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激励机制对医生行为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景日泽 方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7-391,399,共6页
背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转变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基石。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家庭医生发挥自身能动性的重要保证因素,但是目前家庭医生的激励机制,尤... 背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转变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基石。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家庭医生发挥自身能动性的重要保证因素,但是目前家庭医生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医疗保险补偿方式的转变,对其行为的影响尚缺乏相关理论分析。目的以医生代理理论为支撑,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医生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方法以医生代理理论为基础,构建家庭医生在不同医保支付方式下,尤其是按项目付费和按人头付费并存的情况下医生行为分析模型。结果按项目付费时,道德风险不可避免,医生没有任何动机来抑制患者因道德风险而产生的额外需求;按人头付费后家庭医生的总利润会提高,但是从患者健康中得到的效用值会下降;推行总额预付的前提是设计合理的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否则家庭医生就会有选择患者的动机。中国家庭医生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按项目付费方式的医疗收入和按人头签约得到的服务费,提高签约服务费占收入比例可以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但是由于收入中占较大比例的是按项目付费获得的收入,收入的增加不一定能够对患者的质量提供正向影响。结论中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的支付方式应该逐步转变为按人头付费,目前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占收入比例的方式,激励家庭医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生代理理论 支付方式 激励
下载PDF
基于医生代理理论的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策略 被引量:10
2
作者 方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1-386,共6页
医生-患者关系可以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医生代理理论是研究医生行为的经济管理学理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签约患者和家庭医生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合同契约的方式加以规范。家庭医生的效用取决于自己的收入及签约患者的总健康,而... 医生-患者关系可以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医生代理理论是研究医生行为的经济管理学理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签约患者和家庭医生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合同契约的方式加以规范。家庭医生的效用取决于自己的收入及签约患者的总健康,而收入和患者总健康取决于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本文运用医生代理理论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过程的行为,并从供方角度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发展策略,建议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人头付费”支付方式改革、落实签约服务费发放,提高家庭医生的绩效收入,并与患者服务质量挂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生代理理论 医生行为 家庭医生
下载PDF
城镇职工心力衰竭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和直接医疗费用现状分析
3
作者 章湖洋 景日泽 +1 位作者 王金喜 方海 《卫生软科学》 2022年第10期45-49,共5页
[目的]了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心力衰竭患者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现状,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保证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心力衰竭患者2013-2017年个体报销面板数据,对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和年... [目的]了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心力衰竭患者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现状,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保证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心力衰竭患者2013-2017年个体报销面板数据,对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和年总费用、年门诊费用、年住院费用以及年住院费用占比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共纳入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心力衰竭患者8155名,其中老年人(60岁及以上)占比69.0%,男性4776名(58.6%);2017年年门诊次数中位数为25次,年住院1次的患者占比为50.9%,年总费用中位数为8820元,年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7887元,年门诊费用中位数为6310元,年住院费用占比59.4%;心力衰竭患者5年门诊费用与5年住院费用中位数相当;首次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患者,当年年总费用较上年增长一倍。[结论]心衰的确诊会显著增加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心力衰竭患者面临较重的直接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心力衰竭 直接医疗费用 医疗服务利用
下载PDF
基于两水平方差成分模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对家庭医生诊疗行为和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景日泽 来晓真 +1 位作者 冯黄于飞 方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2-399,共8页
背景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过程中,签约服务费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激励,这种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会影响家庭医生的诊疗行为。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的实施对家庭医生诊疗行为,包括服务数量、平均服务时间及接诊患者费用的影响,为家... 背景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过程中,签约服务费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激励,这种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会影响家庭医生的诊疗行为。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的实施对家庭医生诊疗行为,包括服务数量、平均服务时间及接诊患者费用的影响,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7-9月在厦门市、杭州市余杭区、上海市长宁区、北京市西城区和房山区共选择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所有在岗的家庭医生进行普查,共调查家庭医生420人。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医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工作环境基本特征、激励机制及家庭医生签约相关的认知和行为。运用两水平方差成分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05份,有效回收率为96.4%。对应分析结果显示,签约服务费占比10%~20%的家庭医生组与占比<10%组相比,每日转诊数减少0.84人(P=0.01),接诊患者的月总费用增加32%(P=0.01),次均费用增加13%(P=0.02)。签约服务费占比>20%~30%的家庭医生组与占比<10%组相比,平均接诊时间减少1.96 min(P=0.01),接诊患者的月总费用增加36%(P=0.02)。签约服务费占比>30%的家庭医生组与占比<10%组相比,每日接诊数增加14.68人(P<0.01),平均接诊时间减少2.66 min(P<0.01),接诊患者的月总费用增加53%(P<0.01),次均费用增加22%(P=0.01)。结论提高签约服务费占收入比例可以提高家庭医生的每日接诊人数,减少每日转诊人数,有利于提升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患者下沉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签约服务费占比的提高会减少家庭医生的平均接诊时间,在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过程中,要平衡好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的关系;要继续推进构建家庭医生作为患者医疗费用“守门人”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费 诊疗行为 两水平方差成分模型
下载PDF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内涵分析——基于厦门市“三师共管”模式 被引量:21
5
作者 吕韵 景日泽 +1 位作者 王德猛 方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995-2002,共8页
福建省厦门市以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为突破口,以构建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和三级医院专科医师,创设了具有厦门特色的“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厦门市“三师共管”模式... 福建省厦门市以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为突破口,以构建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和三级医院专科医师,创设了具有厦门特色的“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厦门市“三师共管”模式在打造“多快好省”品牌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签约服务费用筹资与分配机制、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及非经济激励机制,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及签约率的大幅提高,产生了良好的医患联动,从而形成并完善了一整套柔性引导“患者愿意去、基层接得住、医院舍得放”的制度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三师共管”模式 激励机制 厦门
下载PDF
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激励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黄于飞 景日泽 +1 位作者 王嘉豪 方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0-406,共7页
背景要提高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同激励因素对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影响不同。目的比较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激励因素现状、满意度及激励因素偏好,为进一步细化完善家庭医生团队激励机制提供... 背景要提高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同激励因素对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影响不同。目的比较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激励因素现状、满意度及激励因素偏好,为进一步细化完善家庭医生团队激励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7-9月在厦门市、杭州市余杭区、上海市长宁区、北京市西城区和房山区共选择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所有在岗的家庭医生团队人员676人(包括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医生团队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工作环境基本特征、激励机制及激励因素偏好情况。对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基本情况及激励因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676份,有效回收率为96.6%。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月收入、总收入中家庭医生专项资金占比和签约服务费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者高于从事护理和公共卫生工作者(P<0.0167)。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收入与家庭医生工作价值匹配程度的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者认为收入与工作价值匹配的比例高于从事护理工作者(P<0.0167)。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不同岗位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参加阶段性进修培训、相关专业课程培训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者参与阶段性进修培训者占比高于从事护理与公共卫生工作者(P<0.0167);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者过去1年参加相关专业课程培训者占比高于从事护理工作者(P<0.0167)。不同岗位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过去3年职务提升与职称提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岗位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绝大多数都认为个人收入和福利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这一比例在家庭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成员中分别是95.6%(387/405)、95.7%(180/188)和98.8%(82/83);培训机会、社会认可和尊重、职称晋升机会排在第2位、第3位和第4位;但对家庭医生来说单位管理制度是排名第5的激励因素,对护士来说工作量是排名第5的激励因素,对公共卫生人员来说排名第5的则是工作条件。结论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激励机制现状存在较大差异,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收入、福利待遇与培训学习情况优于从事护理和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且不同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激励因素的偏好有所不同。应当继续优化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薪酬结构,提升家庭医生团队的收入及签约服务费,完善经济激励措施;加强基层培训学习力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保障医疗卫生人员权益,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社会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 家庭医生 护士 公共卫生人员 激励因素 偏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