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血管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北京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急诊患者血管情况 被引量:4
1
作者 韩玉亮 邢海英 +4 位作者 许珂 黄点点 谢丹妮 李茹洁 黄一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神经内科门急诊患者血管病变情况。方法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急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颈部血管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情况。结果(1)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 目的进一步研究神经内科门急诊患者血管病变情况。方法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急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颈部血管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情况。结果(1)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患者血管狭窄率为11.3%,男性高于女性;颅外血管狭窄率高于颅内血管狭窄率;颈内动脉狭窄率最高。(2)中年组与高龄组颅内外血管狭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狭窄分布随性别变化而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门急诊患者中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以颅外血管狭窄为主,男性血管狭窄率高于女性,颈内动脉狭窄率最高,血管狭窄的分布随年龄、性别变化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彩超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颅内血管 颅外血管 血管狭窄
下载PDF
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内科疾病对肿瘤治疗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李玲 李越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85-0089,共5页
探究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内科疾病对肿瘤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90例肿瘤患者,根据是否有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内科疾病分为干预组45人和常规组45人。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例、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上对比无明显性差异,在抑郁自... 探究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内科疾病对肿瘤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90例肿瘤患者,根据是否有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内科疾病分为干预组45人和常规组45人。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例、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上对比无明显性差异,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比亦无显性差异。结果 干预组在SAS和SDS评分上,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常规组干预后的评分,差异显著。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干预后显著高于常规组。PSQI评分干预后1周、1个月以及3个月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中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95.6%)和护理有效率(97.8%)也均明显高于常规组(84.4%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有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内科疾病的肿瘤患者的治疗预后显著低于无此类疾病的肿瘤患者。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内科疾病可能是影响肿瘤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疾病 神经内科疾病 肿瘤治疗预后 干预效果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热烈祝贺“2012(第二届)北京国际神经病学会议”顺利召开
3
作者 朱珠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7期575-575,共1页
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国心脏病协会联合主办,汉唐博瑞·医学学术机构承办的“2012(第二届)北京国际神经病学会议”于6月2-3日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隆重召开。
关键词 神经病学 会议 中华医学会 美国心脏病协会
下载PDF
从神经心理学和影像学探讨加味五子衍宗颗粒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学美 富宏 +3 位作者 宋萍 王仁贵 刘庚信 王荫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 研究补肾方加味五子衍宗颗粒对轻度认知障碍 (MCI)患者记忆功能及脑 CT的影响。方法 参考目前国际公认的 MCI诊断标准 ,筛选出 44名 MCI患者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方法 ,分为加味五子衍宗治疗组和银杏叶对照组 ,服药 3个月 ,观... 目的 研究补肾方加味五子衍宗颗粒对轻度认知障碍 (MCI)患者记忆功能及脑 CT的影响。方法 参考目前国际公认的 MCI诊断标准 ,筛选出 44名 MCI患者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方法 ,分为加味五子衍宗治疗组和银杏叶对照组 ,服药 3个月 ,观察用药前后记忆功能及脑 CT的变化。 2 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  MCI组的记忆商 (MQ)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1 ) ,海马指数和颞角宽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 ,P<0 .0 5)。治疗后加味五子衍宗治疗组和银杏叶对照组的 MQ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 .0 1 ) ,海马指数和颞角宽度较治疗前明显变小 (P<0 .0 5)。结论 加味五子衍宗丸治疗 MCI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心理学 影像学检查 加味五子衍宗颗粒 轻度认知障碍 记忆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病变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5
5
作者 吕鹤 刘冉 +1 位作者 张巍 袁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内皮细胞病变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血管内皮细胞病 炎症反应过程 脑血流动力学 信息传导系统 蛋白质产物 研究发现 血管运动 正常功能 生理过程 刺激因素 血脑屏障 神经血管 结构改变 功能活动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华 王宏娟 +6 位作者 罗英姿 王巍 兰茂升 乔惠敏 蔡海燕 贾志荣 王荫华 《中国康复》 2007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认知障碍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发病<14 d的脑梗死患者139例,分为研究组71例和对照组68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研究组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后均采用改良Rankin...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认知障碍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发病<14 d的脑梗死患者139例,分为研究组71例和对照组68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研究组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后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ADL量表、老年认知筛查量表(ECAQ)、修订的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HDS-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和临床记忆量表(MQ)检测。结果:经过平均1个月的治疗,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研究组Rankin和CSS评分明显降低,ADL、ECAQ、HDS-R、MMSE和MQ评分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脑梗死 神经功能 认知障碍
下载PDF
确定痴呆严重程度和鉴别痴呆病因的神经心理学量表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葳 王荫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4-476,共3页
关键词 痴呆 严重程度 病因 鉴别 神经心理学量表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冉 邸丽 +4 位作者 李江 郝洪军 高枫 孙葳 黄一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9-1061,1064,共4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对照组)和脑梗死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丹红治疗组)。对照组和丹红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永久...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对照组)和脑梗死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丹红治疗组)。对照组和丹红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模型。术后24 h±2 h、72 h±2 h、168 h±2 h抽取尾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3组术前外周血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红治疗组大鼠术后24 h、72 h、168 h外周血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百分率较对照组升高(64.60%(14.62%,82.32%)vs 1.38%(0.05%,24.14%),24.36%(7.38%,72.36%)vs 2.78%(0.09%,32.17%),4.53%(0.57%,11.16%)vs 0.46%(0.07%,0.98%),P<0.01)。丹红治疗组大鼠术后24 h、72 h、168 h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2(1,4)vs 2.5(0,4),1(0,4)vs 2(0,4),0(0,1)vs 3(0,4))。结论:丹红注射液有可能提高脑梗死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内皮祖细胞 丹红注射液
下载PDF
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多神经病——附一家系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朝霞 张英 +1 位作者 张巍 袁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 :报道一个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多神经病家族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和基因检测结果。方法 :先证者为 5 2岁女性患者 ,于 7年前反复出现恶心和呕吐 ,6年前出现便秘。 5年前开始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伴出汗减少。3年前逐渐出现双侧下肢无力... 目的 :报道一个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多神经病家族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和基因检测结果。方法 :先证者为 5 2岁女性患者 ,于 7年前反复出现恶心和呕吐 ,6年前出现便秘。 5年前开始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伴出汗减少。3年前逐渐出现双侧下肢无力伴随肌肉萎缩 ,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伴随瘙痒 ,2年前出现无痛性腹泻 ,从卧位站立时明显头晕。家族中患者的两个儿子分别在 16岁和 2 2岁出现反复的腹泻和手足麻木 ,妹妹、父亲和叔叔均出现类似临床表现。对先证者做左侧腓肠神经活检 ,并进行常规光镜和电镜检查 ,应用抗免疫球蛋白κ 和λ 链抗体以及抗tranthyretin (TTR)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取先证者及其长子的外周血白细胞DNA ,进行TTR及apolipoproteinA1基因的突变检测。 结果 :病理检查发现神经束内刚果红阳性物质沉积在血管周围并对神经纤维造成挤压。电镜检查显示小沉积物由大量的细丝组成。神经束内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显著减少。免疫组化检查显示沉积物抗免疫球蛋白κ 和λ 链抗体以及抗TTR抗体均为阴性染色。分子遗传学检查显示先证者及其长子的TTR基因的所有 4个外显子和apolipoproteinA1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均未发现任何突变。 结论 :患者的病理改变符合系统性类淀粉变性周围神经病 ,结合遗传特点和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多神经病 家系 临床 病理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伴感觉共济失调性神经病3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务荣 杨旭 +5 位作者 赵丹华 洪道俊 袁云 郑日亮 张巍 王朝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研究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伴感觉共济失调性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 3例男性患者来自2个家系,其中2例为兄弟,发病年龄41~43岁,主要症状是四肢肌无力,伴随双足麻木和行走不稳。查体发现四肢近端肌力... 目的研究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伴感觉共济失调性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 3例男性患者来自2个家系,其中2例为兄弟,发病年龄41~43岁,主要症状是四肢肌无力,伴随双足麻木和行走不稳。查体发现四肢近端肌力下降、末梢性感觉丧失和Romberg征阳性。3例患者的血尿代谢筛查均提示存在血多种脂酰肉碱水平升高和尿戊二酸水平增高。3例患者均进行了神经电生理、肌肉活检以及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检查,2例进行腓肠神经活检。结果 3例患者的肌电图分别出现肌源性损害、可疑神经源性损害和无异常。3例患者的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或不能引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仅在1例出现轻度减慢。3例患者的骨骼肌均可见肌纤维内脂肪滴显著增多,2例有个别破碎红纤维,2例出现小角状肌纤维。2例患者的腓肠神经均可见有髓神经纤维中-重度减少,伴随有髓神经纤维轴索变性和再生。3例患者均携带ETFDH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其中2兄弟为c.65A>G和c.242T>C,另1例为c.770A>G和c.1450 T>C。结论 ETFDH基因突变导致的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可以伴随感觉共济失调性神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 感觉共济失调性神经病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基因
下载PDF
GM1-IgM抗体阳性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临床、电生理与病理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漆学良 郝洪军 +2 位作者 张巍 高枫 袁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GM1-IgM抗体阳性的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改变特点。方法纳入研究的4例患者,分别为2例男性和2例女性,发病年龄在12~64岁之间,发病到就诊时间... 目的探讨GM1-IgM抗体阳性的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改变特点。方法纳入研究的4例患者,分别为2例男性和2例女性,发病年龄在12~64岁之间,发病到就诊时间在6 m^2 y之间,3例出现非对称性下肢无力,1例表现为单侧上肢和对侧下肢无力。对4例患者进行血和脑脊液的GM1-IgM和IgG抗体检查,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腓肠神经活检。结果 4例均出现血清GM1-IgM抗体阳性,电生理检查提示多个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诱发电位波幅降低,1例出现神经传导阻滞现象。病理检查发现腓肠神经的轻度有髓神经纤维轴索变性和髓鞘脱失。结论GM1-IgM抗体阳性CIDP多表现为以下肢无力为主的非对称性神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 GM-1抗体 多灶性获得性脱髓鞘性感觉运动神经病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下载PDF
OCB、抗MBP抗体及抗MOG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覃惠洵 刘琳琳 +1 位作者 郝洪军 高枫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8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寡克隆区带(OCB)、抗髓鞘碱性蛋白(MBP)抗体及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入组91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MS 30例,NM... 目的通过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寡克隆区带(OCB)、抗髓鞘碱性蛋白(MBP)抗体及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入组91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MS 30例,NMO 61例)及50例神经系统非炎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首先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间OCB、脑脊液及血清中抗MBP抗体、抗MOG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再分析观察组中MS亚组及NMO亚组间上述指标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2组比较,OCB、血清抗MBP抗体及血清抗MO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抗MBP抗体及脑脊液抗MO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亚组与NMO亚组,OCB、血清抗MB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抗MBP抗体、血清抗MOG抗体及脑脊液抗MO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B阳性对诊断MS具有重要意义。血清抗MBP抗体及抗MOG抗体可为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实验室依据,血清抗MBP抗体在MS与NMO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克隆区带 髓鞘碱性蛋白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炎性脱髓鞘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下载PDF
儿童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神经病的临床和病理改变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栾兴华 郑日亮 +4 位作者 陈彬 常杏芝 熊辉 吕俊兰 袁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5-719,72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的临床及病理改变特点。方法根据欧洲神经肌肉病中心修订的儿童CIDP诊断标准诊断的10例17岁以下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周围神经电...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的临床及病理改变特点。方法根据欧洲神经肌肉病中心修订的儿童CIDP诊断标准诊断的10例17岁以下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周围神经电生理以及腓肠神经的病理检查。结果所有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分别有4例和3例出现四肢感觉减退和颅神经损害。9例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10例均出现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远端潜伏期延长,9例患者的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所有患者的有髓神经纤维出现轻-重度减少,其中3例患者的纤维脱失程度在不同束间存在差异,6例患者以脱髓鞘为主;3例以轴索损害为主。1例患者仅出现轻微改变。9例患者存在炎细胞浸润。结论儿童CIDP以肢体无力为主。部分患者以轴索损害为主,神经纤维脱失程度可以存在束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神经病 周围神经病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髓鞘发育不良性神经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呼群 吴烨 +2 位作者 张巍 王朝霞 袁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3,i007,共2页
关键词 良性 髓鞘 发育不良 神经病 先天性 病理改变 临床
下载PDF
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神经病理四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乔晓会 李越星 +2 位作者 洪道俊 常杏芝 袁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OPIDP)的临床及神经病理改变特点。方法对4例口服有机磷后出现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进行电生理和腓肠神经活检检查。结果 4例患者于急性中毒后平均20.5(10~24)天出现以下肢受累为主的逆行性运...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OPIDP)的临床及神经病理改变特点。方法对4例口服有机磷后出现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进行电生理和腓肠神经活检检查。结果 4例患者于急性中毒后平均20.5(10~24)天出现以下肢受累为主的逆行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其中2例患者存在锥体束征。电生理检查提示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的轴索性周围神经损害。腓肠神经活检主要表现为与病程相关的轴索损害及再生现象,可见急性期的炎性反应、小纤维损害和继发的髓鞘改变。结论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以运动障碍为主的逆行性神经病,中枢神经系统亦可能受累及;周围神经病理表现为轴索损害为主,同时存在小纤维损害及继发的髓鞘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 多发性神经病 小纤维
下载PDF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在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燕 郝洪军 高枫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在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2组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等电聚焦电泳加免疫固定染色的实验室方法检测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2组患者的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比较2组疾病的脑脊液寡克隆区带特点。结果多发性... 目的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在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2组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等电聚焦电泳加免疫固定染色的实验室方法检测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2组患者的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比较2组疾病的脑脊液寡克隆区带特点。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共120例,其中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39例,阳性率为32.5%;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共45例,其中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4例,阳性率为8.9%。多发性硬化组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率明显高于视神经脊髓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本结果对2组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支持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发病机制不同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
下载PDF
腊肠体样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特点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生 戚晓昆 +3 位作者 钱海蓉 刘建国 李丽萍 袁云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90-193,I0001,共5页
目的总结腊肠体样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3例患者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电生理检查及病理检查资料。结果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13~28岁发病,阳性家族史2例;机械性压迫或牵拉后导致双侧腓总神经麻痹1例,隐袭和慢性... 目的总结腊肠体样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3例患者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电生理检查及病理检查资料。结果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13~28岁发病,阳性家族史2例;机械性压迫或牵拉后导致双侧腓总神经麻痹1例,隐袭和慢性起病各1例。电生理检查可见广泛的周围神经损伤,正中神经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DML)均延长。腓肠神经活检均可见少数明显增粗的有髓神经纤维,电镜下可见髓鞘板层数增多。1例患者肌肉活检示轻微病理改变。结论腊肠体样周围神经病为周围神经髓鞘发育障碍所致,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病理对诊断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运动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 腊肠体
下载PDF
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2例临床及病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璐 董明睿 +4 位作者 洪道俊 袁云 汪伟 邵自强 彭丹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44-146,151,128,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我国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2例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的皮肤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较重的1例患者以反复意识障碍,痴呆,伴发热、呕吐为主要表现,较... 目的:初步探讨我国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2例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的皮肤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较重的1例患者以反复意识障碍,痴呆,伴发热、呕吐为主要表现,较轻的患者以头晕伴恶心、呕吐起病。例1的皮肤组织病理结果可见汗腺细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例2的皮肤组织电镜下可见成纤维细胞核内包涵体结构。结论: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临床表现存在异质性,皮肤活检结合头颅核磁弥散像(DWI)皮髓质交界高信号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发作性消化道症状可能是我国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内包涵体 白质脑病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与周围神经疾病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鹤 袁云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6期394-396,共3页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也是目前研究最为清楚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本文主要就NGF治疗周围神经病进行综述。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病 治疗
下载PDF
神经淋巴瘤病一例报告
20
作者 毕鸿雁 那佳 +2 位作者 臧贵明 张巍 袁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1-331,共1页
Neurolymphomatosis(NL) is characterized by lymphomatous infiltration of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We report a case of neurolymphomatosis(NL) which was confirmed by sural nerve biopsy. Sural nerve specimen from a ... Neurolymphomatosis(NL) is characterized by lymphomatous infiltration of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We report a case of neurolymphomatosis(NL) which was confirmed by sural nerve biopsy. Sural nerve specimen from a 49-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weakness of limbs was examined with routine histochem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in which the first antibodies against CD3, CD20, CD45, CD45RO and CD68 were used. Numerous T-lymphoma cells invaded in the adipose tissue of epineurium of sural nerve. The nerve biopsy showed marked axonal degeneration of myelinated fibers. The clinical and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neurolymphoma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损害 有髓神经纤维 神经组织浸润 临床表现 肿瘤细胞 病理检查 神经活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