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骨性Ⅱ类错成人与少年治疗前后骨骼变化的对比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健慧
丁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8-581,共4页
目的:对比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治疗前后骨骼变化的异同。方法:选择少年与成人女性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各30例,两组的治疗方法以及疗程均相互匹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对比,比较其...
目的:对比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治疗前后骨骼变化的异同。方法:选择少年与成人女性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各30例,两组的治疗方法以及疗程均相互匹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对比,比较其治疗前、后骨骼变化的异同,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少年组与成人组SNA、SNB及ANB均减小,但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少年组治疗后下颌骨长度、前面高及后面高均有增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后的前下面高与前总面高之比以及后下面高与后总面高之比保持不变,且两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少年组在治疗前后上、下颌骨均有一定程度的生长,但是成人与少年骨性Ⅱ类均角患者的上、下颌骨关系的变化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Ⅱ类
正畸学
矫正
测颅法
骨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
5
2
作者
潘一春
赵健慧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9-974,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在固定矫治中的支抗效果,为正畸临床支抗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骨性Ⅰ、Ⅱ类需上颌强支抗的青少年正畸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双颌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在上颌减数两颗第一双尖牙并在...
目的:初步探讨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在固定矫治中的支抗效果,为正畸临床支抗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骨性Ⅰ、Ⅱ类需上颌强支抗的青少年正畸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双颌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在上颌减数两颗第一双尖牙并在腭中线旁、第一磨牙水平植入微种植钉一颗。以0.019 inch×0.022 inch(1inch=2.54 cm)的不锈钢方丝横腭杆固定连接微种植钉和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组成一个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进行正畸力的负载,下牙列不纳入研究。植入微种植钉时(T0)、上颌间隙关闭或基本关闭时(T1)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描图。分别采用SN-7平面及PP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对微种植钉以及上颌第一磨牙在T0、T1的位置差异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腭中部微种植钉植入后的临床成功率为73.9%。14例进行测量分析的病例中,微种植系统负载正畸力后仍保持稳固,双侧第一磨牙没有发生明显的近中移动。微种植钉以及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在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设计的腭中部微种植支抗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正畸治疗中能够起到强支抗的作用,可作为一种正畸强支抗的可选方案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支抗
腭
正畸学
测颅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性Ⅱ类错成人与少年治疗前后骨骼变化的对比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健慧
丁云
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正畸科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8-581,共4页
文摘
目的:对比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治疗前后骨骼变化的异同。方法:选择少年与成人女性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各30例,两组的治疗方法以及疗程均相互匹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对比,比较其治疗前、后骨骼变化的异同,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少年组与成人组SNA、SNB及ANB均减小,但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少年组治疗后下颌骨长度、前面高及后面高均有增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后的前下面高与前总面高之比以及后下面高与后总面高之比保持不变,且两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少年组在治疗前后上、下颌骨均有一定程度的生长,但是成人与少年骨性Ⅱ类均角患者的上、下颌骨关系的变化并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Ⅱ类
正畸学
矫正
测颅法
骨骼
Keywords
Malocclusion,angle class Ⅱ; Orthodontics,corrective; Cephalometry; Skeleton;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
5
2
作者
潘一春
赵健慧
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正畸科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9-974,共6页
基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临床新技术新疗法项目(PKUSSNCT-12B14)资助~~
文摘
目的:初步探讨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在固定矫治中的支抗效果,为正畸临床支抗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骨性Ⅰ、Ⅱ类需上颌强支抗的青少年正畸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双颌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在上颌减数两颗第一双尖牙并在腭中线旁、第一磨牙水平植入微种植钉一颗。以0.019 inch×0.022 inch(1inch=2.54 cm)的不锈钢方丝横腭杆固定连接微种植钉和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组成一个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进行正畸力的负载,下牙列不纳入研究。植入微种植钉时(T0)、上颌间隙关闭或基本关闭时(T1)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描图。分别采用SN-7平面及PP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对微种植钉以及上颌第一磨牙在T0、T1的位置差异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腭中部微种植钉植入后的临床成功率为73.9%。14例进行测量分析的病例中,微种植系统负载正畸力后仍保持稳固,双侧第一磨牙没有发生明显的近中移动。微种植钉以及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在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设计的腭中部微种植支抗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正畸治疗中能够起到强支抗的作用,可作为一种正畸强支抗的可选方案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
正畸支抗
腭
正畸学
测颅法
Keywords
Orthodontic anchorage procedures
Palate
Orthodontics
Cephalometry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骨性Ⅱ类错成人与少年治疗前后骨骼变化的对比
赵健慧
丁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的临床效果评价
潘一春
赵健慧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