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典学的人类学相关性:还原并反思地引申一种主张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铭铭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75,共34页
近代人类学的奠基者曾高度重视借鉴古典学的研究成果。20世纪初,学科理念发生巨变。此后数十年间,古典学者继续借鉴人类学思想,而现代新人类学中重视古典学的学者却越来越少。20世纪60年代初,克拉克洪在其所著《论人类学与古典学的关系... 近代人类学的奠基者曾高度重视借鉴古典学的研究成果。20世纪初,学科理念发生巨变。此后数十年间,古典学者继续借鉴人类学思想,而现代新人类学中重视古典学的学者却越来越少。20世纪60年代初,克拉克洪在其所著《论人类学与古典学的关系》一书中对这一变化表示喜忧参半。他乐见人类学思想渗入古典学,担忧人类学因减少汲取古典学的养分而丢失其本来的品质。克拉克洪指出,人类学的根基是人文与科学,此二者均为古希腊人的发明,现代新人类学要保持其品格,便有必要重返古希腊。鉴于克氏主张的重要性,本文力图对之加以还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本文认为,克拉克洪有规避西学人类学的神学关联及过度渲染古希腊特殊性的倾向,更存在以"文化"概念"消化"文野关联的问题。要扭转这类倾向,克服这类问题,应有选择地丰富古典旧人类学有关"中间环节"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古典学 文明关联 人文与科学 中国学
下载PDF
在国族与世界之间: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的构想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铭铭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3,共53页
1913年至1930年间,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将文明重新界定为介于国族与世界之间的物质、制度、精神实体及它们的道德生境。本文系统考察了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构想的由来、学术和现实政治针对性以及对当下社会科学革新的意义... 1913年至1930年间,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将文明重新界定为介于国族与世界之间的物质、制度、精神实体及它们的道德生境。本文系统考察了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构想的由来、学术和现实政治针对性以及对当下社会科学革新的意义。文章指出,这一构想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得到集中表达。在此期间,有宗教和科学双重基础的西方理性主义文明论与19世纪末出现的极端国族主义文化论,时而相互对立,时而相互结合,给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现实问题和思想问题。心灵穿梭在共同体之间,莫斯对流动在疆界之间的文明现象给予了关注,对这些现象及其形式和区域分布之研究做了人文科学的总体展望。莫斯的相关设想在当下仍具有高度的现实针对性。鉴于社会科学(包括美式区域研究)长期受制于国族与世界对分格局,莫斯对社会存在之"中间领域"("诸文明")的论述将持续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文明 社会学年鉴派 国族 世界 人类学
下载PDF
民族平等与群体优惠政策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共15页
积极帮助少数族群在各方面尽快发展起来,使他们达到与主流族群相似的发展水准,这是社会普遍承认并接受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一种是列宁主义的思路和做法,即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实行对于"大族群"成员的整体性的不平等来"... 积极帮助少数族群在各方面尽快发展起来,使他们达到与主流族群相似的发展水准,这是社会普遍承认并接受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一种是列宁主义的思路和做法,即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实行对于"大族群"成员的整体性的不平等来"补偿"少数族群成员在历史上曾经受到的整体性不平等,用行政手段明确各个族群成员之间的身份边界并对少数族群全体成员实行"整体性"优待,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通过族群优待以达到族群平等"的思路,也可以归类于戈登所说的"团体的多元主义"。另一种思路和做法,就是戈登说的"自由主义的多元主义",淡化甚至无视族群背景,而单纯依照每个具体人员的客观状况,一视同仁地根据实际需要对个体而不是族群进行照顾和实行优惠。现实社会中需要对这两种做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要充分考虑到每种做法的利与弊。在从族群政治不平等的社会进入到平等的社会之后的一个时期内,需要采用"团体的多元主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制订调整措施,逐步向取消优惠政策的方向过渡,最后调整到"自由主义的多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平等 优惠政策 团体的多元主义 自由主义的多元主义
下载PDF
升平之境:从《意大利游记》看康有为欧亚文明论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铭铭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6,共56页
本文以康有为完成于1904年底的《意大利游记》为说明性个案,试图呈现其欧亚文明论的基本面貌。文章将文本与这位"先时之人物"所处的时代相联系,勾勒出康氏的旅欧行程、意大利考察和文明叙述的轮廓,梳理了康氏在其"异域志... 本文以康有为完成于1904年底的《意大利游记》为说明性个案,试图呈现其欧亚文明论的基本面貌。文章将文本与这位"先时之人物"所处的时代相联系,勾勒出康氏的旅欧行程、意大利考察和文明叙述的轮廓,梳理了康氏在其"异域志"中表达的有关升平一统(帝国)、中西文明之异、文明关联互动等看法。文章指出,《意大利游记》是古代华文异域志的近代遗响,而康有为借之表达的看法,实构成一种"文明—现代性"主张。本文为作者所写有关法国社会学年鉴派文明与文明研究构想之论文的续篇。文章指出,康有为对文明的界定与其同龄人涂尔干的看法有诸多相通之处,但也有不同点:康氏与涂氏都将现实发生的文明界定为"超社会现象",视其为国族与世界之间的中间范畴,但相比于从结构观点看文明的涂尔干,康氏在考察文明的存在方式时更关注其历史的治乱轮替动态,也更为重视其政体实现形式。文章最后,作者思考了20世纪康氏欧亚文明论的遭际,指出相比"国族营造"之社会科学,康有为融通"我他"文明的叙述依旧有其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欧亚 合国 升平 中间环节 人类学
下载PDF
汉语的功能转型、语言学习与内地办学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共17页
为了改变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不断拉大的发展差距,西部地区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影响西部少数民族青少年学习和掌握现代知识体系和就业技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汉语学习。从语言的工具性、... 为了改变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不断拉大的发展差距,西部地区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影响西部少数民族青少年学习和掌握现代知识体系和就业技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汉语学习。从语言的工具性、语言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对应性、知识体系的语言载体等方面来看,汉语文是中国国内各族青少年学习现代知识体系的不可替代的语言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为西藏和新疆学生建立的"内地班"学习项目,以及新疆和西藏近些年推行的"双语教育"项目,都具有长远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体系 汉语学习 内地办学
下载PDF
费孝通(英文版《社会理论百科全书》词条)
6
作者 王铭铭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89-99,共11页
说明:本文是应《社会理论百科全书》编委会之邀而写的词条(1),它是关于费孝通先生和他的思想世界的。在西方主导的社会理论界所出版的社科类词书中,介绍现代中国学者社会思想的词条,或属首次。在撰写词条时,我一直怀有在国际社会科... 说明:本文是应《社会理论百科全书》编委会之邀而写的词条(1),它是关于费孝通先生和他的思想世界的。在西方主导的社会理论界所出版的社科类词书中,介绍现代中国学者社会思想的词条,或属首次。在撰写词条时,我一直怀有在国际社会科学界恢复费孝通先生思想世界之整体面貌的心愿,这使我下笔时难抑兴奋,以至最后完成的篇幅大大超过要求。编委会发表其英文版时作了删节,特别是删去了其中与《江村经济》和"差序格局"关系不那么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亲属制度 中国人类学 雷德菲尔德 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 乡土工业 英文版 百科全书
原文传递
古典学的人类学相关性
7
作者 王铭铭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8期133-134,共2页
近代人类学的奠基者曾高度重视借鉴古典学的研究成果。20世纪初,学科理念发生巨.变。此后数十年间,古典学者继续借鉴人类学思想,而现代新人类学中重视古典学的学者却越来越少。20世纪60年代初,克拉克洪在其所著《论人类学与古典学的关... 近代人类学的奠基者曾高度重视借鉴古典学的研究成果。20世纪初,学科理念发生巨.变。此后数十年间,古典学者继续借鉴人类学思想,而现代新人类学中重视古典学的学者却越来越少。20世纪60年代初,克拉克洪在其所著《论人类学与古典学的关系》一书中对这一变化表示喜忧参半。他乐见人类学思想渗入古典学,担忧人类学因减少汲取古典学的养分而丢失其本来的品质。克拉克洪指出,人类学的根基是人文与科学,此二者均为古希腊人的发明,现代新人类学要保持其品格,便有必要重返古希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理念 克拉克洪 人类学思想 古典学 人文与科学 研究成果 相关性 奠基者
原文传递
局部作为整体--从一个案例看社区研究的视野拓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铭铭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120,244,共23页
20世纪30年代中期,吴文藻结合人文区位学与民族志的相关论述,提出了有广泛影响的社区研究方法论。在本文中,作者借个人的一个既有研究案例说明这一方法论的内涵,并提出,要同时关照吴文藻所述的社区整体性与局部性,便应将研究视野拓展到... 20世纪30年代中期,吴文藻结合人文区位学与民族志的相关论述,提出了有广泛影响的社区研究方法论。在本文中,作者借个人的一个既有研究案例说明这一方法论的内涵,并提出,要同时关照吴文藻所述的社区整体性与局部性,便应将研究视野拓展到人的社会关系领域之外。延伸有关文化的物质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论述,作者指出,作为一个"更大世界"的社区,除了是社会共同体之外,还包含超出社区边界并与之形成不同形式的关联性的半自然和自然世界、"精神世界",及通过研究宇宙观与现实社会之间关系可以认识到的"抽象世界"。此外,作者还质疑了大小传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民族志 生活世界 宇宙观 文明
原文传递
植物/文化:《物与人》《地方知识与自然阶序》序文二则
9
作者 王铭铭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40-148,共9页
一、《物与人——安溪铁观音人文状况调查与研讨实录》[1]序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之间,在我的田野之路上,安溪再次成为一个停靠站(我曾于1991—1995年之间在安溪停留多时)。两个时间点,一个是我带几位学徒去这个铁观音原乡实地考察的环... 一、《物与人——安溪铁观音人文状况调查与研讨实录》[1]序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之间,在我的田野之路上,安溪再次成为一个停靠站(我曾于1991—1995年之间在安溪停留多时)。两个时间点,一个是我带几位学徒去这个铁观音原乡实地考察的环节,一个是我配合地方政府组织围绕着茶的人文学国际研讨活动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类学 铁观音
原文传递
从《意大利游记》看康有为欧亚文明论
10
作者 王铭铭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9期11-12,共2页
康有为在海外游历中进入的是人类学研究者常引以为;自豪的“他者之境”。康氏之创作旨趣超越了“我者”局限,文体富.有异域志形质,相当接近人类学的异域叙述。这一形质并不由他新创,更非由模仿而来(当时人类学尚未在华立足),而是他通过... 康有为在海外游历中进入的是人类学研究者常引以为;自豪的“他者之境”。康氏之创作旨趣超越了“我者”局限,文体富.有异域志形质,相当接近人类学的异域叙述。这一形质并不由他新创,更非由模仿而来(当时人类学尚未在华立足),而是他通过因袭扬弃古人积淀的传统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形质 文明论 意大利游记 人类学 海外游历 创作旨趣 异域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