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评性同语式的句法语义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殷何辉 《汉语学报》 2006年第4期67-74,共8页
本文从形式和语义上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同语式结构,提出了比评性同语式的概念,并对比评性同语式的句法语义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文章全面考察了能进入该结构的名词和副词,对名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依据结构中副词的不同因而结构的... 本文从形式和语义上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同语式结构,提出了比评性同语式的概念,并对比评性同语式的句法语义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文章全面考察了能进入该结构的名词和副词,对名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依据结构中副词的不同因而结构的意义不一样的特点,以结构中副词对结构的语义影响为标准,对该结构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评性同语式 描述性 副词 语义类型
下载PDF
中西翻译理论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许渊冲 《外语与翻译》 2010年第2期48-55,共8页
本文比较中国文学翻译理论,和西方科学翻译理论,艺术翻译理论,语义/交际理论。科学派如前期的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论”,艺术派如庞德提出了“语言能量论”,语义交际派如纽马克提出了选择意义的原则。中国学派则提出文学翻译的本... 本文比较中国文学翻译理论,和西方科学翻译理论,艺术翻译理论,语义/交际理论。科学派如前期的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论”,艺术派如庞德提出了“语言能量论”,语义交际派如纽马克提出了选择意义的原则。中国学派则提出文学翻译的本体论是解决求真(科学)与求美(艺术)的问题,科学是研究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学术,而文学翻译不可能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所以“功能对等论”并不是科学。西方艺术派如庞德求美而失真,而中国翻译学派提出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求美而不失真,这是中西译论的不同。中国学派提出的方法论是“优化论”,优化包括等化、深化、浅化,奈达提出的对等论可以包括在“等化论”之内,而纽马克选择意义的原则并没有超出对等的范围。至于西方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只是常识,没有新意;中国学派提出的“三之论”(知之,好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方法论 目的论 对等论 优化论
下载PDF
翻译批评应力戒主观片面——简答《文学翻译批评的双层定量模式》一文对我的批评
3
作者 许渊冲 《外语与翻译》 2005年第3期70-71,共2页
《外语与翻译》2005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文学翻译批评的双层定量模式〉,文中说道:“许渊冲这首小诗(指〈雪夜过森林〉)的翻译有几个意象出现错误”。现在把〈雪夜过森林〉的原文和译文抄录如下,看看是我译错了,还是评者评错了。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 定量模式 《外语与翻译》 主观 应力 许渊冲 森林 意象 小诗
下载PDF
核心动词的使用与释义模糊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少英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4,共9页
词典释义中,核心动词的使用对释义质量的高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方式,指出说明式释义是词典释义的理想模式,然而,并非所有以说明式表达的释义都是理想的释义。在分析核心动词的使用与释义模糊性的关系... 词典释义中,核心动词的使用对释义质量的高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方式,指出说明式释义是词典释义的理想模式,然而,并非所有以说明式表达的释义都是理想的释义。在分析核心动词的使用与释义模糊性的关系时,文章提出了核心动词性质,以及使用量对释义模糊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动词 释义 模糊性
下载PDF
语文词典中义项排列顺序研究
5
作者 张少英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7,93,共4页
文章根据"发"的字义引申发展情况,给出了"发"的字义发展关系位置图。利用此图,文章比照了《汉字形义分析字典》的义项排列顺序,发现《汉字形义分析字典》中"发"的义项数量及编码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 文章根据"发"的字义引申发展情况,给出了"发"的字义发展关系位置图。利用此图,文章比照了《汉字形义分析字典》的义项排列顺序,发现《汉字形义分析字典》中"发"的义项数量及编码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 义项排列 字义引申
下载PDF
丁香吟
6
作者 朱子安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第8期22-22,共1页
端详着那一株不起眼的幼苗:麻秆似的主干光秃秃的,稀稀拉拉的长得不整齐的叶儿,连新叶子都不精神,你看了便皱眉问道:"老板,这是什么啊?"老板倒是轻车熟路:"丁香,这可是花树呢。"
关键词 丁香 老板 幼苗
下载PDF
新世纪的新译论 被引量:192
7
作者 许渊冲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共5页
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 ,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 ,高标准是求美。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 ,也就是说 ,尽量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 ,以便使读者知之 ,好之 ,乐之。... 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 ,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 ,高标准是求美。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 ,也就是说 ,尽量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 ,以便使读者知之 ,好之 ,乐之。创造性的翻译应该等于原作者用译语的创作。本文主要谈“创优似竞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新译论 优势论 竞赛论
原文传递
志书中的明代宦官史料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丹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09年第3期30-32,共3页
在明代,一些地方志的修纂与宦官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明代地方志中存有大量明朝宦官史料,对于研究明代宦官以及宦官在地方管理制度中的角色及影响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明代 地方志 宦官
原文传递
中学物理教师对科学探究和科学本质的迷失性认识 被引量:2
9
作者 何静 王晶莹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11年第10期8-9,共2页
科学探究是科学知识产生的复杂过程.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 科学探究是科学知识产生的复杂过程.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本质 中学物理教师 迷失 学习目标 物理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工作者
原文传递
丁香吟
10
作者 朱子安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16年第7期93-93,共1页
端详着那一株不起眼的幼苗:麻秆似的枝干光秃秃的,稀稀拉拉的长得不整齐的叶儿,绿得深浅不一的杂色,你看了就嗔怪:"老板,这什么啊?"他倒是无比熟悉:"丁香,这可是花树呢。""大花的?""啊……那不是,一串的小花,香着呢。"若... 端详着那一株不起眼的幼苗:麻秆似的枝干光秃秃的,稀稀拉拉的长得不整齐的叶儿,绿得深浅不一的杂色,你看了就嗔怪:"老板,这什么啊?"他倒是无比熟悉:"丁香,这可是花树呢。""大花的?""啊……那不是,一串的小花,香着呢。"若不是当时的节气适合种植丁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树 春天来了 一束束 保留地 花枯 花仙 一春 浅粉色 重锤
原文传递
丁香吟
11
作者 朱子安 《百柳(简妙作文中学生必读)》 2017年第4期16-17,共2页
开头简妙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端详着那一株不起眼的幼苗:麻秆似的枝干,长得不整齐的叶子稀稀拉拉的,绿得深浅不一的杂色。你看了就嗔怪:“老板,这什么啊?”他倒是轻车熟路:“丁香,这可是花树呢。”中间简妙写法——承头顺... 开头简妙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端详着那一株不起眼的幼苗:麻秆似的枝干,长得不整齐的叶子稀稀拉拉的,绿得深浅不一的杂色。你看了就嗔怪:“老板,这什么啊?”他倒是轻车熟路:“丁香,这可是花树呢。”中间简妙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大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写法 幼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