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附属器淋巴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青 肖利华 +4 位作者 何彦津 杨守京 李宁 李敏 高子芬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分型及免疫表型。方法 收集眼附属器淋巴瘤病例 3 3例 ,采用HE染色常规观察形态学特点。采用多种抗体标记B淋巴细胞 ,行T细胞鉴别 ,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探讨B细胞起源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分型及免疫表型。方法 收集眼附属器淋巴瘤病例 3 3例 ,采用HE染色常规观察形态学特点。采用多种抗体标记B淋巴细胞 ,行T细胞鉴别 ,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探讨B细胞起源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和鉴别诊断、判定免疫表型、细胞分化及增殖状态。结果  2 9例 (87 9% )瘤细胞B细胞标记物CD2 0、CD79a阳性 ,并出现κ或λ的克隆性增生 ,诊断为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MZL MALT)。 2例 (6 1% )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例 (3 % )为组织学典型的浆细胞瘤分化。 1例 (3 % )为此部位极为罕见的T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为T细胞分化。结论 MZL MALT型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类 ,免疫组化抗体标记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淋巴瘤 分类 组织病理学 免疫表型
下载PDF
对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药物注射临床与病理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万国兰 朱登纳 +3 位作者 刘素芳 任行勤 刘锋伟 钟延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5期2-4,共3页
目的研究头皮药物位点注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细胞的修复作用。方法选40日龄Wistar大鼠32只,其中5只为正常对照,27只制成HIBD动物模型,20d后,随机分为A、B、C 3组,各9只。①A组:用VitB1及VitB12额顶叶处注射,1次/d,共25d。②B... 目的研究头皮药物位点注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细胞的修复作用。方法选40日龄Wistar大鼠32只,其中5只为正常对照,27只制成HIBD动物模型,20d后,随机分为A、B、C 3组,各9只。①A组:用VitB1及VitB12额顶叶处注射,1次/d,共25d。②B组:功能训练(Bobath法)。③C组:不处理。各组进行临床观察干预结束58d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①临床观察:B组与C组均有明显运动、记忆、行为异常和毛发改变;A组则无明显变化(见表1);②光镜观察:B组与C组均较A组神经细胞嗜酸性变严重,慢性变性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B组又较A组严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电镜观察:小血管的内皮细胞及星状细胞的损伤,A组均比B组和C组损伤轻(见图1-3)。结论HIBD模型可产生类似脑瘫的病理过程,药物注射疗法可明显改善神经细胞的损伤,产生修复作用。本试验为头皮药物注射治疗脑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大鼠 药物注射 额顶叶
下载PDF
正义MMP-9可调控型表达与人黑色素瘤细胞系转移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孔灵玲 崔文 +3 位作者 王学春 王旭 梁贵华 方伟岗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金属蛋白酶MMP - 9与肿瘤恶性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正义MMP - 9cDNA四环素可调控型表达载体 ,用脂质体法转染正义MMP - 9至早期人黑色素瘤细胞株WM 35 (不表达MMP - 9)。检测转染后细胞MMP - 9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金属蛋白酶MMP - 9与肿瘤恶性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正义MMP - 9cDNA四环素可调控型表达载体 ,用脂质体法转染正义MMP - 9至早期人黑色素瘤细胞株WM 35 (不表达MMP - 9)。检测转染后细胞MMP - 9表达水平的改变以及体外生长、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正义基因后 ,上调了WM 35细胞MMP - 9的表达及活性 ,细胞生长速度加快、锚着非依赖性生长能力增加、体外侵袭能力增强。而运用四环素可以抑制四环素负调控逆转录病毒载体上的外源基因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细胞相似。结论 正义MMP - 9基因能促进人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 ,说明MMP - 9在人黑色素瘤细胞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黑色素瘤 肿瘤转移 MMP-9 可调控型载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构建新型病理学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冉令杰 邵宏权 +3 位作者 郭丽梅 石雪迎 顾江 宫恩聪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8年第4期118-119,125,共3页
本文介绍了构建新型病理学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新型病理学考试系统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构建的,包括试题库建立、期中和期末网上考试、实验考查、病理学专题讲演等。经过2年的实践证明,新型考试系统具有对学生学习情况考查全面、督... 本文介绍了构建新型病理学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新型病理学考试系统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构建的,包括试题库建立、期中和期末网上考试、实验考查、病理学专题讲演等。经过2年的实践证明,新型考试系统具有对学生学习情况考查全面、督促学生经常性学习、减少考试作弊等优点。尽管新型病理学考试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已经向着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改革 病理学 素质培养 实践
原文传递
小鼠对雨蛙肽诱发急性胰腺炎易感性的品系差异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化宇 唐寅 +6 位作者 常青 刘璐 王宇辉 蒋孟茜 韩迎春 祁荣 刘国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70-2174,共5页
目的:小鼠是常用于胰腺炎研究的模式动物。然而不同品系的小鼠似乎对胰腺炎有着不同的易感性,但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我们因此比较了C57BL/6J、BALB/c和ICR小鼠对雨蛙肽诱导的急性胰腺炎易感性的差异。方法:2月龄C57BL/6J、BALB/c和ICR... 目的:小鼠是常用于胰腺炎研究的模式动物。然而不同品系的小鼠似乎对胰腺炎有着不同的易感性,但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我们因此比较了C57BL/6J、BALB/c和ICR小鼠对雨蛙肽诱导的急性胰腺炎易感性的差异。方法:2月龄C57BL/6J、BALB/c和ICR雌鼠各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实验组予以腹腔注射雨蛙肽(50μg/kg),每小时1次,共注射7次;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1次注射后的0、3、6、9、12、24 h取小鼠血浆,并于24 h处死小鼠取其胰腺组织。测定各组小鼠的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观察其胰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程度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雨蛙肽诱导胰腺炎后,BALB/c和ICR小鼠的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较C57BL/6J小鼠升高更为显著;C57BL/6J小鼠与其它2种品系的小鼠相比,其胰腺病理形态学改变程度较轻,胰腺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也较低。结论:BALB/c和ICR小鼠对雨蛙肽诱导的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比C57BL/6J小鼠高。这一结果对急性胰腺炎研究中小鼠品系的合理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品系 雨蛙肽 急性胰腺炎 易感性
下载PDF
应用整体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估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帆 黄毅 +3 位作者 高宝祥 陆敏 王国良 马潞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5-598,共4页
目的以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整体组织病理切片(前列腺大切片)检测评估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MRI、DWI检查。术后前... 目的以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整体组织病理切片(前列腺大切片)检测评估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MRI、DWI检查。术后前列腺标本制成前列腺大切片。应用“六分区法”进行分区,由2位阅片者“盲法”阅读MRI和MRI/DWI片,对每个分区分5档诊断:①正常;②可能正常;③不确定;④可能是癌;⑤肯定是癌。2位阅片者所得结果的平均值≥4认定该区域为前列腺癌区域,与术后前列腺大切片比对。结果19例前列腺癌患者共114个分区,前列腺大切片证实前列腺癌区域48个(42%),其中基底部、中部、尖部分别为15个(39%)、21个(55%)和12个(32%),前列腺癌呈明显的多灶性分布。MRI前列腺癌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2.5%和69.7%,加用DWI后敏感性、特异性提高至79.2%和80.3%。前列腺尖部和中部肿瘤MRI诊断的敏感性为46.7%和66.7%,加用DWI后敏感性分别提高至73.3%和85.8%。结论加用DWI可以明显提高MRI对前列腺癌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前列腺尖部和中部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大切片 磁共振检查 弥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67和p53表达与胃肠MALT型淋巴瘤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徐青 肖利华 +3 位作者 何彦津 李敏 李宁 高子芬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 研究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 p5 3表达对临床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p5 3表达 ,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间的差异 ;并与 15例胃肠MALT型淋巴瘤的Ki 6 ... 目的 研究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 p5 3表达对临床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p5 3表达 ,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间的差异 ;并与 15例胃肠MALT型淋巴瘤的Ki 6 7和 p5 3表达进行对比。 结果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在不同年龄、性别、发病部位Ki 6 7和 p5 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分期上 ,2例非Ⅰ期病例出现Ki 6 7的高表达。与胃肠MALT淋巴瘤对比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未见有高恶转化 ,p5 3表达程度低 ;15例胃肠MALT淋巴瘤有 5例出现高恶转化 ,其中 3例p5 3出现高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Ki 6 7和 p5 3的高表达对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和高恶转化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与胃肠MALT型淋巴瘤相比 ,Ki 6 7和p5 3表达率、表达程度低 ,提示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 胃肠 淋巴瘤 MALT型 KI-67 P53
下载PDF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并发限局性扁平苔藓样皮疹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席海英 雷鹏程 +1 位作者 袁姗 钟镐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3-264,共2页
60岁女性,患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1年半,发病半年后左下肢出现扁平苔藓样皮损,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受累, HbsAg(+ ),肾穿刺行免疫组化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内 HbsAg(++ ),皮肤病理示扁平苔藓样改变,真皮浅层血管内... 60岁女性,患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1年半,发病半年后左下肢出现扁平苔藓样皮损,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受累, HbsAg(+ ),肾穿刺行免疫组化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内 HbsAg(++ ),皮肤病理示扁平苔藓样改变,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 HBV(+ ),诊断为乙肝病毒相关肾炎并发限局性扁平苔藓样皮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肾炎 限局性扁平苔藓样皮疹 并发症
下载PDF
Lambert型豪猪状鱼鳞病的光镜及电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文慧 李邻峰 +5 位作者 张倩 杨绍敏 姜薇 王玉英 雷鹏程 陈学荣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Lambert型豪猪状鱼鳞病的组织病理和电镜表现。方法:观察一Lambert型豪猪状鱼鳞病家系,并对皮损组织做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可见颗粒层和棘细胞上层多数双核细胞及核周厚薄不均连续的包壳结构;电镜下可见包壳结构由张... 目的:观察Lambert型豪猪状鱼鳞病的组织病理和电镜表现。方法:观察一Lambert型豪猪状鱼鳞病家系,并对皮损组织做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可见颗粒层和棘细胞上层多数双核细胞及核周厚薄不均连续的包壳结构;电镜下可见包壳结构由张力微丝组成。结论:Lambert型豪猪状鱼鳞病的显微结构,即棘细胞上层的双核细胞和核周张力微丝壳,与Curth-Macklin型豪猪状鱼鳞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豪猪状鱼鳞病 双核细胞 张力微丝
下载PDF
人结肠鳞癌直肠鳞腺癌SCID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0
作者 刘秋珍 脱朝伟 +2 位作者 王斌 张艳华 吴秉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z1期42-,共1页
目的建立人结肠鳞癌直肠鳞腺癌SCID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为探讨理想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和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方法提供实验工具.方法采用组织学完整的结直肠癌手术标本植入SCID鼠结直肠(粘膜层)壁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 目的建立人结肠鳞癌直肠鳞腺癌SCID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为探讨理想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和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方法提供实验工具.方法采用组织学完整的结直肠癌手术标本植入SCID鼠结直肠(粘膜层)壁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及其形态学特性(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两株人结直肠癌SCID鼠均获原位移植成功.人直肠鳞癌SCID鼠原位移植模型HCS-HMN-1已传至19代,人直肠鳞腺癌SCID鼠原位移植模型HRSA-HMN-2已传至23代,共移植SCID鼠223只,其移植生长率和自发转移率及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移植瘤在结直肠内呈广泛原位侵袭性生长、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全腹腔癌病.并具有分泌CEA的功能.移植瘤细胞病理学和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检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与瘤源人结直肠癌细胞完全一致.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两株人结直肠癌SCID鼠高转移模型完整模拟了人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临床过程,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和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方法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SCID鼠 肿瘤移植 肿瘤转移 肿瘤侵犯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癌neu癌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研究
11
作者 崔文 高继发 +3 位作者 梁桂华 王旭 任启伟 张波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观察乳腺癌中neu癌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点杂交技术对 90例乳腺肿瘤neu癌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进行研究 ,结果 乳腺癌中neu蛋白表达率为 38% ,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正常乳腺组织均为阴性 ;... 目的 观察乳腺癌中neu癌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点杂交技术对 90例乳腺肿瘤neu癌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进行研究 ,结果 乳腺癌中neu蛋白表达率为 38% ,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正常乳腺组织均为阴性 ;neu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 (P <0 .0 1)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1) ,与雌激素受体状态呈负相关 (P <0 .0 1) ;neu癌基因扩增率为 36% ,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 (P <0 .0 1) ,与雌激素受体状态呈负相关。结论 该基因的扩增及表达与乳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EU基因 基因扩增 基因表达 生物学行为 预后
下载PDF
脂质体法进行基因转染技术的改进
12
作者 孔灵玲 毕翠云 +1 位作者 满冬梅 方伟岗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基因转染技术 脂质体法 细胞 改变 重组载体 分子生物学实验 目的基因 研究目的
下载PDF
酷似肉芽肿性炎的霍奇金淋巴瘤1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孔秀珍 李洁 +1 位作者 李敏 高子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911-1912,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 非堆奇金/诊断
下载PDF
CyclinD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启炯 宋军民 +2 位作者 陆敏 刘芳芳 邢宝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CyclinD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取133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HCCs)及癌旁组织(PTLTs)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CyclinD1的表达,统计分析CyclinD1表达强度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 目的探讨CyclinD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取133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HCCs)及癌旁组织(PTLTs)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CyclinD1的表达,统计分析CyclinD1表达强度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法检测不同CyclinD1表达组的生存差异。最后以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51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中CyclinD1表达阳性,表达率为38.3%(51/133),而在癌旁组织中仅有4例CyclinD1表达阳性,表达率为3%(4/133),肝癌组织中Cy-clinD1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Mann-WhitneyU检验发现肝癌组织中CyclinD1的高表达与AFP水平(P=0.006)之间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而CyclinD1表达与性别(P=0.394)、年龄(P=0.232)、肿瘤大小(P=0.842)、肿瘤数目(P=0.479)、包膜(P=0.085)、脉管侵犯(P=0.331)、淋巴结转移(P=0.168)和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P=0.521)不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CyclinD1表达强度与患者生存相关,即表达强者预后差(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肿瘤数目、脉管侵犯、CyclinD1表达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3,0.010和0.017)。结论 CyclinD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升高,其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并且是肝细胞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预后 CYCLIND1
原文传递
应用整体组织病理切片评估相关辅助检查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帆 黄毅 +3 位作者 高宝祥 陆敏 王国良 马潞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93-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以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整体组织病理切片(前列腺大切片)作为"金标准"分别评估DRE、前列腺穿刺活检、MRI、DWI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3月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9例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以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整体组织病理切片(前列腺大切片)作为"金标准"分别评估DRE、前列腺穿刺活检、MRI、DWI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3月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9例患者临床资料,除外未行MRI/DWI检查、前列腺手术史、已行内分泌治疗等患者9例,符合条件患者10例,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前收集患者的DRE、前列腺穿刺活检、MRI、DWI资料,术后将前列腺标本制成前列腺大切片。应用"六分区法"对前列腺进行分区,DRE检查记录前列腺结节所在区域,前列腺穿刺活检12针依位置编号将阳性者归入相应区域,与术后整体组织病理进行比对。两位阅片者"盲法"进行阅MRI和MRI/DWI片,每个分区分为5档进行评价:1.正常;2.可能正常;3.不确定;4.可能是癌;5.肯定是癌,当两位阅片者所得结果的平均值≥4时,认定该区域是MRI或MRI+DWI评估为前列腺癌的区域。结果:在10例前列腺癌患者共60个分区中前列腺大切片证实的前列腺癌区域为27个(45%),基底部、中部、尖部的前列腺癌区域分别为8个(40%)、11个(55%)和8个(40%),前列腺癌呈明显的多灶性分布。DRE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9.6%、72.7%,低于其他检查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5.6%、81.8%,与MRI的诊断价值类似(51.9%和84.9%),引入DWI参与前列腺癌的定位诊断,可维持特异性不变的情况下,提高MRI的敏感性至77.8%。对于前列腺尖部、中部MRI诊断的敏感性较差(37.5%和45.5%),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100%和100%),引入DWI可将前列腺尖部、中部MRI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至75%和81.8%。结论:MRI在前列腺癌定位中的价值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相似,但明显优于DRE;引入DWI可以明显提高MRI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前列腺尖部和中部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大切片 直肠指诊 前列腺穿刺活检 磁共振检查 弥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和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青 肖利华 +3 位作者 何彦津 李敏 李宁 高子芬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95-799,共5页
目的 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型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方法。方法 对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和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进行临床、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  2 9例眼附属器MAL... 目的 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型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方法。方法 对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和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进行临床、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和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临床表现相似 ,差异无显著意义。在病理学的诊断中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全部表达B细胞标记 ,不表达T细胞标记 ;免疫球蛋白轻链κ或λ限制 1 1例 ;PCR检测单克隆增生 1 5例 ,无特异表达 1 4例。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中 ,7例同时表达B细胞标记和T细胞标记 ,且T细胞标记 >30 %;κ和λ阴性 ;PCR检测呈多克隆增生。结论 在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鉴别诊断中 ,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 鉴别诊断 分子生物学 免疫组化 形态学
原文传递
手部恶性腱鞘巨细胞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勇卫 黄啸原 +2 位作者 由江峰 田光磊 李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45-1648,共4页
目的研究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临床转归。方法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我院诊断的10例恶性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复习患者HE切片及X线片,对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检... 目的研究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临床转归。方法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我院诊断的10例恶性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复习患者HE切片及X线片,对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10例患者中3例证实为其他类型肉瘤。其余7例患者中仅有1例临床表现出明显的恶性行为:多次复发,最后出现肺部转移死亡,此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符合腱鞘巨细胞瘤的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异倍体;其余6例患者组织病理表现显示为恶变,其中4例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符合腱鞘巨细胞瘤的免疫特征,流式细胞检测显示1例DNA倍体类型为异倍体类型,3例为二倍体,S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5%,11.6%和2.6%。对其肿物切除和扩大切除后,未经化疗和放疗,随访1.5—7.5年,平均4.5年,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恶性腱鞘巨细胞瘤极为罕见,一些患者预后极差。但一些组织病理表现恶性的腱鞘巨细胞瘤,如能彻底切除,仍有较好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瘤 腱鞘 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鼠周围神经端侧缝合与侧侧缝合修复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秦荣生 李健宁 +6 位作者 钟延丰 王盛兰 郑菊阳 马勇光 薛宏宇 李东 王侠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神经缝合修复方式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将SD鼠分为两组。端 侧缝合组 :将腓神经远侧断端与去外膜胫神经 (开窗 )行端侧缝合 ,开窗大小相当于腓神经的直径。侧 侧缝合组 :将腓神经远侧断段侧壁去除外膜 ,同样胫... 目的 进一步探讨神经缝合修复方式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将SD鼠分为两组。端 侧缝合组 :将腓神经远侧断端与去外膜胫神经 (开窗 )行端侧缝合 ,开窗大小相当于腓神经的直径。侧 侧缝合组 :将腓神经远侧断段侧壁去除外膜 ,同样胫神经侧壁去外膜 ,两者去除外膜的面积相当于腓神经直径的 3倍。将去外膜的两神经干进行侧 侧缝合。通过足印分析法 ,组织学方法 ,电生理 ,神经纤维密度等测量。比较两种修复法神经再生质量。 结果 术后 16周时端 侧组和侧 侧组腓神经功能指数分别为 (- 39 92± 11 6 7)和 ( 6 4 49± 31 31) (P =0 0 33) ,有显著差异。电生理术后 16周侧 侧组腓神经潜伏期 (Lat) (1 17± 0 2 6 )、波幅 (Amp) (2 4 9± 3 5 9)优于端 侧组Lat(1 42±0 0 6 )、Amp(16 5± 7 0 4)。组织学检查显示侧 侧组神经纤维密度 (4 330± 6 72 )较端 侧组 (3186± 199)高。 结论 鼠类腓 胫神经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引导组织再生 神经再生 缝合技术 SD鼠
原文传递
端粒酶hTRT基因在睾丸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叶哲伟 陈晓春 +4 位作者 鲁功成 杨秀萍 候琳 周文定 杨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8-419,T002,共3页
目的 研究端粒酶hTRT基因在睾丸肿瘤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对 5 1例男性睾丸肿瘤组织和 10例正常睾丸组织中端粒酶hTRT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定位 ,并应用HPIAS 10 0 0高清晰度图像处理系统对hTRT阳性信号进... 目的 研究端粒酶hTRT基因在睾丸肿瘤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对 5 1例男性睾丸肿瘤组织和 10例正常睾丸组织中端粒酶hTRT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定位 ,并应用HPIAS 10 0 0高清晰度图像处理系统对hTRT阳性信号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端粒酶hTRT基因在睾丸肿瘤组织中有极高的表达 ,其阳性率为 92 .16 % ( 4 7/5 1) ,端粒酶hTRT基因表达强度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 ,睾丸良性肿瘤与睾丸恶性肿瘤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在睾丸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及正常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 ,并且其强阳性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分布定位一致。结论 端粒酶hTRT有可能成为睾丸肿瘤诊断的新标志物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原位杂交 睾丸肿瘤 基因表达 HTRT基因
原文传递
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秋珍 赵炜 +3 位作者 脱朝伟 王子红 吴秉铨 张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 建立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为探讨其发病机理和实验治疗提供工具。方法 将 11例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植入裸鼠脾实质内 ,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及其形态学特征 (光镜、电镜、免疫... 目的 建立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为探讨其发病机理和实验治疗提供工具。方法 将 11例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植入裸鼠脾实质内 ,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及其形态学特征 (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 )。结果 筛选出 1株人脾原发性 (非霍奇金B细胞性裂核细胞型 )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BFNHL HMN 1) ,已传至 41代 ;1株人脾原发性 (非霍奇金B细胞性裂核细胞型 )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 (LM BFNHL HMN 2 ) ,已传至 47代 ;1株人脾原发性 (非霍奇金T免疫母细胞 )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TINHL HMN 3) ,已传至 37代。共移植裸鼠 6 11只 ,其肿瘤移植生长率、肝转移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 0 %。BFNHL HMN 1和TINHL HMN 3肿瘤完全限于脾内 ,呈结节状生长 ,或伴有脾门淋巴结累及 ,无腹腔淋巴结和器官转移。LM BFNHL HMN 2肿瘤不仅限于脾脏 ,并有脾门淋巴结及肝转移。原位移植瘤组织经病理学、超微结构观察、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的分析 ,表明与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细胞相一致。结论 所建立的 3株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完整地模拟了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裸小鼠 原位移植 生物学特性 脾肿瘤 肿瘤移植 肿瘤转移 疾病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