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及其MSD解释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素红 丁小浩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123,共19页
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展开了多项研究,但对其变动原因则一直缺乏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目前国际学术界采用的"供给需求—制度"(SDI)框架对于理解单个经济体教育收益率变... 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展开了多项研究,但对其变动原因则一直缺乏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目前国际学术界采用的"供给需求—制度"(SDI)框架对于理解单个经济体教育收益率变动趋势具有一定帮助,但对解释不同经济体教育收益率变动的适切性缺乏严谨的论证。SDI框架将"供给—需求"和制度割裂开来考察各自对教育收益率的独立影响,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所以,本文提出"市场化:供给需求"(MSD)框架,探讨市场化程度与供求因素的交互影响以及"供给—需求"关系变动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验证了MSD框架对解释多经济体教育收益率变动趋势的适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变动趋势 “市场化 供给-需求”
下载PDF
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就业乘数效应——基于北京市海淀区青年创业者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丁小浩 伍银多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51,共13页
2015年对北京市海淀区青年创业者的调查发现,自主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创业就业乘数呈现正向的相关性,自主创业者受教育程度越高,企业规模可能越大,拉动就业效应更明显;自主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就业乘数的作用,在不同行业上差别较为... 2015年对北京市海淀区青年创业者的调查发现,自主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创业就业乘数呈现正向的相关性,自主创业者受教育程度越高,企业规模可能越大,拉动就业效应更明显;自主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就业乘数的作用,在不同行业上差别较为明显,尤以在农、林、牧、渔业中的作用最为积极,但在不同行业中创业者受教育程度作用的异质性表现得非常明显;没有充分证据说明,在对从业人员智力需求较高的行业里,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对就业乘数起着更为积极的作用,农、林、牧、渔业和金融业都是比较明显的反例。扩大自主创业的就业乘数效应,提高创业政策科学性,有必要加强对创业活动的引导、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并对创业效率进行更细致的成本—效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业 拉动就业 乘数效应 受教育程度
原文传递
高校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6
3
作者 岳昌君 张恺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2-83,共12页
基于全国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整体"落实率"为72.0%,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大城市就业的比例更高,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最主... 基于全国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整体"落实率"为72.0%,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大城市就业的比例更高,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最主要单位,毕业生工作的相关度和满意度较高;性别、家庭状况等背景因素是影响求职结果和起薪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市场更加认可反映群体差异的学历、证书、学校类型层级等因素,而非反映个体差异的学习成绩和求职努力程度;就业地区、行业、单位性质等均对毕业生起薪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政府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完善劳动力市场及监督机制,扶助弱势群体,保障就业公平,破除招聘中各种限制和歧视,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 求职结果 起薪
原文传递
高校毕业生跨省流动的性别比较 被引量:18
4
作者 岳昌君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9,共9页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回归方法对高校毕业生跨省流动状况进行了性别比较。研究内容包括流动比例、流动方向、流动收益、流动成本、流动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女性跨省流动的比例显...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回归方法对高校毕业生跨省流动状况进行了性别比较。研究内容包括流动比例、流动方向、流动收益、流动成本、流动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女性跨省流动的比例显著低于男性。男性的流动率为50.8%,而女性的流动率为39.1%,比男性低11.7个百分点。第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跨省流动都显著增加了收入。第三,经济因素是跨省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第四,人口特征变量、人力资本变量、家庭社会经济背景都是显著影响跨省流动和收入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流动 收益 性别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