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研究与新新中国的经验叙述--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访谈
1
作者 张颐武 徐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共5页
徐勇(以下简称徐):作为学术研究,在我们的理解中,其首要的问题应是与时代和社会保持一种必要的距离。而当现实或时代产生新的经验时,学术研究应做如何反应?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文化研究 经验 张颐武 中文系 新中国 教授 叙述
下载PDF
汉字文化的当下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颐武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76-77,共2页
文学水平、义字使用能力的不足,到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对母语的热爱以及提笔忘字现象,应使我们认识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
关键词 汉字文化 意义 文学水平 终身学习 汉语 母语
下载PDF
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历史贡献与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龚鹏程 《人文天下》 2016年第19期2-6,共5页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他的出现,使中国文化的内涵产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历史贡献 孟子 中国历史
下载PDF
张颐武:实现文化安全的核心是既让人服又让人信
4
作者 张颐武 《前线》 2016年第7期87-87,共1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文化安全是前提和必然要求。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种文化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为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取保...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文化安全是前提和必然要求。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种文化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为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取保国家文化利益不受侵害。文化安全问题是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会遇到的。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安全 文化利益 张颐武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交流 文化取代 国家安全 文化传播 指一 互联网渗透
下载PDF
张颐武:文化的新变--“90后”与“现场感”
5
作者 张颐武 《前线》 2016年第12期112-112,共1页
2016年,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迅速且复杂,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亮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互联网主导大众文化转型趋势明显,传统文化产业如电影市场在前几年的巨大增长之后迎来了调整的“阵痛期”……各种活跃纷繁的文化现象中... 2016年,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迅速且复杂,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亮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互联网主导大众文化转型趋势明显,传统文化产业如电影市场在前几年的巨大增长之后迎来了调整的“阵痛期”……各种活跃纷繁的文化现象中有一个群体和一种体验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发展 “90后” 现场感 张颐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转型 文化现象 电影市场
下载PDF
打造本土品牌关注大众文化
6
作者 张颐武 《新世纪智能》 2019年第31期21-23,共3页
记者:您觉得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哪些突破性进展?张颐武:进展是一定有的,比如我们习近平主席出访非洲时演讲中曾提到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出访马来西亚时谈到梁静茹的歌曲深受中国听众欢迎,李总理出访泰国演讲时讲... 记者:您觉得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哪些突破性进展?张颐武:进展是一定有的,比如我们习近平主席出访非洲时演讲中曾提到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出访马来西亚时谈到梁静茹的歌曲深受中国听众欢迎,李总理出访泰国演讲时讲到电影《泰冏》,称赞这部电影在中国很好地推广了泰国的文化。这就足以说明我们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成果。不仅如此,现在我们也有很多的演出团体出国进行演出,为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不得不说,目前的情况虽然逐步向好,却还是和我们的社会期望有着一定的距离。但在影响力方面,总体上我们要客观承认,一方面虽然世界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关注程度是越来越高了,中国的发展趋势,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创意“走出去”的力度还是不够的,目前像孔子学院向海外拓展等等都是很好的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但是中国文化向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传播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本土品牌 中国文化 演出团体 社会期望 传播效果 “走出去” 文化走向
下载PDF
分散与重聚:直播场域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被引量:4
7
作者 欧阳梦陶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8期39-46,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历久弥新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完成国族想象与民族认同的重要脉络。近年来,直播打赏平台异军突起,显示了其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本文即聚焦于这一重要文化现象,试图以媒介理论为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历久弥新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完成国族想象与民族认同的重要脉络。近年来,直播打赏平台异军突起,显示了其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本文即聚焦于这一重要文化现象,试图以媒介理论为基础,描述传统文化在这一以电子硬件、互联网软件为基础的新兴平台中的生存状态、发展可能,以及其在整合身份认同、历史资源方面已然发挥的作用,并触及到一些尚在“萌发”阶段的问题,召唤更多目光的关注,以期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媒介理论 直播打赏 抖音研究
下载PDF
本土的全球性:新世纪文学的想象空间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颐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0,共7页
一 二O一二年以来,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实正好象征着中国文学的重要的、不可逆的变化,也在喻示着中国文学所建构的新的“本土的全球性”。一是二O一二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当然显示了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全球的能见度的极大... 一 二O一二年以来,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实正好象征着中国文学的重要的、不可逆的变化,也在喻示着中国文学所建构的新的“本土的全球性”。一是二O一二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当然显示了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全球的能见度的极大的彰显,也凸显了本土文学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具有的某种全球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 新世纪文学 想象空间 中国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本土文学 不可逆 文学所
下载PDF
不存在的传统:论陈世骧的抒情传统 被引量:24
9
作者 龚鹏程 《美育学刊》 2013年第3期35-40,共6页
"中国的抒情传统"概括了陈世骧先生对中国文学的基本见解,后来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高友工、吕正惠、柯庆明、郑毓瑜等人不断推阐,形成极具综摄力之解释系统。我对这个讲法,向持商榷之意。其说的第一个大问题,是以西方抒情... "中国的抒情传统"概括了陈世骧先生对中国文学的基本见解,后来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高友工、吕正惠、柯庆明、郑毓瑜等人不断推阐,形成极具综摄力之解释系统。我对这个讲法,向持商榷之意。其说的第一个大问题,是以西方抒情诗这一类型来看待中国诗,谓中国诗即具此抒情之特质,由此进一步说此乃中国文学之传统乃至道统,这在方法及范畴上便是错乱的。因为特色是一回事,它是否构成为一传统甚或道统,又如何形成,乃另一回事。陈先生另一个大问题,在于以西律中,用西方抒情诗为模型来说明中国文学。其三,陈先生一直没发现中国文学的抒情迥异于西方浪漫主义中的抒情,此抒非彼抒、此情非彼情也。所以对中国诗和中国传统思想,陈先生是有"隔"的。他所勾勒的抒情传统,实为中国传统所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传统 陈世骧 抒情诗 浪漫主义 缘情
下载PDF
成体系的戏论:论高友工的抒情传统 被引量:14
10
作者 龚鹏程 《美育学刊》 2013年第4期51-63,共13页
高友工是陈世骧之后最重要的抒情传统论者,但我认为高先生所构造的抒情传统论,虽体系俨然,自足自适,但用在中国文学的解释上,却是一套戏论。论高友工,首先应知他不是由体类论文学。恰好相反,他是说文化或文学的某些传统倾向会影响到体... 高友工是陈世骧之后最重要的抒情传统论者,但我认为高先生所构造的抒情传统论,虽体系俨然,自足自适,但用在中国文学的解释上,却是一套戏论。论高友工,首先应知他不是由体类论文学。恰好相反,他是说文化或文学的某些传统倾向会影响到体类的发展。其次,当知高友工不是比较文学或比较文化的进路,只是一种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解释。再者,其解释,形式上采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对比分析,以确立两个理想型;内容上,对中国文化的解说则采取当代新儒家的心性论取向。高先生此说是经不起推敲的,可以从形式、理念、历史等方面来反驳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友工 抒情传统 中国文学 结构主义 心性论
下载PDF
传承红旗渠精神要有创造性思维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颐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125-125,共1页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文化记忆,是无数意义的叠加,是中华民族奋斗的象征性符号;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价值传承,其中包含的自强不息精神,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是文化精神的延伸,它既是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也是...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文化记忆,是无数意义的叠加,是中华民族奋斗的象征性符号;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价值传承,其中包含的自强不息精神,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是文化精神的延伸,它既是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也是人类共同的集体记忆、集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渠精神 创造性思维 传承 自强不息精神 文化记忆 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 独特魅力
下载PDF
构建诚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颐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30,共2页
诚信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有诚信焦虑,觉得周围人靠不住,整个商业信誉体系也靠不住,有些人认为:周围人都不诚信,那我也只能不诚信.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更诚信,个体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每个人都不诚信,社会肯定不诚信.要改变这个... 诚信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有诚信焦虑,觉得周围人靠不住,整个商业信誉体系也靠不住,有些人认为:周围人都不诚信,那我也只能不诚信.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更诚信,个体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每个人都不诚信,社会肯定不诚信.要改变这个状况,一方面是个体在诸如传统儒家精神等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意识不断向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体系 系统工程 社会诚信 个体诚信 诚信缺失 信誉体系 儒家精神 精神境界
下载PDF
孔子与近现代中国
13
作者 龚鹏程 《人文天下》 2015年第21期7-12,共6页
孔子是几千年前的古人,不仅在古代非常受重视,他也是影响近代中国最大的人物。赞成、拥护、信仰孔子的人,与反对孔子的人,两者之间的交锋构成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光谱。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孔子学说 近现代中国 中国近代思想史 孔教会 西方教会 陈焕章 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 孔子像
下载PDF
在奋斗中抵达梦想新高度
14
作者 张颐武 《农村工作通讯》 2013年第7期40-40,共1页
100多年来,不管灾难再深重、危机再深刻,中国人都怀着一个顽强的“中国梦”。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关键词 梦想 奋斗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近代以来 中国梦 中国人 总书记
下载PDF
面向新发展阶段——“三亿人参与冰雪”与新时代文旅融合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倩 张颐武 +5 位作者 宋瑞 饶曙光 伍斌 沙小荔 赵康 蔡圣楠(整理)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36-37,共2页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瞩目的盛会,中国的冰雪产业也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让公众参与高质量的冰雪运动、体验冰雪文化,同时将体育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使北京冬奥会成为新时代文旅融合的载体,是大家共同的实践目标。...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瞩目的盛会,中国的冰雪产业也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让公众参与高质量的冰雪运动、体验冰雪文化,同时将体育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使北京冬奥会成为新时代文旅融合的载体,是大家共同的实践目标。以冬奥会为契机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从两个方面阐释了把冬奥会蕴含的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奥林匹克文化 冬奥会 冰雪运动 冰雪文化 张颐武 文旅融合 新发展阶段
下载PDF
母亲与中国:电视剧《娘》的意义
16
作者 张颐武 《南方电视学刊》 2011年第2期41-42,共2页
二十世纪现代中国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中国的“大历史”的关键的篇章。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追求民族的独立,富强和繁荣的坚韧努力,已经成为中国记忆深处最宝贵的篇章。今天中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平台之上,已经告别了历史给我们的深重... 二十世纪现代中国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中国的“大历史”的关键的篇章。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追求民族的独立,富强和繁荣的坚韧努力,已经成为中国记忆深处最宝贵的篇章。今天中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平台之上,已经告别了历史给我们的深重的悲情,但不忘记这段历史,从这样一段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力量,则是当下我们的社会所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 电视剧 意义 母亲 二十世纪 中华民族 历史 篇章
下载PDF
春晚仍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17
作者 张颐武 《党的生活(青海)》 2016年第3期63-63,共1页
2016年的春晚仍然是公众的焦点,说明春晚经历了30多年的岁月沧桑,它仍然是大年夜中国公众不可缺少的。虽然人们的生活多样化了,但在大年夜春晚仍然不可或缺。人们可能对春晚有各种看法,但春晚仍然是公众在这个时刻最重要的文化生活... 2016年的春晚仍然是公众的焦点,说明春晚经历了30多年的岁月沧桑,它仍然是大年夜中国公众不可缺少的。虽然人们的生活多样化了,但在大年夜春晚仍然不可或缺。人们可能对春晚有各种看法,但春晚仍然是公众在这个时刻最重要的文化生活,它依然点缀着大年夜,让人们在这个时刻在团圆中得到气氛的烘托。春晚在大年夜的“陪伴”的功能仍然在继续彰显,人们不能想象没有春晚的大年夜,春晚仍然是中国人团聚时刻客厅里的不可缺少的影音陪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公众 春晚 焦点 文化生活 多样化 中国人
下载PDF
文化遗产纪录片的现代表达与国际传播--大型电视纪录片《颐和园》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明 陈汉元 +9 位作者 刘效礼 朱羽君 尹鸿 张颐武 高大伟 王道成 程春丽 赵微 金明哲 张利生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6,共3页
主持人:《颐和园》是2010年12月26~31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的六集大型纪录片,是继《故宫》之后原班人马创作的又一部力作,播出后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好评。今天,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邀请各位专家和主创人员来探讨... 主持人:《颐和园》是2010年12月26~31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的六集大型纪录片,是继《故宫》之后原班人马创作的又一部力作,播出后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好评。今天,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邀请各位专家和主创人员来探讨这部纪录片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电视纪录片 《颐和园》 国际传播 文化遗产 中央电视台 纪要 现代 发展研究中心
原文传递
华语和全球电影的新中心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颐武 《大众电影》 2009年第22期1-1,共1页
内地电影市场开始在二三线城市的活跃和向县一级城镇的渗透也体现了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巨大的前景。《建国大业》和《风声》等电影的出现其实是全球电影格局和华语电影格局转变的重要的象征。过去华语电影曾经经历过内地、香港和台湾的... 内地电影市场开始在二三线城市的活跃和向县一级城镇的渗透也体现了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巨大的前景。《建国大业》和《风声》等电影的出现其实是全球电影格局和华语电影格局转变的重要的象征。过去华语电影曾经经历过内地、香港和台湾的分别发展的格局。而从今天看来,华语电影的整合发展的格局已经伴随着内地市场的崛起而形成了。内地市场在整个华语电影市场中的主力的位置也已经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声》 《建国大业》 中国电影市场
原文传递
艺术与垃圾:当代艺术生产与文化产业论纲
20
作者 龚鹏程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3年第1期72-78,共7页
本文为当代艺术生产与文化产业论纲。文章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艺术生产方式的变化,包括生产规模由个人化转向量产和商业化;生产场所由前现代的作坊转向现代的功能元素聚合;生产目的由自我表现为主转向经济效益为主。在... 本文为当代艺术生产与文化产业论纲。文章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艺术生产方式的变化,包括生产规模由个人化转向量产和商业化;生产场所由前现代的作坊转向现代的功能元素聚合;生产目的由自我表现为主转向经济效益为主。在此基础上,文章的第二部分则提出当下文化产业本身就是当代文化,这种文化又可分为两种类型:文化创造产业和产业创造文化。文章分别举例说明这两种类型。文章最后则提到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生产背景下的身份焦虑问题,以及文化产业中存在的"垃圾"现象,指出了当代艺术产业与文化生产的复杂性,为当前的"文化产业热"提出批判,希望能在追求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以人文眼光冷静对待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艺术生产 文化创意 现代 垃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