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问题为导向联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模式在腹膜后肿瘤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芳 马丽丽 果建朋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RPT)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的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RPT外科4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RPT)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的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RPT外科4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平均分数,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临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平均(89.1±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3±5.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5,P=0.005);观察组的操作考试平均(93.5±2.1)分高于对照组的(92.4±2.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9,P=0.118);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培养临床思维、重点与难点突出和高效获取知识及增加个人自律性和提高学习能力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0588、5.6250、5.6250,P值均<0.05);学习气氛活跃和增加师生互动、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加职业认同感和工作兴趣与喜欢这种教学模式4个项目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腹膜后肿瘤外科的教学中,采用PBL联合CBL的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医院 教学 基于问题的学习 CBL教学模式
下载PDF
开放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常见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小兵 肖萌萌 +1 位作者 苗成利 罗成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见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2022年10月50例常见腹膜后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开放(开放组,n=30)或腹腔镜手术(腔镜组,n=20),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 目的探讨常见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2022年10月50例常见腹膜后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开放(开放组,n=30)或腹腔镜手术(腔镜组,n=20),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开放组术中出血量200.0(87.5,525.0)ml,显著多于腔镜组75.0(27.5,300.0)ml(Z=-2.081,P=0.037);术后禁食时间3.0(1.0,3.2)d,显著长于腔镜组1.0(1.0,2.0)d(Z=-2.848,P=0.004)。开放组和腔镜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1.0±45.9)、(135.4±58.5)min,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8.7±4.1)、(7.5±4.5)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2±4.0)、(9.8±3.5)d,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开放组和腔镜组各发生1例术后并发症,对症治疗后好转。48例随访2~88个月,中位随访54个月,无复发。结论在腹膜后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中,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2种手术方式术后均可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开放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腹膜后脂肪肉瘤合并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小兵 王琳琳 +5 位作者 王芳 黄梅 唐茂盛 肖萌萌 苗成利 罗成华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3年第3期28-33,70-76,共13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RPLS)合并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s)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搜集2014年12月—2022年9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住院电子病历系统中5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7例[占比3.2%(17/532)]... 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RPLS)合并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s)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搜集2014年12月—2022年9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住院电子病历系统中5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7例[占比3.2%(17/532)]RPLS合并MPMN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RPLS病理类型及合并肿瘤的分期,分为高风险组(9例)、低风险组(8例)。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MPMNs类型及其合并疾病类型、治疗方案、预后及中位生存时间(MST)等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不符合者以M(Q1,Q3)表示,行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7例RPLS合并MPMNs患者中,异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MMPMNs)患者11例、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SMPMNs)患者6例。合并的MPMNs疾病类型包括乳腺癌4例、消化道癌4例、肾透明细胞癌3例、肺腺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喉癌1例、皮肤基底细胞癌1例、副神经节瘤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难治性贫血1例。随访至2022年9月,无瘤生存4例、带瘤生存7例、病死6例。17例RPLS合并MPMNs患者的MST为93个月(95%CI:72~162个月),其中SMPMNs患者与MMPMNs患者的MST分别为44个月(95%CI:16~73个月)、147个月(95%CI:100~21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1、P=0.151)。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患者的MST分别为156个月(95%CI:89~247个月)、75个月(95%CI:32~1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4、P=0.031)。结论RPLS合并MPMNs患病率较低,合并MPMNs的疾病类型以乳腺癌和消化道癌占比较高;根据RPLS病理类型与合并肿瘤的分期进行风险分组分析,对该类患者预后有一定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脂肪肉瘤 肿瘤 多原发性 疾病特征
下载PDF
腹膜后脂肪肉瘤围手术期营养管理一例
4
作者 王芳 果建朋 郭长月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患者男,因自行扪及上腹部肿块1个月,进食少3个月,于2023年3月7日就诊。综合病史、体征、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结果,确诊为腹膜后脂肪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因3个月内行2次开腹手术,故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尤为重要。基于营养评估,患者的... 患者男,因自行扪及上腹部肿块1个月,进食少3个月,于2023年3月7日就诊。综合病史、体征、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结果,确诊为腹膜后脂肪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因3个月内行2次开腹手术,故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尤为重要。基于营养评估,患者的营养管理分3个阶段,(1)手术前营养:采用口服营养补充+部分肠外营养支持模式,纠正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以提升患者手术耐受力;(2)手术后禁食期间: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模式护理,关注电解质、相关营养指标及肠道功能,尽早开启肠内营养;(3)术后肠瘘阶段:采用序贯营养支持方案,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品,并循序渐进增加肠内营养的摄入量;经过70 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完全恢复经口进食,5月17日出院。腹膜后脂肪肉瘤是一类发生于腹膜后区域的罕见恶性肿瘤,瘤体通常较大,手术后并发症较多,而患者营养管理与术后转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脂肪肉瘤 围手术期 营养管理
下载PDF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红培 刘鲲鹏 +2 位作者 苗成利 罗成华 姚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s,RPTs)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后因素。方法应用我院临床数据中心系统筛选2019年1月~2022年3月择期RPTs完全切除手术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320例,其...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s,RPTs)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后因素。方法应用我院临床数据中心系统筛选2019年1月~2022年3月择期RPTs完全切除手术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320例,其中40例术后发生AKI,对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术前合并症、术前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既往肾切除史、既往RPTs手术史、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肾切除、组织分型、出血量、术中低体温、术中血糖最高值、术中乳酸最高值、术中低血压、术中持续泵注去甲肾上腺素、速尿使用、术中输注红细胞>2000 ml、术中输注血浆>1000 ml等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AKI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术中肾切除、术中出血量>2000 ml、术中低血压、术中持续泵注去甲肾上腺素≥0.05μg•kg^(-1)•min^(-1)、术中输注红细胞>2000 ml、术中输血浆>10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肾切除(OR=7.710,95%CI:3.407~17.450)和术中低血压(OR=3.699,95%CI:1.710~8.002)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预后因素。40例AKI中28例发生术中低血压,其中16例MAP 55~65 mm Hg持续时间超出20 min,6例MAP<55 mm Hg持续时间>10 min。结论RPTs切除术的围术期麻醉管理要避免长时间术中低血压甚至严重低血压,对肾切除患者应重视优化麻醉对循环的管理,对于预防术后发生AKI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急性肾损伤 预后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邹博远 刘世博 +5 位作者 高海成 李文杰 刘文庆 唐茂盛 黄梅 罗成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出现FDGE的患者67例(观察组),选择同期836例...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出现FDGE的患者67例(观察组),选择同期836例未出现FDGE的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诊治资料,观察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影响FDG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全部患者总体术后FDGE发生率为(7.42%)。观察组存在不良精神因素(37.31%)、术前消化道梗阻(41.79%)、术后腹腔并发症(79.10%)、糖尿病(29.86%)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同时在年龄(61.85±6.11)岁、出血量(1011.94±507.30)mL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白蛋白水平(38.22±3.75)g/L、术后白蛋白水平(30.22±3.36)g/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分析显示,高龄、糖尿病、术前消化道梗阻、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术后腹腔并发症、不良精神因素是术后发生FDGE的影响因素。结论:导致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影响因素种类众多,应予以准确评估,制定合理、详细的预防和诊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腹膜后肿瘤外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骏 罗成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6期490-494,共5页
随着近年来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RPT)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外科医师通过技术的改进、理念的更迭,多学科合作等方法来持续改善病人预后,并不断成立了专门的RPT亚专科、学会以及团体,使得RPT外科在近20年来的... 随着近年来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RPT)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外科医师通过技术的改进、理念的更迭,多学科合作等方法来持续改善病人预后,并不断成立了专门的RPT亚专科、学会以及团体,使得RPT外科在近20年来的发展速度远超过去百年。然而,RPT仍属罕见病,病理类型多达百余种,80%以上为恶性的腹膜后肉瘤(retroperitoneal sarcoma,RPS)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肉瘤 多学科团队协作
下载PDF
腹膜后孤立性纤维瘤切除术围术期麻醉管理
8
作者 李红培 刘鲲鹏 +2 位作者 王军 姚兰 罗成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2,共4页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非常罕见的梭形成纤维细胞间叶组织肿瘤,既往又称血管外皮细胞瘤,每年发病率仅为1/1000000^([1])。30%~40%的孤立性纤维瘤起源于腹膜腔、腹膜后软组织或盆腔(包括内脏)^([2]),由于位置深,瘤...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非常罕见的梭形成纤维细胞间叶组织肿瘤,既往又称血管外皮细胞瘤,每年发病率仅为1/1000000^([1])。30%~40%的孤立性纤维瘤起源于腹膜腔、腹膜后软组织或盆腔(包括内脏)^([2]),由于位置深,瘤体常巨大、血供丰富,常累及输尿管、肾脏等脏器,外科手术难度大,风险极高,术中伴随大量失血及严重低血压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低血压休克 间叶组织肿瘤 腹膜腔 腹膜后 外科手术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初次术后影响生存期的因素分析
9
作者 邹博远 高海成 +3 位作者 李文杰 陈小兵 黄梅 苗成利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分析初次手术后对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并了解其临床特征。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67例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其他相关因... 目的分析初次手术后对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并了解其临床特征。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67例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其生存期进行统计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对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7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8.25±2.41)个月,病理证实肿瘤类型均为平滑肌肉瘤。生存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10 cm、肿瘤分期Ⅲ~Ⅳ期、肿瘤分化程度低~差、肿瘤累及其他脏器均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均<0.05);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显微镜下切缘看到肿瘤细胞(R1切除)、肿瘤最大径≥10 cm、肿瘤分期Ⅲ~Ⅳ期、肿瘤低~差分化、肿瘤累及其他脏器均是影响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初次手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分期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准确评估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平滑肌肉瘤 外科手术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对腹膜后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芳 苗成利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RPT)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335例RPT患者为观察组,予以高质量护理干预,搜集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36例RPT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回顾...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RPT)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335例RPT患者为观察组,予以高质量护理干预,搜集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36例RPT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肠瘘、胰瘘、尿瘘、胃瘫、深静脉血栓(DVT)、肠梗阻并发症共2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P<0.05);观察组肠瘘发生6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P<0.05)。结论围手术期高质量护理对减少RPT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腹膜后肿瘤 并发症 高质量护理
下载PDF
单侧肿瘤和腹膜后脂肪切除+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苗成利 陈伟达 +5 位作者 刘文庆 黄梅 邹博远 李文杰 高海成 刘世博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肿瘤和腹膜后脂肪切除+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腹膜后脂肪肉瘤(RPLS)的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133例RPL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A组:单纯肿瘤切除术;B组:A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单侧肿瘤和腹膜后脂肪切除+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腹膜后脂肪肉瘤(RPLS)的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133例RPL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A组:单纯肿瘤切除术;B组:A组基础上+腹膜后脂肪切除(单侧);C组:B组基础上+HIPEC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平均总生存期(OS);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每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肿瘤大小的关系,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3组平均OS分别是:A组(25.31个月,95%CI:21.32~29.30个月);B组(31.35个月,95%CI:28.23~34.48个月);C组(36.92个月,95%CI:36.10~37.74个月)。相对于A组、B组,C组的总生存率最有优势(P值均<0.0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P<0.10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A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高于C组(HR=15.622>1,P=0.000<0.05);B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高于C组(HR=4.198>1,P=0.015<0.05),故治疗方法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肿瘤最大直径呈线性关系,但3组间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采用单侧肿瘤切除+腹膜后脂肪切除+HIPEC治疗能够提高初次或再次手术的RPLS患者的OS,且不增加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脂肪肉瘤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预后
下载PDF
累及下腔静脉腹膜后肿瘤患者行下腔静脉部分整段切除免重建术式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茂盛 苗成利 +3 位作者 陈小兵 刘世博 邹博远 罗成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累及下腔静脉的腹膜后肿瘤患者术中联合行下腔静脉部分整段切除免重建术式的手术技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2015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累及下腔静脉的27例腹膜后肿瘤患者资料。27例患者术中... 目的探讨累及下腔静脉的腹膜后肿瘤患者术中联合行下腔静脉部分整段切除免重建术式的手术技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2015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累及下腔静脉的27例腹膜后肿瘤患者资料。27例患者术中均联合行下腔静脉部分整段切除免重建术。将下腔静脉分为4段,Ⅰ段为髂总静脉分叉至肾静脉入口下方2 cm,Ⅱ段为肾静脉下方2 cm至肾静脉上方2 cm,Ⅲ段为肾静脉上方2 cm至膈肌,Ⅳ段为膈上段。根据下腔静脉分段及侧支循环情况制订手术方案。观察术后下腔静脉切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后肾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无手术相关死亡,其中R0切除22例、R1切除5例,下腔静脉切除部位包括Ⅰ段11例、Ⅱ段5例、Ⅱ+Ⅲ段6例、Ⅲ段5例。10例术中联合右肾切除,4例联合肝转移瘤切除,3例联合右半结肠切除,2例联合小肠部分切除,2例联合右侧髂动脉人工血管重建。联合右肾切除患者的术前血肌酐水平为(58.1±14.5)μmol/L,术后2周血肌酐水平为(63.1±16.2)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中至大量腹水(术后1周腹水平均引流量>400 mL/d)6例、下肢水肿5例,均在术后2周左右逐渐恢复正常;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4例,其中2例行短暂血液透析替代治疗后恢复。结论腹膜后肿瘤侵犯不同部位下腔静脉,在侧支循环已充分建立或可预见重建的情况下,术中联合实施下腔静脉部分整段切除免重建术式是安全、可靠的,术前精准评估可有效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并控制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下腔静脉 整段切除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腹膜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茂盛 肖萌萌 +3 位作者 陈小兵 邹博远 李文杰 罗成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66-97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1年10月16例腹膜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散发性12例,继发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4例。肿瘤单发13例,多发3例。肿瘤最大径5~30 cm,(16.53±... 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1年10月16例腹膜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散发性12例,继发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4例。肿瘤单发13例,多发3例。肿瘤最大径5~30 cm,(16.53±7.12)cm,其中13例≥10 cm。5例包绕重要血管。均行手术切除。结果完整切除10例,姑息性切除6例。联合脏器切除6例。分块切除5例。术中出血量100~6000 ml,中位数2000 ml。术后并发症6例,死亡1例。16例中位生存期24个月。完整切除10例中位生存期25.0月,姑息性切除6例中位生存期14.0月。结论腹膜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手术治疗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腹膜后肿瘤
下载PDF
复杂性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CT诊断和术前评估
14
作者 李雨洁 付德龙 +3 位作者 张璇 郭勇 孙侠 罗成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GN)CT影像特征及肿瘤包绕大血管、累及胸腔情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1年10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CT检查和手术治疗的39例腹膜后GN,评估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是否累及胸腔、数量、密... 目的探讨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GN)CT影像特征及肿瘤包绕大血管、累及胸腔情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1年10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CT检查和手术治疗的39例腹膜后GN,评估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是否累及胸腔、数量、密度、增强表现及与附近大血管的关系。结果肿瘤最大径(11.10±4.32)cm;形态不规则26例,规则13例;沿组织间隙呈铸型生长37例;经膈肌主动脉裂孔钻入胸腔6例;单发肿块21例,多发结节18例;肿瘤平扫密度较低且均匀,动脉期、静脉期肿瘤轻度强化,延迟扫描渐进性强化;肿瘤包绕大血管25例。结论复杂性腹膜后GN除平扫密度较低且均匀、沿组织间隙呈铸型生长、延迟扫描渐进性强化等CT特征外,还有肿块较大,多发,包绕大血管和钻入胸腔等特征。对肿瘤是否包绕大血管和钻入胸腔准确评估,能够为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腹膜后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经腹和经腹膜外入路在原发性腹膜后肾周脂肪肉瘤开放手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小兵 王琳琳 +2 位作者 肖萌萌 罗成华 苗成利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3年第2期49-53,共5页
目的 探讨经腹和经腹膜外入路在原发性腹膜后肾周脂肪肉瘤开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9例起源于肾周脂肪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腹和经腹膜外开放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 探讨经腹和经腹膜外入路在原发性腹膜后肾周脂肪肉瘤开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9例起源于肾周脂肪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腹和经腹膜外开放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无病生存期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Q1,Q3)表示,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经腹手术者和经腹膜外手术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3.7±32.5)min和(263.7±80.7)min(t=-3.141、P=0.006),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0(175,400)ml和650(450,1 375)ml(Z=-2.666、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两种手术入路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4.0(3.0,6.5)d和5.0(2.8,7.0)d(Z=-0.045、P=0.996),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17.4±6.9)d和(16.7±8.5)d(t=0.197、P=0.846),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1.0±7.7)d和(18.0±7.6)d(t=0.795、P=0.4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并发症,经腹入路4例、经腹膜外入路1例(χ2=0.421、P=0.516);两者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24个月和16个月(χ2=2.872、P=0.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原发性腹膜后肾周脂肪肉瘤开放手术中,经腹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优于经腹膜外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肾周脂肪肉瘤 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腹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
16
作者 唐茂盛 肖萌萌 +3 位作者 陈小兵 刘世博 高海成 罗成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腹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2年1月35例腹盆腔SFT手术的临床资料。17例无明显症状,12例腰腹部或骶尾部疼痛,4例下肢肿痛,2例反复低血糖。肿瘤中位... 目的探讨腹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2年1月35例腹盆腔SFT手术的临床资料。17例无明显症状,12例腰腹部或骶尾部疼痛,4例下肢肿痛,2例反复低血糖。肿瘤中位最大径15 cm(3~25 cm)。初次手术22例,复发再手术13例。结果R0或R1切除32例,R2切除3例。联合脏器切除6例。7例行分块切除。中位术中出血量1200 ml(50~10000 ml)。术后并发症8例。随访3~68个月,中位数18个月。初次手术22例中4例复发,2例远处转移。结论手术完整切除是SFT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易复发,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腹膜后肿瘤
下载PDF
恶性腹膜间皮瘤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小兵 苗成利 罗成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0-633,共4页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起源于间皮的高致死性的罕见恶性肿瘤,可发生在胸膜、腹膜、心包膜及睾丸等组织脏器,其中胸膜间皮瘤约占80%,仅10%~15%发生于腹膜[1,2]。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起病隐匿,预后差,及时...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起源于间皮的高致死性的罕见恶性肿瘤,可发生在胸膜、腹膜、心包膜及睾丸等组织脏器,其中胸膜间皮瘤约占80%,仅10%~15%发生于腹膜[1,2]。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起病隐匿,预后差,及时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本文就MPM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膜间皮瘤 预后 治疗 恶性间皮瘤 恶性肿瘤 致死性 心包膜 胸膜
下载PDF
腹膜后脂肪肉瘤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其他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亚莉 梅世文 +3 位作者 魏星 罗成华 林莉 梁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他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9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确诊病例。分析患者手术前外周血NLR的高低,将其分为高NLR组(NLR>2.78)和低NLR组(NLR≤2.78),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他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9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确诊病例。分析患者手术前外周血NLR的高低,将其分为高NLR组(NLR>2.78)和低NLR组(NLR≤2.78),比较两组的生存率。进一步分析NLR相关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因子,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其他预后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病史、肿瘤及手术实施情况。结果高NLR组和低NL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84.6%(P=0.016)。高NLR组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更高(P=0.033),其次NLR的高低与患者的免疫力、炎性反应和肝功能密切相关(P=0.001, P=0.000)。此外,高NLR组中去分化型和高分化型腹膜后脂肪肉瘤分别占62.07%和13.79%,低NLR组中去分化型和高分化型腹膜后脂肪肉瘤分别占40%和48.75%(P=0.004)。在其他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预后因素中,吸烟史和饮酒史的患者预后更差(P=0.032, P=0.004),同时男性和女性患者的5年生存期分别为45.5%和84.6%(P=0.006)。另外,手术切除状态结果分析显示,分块切除、姑息切除和完整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90%和20%(P=0.027)。结论 NLR可作为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指标,术前NLR>2.78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有吸烟和饮酒史的患者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不良率更高,姑息切除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分块切除和完整切除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脂肪肉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盂积水的临床分析:附17例报道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世博 高辉 +7 位作者 冯元春 李静 张彤 万利 刘燕鹰 李胜光 罗成华 张学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的临床特点,重点探讨通过药物联合外科干预治疗RPF及其所致肾盂积水的疗效及转归。方法:对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17例RPF合并肾盂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转归... 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的临床特点,重点探讨通过药物联合外科干预治疗RPF及其所致肾盂积水的疗效及转归。方法:对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17例RPF合并肾盂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男12例,女5例,年龄38~71岁,中位年龄56(53,65)岁,中位病程4.00(0.83,8.00)个月。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腰痛(9例)、腹痛(6例)、少尿(2例)以及下肢水肿(3例)。入组患者中,合并左侧肾盂积水8例、右侧1例、双侧8例。17例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查发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13例(76.5%),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升高13例(76.5%),免疫球蛋白G亚型4(immunoglobin G4 subtype,IgG4)升高5例(29.4%);进行血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in,Ig)亚型分析的13例患者中,IgG升高4例(30.8%),IgE升高4例(30.8%),IgA升高1例(7.7%)。有12例患者接受了病理活检,病理组织中的IgG4表达量高低不一,6例表达量<10/高倍视野(high power field,HPF)或不表达(50.0%),2例为10~30/HPF(16.7%),4例>30/HPF(33.3%),3例患者可诊断为IgG4相关性RPF。17例患者中,13例在接受药物治疗前放置输尿管支架,其中4例因药物治疗时间尚短,未到评估拔管时机,仍需继续随访;余9例患者平均置管时间(6.7±3.0)个月,包括6例在随访期间因药物治疗梗阻好转拔除支架,3例患者则因梗阻难以解除,拟行药物治疗前行输尿管松解术,术后顺利拔除支架。4例患者虽然存在单侧肾盂积水,但由于病变较小,梗阻轻,未放置输尿管支架,其中2例仅进行药物治疗后输尿管梗阻便得以解除,另外2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失访。10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3,13)个月,ESR、CRP、IgG4、IgG、IgE、IgA治疗前分别为54.0(36.3,98.5)mm/h、26.8(8.7,53.0)mg/L、1.34(0.55,3.36)g/L、16.3(13.0,21.1)g/L、40.5(31.4,203.0)IU/mL、2.51(1.82,3.25)g/L,治疗后分别下降了38.5(23.5,54.3)mm/h(P<0.01)、23.0(5.5,52.0)mg/L(P<0.05)、0.92(0.40,2.85)g/L(P<0.01)、6.5(1.7,9.1)g/L(P<0.05)、23.7(4.8,162.0)IU/mL(P<0.05)、0.77(0.32,1.26)g/L(P<0.05)。对比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发现RPF肿物较治疗前显著缩小,以上患者在治疗后输尿管梗阻均得以解除。结论:RPF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以激素治疗为主并根据病情选择联用免疫抑制剂,同时积极通过外科手段解除输尿管梗阻的综合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取得确切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 肾盂积水 糖皮质激素类 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文庆 唐茂盛 +2 位作者 邹博远 黄梅 苗成利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年第4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RPLS)患者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123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RPLS,复发≥1次且接受手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结局事件是否再次复发,将患者分为再次复发组(Rrec组... 目的探讨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RPLS)患者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123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RPLS,复发≥1次且接受手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结局事件是否再次复发,将患者分为再次复发组(Rrec组)44例和未再次复发组(NRrec组)79例;调查两组的年龄、性别、手术次数、肿瘤最大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注红细胞量、输注血浆量、肉眼完整切除(R1)、R1+全腹膜后脂肪清扫(R1+TRFD)、姑息性术中残留切除(R2)+多柔比星脂质体+异环磷酰胺(AI方案)补救性化疗治疗(R2+AI)、病理类型(高分化、去分化、黏液性、多形性)与可能多次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P<0.10显著性水平下,R1共101例、R2+AI共22例、手术时间(290.0±128.7)min,在RPLS是否复发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R1+TRFD共23例、病理类型、年龄、手术次数、肿瘤最大径、出血量、输注红细胞、输注血浆在是否复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OR=6.856,P=0.006)及手术时间(OR=1.005,P=0.010)均为RPLS多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1切除及手术时间是RPLS术后多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脂肪肉瘤 复发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