骨缺损植入支架材料后比较各组支架材料引导骨再生的能力.结果仿生矿化法可制备疏松多孔、含纤维内纳米磷灰石的胶原基质支架材料(MIA);与传统含纤维外磷灰石的胶原基质材料(MEA)相比,MIA具5倍以上的杨氏模量;体外接种2、14 d可观察到MIA组BMSCs细胞MTT染色和细胞渗透深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体内植入10周后MIA组缺损区域明显减小,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Osterix阳性细胞增多.结论仿生多孔纤维内矿化胶原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新骨形成,是具备临床应用前景的骨再生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矿化胶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迁移 成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