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开放性的结局
1
作者 罗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90,共4页
文章从德国著名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长篇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的开放性结局入手 ,针对一些西方评论者的“褐”、“赤”不分说 ,通过作者对小说结尾处的修改和文本的逻辑结构分析 。
关键词 德布林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主题思想
下载PDF
试论诺瓦利斯小说的宗教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谷裕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5,共7页
诺瓦利斯的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被称为早期浪漫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同为成长发展小说 ,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追求的是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的融合统一 ,而诺瓦利斯笔下的诗人却走了一条内在发展的... 诺瓦利斯的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被称为早期浪漫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同为成长发展小说 ,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追求的是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的融合统一 ,而诺瓦利斯笔下的诗人却走了一条内在发展的道路。本文认为“强调内在塑造”这一基本特征根植于德国基督教文化传统 ,并试图从分析小说主导思想和情节内在发展结构出发 ,揭示小说中与这一特征相关的先定论、神秘感悟和爱的理念等宗教思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瓦利斯 小说 宗教特征 个人与社会 浪漫文学 融合统一 学习时代 文化传统 发展结构 主导思想 思想特征 代表性 艺术家 基督教 特征根 歌德 诗人 情节 神秘
原文传递
试析冯塔纳小说的“疑难”思想结构 被引量:3
3
作者 谷裕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2-101,共10页
本文选取冯塔纳艺术形式上最完美、思想结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艾菲 -布里斯特》为文本 ,通过对男主人公殷士台顿的形象特征与普鲁士官僚制度一致性的解释以及对女主人公艾菲社会性特征的分析后得出结论 :小说虽然没有抛开人性自然去维... 本文选取冯塔纳艺术形式上最完美、思想结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艾菲 -布里斯特》为文本 ,通过对男主人公殷士台顿的形象特征与普鲁士官僚制度一致性的解释以及对女主人公艾菲社会性特征的分析后得出结论 :小说虽然没有抛开人性自然去维护普鲁士的理性主义与社会道德规范 ,但同时也没有明确地以否定普鲁士社会和文化为代价去单纯地肯定前者。崇尚人性自然与认同社会规范两个层面的思想在小说中都得到了体现 ,且都被赋予了存在的理由。作者以“疑难” (Aporie)作为文学努力的最终结果 ,并由此将小说从单纯的社会批判引向对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文学审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自然 社会规范 普鲁士文化 疑难
原文传递
拉伯小说对德意志市民性的悖论性认识及多元化叙事视角
4
作者 谷裕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73,共9页
本文以拉伯晚年长篇小说《鸟鸣谷档案》为文本,通过分析展示作者在19世纪 末北德现代工业和商业化背景下,对传统市民社会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与个人自由 之间的矛盾所作的本质性探讨,揭示拉伯小说对德意志市民性,尤其是有教养... 本文以拉伯晚年长篇小说《鸟鸣谷档案》为文本,通过分析展示作者在19世纪 末北德现代工业和商业化背景下,对传统市民社会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与个人自由 之间的矛盾所作的本质性探讨,揭示拉伯小说对德意志市民性,尤其是有教养市民阶层(das Bildungsbuergertum)的移动在怀疑与认同之间的悖论性认识;而作品的多元化叙事视角不仅显示 了小说叙事技巧的现代性,并且从艺术形式上强化和深入了小说的思考特征和悖论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事 悖论性 叙事视角 为文 长篇小说 市民阶层 文本 艺术形式 作品 传统
原文传递
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意义与方法——马克思文本研究三人谈 被引量:12
5
作者 金海民 丰子义 聂锦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11,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文本研究 手稿 著述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 现实问题研究 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