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半结肠CME的外科解剖基础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志冬 赵轶国 叶颖江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6期472-475,共4页
完全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是基于现代解剖学认识的一种规范化理念,是结肠癌根治手术观念上的一次革新。CME标准下的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强调正确的外科解剖层次。近年来,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的广泛开展和... 完全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是基于现代解剖学认识的一种规范化理念,是结肠癌根治手术观念上的一次革新。CME标准下的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强调正确的外科解剖层次。近年来,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进步,使腔镜下实施右半结肠CME逐渐成为现实。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右半结肠CME均要求术者对于右半结肠的外科解剖有较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结肠系膜切除 系膜 筋膜 血管 淋巴结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法在医学留学生物理诊断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梅 赵心 +2 位作者 孙健斌 李伟 丁嘉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91-96,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对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物理诊断学是医学生从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课程,实践性极强,对留学生的语言沟通和动手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对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物理诊断学是医学生从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课程,实践性极强,对留学生的语言沟通和动手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根据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的语言、文化背景差异等自身特点,对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物理诊断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留学生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缺乏医学留学生专用物理诊断教学课件等因素影响物理诊断教学效果。文章通过医学本科留学生物理诊断教学实践,针对医学本科留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采用示范-模仿、计算机模拟机器人、情景模拟教学、床旁教学、小班授课、双语教学、人文教学、多媒体、组织技能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与管理模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医学本科留学生对物理诊断学的兴趣及对物理诊断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诊断学 临床医学 本科 留学生 多元化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外科新理念和新技术在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患者中的发展和应用
3
作者 高云鹤 李力 陈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9-363,共5页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和相关理念的更新,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和预后亦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又以初始可切除型的患者尤为令人瞩目。尽管各共识和指南对于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外科手术切除或肝脏局部物理疗...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和相关理念的更新,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和预后亦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又以初始可切除型的患者尤为令人瞩目。尽管各共识和指南对于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外科手术切除或肝脏局部物理疗法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和外科微创理念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个性化和微创化的治疗方案。根据胃癌肝转移中国专家共识系统对患者进行精准临床分型,在诊断和治疗全程贯彻多学科诊疗理念,再根据患者的全身和疾病情况选择适当的外科手术和物理治疗方式,辅以病理学分子分型指导下的全身综合治疗,是目前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最佳临床路径。上述诊疗策略仍须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进一步证实和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外科新理念 外科新技术
原文传递
美克尔憩室癌变及肝多发转移并消化道出血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轶国 杨晓东 +3 位作者 张雁凯 宁宁 邢兆东 叶颖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95-1097,共3页
美克尔憩室为成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而该憩室合并癌变则极为罕见。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胃肠外科近期收治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诊治证实为美克尔憩室癌变,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7岁,2015年11月23日主因"间断腹部不适4年余,加... 美克尔憩室为成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而该憩室合并癌变则极为罕见。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胃肠外科近期收治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诊治证实为美克尔憩室癌变,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7岁,2015年11月23日主因"间断腹部不适4年余,加重2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克尔憩室 腺癌 肿瘤转移
下载PDF
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轶国 李伟 +3 位作者 邢兆东 颜艺超 杨晓东 王文跃 《中国医药》 2019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胃肠外科实施单侧甲状腺切除的患者162例,依手术入路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其中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者为观... 目的探讨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胃肠外科实施单侧甲状腺切除的患者162例,依手术入路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其中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者为观察组,共40例;颈白线切开合并胸骨甲状肌离断者为对照组A,共32例;单纯颈白线切开者为对照组B,共90例。比较3组术后颈前疼痛程度、术中喉上神经外支显露情况、术后简化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10)评分和术中甲状旁腺误切率。结果对照组A术后颈前明显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和观察组[53. 1%(17/32)比18. 9%(17/90)、17. 5%(7/40)](均P <0. 05)。对照组A喉上神经外支显露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和观察组[62. 5%(20/32)比83. 3%(75/90)、82. 5%(33/40)](均P <0. 05)。3组术后VHI-10评分和术中甲状旁腺误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较传统方法在显露甲状腺上极方面具有优势,便于喉上神经外支的显露,并可降低术后颈前区疼痛不适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喉上神经 甲状旁腺 带状肌间入路
下载PDF
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超声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伟 袁宁 赵心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2期64-67,共4页
目的对甲状腺结节病理特征及与超声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超声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4年12月~2018年4月因甲状腺结节行病理检查的287例患者资料,分析不同性质结节的临床、病理特... 目的对甲状腺结节病理特征及与超声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超声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4年12月~2018年4月因甲状腺结节行病理检查的287例患者资料,分析不同性质结节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特点。结果287例患者(男81例,女206例)中,病理诊断恶性病变者144例(50.17%),甲状腺乳头状癌132例,滤泡状癌9例,髓样癌3例。超声影像特点:低回声结节比例,恶性(69.44%)高于良性(22.38%)(P<0.05);实性结节比例,恶性(83.33%)高于良性(17.48%)(P<0.05);结节内血流丰富程度比例,恶性(73.61%)高于良性(42.66%)(P<0.05);结节形态不规则比例,恶性(68.75%)高于良性(19.58%);结节纵横比>1的比例,恶性(77.08%)高于良性(9.09%)(P<0.05)。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阳性率恶性结节中高于良性结节。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性发生恶性病变的风险是男性6倍(OR:6.549,95%CI:1.313~32.658,P<0.05)。结节低回声(OR:0.034,95%CI:1.148~32.607,P<0.05)及TgAb阳性(OR:4.062,95%CI:1.021~16.160,P<0.05)为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危险因素。而结节低回声(OR:0.119,95%CI:0.006~2.495,P>0.05)及TgAb阳性(OR:0.097,95%CI:0.004~2.206,P>0.05)与男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女性甲状腺结节恶变风险较男性更高。重点监测低回声结节及TgAb水平有助于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结节 超声 病理 分化型甲状腺癌
下载PDF
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结肠癌患者PTEN、PI3K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东东 武云鹏 +4 位作者 张耀 黄昱 康健 孙百顺 王文跃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971-4973,共3页
目的 分析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98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 目的 分析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98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姜黄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结束3个月时、检测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4^+、CD8^+T细胞水平,并检测样品中PTEN、PI3K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TE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PI3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中NK细胞、CD3^+、CD4^+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后,可显著改善患者体内PTEN、PI3K水平,有助于提高免疫细胞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奥沙利铂 结肠癌 PTEN PI3K 免疫细胞
下载PDF
腹腔自发出血诊治分析(附10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崔航天 李伟 +4 位作者 徐俊 卢正茂 罗天航 薛绪潮 方国恩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自发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16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治疗10例腹腔自发性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自发性出血根据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腹腔卒中综合征(4例)、单纯腹腔出血(4例... 目的:探讨腹腔自发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16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治疗10例腹腔自发性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自发性出血根据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腹腔卒中综合征(4例)、单纯腹腔出血(4例)和腹腔陈旧性血肿(2例)。4例行血肿联合周围脏器切除,4例行非手术治疗,1例因未发现出血点行单纯引流,另1例行血肿清除及结扎出血点。9例顺利出院,1例术后突发腹腔出血,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剖腹探查术是腹腔自发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自发性出血 腹腔卒中 诊治
下载PDF
生命无小事,便血要重视
9
作者 沈超 《保健医苑》 2019年第6期12-13,共2页
老张今天早上吓坏了,一大早上完厕所,低头一看,便池里都是血。还没来得及请假,就匆匆忙忙奔向医院去看医生了。医生仔细询问了病情,还做了让人紧张的肛门指诊,抽了血,开了CT、核磁,最后告诉他是内痔,开了一些药让回家慢慢调养,以后注意... 老张今天早上吓坏了,一大早上完厕所,低头一看,便池里都是血。还没来得及请假,就匆匆忙忙奔向医院去看医生了。医生仔细询问了病情,还做了让人紧张的肛门指诊,抽了血,开了CT、核磁,最后告诉他是内痔,开了一些药让回家慢慢调养,以后注意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直肠癌 痔疮患者 肛门括约肌 黏液血便
下载PDF
不同手术策略治疗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力 高云鹤 +20 位作者 臧潞 薛侃 柯彬 商亮 唐兆庆 余江 梁延锐 何子锐 郑华龙 黄华 熊建平 何中原 李佶阳 卢婷婷 宋奇赢 刘诗贺 陈亚文 唐云 梁寒 乔治 陈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0-378,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策略对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胃癌肝转移全国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库中2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初始可切除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男性2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策略对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胃癌肝转移全国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库中2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初始可切除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男性231例,女性51例,年龄[M(IQR)]61(14)岁(范围:27~80岁)。根据外科治疗决策将患者分为根治组和姑息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治疗组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各种因素的HR,通过多因素分析控制混杂因素,评估不同手术策略对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并描述定量资料与预后间的详细关系。引入X-tile作为辅助工具,确定定量资料在患者生存分析中的关键阈值。最后应用分层分析筛选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潜在获益人群。结果(1)282例患者中,根治组118例,均完成原发灶和转移灶的R0切除或局部物理治疗;姑息组164例,包括胃原发肿瘤和肝转移瘤姑息性切除52例,仅胃原发肿瘤的根治性切除56例,胃原发肿瘤的姑息性切除45例,肝转移瘤姑息性治疗11例。两组患者的肝转移瘤位置和数目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2)282例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期为22.7个月(95%CI:17.8~27.6个月),1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5.4%和35.6%。根治组和姑息组患者的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8.3%和63.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2.2%和29.9%(P=0.254)。与其他手术方案相比,仅行姑息性胃癌切除术的患者预后最差(HR=1.98,95%CI:1.21~3.24,P=0.006)。(3)胃原发肿瘤最大径是独立预后因素(HR=2.01,95%CI:1.45~2.79,P<0.01),肿瘤越大,HR越高。(4)根治性治疗较姑息性治疗,在高-中分化肿瘤(HR=2.84,95%CI:1.49~5.41,P=0.001)和肝转移瘤位于左半肝(HR=2.06,95%CI:1.19~3.57,P=0.010)的患者中可以取得更好的预后。结论在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患者中,与姑息性治疗相比,根治性治疗并未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在肿瘤高-中分化以及肝转移瘤位于左半肝的患者中,根治性治疗相对于姑息性治疗可能改善患者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转移 手术治疗 胃癌肝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雁凯 鲍予頔 叶颖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7-269,共3页
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效力和吻合口血供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期和近期有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也是术者的关注要点。近年来,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逐步应用于胃肠手术中,在术中淋巴结定位和吻合口处血管造影等方... 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效力和吻合口血供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期和近期有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也是术者的关注要点。近年来,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逐步应用于胃肠手术中,在术中淋巴结定位和吻合口处血管造影等方面效果明显。本文对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胃肠手术 胃肠道手术 吻合口 根治性手术 淋巴结清扫 胃肠道恶性肿瘤 远期生存
原文传递
胃肠相关急腹症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伟 李中国 +2 位作者 衣云峰 魏传飞 薛宏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461-4463,4475,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相关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12月医院就诊的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82例,观察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体征;病原菌类型与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的关系;手术与非手... 目的探讨胃肠相关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12月医院就诊的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82例,观察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体征;病原菌类型与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的关系;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发生感染性休克危险因素。结果胃肠相关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四肢苍白厥冷,体征主要为低血压、心率慢、尿量少,体温不是判断感染性休克的主要标准;革兰阴性菌感染占64.63%,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65.52%,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13.79%,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6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总治愈率85.29%,保守治疗总治愈率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原发病类型、病程时长、合并器官衰竭个数、慢性病史、治疗时机为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诊治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时应当关注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体征,一经确诊应当早期抗休克、手术和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相关性急腹症 感染性休克 临床特点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规范化培训在缩短腹腔镜胃肠手术助手学习曲线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宁宁 叶颖江 +3 位作者 杨晓东 杜晓辉 夏绍友 李荣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以科研思维方式为指导,针对零基础腹腔镜胃肠手术助手展开规范化培训,观察并探索该培训方式在缩短学习曲线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进入三级甲等医院外科学习的符合零基础手术助手医生40名分为Ⅰ组和Ⅱ组,并随机... 目的以科研思维方式为指导,针对零基础腹腔镜胃肠手术助手展开规范化培训,观察并探索该培训方式在缩短学习曲线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进入三级甲等医院外科学习的符合零基础手术助手医生40名分为Ⅰ组和Ⅱ组,并随机将Ⅰ、Ⅱ两组医生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观察组医生实施助手规范化培训,观察病例200例,观察两组医生在腹腔镜辅助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或直肠癌Dixon切除术5例后手术配合熟练程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医生在手术配合、模拟考核成绩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零基础腹腔镜胃肠手术助手的规范化培训对于腹腔镜手术团队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腹腔镜 手术助手 学习曲线
原文传递
早发性胃癌临床诊治难点与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硕 张珂诚 陈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6-440,共5页
胃癌总体发病率有所下降,而早发性胃癌的发生率有所增加。目前,早发性胃癌的定义尚无定论。其分期较晚、分化较差的特征和针对性综合治疗的缺乏,使得早发性胃癌的诊治成为临床挑战之一。相关研究对早发性胃癌的遗传特征进行了解析,并初... 胃癌总体发病率有所下降,而早发性胃癌的发生率有所增加。目前,早发性胃癌的定义尚无定论。其分期较晚、分化较差的特征和针对性综合治疗的缺乏,使得早发性胃癌的诊治成为临床挑战之一。相关研究对早发性胃癌的遗传特征进行了解析,并初步揭示了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早发性胃癌的防治及个体化治疗。未来有待基于更大规模的循证证据,进一步确定诊断标准,阐明发生发展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发性 诊断 治疗 临床特征 分子特征
原文传递
吲哚菁绿与纳米炭淋巴结示踪技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雁凯 颜艺超 宁宁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目的对比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与纳米炭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示踪效果的差异。方法纳入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2例择期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ICG组和纳米炭... 目的对比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与纳米炭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示踪效果的差异。方法纳入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2例择期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ICG组和纳米炭组,每组26例,术中进行淋巴结示踪,对常规病理检测阴性淋巴结进行微转移灶检测。结果ICG组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率为100%,灵敏度为93%,假阴性率为7%,准确度为96%,均优于纳米炭组(92%、57%、43%、77%)。ICG组比纳米炭组检出更多的SLN[(3.2±0.7)枚比(2.6±1.1)枚,t=4.424,P=0.020],其中阳性淋巴结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2)枚比(0.5±0.8)枚,t=15.176,P=0.013]。ICG组中BMI≥24 kg/m^(2)和肿瘤直径≥3 cm患者的SLN活检准确度明显优于纳米炭组(90%比44%,χ^(2)=7.935,P=0.005;90%比57%,χ^(2)=4.309,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G组与纳米炭组的SLN中微转移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比15%,χ^(2)=5.853,P=0.016)。结论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ICG淋巴结示踪技术的SLN活检效率优于纳米炭,特别是对BMI≥24 kg/m^(2)和肿瘤直径≥3 cm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淋巴结 吲哚菁绿 纳米炭
原文传递
胃癌分子残留病灶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1
16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专家工作组 曹晖 +6 位作者 陈凛 王争 刘凤林 赵恩昊 张子臻 朱纯超 王东亮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7-1154,共8页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异质性强、侵袭性高和分子分型复杂等特征。尽管手术、放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多种综合治疗手段改善了胃癌患者生存状况,但隐匿的转移或复发常无法及时发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基于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异质性强、侵袭性高和分子分型复杂等特征。尽管手术、放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多种综合治疗手段改善了胃癌患者生存状况,但隐匿的转移或复发常无法及时发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基于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评估分子残留病灶(MRD)已初步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并在临床研究中证实其具备良好预测复发风险和预后能力。目前国内对于胃癌MRD检测和临床应用了解不足,尚未建立统一共识。因此,本共识的制订旨在推动胃癌MRD检测与临床应用的规范化,为胃癌患者制订更加精准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规范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分子残留病灶 循环肿瘤DNA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甲状腺/甲状旁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喉返神经识别、医源性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轶国 李伟 +3 位作者 邢兆东 颜艺超 杨晓东 叶颖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甲状旁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预防、识别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RLNI)及修复中的作用并评价其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351例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中使用术中神经监测(IONM)技术的经验,记... 目的 探讨甲状腺/甲状旁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预防、识别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RLNI)及修复中的作用并评价其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351例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中使用术中神经监测(IONM)技术的经验,记录喉返神经解剖变异、术中各类损伤情况、术中修复喉返神经及术后处理、RLNI患者预后等资料,评价IONM在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中对于喉返神经保护及损伤修复的价值.结果 全组患者共于IONM下显露RLN460条;发现喉返神经变异6条(3例为非返性喉返神经,均位于右侧;3例为喉返神经喉外分支,其中1例为双侧);全组共发生暂时性RLNI 4例,均为单侧损伤,暂时性RLN损伤率为1.1%,均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术中RLN横断2例,其中1例行喉返神经端端吻合术后6个月恢复嗓音,永久性RLN损伤率为0.5%.IONM信号正常者,术后无一例出现声音嘶哑;术中IONM信号丢失而肉眼观察RLN外观正常者,术后声带麻痹发生率为57.14%.术中使用IONM并不增加手术操作时间.结论 甲状腺/甲状旁腺IONM对于喉返神经的识别、术中RLNI的修复以及术后嗓音状况的预测均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切除术 术中神经监测
原文传递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l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颜艺超 沈超 +4 位作者 宁宁 张雁凯 王文跃 叶颖江 王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VASH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VASH1和VEGF-A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相关性,并明确VASH1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VASH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VASH1和VEGF-A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相关性,并明确VASH1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VASH1和VEGF-A蛋白的表达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胃癌组织中VAS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9%,VEGF-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2%,二者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77,P<0.01)。VASH1蛋白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及远处转移均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转移均无关(均P>0.05)。VASH1蛋白高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明显差[总生存时间:(24.56±5.05)个月比(57.09±4.83)个月,P<0.01;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22.74±4.55)个月比(56.46±5.02)个月,P<0.01]。结论VASH1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胃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甲胎蛋白阳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开盛 李永柏 +3 位作者 黄进堂 王少勇 张忠民 颜艺超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85-590,共6页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阳性胃癌(AFPG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初诊为胃癌的2671例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AFPGC组,得到相同病例数的AFP阴性胃癌组。结果共有98例AFPGC,占同期...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阳性胃癌(AFPG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初诊为胃癌的2671例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AFPGC组,得到相同病例数的AFP阴性胃癌组。结果共有98例AFPGC,占同期胃癌的4.5%,以老年男性患者为主,男女比例为2.16∶1,平均年龄为(65±12)岁。与术前相比,多数患者术后血清AFP水平显著下降(中位值:52 ng/ml比5 ng/ml,Z=-2.736,P=0.001)。与AFP阴性胃癌组相比,AFPGC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FP和CEA水平更高(均P<0.05),更易发生脉管浸润(62.71%比40.68%)和肝转移(31.63%比6.12%),均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GC组患者的预后差于AFP阴性胃癌组患者(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FPGC患者预后与患者术前血清AFP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同时性肝转移及脉管浸润均有关(均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术前血清AFP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FP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发病率低,易发生脉管浸润和肝转移,预后更差,血清AFP水平是影响AFPG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甲胎蛋白类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颜艺超 宁宁 +3 位作者 赵轶国 杨晓东 王杉 叶颖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1,共3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世界第3位,肿瘤相关致死率位居世界第4位。尽管CRC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20%患者在确诊时即为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上以传统放...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世界第3位,肿瘤相关致死率位居世界第4位。尽管CRC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20%患者在确诊时即为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上以传统放疗和化疗为主。在mCRC的化疗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分子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 症状隐匿 发病率 致死率 CRC 世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