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治愈寻常型天疱疮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明悦 高昱 +2 位作者 彭洋 朱学骏 陈喜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9-681,共3页
目的:总结寻常型天疱疮(PV)的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系统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治愈并随访至少2年的PV患者。结果:128例患者经激素系统治疗后获得临床治愈(泼尼松或等效激素剂量≤10mg/d或完全停药.且皮损完全消... 目的:总结寻常型天疱疮(PV)的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系统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治愈并随访至少2年的PV患者。结果:128例患者经激素系统治疗后获得临床治愈(泼尼松或等效激素剂量≤10mg/d或完全停药.且皮损完全消退持续≥6个月),激素平均控制剂量在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度患者中分别为(38.9±18.1)mg/d、(51.3±16.2)mg/d、(68.8±15.6)mg/d和(88.3±16.0)mg/d(P〈0.001)。激素控制剂量在≤40mg/d、45~60mg/d、65~80mg/d和〉80mg/d范围时,首次减量时间分别为(85.0±85.9)d、(47.7±36.0)d、(36.3±16.0)d和(27.0±18.1)d(P〈0.001)。全部患者在应用激素6年内达到临床治愈,其中80.2%(101/126)用时≤3年,98.4%(124/126)≤5年。每年激素减量为前一年的50%。结论:PV可在3-6年内临床治愈;按每年50%的速度递减激素可有效控制病情:减量过快或幅度过大是病情复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天疱疮 糖皮质激素 治疗
下载PDF
1%氟曲马唑乳膏治疗足癣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爱平 万喆 +11 位作者 顾军 徐金华 李明 席丽艳 郝飞 张建中 赵广 姚晨 王蕊 刘博 王玉梅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评价1%氟曲马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非劣效临床试验,每天1次外用,疗程4周。结果主要疗效4周时的总有效率氟曲马唑组为71.43%,联苯苄唑组为64.81%(P=0.190)。在6周时(停药后2周),总有效率分别... 目的评价1%氟曲马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非劣效临床试验,每天1次外用,疗程4周。结果主要疗效4周时的总有效率氟曲马唑组为71.43%,联苯苄唑组为64.81%(P=0.190)。在6周时(停药后2周),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71.60%(P=0.018);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6.16%和77.50%(P=0.045);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43%和91.58%(P=0.504)。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氟曲马唑组2.44%,联苯苄唑组2.46%(P=1.000),主要表现为用药局部皮肤刺激。结论 1%氟曲马唑乳膏治疗足癣有效安全,4周时总疗效非劣效于1%联苯苄唑乳膏,但在6周时总疗效优于1%联苯苄唑乳膏,主要体现在真菌学疗效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曲马唑 联苯苄唑 足癣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RPR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例
3
作者 刘伟 季素珍 +1 位作者 陈伟 李若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干燥综合征以泪腺和唾液腺的淋巴细胞浸润伴有干燥性角、结膜炎及口腔干燥为主要表现,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干燥性角、结膜炎及口腔干燥,但不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我们最近诊治... 干燥综合征以泪腺和唾液腺的淋巴细胞浸润伴有干燥性角、结膜炎及口腔干燥为主要表现,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干燥性角、结膜炎及口腔干燥,但不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我们最近诊治1例首先表现为血浆反应素快速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下载PDF
临床误诊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创伤性神经瘤1例
4
作者 林萍萍 王澍 +2 位作者 陈喜雪 涂平 李航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5-166,共2页
患者男,32岁。因左腹股沟区域皮下结节2个月于2019年10月就诊。患者6年前于左大腿拉伤处形成一直径约2 cm的结节,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2年前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为“瘢痕疙瘩”,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遂就诊... 患者男,32岁。因左腹股沟区域皮下结节2个月于2019年10月就诊。患者6年前于左大腿拉伤处形成一直径约2 cm的结节,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2年前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为“瘢痕疙瘩”,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遂就诊于我院行慢Mohs显微描记手术切除皮损,术后回报切缘未见异常,二期愈合。2个月前,患者左腹股沟区域距术后瘢痕约1 cm处出现一皮下结节,伴针刺感,无瘙痒,遂再次就诊于我科。患者否认其他系统性疾病,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淋巴结转移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皮下结节 系统性疾病 临床误诊 针刺感 二期愈合 瘢痕疙瘩
原文传递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澍 李航 +1 位作者 李若瑜 王明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5-1091,共7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既往研究表明,银屑病与肾损伤存在一定关联,慢性肾脏病是其共病之一。生物制剂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均表明,生物制剂治疗不合并肾损伤的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既往研究表明,银屑病与肾损伤存在一定关联,慢性肾脏病是其共病之一。生物制剂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均表明,生物制剂治疗不合并肾损伤的银屑病患者在肾功能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而针对合并肾损伤的银屑病患者,目前研究表明,生物制剂治疗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但目前的研究以病例报告和小规模的回顾性研究为主,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生物制剂治疗在合并肾损伤的银屑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生物制剂 慢性肾脏病 肾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指腹疼痛性结节1例
6
作者 赵春霞 李航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0-711,714,共3页
患者女,23岁,左手拇指指腹结节伴疼痛2年。皮肤科情况:左手拇指指腹可触及一个约1 cm大小皮下结节,边界清楚伴压痛。予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示:囊腔样结构,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可见颗粒层,腔内见层叠状角质物。诊断:表皮样囊肿。
关键词 表皮样囊肿 指腹 外伤 HPV感染
下载PDF
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2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伟 王爱平 +1 位作者 陈伟 李若瑜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2年第5期340-341,共2页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经典性传播疾病,从发现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近些年来,梅毒患者在我国不断增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 梅毒 艾滋病病毒 同性性接触
原文传递
慢性荨麻疹诊治: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8
作者 赵作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5-1109,共5页
慢性荨麻疹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传统治疗以口服抗组胺药物为主,而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靶向治疗逐渐成为新的治疗选择。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可以更快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效果和... 慢性荨麻疹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传统治疗以口服抗组胺药物为主,而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靶向治疗逐渐成为新的治疗选择。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可以更快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逐渐得到临床证实。本文总结分析慢性荨麻疹临床诊疗现状和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为临床管理这类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肥大细胞 免疫球蛋白E 组胺拮抗药 奥马珠单抗
原文传递
二期梅毒合并花斑癣1例
9
作者 刘伟 陈伟 李若瑜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2年第1期58-58,60,共2页
梅毒是目前我国重点防治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些年来各种原因导致梅毒的发病快速增加[1],已经引起我国各界的高度重视。在临床上,梅毒螺旋体可以侵犯各种器官和组织[2],其临床表现,尤其是二期梅毒和复发性梅毒的皮疹十分多样,往往可以... 梅毒是目前我国重点防治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些年来各种原因导致梅毒的发病快速增加[1],已经引起我国各界的高度重视。在临床上,梅毒螺旋体可以侵犯各种器官和组织[2],其临床表现,尤其是二期梅毒和复发性梅毒的皮疹十分多样,往往可以模拟各种疾病[3],造成误诊。但是,也并非所有皮疹均由梅毒引起,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仔细鉴别各种表现的皮疹,并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对于临床工作者正确诊断和治疗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临床上曾遇到1例合并了花斑癣的二期梅毒,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期梅毒 花斑癣
原文传递
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擘 宋晓婷 +4 位作者 廖双璐 于淼 栾婷婷 李若瑜 赵作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评价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纳入对外用药物治疗不敏感或不耐受的中重度AD患者。治疗前由皮肤科医生和患者完成4项量表评估, 包括研究者整... 目的评价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纳入对外用药物治疗不敏感或不耐受的中重度AD患者。治疗前由皮肤科医生和患者完成4项量表评估, 包括研究者整体评估(IGA)、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同时留取患者皮疹照片并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及总IgE检查, 除外禁忌后予口服巴瑞替尼2 mg/d治疗16周。治疗开始后在第1、2、4、8、12、16和20周定期随访, 评估以上4种评分, 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纳入24例AD患者, 均完成16周的药物治疗和20周的随访观察。4种评分开始治疗后20周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第20周时, IGA评分由基线(4.13 ± 0.61)分降至(1.12 ± 0.49)分(t = 22.70, P < 0.001), EASI评分由(37.59 ± 14.86)分降至(4.53 ± 3.78)分(t = 10.55, P < 0.001), NRS评分由(6.83 ± 2.26)分降至(0.72 ± 0.58)分(t = 10.69, P < 0.001), DLQI评分由(18.67 ± 8.64)分降至(1.39 ± 0.85)分(t = 8.40, P < 0.001)。随访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 3例在开始口服药物时出现胃部不适, 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3例出现急性过敏表现(1例过敏性结膜炎、2例急性荨麻疹), 使用抗组胺药物后很快缓解且无复发。结论巴瑞替尼可为AD尤其是外用药物控制不佳、需考虑加用系统药物的中重度AD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Janus激酶类 蛋白激酶抑制剂 治疗结果 巴瑞替尼
原文传递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擘 宋晓婷 +1 位作者 李若瑜 赵作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评价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纳入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外用药物控制不佳、规范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治疗满16周的AD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 目的评价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纳入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外用药物控制不佳、规范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治疗满16周的AD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治疗开始前、治疗第2、4、8、12、16周研究者整体评估(IGA)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以及源自患者的湿疹评价(POEM)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全部患者结束随访时各项评分和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57例AD患者, 均完成16周的注射药物治疗和随访观察。第16周时, 患者自身IGA评分由基线4.0(4.0, 5.0)分降至1.0(1.0, 1.0)分(Z = 6.65, P < 0.001), EASI评分由30.0(17.2, 36.0)分降至4.0(1.6, 7.3)分(Z = 6.57, P < 0.001), 瘙痒NRS评分由9.0(7.0, 10.0)分降至1.0(0.0, 1.0)分(Z = 6.59, P < 0.001), DLQI评分由15.0(11.5, 20.5)分降至3.0(1.0, 4.0)分(Z = 6.57, P < 0.001), POEM评分由19.0(15.5, 23.0)分降至4.0(2.0, 4.0)分(Z = 6.57, P < 0.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种评分16周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仅2例患者出现结膜炎, 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AD疗效明显, 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3 生物制剂 治疗 药物毒性 度普利尤单抗
原文传递
小汗腺导管癌伴颅骨浸润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乐一 陈喜雪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4-625,共2页
患者男,60岁,因头皮肿物2年余,于2017年2月3日就诊。患者2年前右枕部外伤后头皮出现直径约2cm的皮色肿物,头颅CT提示右侧头皮血肿,未治疗。之后该肿物逐渐增大,并出现红肿、破溃、流脓,无出血,就诊于某医院,考虑痤疮,予抗炎... 患者男,60岁,因头皮肿物2年余,于2017年2月3日就诊。患者2年前右枕部外伤后头皮出现直径约2cm的皮色肿物,头颅CT提示右侧头皮血肿,未治疗。之后该肿物逐渐增大,并出现红肿、破溃、流脓,无出血,就诊于某医院,考虑痤疮,予抗炎治疗,肿物稍变小。但未消退,并逐渐出现萎缩、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浸润 导管癌 小汗腺 头皮肿物 抗炎治疗 头皮血肿 头颅CT 外伤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