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两性霉素B及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对侵袭性真菌病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亚彬 王千 +3 位作者 张浩 万喆 李若瑜 刘伟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5期277-282,共6页
目的了解国产两性霉素B(AMB)及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对侵袭性真菌病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制定的M27-A3和M38-A2方案测定国产AMB及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对108株侵袭性真菌病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目的了解国产两性霉素B(AMB)及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对侵袭性真菌病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制定的M27-A3和M38-A2方案测定国产AMB及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对108株侵袭性真菌病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最低有效浓度(MEC)值。结果 AMB对受测几乎所有菌株的MIC值均≤2mg/L,但对土曲霉、多育赛多孢、尖端赛多孢的MIC值分别为2~4mg/L、>16mg/L、1~8mg/L;AMB对耐唑类药物的念珠菌及曲霉的MIC值均2mg/L;氟康唑(FLC)对受测的所有丝状真菌的MIC值均>64mg/L;伊曲康唑(ITR)对茄病镰刀菌、多育赛多孢、卷枝毛霉等的MIC值分别为8mg/L、>16mg/L、>16mg/L;伏立康唑(VRC)对茄病镰刀菌、多育赛多孢及受测的所有毛霉的MIC值均≥16mg/L;泊沙康唑(POS)对茄病镰刀菌、多育赛多孢、卷枝毛霉等的MIC值均>16mg/L;米卡芬净(MCF)和卡泊芬净(CAS)对隐球菌、毛孢子菌、毛霉、茄病镰刀菌及尖端赛多孢菌的MIC及MEC值均≥16mg/L,对多育赛多孢菌的MEC值分别为8mg/L和4mg/L。结论同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相比,AMB对分离自中国的常见侵袭性真菌病的病原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但对土曲霉和赛多孢菌抑菌活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两性霉素B 体外敏感性试验 病原真菌
下载PDF
CARD9突变在真菌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逸 王晓雯 李若瑜 《微生物与感染》 2018年第4期233-244,共12页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ontaing protein 9,CARD9)属于CARD家族中的一员,存在于脾、肝、胎盘、肺、脑等人体多种组织中,是高度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细胞等髓系细胞中的一个重要衔接蛋白。CARD...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ontaing protein 9,CARD9)属于CARD家族中的一员,存在于脾、肝、胎盘、肺、脑等人体多种组织中,是高度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细胞等髓系细胞中的一个重要衔接蛋白。CARD9可与Bcl-10、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转运蛋白1(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translocation protein 1,MALT-1)结合并形成CARD9-Bcl-10-MALT-1(CBM)复合体,作为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CLR)等通路的重要媒介,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炎症信号通路,在抗真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报道14个国家共56例患者发生18种CARD9突变的报道,真菌类型涉及念珠菌、皮肤癣菌、暗色真菌及曲霉等。本文针对CARD9突变在不同真菌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真菌感染 念珠菌 皮肤癣菌 暗色真菌 曲霉
下载PDF
致病性曲霉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千 李若瑜 刘伟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第2期116-121,共6页
随着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致病性真菌的耐药率越来越高,耐药曲霉对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治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致病性曲霉耐药性的确定主要依靠抗真菌药敏试验和分子诊断。在有关曲霉耐药机制的研究中,报道最多的是曲霉对唑类药... 随着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致病性真菌的耐药率越来越高,耐药曲霉对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治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致病性曲霉耐药性的确定主要依靠抗真菌药敏试验和分子诊断。在有关曲霉耐药机制的研究中,报道最多的是曲霉对唑类药物的耐药,其机制主要包括外排泵表达增加、靶酶Cyp51突变和表达水平增高、形成生物膜,以及热休克蛋白90(Hsp90)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而导致的耐药。本文就上述领域近年来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耐药 唑类抗真菌药物
下载PDF
播散性暗色丝孢霉病患者CARD9突变及相关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瑞珺 王晓雯 +1 位作者 万喆 李若瑜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第1期14-23,共10页
暗色丝孢霉病是指由暗色真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乃至深部组织脏器的感染。本研究探讨1例由皮肤及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逐渐进展为播散性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的遗传背景及其抗真菌免疫功能。收集患者10余年病情进展的临床资料及真菌检查结... 暗色丝孢霉病是指由暗色真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乃至深部组织脏器的感染。本研究探讨1例由皮肤及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逐渐进展为播散性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的遗传背景及其抗真菌免疫功能。收集患者10余年病情进展的临床资料及真菌检查结果,进行临床资料及真菌学研究;对外周血DNA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遗传学研究;提取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流式细胞术、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进行免疫学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9,CARD9)基因存在新的复合杂合错义突变(p.R35Q和p.E81K),CARD9蛋白表达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Th1和Th17细胞比例均降低;PBMC抗疣状瓶霉感染存在天然及适应性免疫缺陷。本研究首次报道1例播散性暗色丝孢霉病患者存在CARD9基因新发错义突变,同时发现患者PBMC抗真菌的天然及适应性免疫存在缺陷,提示CARD9蛋白在暗色丝孢霉病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暗色丝孢霉病 CARD9 疣状瓶霉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免疫缺陷
下载PDF
氟曲马唑对足癣分离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5
作者 李亚丽 万喆 +2 位作者 陈伟 王爱平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评价氟曲马唑对足癣分离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联苯苄唑相比。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M-38 A2(皮肤癣菌)和M27-A3(酵母菌)微量液基稀释法对病原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氟曲马唑对红色毛癣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 目的评价氟曲马唑对足癣分离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联苯苄唑相比。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M-38 A2(皮肤癣菌)和M27-A3(酵母菌)微量液基稀释法对病原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氟曲马唑对红色毛癣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31~2μg/m L,MIC50为0.5μg/m L,MIC90为1μg/m L,GM值为0.637μg/m L;联苯苄唑分别为0.031~16μg/m L,0.25μg/m L,2μg/m L,0.634μg/m L;两药对红色毛癣菌MIC G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4)。氟曲马唑对趾(指)间毛癣菌MIC范围为0.031~1μg/m L,MIC50为0.031μg/m L,MIC90为0.5μg/m L,GM值为0.17μg/m L;联苯苄唑分别为0.125~16μg/m L,1μg/m L,2μg/m L,1.886μg/m L;两药对趾(指)间毛癣菌MIC GM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尽管酵母菌菌株数偏少,但研究结果显示两药对念珠菌属和毛孢子菌属MIC GM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31)。结论氟曲马唑对红色毛癣菌的抗菌活性与联苯苄唑相似,但对趾(指)间毛癣菌、念珠菌属和毛孢子菌属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联苯苄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曲马唑 联苯苄唑 皮肤癣菌 酵母菌 体外抗菌活性
下载PDF
烟曲霉在不同温度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晋卿 刘伟 +2 位作者 谭静文 万喆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确定烟曲霉的最适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及致死温度。方法生长曲线法用来确定培养烟曲霉的最适宜培养基,并测定其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菌落计数法用来确定其致死温度。结果 1)酵母浸膏培养基(yeast ex-tract medium,YG)是... 目的确定烟曲霉的最适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及致死温度。方法生长曲线法用来确定培养烟曲霉的最适宜培养基,并测定其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菌落计数法用来确定其致死温度。结果 1)酵母浸膏培养基(yeast ex-tract medium,YG)是测定烟曲霉生长曲线的最适宜培养基;2)在YG培养基中,37℃是烟曲霉的最适宜生长温度,52℃为其最高生长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菌株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3)65℃处理180 min或70℃处理120 min能使烟曲霉完全失活。结论在YG培养基中,37℃是烟曲霉的最适宜生长温度,52℃为其最高生长温度;烟曲霉的致死条件为65℃处理180min或70℃处理1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温度 生长曲线
下载PDF
指(趾)间毛癣菌致须癣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雯 李亚丽 +5 位作者 王红 陈伟 万喆 涂平 李若瑜 王爱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患者男,31岁,养羊史。上唇部、下颌部、颏部、颈前上部皮损4个月,逐渐加重。皮损呈红色肿胀性浸润性损害,上有结节、脓疱、结痂,有脓液外溢,压痛明显,胡须大部分脱落,亦见一些断须,易拔出。脓液真菌镜检可见透明分支分隔菌丝,真菌培养为... 患者男,31岁,养羊史。上唇部、下颌部、颏部、颈前上部皮损4个月,逐渐加重。皮损呈红色肿胀性浸润性损害,上有结节、脓疱、结痂,有脓液外溢,压痛明显,胡须大部分脱落,亦见一些断须,易拔出。脓液真菌镜检可见透明分支分隔菌丝,真菌培养为指(趾)间毛癣菌,组织病理显示为感染肉芽肿改变。诊断须癣,给予患者口服伊曲康唑400 mg/d治疗6周,之后伊曲康唑200mg/d联合特比萘芬250mg/d治疗6周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癣 指(趾)间毛癣菌 治疗
下载PDF
病原性曲霉三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亚彬 王千 +1 位作者 李若瑜 刘伟 《菌物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199-206,共8页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人群的不断增加,侵袭性曲霉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然而随着三唑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病原性曲霉对三唑类药物的耐药率逐渐增加,是临床治疗重大挑战。文中综述了病原性曲霉对三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曲霉...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人群的不断增加,侵袭性曲霉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然而随着三唑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病原性曲霉对三唑类药物的耐药率逐渐增加,是临床治疗重大挑战。文中综述了病原性曲霉对三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曲霉对三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cyp51的突变与过表达、药物外排泵的过表达、应激适应通路的激活、生物膜的形成,以及脂质合成相关基因参与而导致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三唑类药物 耐药机制 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 外排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