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的病理诊断与联合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熊焰 张波 +4 位作者 聂立功 吴世凯 赵虎 李东 邸吉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1-356,共6页
探讨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SMARCA4-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SMARCA4-UT)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策略。SMARCA4-UT是2021版《世界卫生组织胸部肿瘤分类》中的新类型,各科医生对其诊断、治疗、预后等问题均较为陌生。本... 探讨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SMARCA4-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SMARCA4-UT)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策略。SMARCA4-UT是2021版《世界卫生组织胸部肿瘤分类》中的新类型,各科医生对其诊断、治疗、预后等问题均较为陌生。本次多学科研讨会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胸部SMARCA4-UT为例,集中研讨了该类肿瘤的病理诊断、分子检测、治疗相关分子靶点、免疫检验点抑制剂治疗以及新辅助治疗反应的病理学评估等问题。患者为老年男性,有长期吸烟史,以右肺下叶实性肿瘤快速进展入院。病理学检测,肿瘤细胞上皮样,组织结构上无任何分化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34弥漫阳性,SALL4部分细胞阳性,SMARCA4基因编码的蛋白BRG1表达缺失;二代测序证实,肿瘤存在SMARCA4基因突变(c.2196T>G,p.Y732Ter)。综上,病理诊断符合胸部SMARCA4-UT。术前TNM分期为T1N2M0(ⅢA)。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 1,PD-L1,克隆号SP26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阳性肿瘤细胞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为2%。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检测结果为16.3/Mb,微卫星检测结果为微卫星稳定型(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经化疗联合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新辅助治疗两周后,行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新辅助治疗反应的病理学评估结果为病理学完全缓解(complete pathologic response,CPR),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分期为ypT0N0M0。术后完成了5周期化疗联合免疫检测点抑制剂辅助治疗。随访截止2022年10月,肿瘤无复发、转移,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阴性。目前认为,只要BRG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无论是否检测到SMARCA4基因突变,均可归入SMARCA4缺失性肿瘤,SMARCA4缺失性肿瘤包括多种癌和肉瘤。SMARCA4-UT的诊断,除了BRG1表达缺失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组织形态,并排除其他伴有BRG1表达缺失的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胸部常见恶性肿瘤。SMARCA4-UT恶性度高、总体预后差,几乎没有靶向治疗驱动基因突变,化疗效果差,而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是目前唯一显示疗效的药物。本病例是SMARCA4-UT病理诊断、分子检测和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的一个成功案例,对于所有SMARCA4缺失性肿瘤的诊治都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 肿瘤突变负荷 免疫检验点抑制剂 新辅助治疗 病理学评估
下载PDF
纵隔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廖纪萍 胡艳 +4 位作者 邱建星 金哲 张红 马靖 王广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 探讨纵隔纤维化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至2015年确诊的12例纵隔纤维化患者,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55~86岁,平均68.8岁,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气管镜下表现和预后.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 目的 探讨纵隔纤维化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至2015年确诊的12例纵隔纤维化患者,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55~86岁,平均68.8岁,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气管镜下表现和预后.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11例)、咳嗽(7例)和喘息(6例).影像学表现为纵隔不定型软组织影,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钙化(9例),继发多叶、段的支气管及肺动脉狭窄(12例),肺静脉狭窄(6例),肺不张(6例)和不对称肺水肿(7例).气管镜下可见弥漫叶、段支气管扭曲、狭窄,多发黏膜色素沉着、水肿,1例患者于支气管镜术后猝死,主要并发症为肺动脉高压.11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7年,5例病情进展,抗结核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结论 本组患者纵隔纤维化以多发叶、段肺血管和气道受累狭窄,支气管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部分患者抗结核及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疾病 结核 高血压 肺性 预后
原文传递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6
3
作者 廖纪萍 阙呈立 +3 位作者 孙立颖 金哲 马靖 王广发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院呼吸监护室的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特点、临床资料、3d及14 d的预后。结果纳入8例患者...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院呼吸监护室的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特点、临床资料、3d及14 d的预后。结果纳入8例患者,平均年龄(62.4±18.0)岁,男3例,女5例。所有患者均患有基础疾病,6例为免疫抑制患者,7例患者发病前2周内接受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6例接受机械通气,肺脏是主要病源。菌种鉴定均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病48h内平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为(28.3±7.5)分,C反应蛋白(18.2~231.0mg/L)和降钙素原(0.1~25.0ng/ml)个体差异较大。3d死亡率为4/8,均为入APACHEⅡ>25分的患者;14d死亡率为6/8,PCT>0.5ng/ml的患者均死亡。结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患者14d的预后和疾病严重程度及降钙素原升高有关。对于APACHEⅡ>25分、降钙素原升高、之前接受机械通气的高度可疑患者应考虑在血培养结果回报前抢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菌血症 预后
原文传递
碘普罗胺导致的以肺炎为突出表现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一例
4
作者 廖纪萍 赵燕妮 +2 位作者 王广发 阙呈立 马靖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59,共3页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又称为药物反应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全身性症状综合征(DRESS),是一种潜在的可致死的严重药物过敏反应。造影剂导致的DRESS报道罕见,现报道1例碘普罗胺导致的以肺炎为突出表现的DRESS病例。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碘普罗胺 肺炎 嗜酸粒细胞增多 药物过敏反应 DIHS 药物反应 全身性
原文传递
大气污染对人体肺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廖纪萍 王广发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11期878-880,F0003,共4页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气污染也越来越成为危险公众健康,尤其是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健康的世界问题。鉴于肺功能和心肺疾病导致的病死率关系密切,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大气污染对人体肺功能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肺功能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