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生态用地景观连通性动态评价 被引量:36
1
作者 吴健生 刘洪萌 +1 位作者 黄秀兰 冯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43-2549,共7页
生态用地是快速城市化地区敏感的土地利用类型,景观连通性是研究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互馈关系的重要途径.利用1996—2008年深圳市土地利用数据和基于图论的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和斑块重要值,对深圳市生态用地的景观连通性进... 生态用地是快速城市化地区敏感的土地利用类型,景观连通性是研究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互馈关系的重要途径.利用1996—2008年深圳市土地利用数据和基于图论的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和斑块重要值,对深圳市生态用地的景观连通性进行动态评价,试图从空间上识别出维持整体景观连通性的重要斑块,并结合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评价生态控制线内外生态用地景观连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996—2008年,深圳市生态用地全局连通性基本呈下降趋势,维持连通性的重要斑块的重要程度及其分布均发生变化;基本生态控制线对维持线内生态用地的景观连通性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连通性 生态用地 深圳
原文传递
基于县域尺度的京津冀地区粮食产需时空格局及安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卫晓梅 吴健生 +1 位作者 黄秀兰 刘洪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4-132,共9页
应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1990—2010年粮食产需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研究,构建粮食安全指数,识别京津冀粮食安全区域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粮食生产经历了上升期、快速下降期、恢复增长期3个变... 应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1990—2010年粮食产需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研究,构建粮食安全指数,识别京津冀粮食安全区域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粮食生产经历了上升期、快速下降期、恢复增长期3个变化阶段,粮食低产县逐年减少,中产县基本保持稳定,高产县则呈上升趋势;粮食产需存在明显空间聚集现象,南部平原成为粮食生产及产需差热点,而北部则为低值聚集区;在安全区域识别方面,大部分县属于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类型,较少县属于生产安全-消费不安全类型,生产不安全-消费不安全的类型最少;对区域安全变化进行分类,安全-安全类型的县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地区,不安全-不安全类则主要为直辖市市区、地级市市区以及北部高原、山地区。京津冀作为一体化协同发展地区,地区间优势互补,对整个区域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粮食产需 时空格局 安全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