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灵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和NPY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燕 高志玉 +2 位作者 王雪花 李小钧 王雪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和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和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乌灵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HAMD评分、NIHSS评分、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和NPY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3.47%)(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和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t=31.1627、17.5090,对照组:t=24.2748、9.2482,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10.2514、8.4123,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t=0.8293、0.8261、0.7223,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降低(t=9.8965、15.8601、13.7221,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8.4032、15.5007、13.2612,P<0.05)。对照组治疗后NPY水平无明显变化(t=0.7242,P>0.05);观察组治疗后NPY水平增加(t=9.8646,P<0.05);观察组治疗后NPY水平高于对照组(t=8.5904,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可降低炎性反应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及提高NPY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故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西药 脑卒中后抑郁 疗效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神经肽Y
下载PDF
伴焦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林 吉振鹏 +13 位作者 杨甫德 王刚 方贻儒 陆铮 杨海晨 胡建 陈致宇 黄颐 孙静 王小平 李惠春 张晋碚 李小钧 司天梅 《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伴焦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45例伴有焦虑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的自杀模块,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伴焦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 目的探讨伴焦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45例伴有焦虑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的自杀模块,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伴焦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伴焦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发生率为24.5%。与无自杀未遂组患者相比,自杀未遂组患者既往发病次数和住院次数更多,抑郁发作更频繁,更常伴有不典型特征、自杀观念、精神病性症状、季节性特征(P<0.05),以及更常使用抗抑郁剂治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观念与伴焦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相关(P<0.05)。结论伴有自杀观念是伴焦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自杀未遂 焦虑症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林 吉振鹏 +13 位作者 杨甫德 王刚 方贻儒 陆铮 杨海晨 胡建 陈致宇 黄颐 孙静 王小平 李惠春 张晋碚 李小钧 司天梅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BD)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2011年"中国BD患者诊断评估服务"项目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对306例BD患者中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99例(32.4%)患者应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目的:探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BD)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2011年"中国BD患者诊断评估服务"项目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对306例BD患者中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99例(32.4%)患者应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中自杀模块分为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BD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分别有36例(36.5%)及63例患者入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自杀未遂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t=-2.37,P=0.020);发作频繁(χ~2=8.526)、伴有不典型特征(χ~2=6.673)、有自杀观念(χ~2=6.314)、有季节性特征(χ~2=4.956)及有精神障碍家族史(χ~2=6.189)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自杀观念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BD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OR=1.055,P=0.008,95%CI:1.014~1.098;OR=4.467,P=0.002,95%CI:1.750~11.403)。结论:年龄大及有自杀观念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BD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自杀未遂 精神病性症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小钧 许珂 +1 位作者 石莹莹 谢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6-218,221,共4页
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 mg qd,1周后加量至20 mg qd;试验组予以口服巴戟天寡糖胶... 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 mg qd,1周后加量至20 mg qd;试验组予以口服巴戟天寡糖胶囊每次0.3 g bid。2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肾虚量表评分、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41/43例)和81.40%(35/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AMD-17评分分别为(9.45±1.12),(14.25±1.25)分;HAMA评分分别为(7.68±1.04),(12.42±1.45)分;中医肾虚证量表评分分别为(15.32±2.12),(18.32±2.16)分;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分别为(5.48±0.65),(6.37±1.28)ng·L^(-1);皮质醇分别为(387.62±152.41),(472.38±161.29)nmol·L^(-1);5-羟色胺分别为(3.68±1.50),(3.02±1.37)μmol·L^(-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别为(47.99±13.62),(42.03±12.15)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口干、失眠、食欲不振、乏力,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28%和2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胶囊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能与降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和皮质醇含量,提高5-羟色胺水平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寡糖胶囊 抑郁症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谢燕 高智玉 +1 位作者 王雪花 李小钧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0-982,共3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予以多巴丝肼250 mg,qd,口服+盐酸舍曲林100 m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灵胶囊每次0....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予以多巴丝肼250 mg,qd,口服+盐酸舍曲林100 m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灵胶囊每次0.99 g,t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抑郁症状、血生化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40/43例)和74.42%(32/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分别为(17.72±3.24),(22.02±3.44)分;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量表评分分别为(1.17±0.42),(1.90±0.51)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9.72±1.12),(13.27±2.14)分;血清胱抑素C分别为(0.80±0.11),(0.92±0.16)mg·L^(^(-1));丙二醛分别为(5.33±0.57),(6.27±0.85)μmol·L^(^(-1));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86.79±10.65),(80.12±8.38)U·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口干、失眠、食欲缺乏、乏力,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率分别为18.60%和13.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帕金森病 抑郁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产妇身心健康水平、家庭环境和地域习俗对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谢燕 李小钧 +1 位作者 王雪花 王雪芹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年第3期494-496,504,共4页
目的探讨产妇身心健康水平、家庭环境和地域习俗对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孕妇,收集孕妇产前4周的临床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及既往产科病史等资料。产后一个月内对孕妇进行抑郁评估,分为抑郁组(85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产妇身心健康水平、家庭环境和地域习俗对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孕妇,收集孕妇产前4周的临床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及既往产科病史等资料。产后一个月内对孕妇进行抑郁评估,分为抑郁组(85例)和对照组(155例),比较两组产妇身心健康水平、家庭环境和地域习俗对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结果 (1)产后抑郁阳性率为35.4%(85/240),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分别占55.3%(47/85)、41.1%(35/85)、3.5%(3/85)。(2)以产后贝克抑郁量表(BDI)筛检总分为因变量,以相关研究证实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满意丈夫的照顾、丈夫期待生男孩、产妇存在向婴儿发泄情绪的冲动、社会支持低、消极应对等均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产妇身心健康水平、家庭环境和地域习俗产均会影响孕妇产后抑郁的发生,同时孕妇的产前抑郁情绪和应对方式消极均可预测产后抑郁的发生,家庭成员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身心健康 社会心理 多元线性回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