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管理对提升儿科病房优质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菊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453-1455,共3页
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体系,具体是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调控管理,有助于持续改进工作质量。在儿科护理中,引入 PD-CA循环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患和谐... 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体系,具体是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调控管理,有助于持续改进工作质量。在儿科护理中,引入 PD-CA循环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患和谐关系的重要策略,对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和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儿科病房于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 PDCA循环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护理满意度 患儿家属 护理质量 儿科病房 科学管理体系 临床护理工作 工作质量
下载PDF
早期大剂量氨基酸对小早产儿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颖 张珍 +1 位作者 樊娟 周于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163-4166,共4页
背景早期使用大剂量氨基酸进行肠外营养有利于小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国外报道多从>2.0 g·kg-1·d-1开始,但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较少,现行常用方案多从1.0 g·kg-1·d-1开始。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氨基酸对小早产儿生长发... 背景早期使用大剂量氨基酸进行肠外营养有利于小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国外报道多从>2.0 g·kg-1·d-1开始,但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较少,现行常用方案多从1.0 g·kg-1·d-1开始。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氨基酸对小早产儿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小早产儿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小早产儿在出生后2 h内补充小儿氨基酸,剂量从2.5 g·kg-1·d-1开始,第2天增加到3.5 g·kg-1·d-1,体质量<1 000 g的小早产儿第3天增加到4.0 g·kg-1·d-1;对照组小早产儿出生后2 h内补充小儿氨基酸,剂量从1.0 g·kg-1·d-1开始,第2天起按1.0 g·kg-1·d-1递增,直至3.5 g·kg-1·d-1(最高剂量)。观察两组小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代谢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观察组小早产儿体质量下降幅度、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质量增加速度、身长增加速度大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足量经口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小早产儿头围增加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小早产儿出生时血清前清蛋白(Pre-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早产儿出生第7、14天血清Pre-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小早产儿出生第14天血清肌酐、尿素氮、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钙、磷、钾水平及剩余碱、二氧化碳结合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小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高钾血症、败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大剂量氨基酸进行胃肠外营养可改善小早产儿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且耐受性良好,对机体代谢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胃肠外营养 氨基酸类 生长和发育 代谢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曾宾 张双船 +2 位作者 刘筱萍 赵方 何燕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3-454,共2页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对 5 0例HSP患儿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L 10的测定 ,并与 3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HSP组血清IL 6( 0 ...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对 5 0例HSP患儿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L 10的测定 ,并与 3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HSP组血清IL 6( 0 .0 72± 0 .0 2 6)ng/ml,对照组 ( 0 .0 42± 0 .0 15 )ng/ml;TNF α( 0 .92 7± 0 .3 80 )ng/ml,对照组 ( 0 .5 92± 0 .3 2 0 )ng/ml;IL 10 ( 0 .0 67± 0 .0 3 1)ng/ml,对照组 ( 0 .0 40± 0 .0 19)ng/ml;IgE( 12 .0 3± 2 .45 ) g/L ,对照组 ( 4.60± 3 .70 )g/L ;IgA( 1.75± 0 .3 5 ) g/L ,对照组 ( 1.0 0± 0 .5 0 ) g/L ;IL 6、IL 10、TNF α、IgA、Ig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经相关分析发现IL 6、IL 10与IgA呈显著正相关 (r=0 .798,0 .82 9 P <0 .0 1)。结论 过敏性紫癜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血清 白细胞介素-6 儿童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儿童重型与轻型支原体肺炎免疫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钱卫疆 胡晓艳 +3 位作者 徐宋周 翟岩 周于新 张双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882-2885,共4页
目的检测儿童重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轻型MPP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状况,为临床免疫治疗寻找依据。方法 157例MPP患儿按病情分为轻症组(132例)和重症组(25例),以同期儿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5例为对照组,检测上述所有患儿急性期免疫... 目的检测儿童重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轻型MPP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状况,为临床免疫治疗寻找依据。方法 157例MPP患儿按病情分为轻症组(132例)和重症组(25例),以同期儿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5例为对照组,检测上述所有患儿急性期免疫指标。结果轻症组及重症组患儿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症组患儿IgM较轻症组患儿水平高(P<0.05)。两组MPP患儿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及重症组患儿CD4+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MPP患儿CD19+、CD8+T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症组CD19+T细胞比例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CD3+、CD16+CD56+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轻症组(均P<0.05)。结论 MPP感染患儿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且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免疫功能低下,重症组更明显。免疫制剂对MPP患儿临床治疗有效,对重症MPP疗效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免疫 治疗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脾氨肽的辅助治疗作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胡晓艳 钱卫疆 +2 位作者 张双船 李健雄 林月钰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脾氨肽对MPP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62例MPP病例随机分成MPP治疗组30例和MPP对照组32例,并以同期体检的26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MPP病例均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MPP治疗组同...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脾氨肽对MPP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62例MPP病例随机分成MPP治疗组30例和MPP对照组32例,并以同期体检的26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MPP病例均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MPP治疗组同时加用脾氨肽口服治疗。在MPP急性期及治疗后分别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观察MPP病例临床症状体征恢复的情况。结果 MPP患儿的CD3+、CD4+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CD8+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MPP治疗组CD3+、CD4+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高于MPP对照组,CD8+比例低于MPP对照组(P<0.05)。MPP治疗组症状体征较MPP对照组恢复快(P<0.05)。结论 MP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脾氨肽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MPP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细胞免疫功能 脾氨肽
下载PDF
哮喘患儿淋巴细胞CD40/CD40L信号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筱萍 胡晓艳 +2 位作者 曾宾 钱卫疆 王新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CD40/CD40L是免疫应答中的一对协同刺激分子,它们在哮喘的发病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旨在探讨CD40/CD40L的表达与儿童哮喘的发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患儿32例,对照组2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B淋巴细... 目的CD40/CD40L是免疫应答中的一对协同刺激分子,它们在哮喘的发病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旨在探讨CD40/CD40L的表达与儿童哮喘的发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患儿32例,对照组2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B淋巴细胞表达分化抗原CD40及其配体CD40L的百分率,并比较哮喘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哮喘组B淋巴细胞CD40的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17.05±4.88vs13.89±3.67,P<0.05);哮喘组CD4+T淋巴细胞CD40L的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8.04±3.53vs5.58±3.00,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存在的相关免疫细胞CD40/CD40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免疫失衡发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淋巴细胞 CD40/CD40配体 流式细胞仪 儿童
下载PDF
生大黄防治新生鼠缺氧肠黏膜损伤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于新 沈迎春 张双船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观察生大黄对缺氧肠损伤新生鼠肠黏膜IL-8、11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探讨生大黄防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类NEC缺氧肠损伤新生鼠模型。将30只新生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生大黄治疗防治组,B组为缺氧后未给药... 目的观察生大黄对缺氧肠损伤新生鼠肠黏膜IL-8、11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探讨生大黄防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类NEC缺氧肠损伤新生鼠模型。将30只新生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生大黄治疗防治组,B组为缺氧后未给药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d7取近回盲段肠组织用放免法检测IL-8、11,用生化法检测MDA水平。结果A、C组肠黏膜IL-8及MDA水平分别为[(30.8±6.1)、(28.7±6.8)ng/g;(3.45±0.32)、(3.38±0.29)mmol/g],均低于B组[(37.4±5.6)ng/g,(3.84±0.28)mmol/g)]。A、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各组IL-11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a>0.05)。结论生大黄防治缺氧肠损伤的作用机制为降低氧自由基损害,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可能为NEC提供新的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属川 肠结肠炎 坏死性 丙二醛
下载PDF
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1
8
作者 彭华 童笑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89-592,共4页
目的贫血是早产儿生后常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早产儿贫血的病因尚不明确。该文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早产儿贫血的发生与各种围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06... 目的贫血是早产儿生后常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早产儿贫血的病因尚不明确。该文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早产儿贫血的发生与各种围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两年期间生后24h内收入新生儿病房的16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数据,按是否发生贫血,分贫血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与贫血有关的围产因素的分析。结果165例早产儿中发生贫血63例,占总例数的38.1%。贫血组胎龄、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2.5±2.0vs33.7±1.9周,1682.7±393.9vs2041.1±510.1g;而采血量、住院天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4±6.5vs6.6±3.6mL/kg,25.6±14.2vs14.1±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贫血组的危重患儿比例较对照组高(33.3%vs9.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贫血组母亲先兆子痫比例较对照组高(44.4%vs28.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采血量,与采血量<5mL/kg组相比,5~10mL/kg组OR值为1.737(95%CI:0.699~4.316),P>0.05;10~15mL/kg组OR值为4.141(95%CI:1.573~10.905),P<0.01;≥15mL/kg组OR值为32.267(95%CI:8.053~129.287),P<0.01。结论早产儿贫血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采血量大、住院时间长、病情重、母亲患先兆子痫多种因素有关,而采血量是早产儿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2周内采血量累计10~15mL/kg组发生贫血的危险性是<5mL/kg组的4倍,≥15mL/kg组发生贫血的危险性是<5mL/kg组的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贫血 出生体重 胎龄 医源性因素
下载PDF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结合因果分析法降低住院儿童心肺复苏术风险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金玉 丁小容 +2 位作者 李瑜 陈峥嵘 刘菊芳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6期19-21,共3页
目的在住院儿童心肺复苏术流程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结合因果分析法,改善抢救人员行为,降低心肺复苏术风险,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成立FMEA小组,用FMEA方法对住院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可能... 目的在住院儿童心肺复苏术流程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结合因果分析法,改善抢救人员行为,降低心肺复苏术风险,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成立FMEA小组,用FMEA方法对住院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分析评估,对事先风险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100分的11个高风险因子逐一应用因果分析法分析潜在的失效原因,开展针对性的改善行动并估算采取改善行动后的RPN值。结果采取改善行动后各项RPN值均<100分。FMEA结合因果分析法查找潜在失效原因,能使所有潜在风险得到分级、量化,使风险的处理简便、易行,更有针对性。结论 FMEA结合因果分析法用于住院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能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风险预测、评估,帮助拟定恰当的应对措施,有效预防心肺复苏流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因果分析法 儿童 心肺复苏术 护理风险
下载PDF
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方 彭华 +1 位作者 曾宾 张双船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11期1133-113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临床及细胞免疫特点。方法将本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87例分成0~3岁、3~6岁、6~14岁3组进行临床及实验资料分析。结果0~6岁发病率59.77%。发热天数0~3岁组平均...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临床及细胞免疫特点。方法将本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87例分成0~3岁、3~6岁、6~14岁3组进行临床及实验资料分析。结果0~6岁发病率59.77%。发热天数0~3岁组平均(6.25±2.9)d,3~6岁组(7.83±2.79)d,6~14岁组(10.73±2.91)d,热程在6~14岁组与其它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肿大48例(55.1%),脾肿大21例(24.1%),3岁以上年龄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睑浮肿25例(28.7%),以0~6岁低年龄组多见。6岁以上儿童咽峡炎表现突出。颈淋巴结肿大68例(78.1%),皮疹12例(13.7%),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岁以下婴幼儿白细胞总数升高明显,而变异淋比例偏低。发病年龄越大,肝功能损害、心肌酶异常、外周血CD4+T、CD4+/CD8+及CD16+CD56下降愈明显。结论儿童IM的某些临床特点与发病年龄及细胞免疫状态有关,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使用双歧杆菌制剂片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瑞 赵方 +2 位作者 贺万香 王美荣 林月钰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制剂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服双歧杆菌制剂片。结果治疗组胆红素下降时间快于对照组。结论双歧杆菌制剂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双歧杆菌制剂 疗效分析 辅助治疗 胆红素下降 常规治疗 对照组 治疗组
下载PDF
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组织线粒体DNA羟甲基化水平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华 陈敏文 +3 位作者 林月钰 赵方 周于新 王国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检测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组织线粒体DNA(mtDNA)中5-羟甲基胞嘧啶(5hmC)的甲基化含量及动态变化。方法将24只7日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 h模型组和48 h模型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颈总动脉结合缺氧法... 目的检测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组织线粒体DNA(mtDNA)中5-羟甲基胞嘧啶(5hmC)的甲基化含量及动态变化。方法将24只7日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 h模型组和48 h模型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颈总动脉结合缺氧法构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不接受结扎及缺氧处理。采用化学氧化法结合重亚硫酸盐转化测序技术(oxBS-Seq)检测大鼠大脑皮质组织mtDNA的5hmC水平。使用Western blot验证5hmC相关酶TET1、TET2、DNMT1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24 h、模型组48 h的5hm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显示mtDNA中5hmC相关酶DNMT1的表达在24 h和48 h模型组中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多个线粒体基因位点在模型组大鼠中均呈现5hmC水平差异(P<0.05)。结论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组织mtDNA中5hmC相关酶DNMT1的表达水平增高,提示大鼠在缺氧缺血脑损伤后5hmC甲基化水平存在异常,可能与缺氧缺血大脑损伤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线粒体DNA 羟甲基化 新生大鼠
下载PDF
生大黄防治新生鼠缺氧肠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于新 沈迎春 +1 位作者 高萍 张双船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为寻找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更好的临床防治方法,对生大黄防止新生鼠缺氧性肠损伤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方法】选用新生1日龄Wistar大鼠,将其制成缺氧肠损伤模型,然后喂生大黄(A组),4 d后取肠... 【目的】为寻找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更好的临床防治方法,对生大黄防止新生鼠缺氧性肠损伤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方法】选用新生1日龄Wistar大鼠,将其制成缺氧肠损伤模型,然后喂生大黄(A组),4 d后取肠组织作病理评分检查,并检测肠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同时设皮下注射肠三叶因子(B组)及对照组(C组为未给药组、D组为未行缺氧实验组)。【结果】AB两组动物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轻,病理评分相近,均低于C组(P<0.01)。A、B两组MDA及TNF-α含量低于C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D组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生大黄具有与肠三叶因子相同的防治NEC的效果,能减少缺氧肠损伤组织中TNF-α及MDA的产生。因其价廉易得,且已在新生儿临床应用,故比肠三叶因子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肠三叶因子 新生大鼠 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儿童哮喘血清白三烯B4浓度测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颖 顾秋枫 林月钰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7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白三烯B4浓度在诊断和治疗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65例哮喘儿童按病情分为:轻度发作组29例,平均年龄(9.1±2.8)岁;中度发作组22例,平均年龄(8.5±1.9)岁;重度发作组14例,平均年龄(8.7±2.3)岁...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白三烯B4浓度在诊断和治疗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65例哮喘儿童按病情分为:轻度发作组29例,平均年龄(9.1±2.8)岁;中度发作组22例,平均年龄(8.5±1.9)岁;重度发作组14例,平均年龄(8.7±2.3)岁。对照组:同期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但无喘息症状的5岁以上患儿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8.5±1.8)岁。测定各组患儿血清LTB4浓度,观察组患儿同时测定肺功能PEF及FEV1,测得值以占预计值百分比计算。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LTB4平均浓度(67.1±26.8)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观察组中有特应体质患儿占61.5%(40/65),其血清LTB4浓度(74.1±28.5)pg/m1,显著高于非特应体质患儿(P<0.01)。观察组患儿中哮喘发作程度愈重,血清LTB4浓度愈高(P<0.01),其肺功能PEF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下降愈明显(P<0.01)。不同发作程度的哮喘患儿的LTB4与PEF、FEV1值均呈负相关(r=-0.39,-0.41,均P<0.01)。结论血清LTB4测定有助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三烯B4 血清 特应体质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晶晶 刘亚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基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初始治疗前的生物学指标检测,分析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KD并发CAL(CAL组... 目的基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初始治疗前的生物学指标检测,分析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KD并发CAL(CAL组)患儿和70例KD未并发CAL(NCAL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χ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与CAL发生率有显著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男性、年龄≤1岁、白细胞计数(WBC)>12×109/L、血清白蛋白(ALB)<35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超敏C反应蛋白(CRP)≥100mg/L是KD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69、4.02、3.06、2.42、2.92、4.05。结论存在男性、年龄≤1岁、WBC>12×109/L、ALB<35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CRP≥100mg/L这些高危因素的KD患儿并发CAL可能性大,需要更强化的治疗,更密切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盂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宾 赵方 +2 位作者 徐颂周 彭华 刘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顺尔宁(孟鲁司特钠)治疗及预防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博利康尼加酮替酚口服治疗,至症状、体征消失后停药,结束后随访1... 目的探讨顺尔宁(孟鲁司特钠)治疗及预防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博利康尼加酮替酚口服治疗,至症状、体征消失后停药,结束后随访12个月观察转变成典型哮喘的比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至症状、体征消失后停用博利康尼加酮替酚,继续服用孟鲁司特钠,总疗程12周,停药后再随访12个月观察转变成典型哮喘的比率。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均给予FEV1测定,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取得临床缓解所需时间(T)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典型哮喘转化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用药3个月,治疗组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及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尔宁 孟鲁司特钠 半胱氨酰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儿童哮喘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瑞 顾秋枫 +2 位作者 林月钰 刘颖 樊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4期3998-3999,共2页
目的评价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3个月的治疗,两组均予布地奈德治疗,每天400μg,1个月后减至每天200μg,而实验组同时口服孟鲁司特每天5mg。观察记录两... 目的评价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3个月的治疗,两组均予布地奈德治疗,每天400μg,1个月后减至每天200μg,而实验组同时口服孟鲁司特每天5mg。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结果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改善,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夜间哮喘症状评分为(0.92±0.12)分,对照组评分为(0.41±0.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与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相比,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儿童 哮喘 分析
下载PDF
107例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特征及处理经验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双船 顾秋枫 邹新英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总结其处理经验。方法对107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和部分化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房性早搏(简称房早)5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21例、室性早搏(简称室早)16例、房室传导阻滞(AVB)13例,室...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总结其处理经验。方法对107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和部分化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房性早搏(简称房早)5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21例、室性早搏(简称室早)16例、房室传导阻滞(AVB)13例,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6例。新生儿日龄越小,心律失常发生所占比例越大。早产儿房早和室上速的发生相当,而足月儿则是房早所占比例大,其次是室早。病因中感染63例(58.9%),缺氧25例(23.4%),电解质紊乱13例(12.1%),其他6例(5.6%)。与足月儿比较,早产儿病因中缺氧、电解质紊乱、器质性心脏病所占比例较大。心律失常主要是病因的治疗,早搏本身未作特殊处理,随着访时间推移而消失。1例室速经直流电转复,1例室上速经射频消融治愈,其余室上速、室速经一种或另一种药物转复。3例Ⅲ度AVB,1例为心肌炎,经对症处理,临时起搏治疗后痊愈,1例无症状未作特殊处理,另1例安置永久起搏器。无心律失常性死亡病例。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以早搏和室上速多见,传导阻滞次之,室速较少。病因以感染为主,缺氧、电解质紊乱次之。经对症处理,心律失常转归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新生儿 心律失常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IL-4,γ-IFN和IgE水平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萍 赵源 +1 位作者 宋玫 丛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069-1070,共2页
目的 检测毛细支气管 (简称毛支 )炎患儿外周血部分细胞因子含量的改变 ,分析其意义及与哮喘患儿的相似之处。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36例毛支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诱生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γ-干扰素 (γ -IFN)水平和IgE含... 目的 检测毛细支气管 (简称毛支 )炎患儿外周血部分细胞因子含量的改变 ,分析其意义及与哮喘患儿的相似之处。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36例毛支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诱生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γ-干扰素 (γ -IFN)水平和IgE含量 ,同期测定 30例健康同龄婴儿作为对照。结果 毛支组γ -IFN水平下降 ,IL -4及IgE水平升高。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γ -IFN及IL - 4失衡 ,IgE产生增加 ,说明毛支的发病与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失衡有关 ,这和哮喘患儿的免疫改变相似 ,提示可能与以后的哮喘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 外周血 IL-4 Γ-IFN gE 测定
下载PDF
Kobayashi评分体系在中国川崎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晶晶 刘亚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初始治疗前,Kobayashi评分体系预测中国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能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KD患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CAL组)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组);应用Kobayashi评分... 目的探讨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初始治疗前,Kobayashi评分体系预测中国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能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KD患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CAL组)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组);应用Kobayashi评分体系对所有患儿评分,用χ2检验分析各评分参数及依危险程度分组后的CAL发生率有无统计学差异,并分析该评分体系的能效。结果 CAL组43例,NCAL组70例,根据该评分体系分为低危组80例、高危组3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谷草转氨酶(AST)≥100U/L、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C反应蛋白(CRP)≥100mg/L、年龄≤1岁是KD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Kobayashi评分高危组的CAL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均P<0.05);该评分体系的灵敏度为0.56、特异度为0.87、符合率Kappa值为0.50。结论 Kobayashi评分体系的7个参数中AST≥100U/L、外周血中性粒细胞%≥80%、CRP≥100mg/L、年龄≤1岁被证明是中国KD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该评分体系虽然可以预测中国KD患儿是否并发CAL,但能效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评分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