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乐黛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100,共6页
为了世界的多元文化的发展,为了世界不至为一种霸权文化所覆盖,我们需要不同的制衡。不同的制衡需要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沟通、对话、互相宽容、互相支持、互相吸收。比较文学的目的在于跨越文化,跨越学科,让人类通过文学互... 为了世界的多元文化的发展,为了世界不至为一种霸权文化所覆盖,我们需要不同的制衡。不同的制衡需要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沟通、对话、互相宽容、互相支持、互相吸收。比较文学的目的在于跨越文化,跨越学科,让人类通过文学互相交流、互相对话、互相理解,共同创造一个不同文化共存和互补的和平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比较文学 全球化 霸权文化
下载PDF
新中国比较文学的前驱贾植芳先生 被引量:1
2
作者 乐黛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0-161,164,共3页
早在1984年,植芳先生就在《复旦学报》发表了一篇全面指导性文章“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这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尚未成立,比较文学还仅仅是在极少数先觉者中间讨论的话题。先生高瞻远瞩,在这篇文章中已经规划了中... 早在1984年,植芳先生就在《复旦学报》发表了一篇全面指导性文章“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这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尚未成立,比较文学还仅仅是在极少数先觉者中间讨论的话题。先生高瞻远瞩,在这篇文章中已经规划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路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贾植芳 比较文学研究 《复旦学报》 文章
下载PDF
比较文学与新的人文精神
3
作者 乐黛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序言 比较文学 人文精神 <<比较文学教程>>
下载PDF
文化多元化和人类话语寻求──兼论文学人类学与中国文化破译 被引量:11
4
作者 乐黛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7-8,共2页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诠释、阅读或碰触、交往,可能产生"误读",但更可能催生出既非东方亦非西方的人类话语。比较文学和文学人类学的目标就是通过文学与人类学的融通来达成文化的多元化和寻求人类话语。叶舒宪、萧兵等人的"...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诠释、阅读或碰触、交往,可能产生"误读",但更可能催生出既非东方亦非西方的人类话语。比较文学和文学人类学的目标就是通过文学与人类学的融通来达成文化的多元化和寻求人类话语。叶舒宪、萧兵等人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就是在这一目标下的实践成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中心 多元化 话语
下载PDF
跨学科研究与第四产业
5
作者 乐黛云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5年第4期86-89,共4页
跨学科研究与第四产业乐黛云一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认识世界,不得不将各种对象从原来的整体的联系中孤立出来,加以切割分析,从而建立了各门学科,这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了很大作用。然而,不可否认这种从整体中孤立出来的研... 跨学科研究与第四产业乐黛云一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认识世界,不得不将各种对象从原来的整体的联系中孤立出来,加以切割分析,从而建立了各门学科,这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了很大作用。然而,不可否认这种从整体中孤立出来的研究不能不在某些方面失去事物存在于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第四产业 热力学第二定律 耗散结构 比较文学研究 平衡态 信息论 符号系统 文学观念 释放能量
下载PDF
改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尝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百柯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中西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 文艺思潮 西方文学 文艺思想 现当代文学 主流 主观表现 写实
下载PDF
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人文之道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124,共7页
本文旨在探讨比较文学的自身形构、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比较文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自在的译介阐发实践、自觉的关系研究和自为的比较诗学。其中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的自身反思和自我... 本文旨在探讨比较文学的自身形构、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比较文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自在的译介阐发实践、自觉的关系研究和自为的比较诗学。其中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的自身反思和自我立法的灵魂,包括诗学的平行比较、比较诗学关系史研究和比较文学的自身诗学三个环节。比较文学是自身反思和自身实践的;通过自身实践,比较文学为人文科学提供了共通的方法论模型,并作为实践的自我认识成为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标志和先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比较诗学 人文科学 方法论 人文主义
原文传递
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文学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乐黛云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1-71,共11页
本文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论述了文化相对主义思潮的起因和基本内涵,指出了跨文化传通问题提出的逻辑必然性。下篇则在跨文化传通基础上考察了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四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文化相对主义 比较文学研究 跨文化 文化文学 不同文化 文化体系 “和而不同” 文学理论 本文化 人类学
原文传递
鲁迅的《破恶声论》及其现代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乐黛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48,共12页
关键词 鲁迅 <<破恶声论>> 现代性 杂文
下载PDF
上海沦陷时期《女声》杂志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涂晓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5-104,共20页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上海沦陷时期日伪统辖下出版的唯一的妇女杂志——《女声》。笔者期望通过《女声》个案的研究,以历史描述的方式,揭示在上海沦陷时—份特殊的妇女杂志的运作方式、宗旨,并通过与同一时期其他日伪杂志中的女性问题讨论...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上海沦陷时期日伪统辖下出版的唯一的妇女杂志——《女声》。笔者期望通过《女声》个案的研究,以历史描述的方式,揭示在上海沦陷时—份特殊的妇女杂志的运作方式、宗旨,并通过与同一时期其他日伪杂志中的女性问题讨论的对比,进一步探讨沦陷区言语空间的复杂性、殖民地文化传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沦陷时期 《女声》 杂志 历史考察 传播方式 文学评论 栏目设计 中国
下载PDF
汉语学术语言断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学术语言 汉语 断想 《文心雕龙》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语言问题 《论语》
下载PDF
“活句”与“死句”——道家美学的语言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跃红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37-41,88,共6页
历史上儒道两家的关系,多是儒家唱主角而道家演配角。所谓“儒道互补”,往往是儒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依现实社会之需要而以道补儒,即因着道家的思想来修正、调整、补充、扩展自身。儒家之“在朝”与道家之“在野”,主宾关系历来比较清楚... 历史上儒道两家的关系,多是儒家唱主角而道家演配角。所谓“儒道互补”,往往是儒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依现实社会之需要而以道补儒,即因着道家的思想来修正、调整、补充、扩展自身。儒家之“在朝”与道家之“在野”,主宾关系历来比较清楚。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则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句 语言策略 道家美学 儒道两家 儒道互补 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美学 传统诗学 以道 叶维廉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再现的政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锦华 《文化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3-14,共12页
以个人"记忆"置换,或者说重写"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便日渐频繁地在影视作品中充当再现历史的手段,而"记忆"与"历史"之间的暧昧关联,实际上也显影着意识形态运作以及文化霸权位移的痕迹。本文通过对《集结号》等一系列文本... 以个人"记忆"置换,或者说重写"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便日渐频繁地在影视作品中充当再现历史的手段,而"记忆"与"历史"之间的暧昧关联,实际上也显影着意识形态运作以及文化霸权位移的痕迹。本文通过对《集结号》等一系列文本的讨论,试图在后冷战及后冷战之后的世界格局中重新定位这一关联,以解析出其中变动不居的复杂社会、历史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记忆 文化霸权 再现的政治
下载PDF
中西美学史上第一次视点转移初探
14
作者 张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92-96,共5页
关键词 汉代美学 古代美学 视点转移 美学史 古罗马时期 艺术理论 希腊美学 美学思想 希腊化时期 先秦美学
下载PDF
欣赏是人的本质自我确证
15
作者 龙协涛 《北方论丛》 CSSCI 1992年第5期4-10,共7页
一、斯芬克斯之谜的启示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著名的难为人的斯芬克斯之谜:什么东西早上走路用四只脚,中午用两只脚,晚上用三只脚?
关键词 自我确证 人的本质 欣赏 斯芬克斯 古希腊神话
下载PDF
索尔·贝娄
16
作者 张辉 《财经》 2005年第8期114-114,共1页
尽管选择在离开尘器的布鲁克林安度晚年,但是对贝娄的一生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城市却是美国中部工业重镇芝加哥。芝加哥之于贝娄,如同伦敦之于狄更斯,都柏林之于乔伊斯。那个因生产线和大工业而闻名的现代都会,是贝娄的生长之地、... 尽管选择在离开尘器的布鲁克林安度晚年,但是对贝娄的一生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城市却是美国中部工业重镇芝加哥。芝加哥之于贝娄,如同伦敦之于狄更斯,都柏林之于乔伊斯。那个因生产线和大工业而闻名的现代都会,是贝娄的生长之地、成名之地,也是他笔下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集中象征——一个阴郁的都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美国 小说家 文学创作 生活方式 文学语言
下载PDF
解构神话——评王安忆的《弟兄们》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京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1-34,共4页
读王安忆的《弟兄们》①时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认为这部短篇小说中非小说的成份太多了,似乎不像一部小说而像一篇政论文,里面的说理和评论占了主导地位,而作为一个故事所不可缺少的情节和发展却被挤到了次要地位,失去了读者所习惯的叙... 读王安忆的《弟兄们》①时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认为这部短篇小说中非小说的成份太多了,似乎不像一部小说而像一篇政论文,里面的说理和评论占了主导地位,而作为一个故事所不可缺少的情节和发展却被挤到了次要地位,失去了读者所习惯的叙事平衡。然而《弟兄们》也不像某些荒诞派和新小说派的文学作品那样刻意创新,那些作品蓄意完全取消或打乱情节,潇洒不拘一格地宣泄,有时内容反倒落得个“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弟兄们》的故事部分按照十分传统的叙事法构成,是以开头、中间和结尾的顺序排列的一个连续体,甚至连普通倒叙的点缀也没有。如何把两个貌似相悖的成份合并在一起呢?通常的解释是说叙事文通过故事情节来说明或证明小说中的议论,即情节是为说理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叙事文 新小说派 非小说 叙事法 荒诞派 故事情节 女子 乌托邦 王安忆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约翰·斯道雷 徐德林(译)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8,共6页
无论是对后现代主义本身,还是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人们都有着不尽相同的看法或者主张:苏珊.桑塔格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感性,安吉拉.默克罗比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的历史时刻,弗里德里克.杰姆逊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 无论是对后现代主义本身,还是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人们都有着不尽相同的看法或者主张:苏珊.桑塔格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感性,安吉拉.默克罗比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的历史时刻,弗里德里克.杰姆逊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的文化样式。尽管如此,被后现代主义耦合在一起的人,仍不失共通之处,即他们的认同于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交织与纠缠。为此,本文拟借助一系列大众文化文本,探讨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力图证明后现代主义已然改变了人们赖以思考大众文化的理论与文化根基,旨在指出后现代时代的大众文化仅仅表示受众人青睐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大众文化 新感性 历史时刻 文化式样
下载PDF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从鲁迅到莫言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旭东 孙郁 +10 位作者 马海良 刘洪涛 张志忠 萧立军 肖鹰 李怡 赵白生 车槿山 蒋原伦 赵勇 王坤宇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53,共11页
莫言问鼎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引发了中国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莫言与"诺奖"也由此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狂欢之余,那些与"诺奖"失之交臂的现代文学大师... 莫言问鼎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引发了中国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莫言与"诺奖"也由此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狂欢之余,那些与"诺奖"失之交臂的现代文学大师,如鲁迅、老舍、沈从文等,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理性地看待莫言获奖,反思"诺奖"与中国的渊源以及鲁迅等人与莫言的异同。2012年11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作家》杂志社、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从鲁迅到莫言"学术研讨会。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驻京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各大报社的记者共5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长江学者高旭东教授主持,人大副校长杨慧林教授首先致辞,孙郁、刘洪涛、张志忠、马海良、阎纯德、肖鹰、赵白生、车槿山、萧立军、蒋原伦、李怡、周玉宁、曾艳兵、赵勇等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围绕"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从鲁迅到莫言"这一主题进行了见仁见智的大讨论。多学科学者的话语较之当代批评家的单一话语更具有趣味性,充满了思想火花的碰撞与观点的论争,是这次会议最大的亮色。《人民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文化报》等对会议进行了新闻报道;本刊刊发的学术笔谈则侧重于学术综述,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与讨论主题相关的数位专家教授的发言,力图将会议的学术全貌反映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籍 莫言 鲁迅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作家》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熬成传统——写给《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十五周年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东 《开放时代》 CSSCI 2004年第6期129-134,共6页
中国今后的道路无论顺与不顺,都肯定要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关键性影响,而对华政策的制定与修正,又肯定要受到那些中国问题专家的关键性影响。缘此,中国如不能在这方面具备相应的专门家,就很难具有专业水准地追踪到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及其变... 中国今后的道路无论顺与不顺,都肯定要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关键性影响,而对华政策的制定与修正,又肯定要受到那些中国问题专家的关键性影响。缘此,中国如不能在这方面具备相应的专门家,就很难具有专业水准地追踪到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及其变化,就很难想清别人究竟为何对我们采取那样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研究 看法 影响 制定 海外 专业 专家 丛书 传统 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