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确定目标的多解规划研究——以北京大环文化产业园的预景规划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俞孔坚 周年兴 李迪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61,共5页
预景规划被认为是当今处理动态的、复杂的、非线性的环境的最好的规划方法之一。欧美生态学家和景观规划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将此方法运用于环境规划和管理之中。本文以大环文化产业园的预景规划为例,探索从一个模糊的不确定目标通过... 预景规划被认为是当今处理动态的、复杂的、非线性的环境的最好的规划方法之一。欧美生态学家和景观规划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将此方法运用于环境规划和管理之中。本文以大环文化产业园的预景规划为例,探索从一个模糊的不确定目标通过多次头脑风暴和不断搜寻,进而寻找到若干个相对清晰的目标的多解规划的过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预景规划 多解规划 环境管理 城市规划
下载PDF
东洞庭湖保护区1989~1998年水禽栖息地动态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淑清 方精云 +1 位作者 陈安平 雷刚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6-733,共8页
栖息地的改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存在的最大威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景观尺度上研究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989~1998年越冬水禽栖息地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1998年水体、泥滩地、草滩地和水田等... 栖息地的改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存在的最大威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景观尺度上研究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989~1998年越冬水禽栖息地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1998年水体、泥滩地、草滩地和水田等水禽适宜栖息地的面积在减小,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而芦苇滩地、旱地、林地、建成区这几类水禽分布较少栖息地类型的面积和破碎化程度的变化正好相反;近10年来水禽栖息地的变化比较明显,其中草滩地演变为芦苇滩地及水田改为旱作农田的变化最为突出,变化的面积分别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10.66%和6.13%。这些变化趋势意味着研究区近10年来水禽的适宜栖息地在退化。针对变化的原因,论文还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栖息地管理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栖息地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水禽 1989~1998年
下载PDF
汉江上游小流域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顾胜 程晓莉 +1 位作者 沈泽昊 张全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38-44,共7页
汉江流域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周边及上游流域生态环境对于保证库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汉江上游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子流域划分,分析了汉江上游及子流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特征,并结合利用土壤侵蚀... 汉江流域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周边及上游流域生态环境对于保证库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汉江上游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子流域划分,分析了汉江上游及子流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特征,并结合利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和数字高程图(DEM),对流域的水土流失进行初步估算。研究结果表明,除丹江口库区周边及汉中盆地的森林灌丛覆盖率相对较低之外,其它亚流域的森林覆盖率都在50%以上。上游中部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大巴山的北坡和秦岭的旬河流域,而汉中盆地与丹江口库区周边的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的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提供支撑,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汉江 流域特征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水土流失
下载PDF
围湖造田和退田还湖活动对洞庭湖区近70年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淑清 方精云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4年第6期289-293,361,共5页
人类活动会对区域土地覆盖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数字化历史时期(1930s和1950s)地形图的土地覆盖信息和解译1978年、1989年和1998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研究了洞庭湖区近70年(20世纪30年代至1998年)土地覆盖的变化状况。研... 人类活动会对区域土地覆盖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数字化历史时期(1930s和1950s)地形图的土地覆盖信息和解译1978年、1989年和1998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研究了洞庭湖区近70年(20世纪30年代至1998年)土地覆盖的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围湖造田及其后的退田还湖活动极大地改变了洞庭湖区的土地覆盖状况。70年的土地覆盖变化过程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即在围湖造田活动影响下的土地覆盖变化时期(30年代至1978年)和退田还湖影响下的土地覆盖变化时期(1978~1998)。在前一时期,农田面积迅速增加,以其它土地覆盖类型面积的减少为代价,这种土地覆盖的变化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后一时期的退田还湖活动扭转了前一时期土地覆盖的变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湖造田 退田还湖 洞庭湖区 土地覆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