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访谈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意青 邹赞 聂凤芝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共5页
邹赞、聂凤芝(以下简称"邹、聂"):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慨允本次学术访谈,您多年来一直在北大外国语学院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我们知道,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悠长历史中,文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比如肇始于东汉后期的佛经翻... 邹赞、聂凤芝(以下简称"邹、聂"):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慨允本次学术访谈,您多年来一直在北大外国语学院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我们知道,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悠长历史中,文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比如肇始于东汉后期的佛经翻译。佛经故事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印度的神话与民间传说,而且还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如唐代的俗讲。佛经翻译应该可以算作早期传入的外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教学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 历史 教授 中外文化交流 佛经翻译 教学与研究
下载PDF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 被引量:19
2
作者 乐黛云 王向远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6,共8页
 中国比较文学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科学。中国比较文学与西方比较文学的深刻差异在于它一开始就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跨越了东西方文化,致力于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  中国比较文学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科学。中国比较文学与西方比较文学的深刻差异在于它一开始就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跨越了东西方文化,致力于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补”和“互动”。中国比较文学是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它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为实现跨文化沟通,维护多元文化,建设一个多极均衡的世界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本土文学 异质文化 交往 多元文化 东西方文化 人文精神 科学 跨越 互补
下载PDF
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乐黛云先生学术访谈录 被引量:6
3
作者 乐黛云 李晓卫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7-130,242,共5页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学术影响 教学 《甘肃社会科学》 访谈录 乐黛云 《外国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下载PDF
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乐黛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100,共6页
为了世界的多元文化的发展,为了世界不至为一种霸权文化所覆盖,我们需要不同的制衡。不同的制衡需要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沟通、对话、互相宽容、互相支持、互相吸收。比较文学的目的在于跨越文化,跨越学科,让人类通过文学互... 为了世界的多元文化的发展,为了世界不至为一种霸权文化所覆盖,我们需要不同的制衡。不同的制衡需要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沟通、对话、互相宽容、互相支持、互相吸收。比较文学的目的在于跨越文化,跨越学科,让人类通过文学互相交流、互相对话、互相理解,共同创造一个不同文化共存和互补的和平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比较文学 全球化 霸权文化
下载PDF
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被引量:9
5
作者 乐黛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共13页
中国比较文学具有自身特殊的性质,一开始就是以跨文化为其特点的,阐发研究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20世纪初期西方小说的翻译和研究,还是汇通古今中西的文化巨匠王国维和鲁迅,都充分说明中国比较文学的产生不是舶来之物,而是中... 中国比较文学具有自身特殊的性质,一开始就是以跨文化为其特点的,阐发研究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20世纪初期西方小说的翻译和研究,还是汇通古今中西的文化巨匠王国维和鲁迅,都充分说明中国比较文学的产生不是舶来之物,而是中国文学发展本身的要求。当前,面临世界的大变局,中西方学者密切关注文化的自觉和多元共处共生的全球化发展等问题,提倡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百年来中国文学在古今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不断演进,以跨文化文学研究为主轴的比较文学精神必将为中国文学研究带来崭新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王国维 鲁迅 文化自觉 多元文化
下载PDF
新中国比较文学的前驱贾植芳先生 被引量:2
6
作者 乐黛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0-161,164,共3页
早在1984年,植芳先生就在《复旦学报》发表了一篇全面指导性文章“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这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尚未成立,比较文学还仅仅是在极少数先觉者中间讨论的话题。先生高瞻远瞩,在这篇文章中已经规划了中... 早在1984年,植芳先生就在《复旦学报》发表了一篇全面指导性文章“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这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尚未成立,比较文学还仅仅是在极少数先觉者中间讨论的话题。先生高瞻远瞩,在这篇文章中已经规划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路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贾植芳 比较文学研究 《复旦学报》 文章
下载PDF
电影与文学——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跨界对话沙龙实录
7
作者 戴锦华 冉平 +3 位作者 梁鸿 张越 陈昕(整理) 薄诗文(整理)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4-29,共6页
跨界对话沙龙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的首创,其中"电影与文学"跨界对话沙龙由张越女士主持,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国家一级编剧冉平与中国人民大学梁鸿教授讨论了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张越:最早的电影是卢米... 跨界对话沙龙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的首创,其中"电影与文学"跨界对话沙龙由张越女士主持,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国家一级编剧冉平与中国人民大学梁鸿教授讨论了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张越:最早的电影是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大门》(1895)、《火车进站》(1895),只是短暂地展现一个场景,其中没有故事,也没有人物塑造,所以电影的发端似乎不需要文学,但文学的加入使电影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米埃尔兄弟 北京国际电影节 戴锦华 电影与文学 大学生电影节 跨界 中国人民大学 张越
下载PDF
比较文学与新的人文精神
8
作者 乐黛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序言 比较文学 人文精神 <<比较文学教程>>
下载PDF
温故知新 开辟未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成立25周年纪念论坛”综述
9
作者 赵柔柔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145,共8页
11月14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30年暨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成立25周年纪念论坛,在北大中关新园举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蒋朗朗出席了开幕式。会议持续了一天。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比较文学 周年纪念 比较文化 研究所 温故知新 论坛 综述
原文传递
文化多元化和人类话语寻求──兼论文学人类学与中国文化破译 被引量:11
10
作者 乐黛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7-8,共2页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诠释、阅读或碰触、交往,可能产生"误读",但更可能催生出既非东方亦非西方的人类话语。比较文学和文学人类学的目标就是通过文学与人类学的融通来达成文化的多元化和寻求人类话语。叶舒宪、萧兵等人的"...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诠释、阅读或碰触、交往,可能产生"误读",但更可能催生出既非东方亦非西方的人类话语。比较文学和文学人类学的目标就是通过文学与人类学的融通来达成文化的多元化和寻求人类话语。叶舒宪、萧兵等人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就是在这一目标下的实践成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中心 多元化 话语
下载PDF
中国比较诗学六十年(1949-2009)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跃红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0年第1期70-76,共7页
学科史的清理证明,比较诗学在欧美的发育和生成,在整个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中都是属于最晚也是最不成熟的,尤其在真正跨文化文学理论比较研究的范畴。与之相比,中国学人在理论思考和研究实践方面都卓有成效。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学人在... 学科史的清理证明,比较诗学在欧美的发育和生成,在整个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中都是属于最晚也是最不成熟的,尤其在真正跨文化文学理论比较研究的范畴。与之相比,中国学人在理论思考和研究实践方面都卓有成效。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学人在比较诗学领域的自觉摸索和实践,使我们有理由,也有学术资源对其学科范式建构和方法学深化展开主动的提问,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认真清理和总结。究其原因,恐怕还在于已经走上而立之年的当代中国学术还缺乏费孝通先生所谓的现代"文化自觉"和对于自身学术主体身份的认知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诗学 学科发展 文化自觉
下载PDF
李奎报之文学与宗教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贞玉 《岱宗学刊》 1997年第1期64-69,共6页
文学与宗教,好似一棵树上长出的两朵花,它们同长于人类意识形态的大树上,而又绽开出不同色泽、不同形态的花葩;前者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在人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想象和艺术加工得以表现的文字形式,后者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 文学与宗教,好似一棵树上长出的两朵花,它们同长于人类意识形态的大树上,而又绽开出不同色泽、不同形态的花葩;前者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在人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想象和艺术加工得以表现的文字形式,后者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是朵不结果的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古代文学研究 高丽时代 宗教文化背景 李奎报 文学思想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佛家思想
下载PDF
改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尝试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百柯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中西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 文艺思潮 西方文学 文艺思想 现当代文学 主流 主观表现 写实
下载PDF
第21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年会在维也纳大学成功举办
14
作者 余静远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3-215,共3页
2016年7月21至27日,第21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年会包括7场主旨报告、120组圆桌论坛、1500多场次个人发言,共有来自世界各地著名高校的1500多名学者参会。
关键词 维也纳大学 比较文学 年会 成功 学会 国际 著名高校 奥地利
原文传递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25
15
作者 乐黛云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共12页
编者按:2004年8月8日-15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在香港召开第17届年会.这是ICLA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年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在会上的发言,以中国学者的视角,首先从"反本开新"与"参照他者"、跨文化... 编者按:2004年8月8日-15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在香港召开第17届年会.这是ICLA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年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在会上的发言,以中国学者的视角,首先从"反本开新"与"参照他者"、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对话两大方面,观察并论述了当今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继而全面回顾了中国比较文学20年来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对比较文学观念的推进、文学人类学和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现代诠释、关于翻译文学的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与流散文学研究等7个方面,对中国比较文学在当代的复兴与繁荣做出了总结性描述,并深信:"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比较文学","将在消减全球主义意识形态,改善后现代主义造成的离散、孤立、绝缘状态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文学发展 当代 散文 文学人类学 文学研究 乐黛云 善后 教授
原文传递
迈向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20年 被引量:4
16
作者 乐黛云 陈惇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1999年第1期1-15,共15页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学科建设 迈向新世纪 比较文学研究 国际比较 “和而不同” 多元文化 比较研究 比较文化 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与21世纪人文精神 被引量:13
17
作者 乐黛云 《中国比较文学》 1998年第1期1-20,共20页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新人文精神 21世纪 文化冲突 文化的多样性 文学研究 思维方式 西方中心论 “和而不同” 文化体系
原文传递
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与再论“比较文学”的定位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严绍璗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1,2-11,共11页
由于陈思和教授、王宏图教授和复旦各位仁兄的努力,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如期在秋日如画的上海举行。一年多来,这一“论坛”的存在,确实推进了我们对于“比较文学”的许多思考。
关键词 “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学术名称 学术本位 学术意识 人文学术 学术质量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的学科身份与体制建构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跃红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3年第2期10-22,共13页
有必要事先说明,我这里试图提出来讨论的话题,不是那个已经被无数次争论过的,关于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合法性命题;也不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就被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法国学者艾田伯所展开,并且延续至今的,所谓比较文学学科的学术理... 有必要事先说明,我这里试图提出来讨论的话题,不是那个已经被无数次争论过的,关于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合法性命题;也不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就被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法国学者艾田伯所展开,并且延续至今的,所谓比较文学学科的学术理念“危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学科身份 体制建构 世界文学 高等教育 学科建设 学术标准 教学规范 论文
原文传递
帝国霸杈·文化自觉·比较文学 被引量:8
20
作者 乐黛云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1期47-60,共14页
新世纪伊始,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为帝国霸权所掩盖,知识分子进一步对现代西方文化进行反思.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多元文化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强化文化自觉,加强多极均势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中国比较文学已经站在对话和沟通的... 新世纪伊始,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为帝国霸权所掩盖,知识分子进一步对现代西方文化进行反思.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多元文化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强化文化自觉,加强多极均势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中国比较文学已经站在对话和沟通的前列,赋予它生命的是一个时代,而不是什么“派”。对话的话语则是以往域外的影响及对古代诠释的积累。要想完全套用西方的话语或回归古代话语,恐怕都做不到。而作为一个学科,中国的比较文学不是既成之物,而是动态发展的将成之物,要用一个框架和固定的方法去限制它,都不是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文化自觉 文化霸权主义 多元文化 文化冲突 西方知识分子 文化反思 西方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