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脏固有细胞和浸润细胞在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莉 李晓玫 王海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07-1011,共5页
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 occurring in many kinds of renal diseas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the predominant factor in the impairment of renal function. The severe and extensive lesions often predict a poor outcome in... 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 occurring in many kinds of renal diseas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the predominant factor in the impairment of renal function. The severe and extensive lesions often predict a poor outcome in future. It has been tested recent years that the infiltrating inflammatory cells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onset and deterioration of tubulointerstitial injur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ident cells, including the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nd the fibroblasts, also directly take part in tubulointerstitial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Researches also display implicate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infiltrating cells and the resident cell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amplifica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细胞 浸润细胞 间质性肾炎 成纤维细胞 单核细胞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FSNG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峰 赵明辉 +3 位作者 于净 邹万忠 章友康 王海燕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FSNGN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FSNGN的患者分组并比较其临床和病理。结果 IgAN组年龄显著小于ANCA阳性组 (P <0 .0 0 1) ;IgAN组在肾功能受损、多系统受累及新月体形...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FSNGN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FSNGN的患者分组并比较其临床和病理。结果 IgAN组年龄显著小于ANCA阳性组 (P <0 .0 0 1) ;IgAN组在肾功能受损、多系统受累及新月体形成均显著轻于ANCA阳性组 (P <0 .0 5 ) ;IgAN组需要透析者显著少于ANCA阳性组 (P <0 .0 5 )。特发性FSNGN组多系统受累显著多于IgAN组 (P <0 .0 5 )。结论 多种肾脏疾病均可表现为FSNGN ,其中ANCA阳性小血管炎以中老年受累为主 ,多有多系统受累 ;IgAN主要累及中青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FSNGN 病理特点 病因 肾功能受损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下载PDF
肾小球疾病免疫炎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贾晓玉 崔昭 +4 位作者 于峰 吕继成 陈旻 张宏 赵明辉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593,共8页
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慢性肾脏病以及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病因,免疫炎症反应是该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核心环节。本创新研究群体的攻关方向是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炎症发病机制,特别是最严重的新月体肾炎,包括抗GBM病、ANCA相关小血管炎、狼疮肾炎... 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慢性肾脏病以及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病因,免疫炎症反应是该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核心环节。本创新研究群体的攻关方向是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炎症发病机制,特别是最严重的新月体肾炎,包括抗GBM病、ANCA相关小血管炎、狼疮肾炎和IgA肾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团队在自身抗体的抗原表位研究、补体异常活化介导肾脏损伤和在IgA肾病中IgA1分子的异常糖基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些研究,深入探讨了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炎症发病机制和可能病因,为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的防治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免疫炎症反应 自身抗体 抗原表位 补体
原文传递
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死因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于峰 陈旻 +1 位作者 赵明辉 王海燕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的死亡原因,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近8年在我院确诊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且死于住院期间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分析其死因。结果入组患者共15例,...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的死亡原因,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近8年在我院确诊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且死于住院期间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分析其死因。结果入组患者共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41~84岁,平均(65±11)岁;诊断为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9例,韦格纳肉芽肿病6例;确诊前的病程为(13±3)个月(1~36个月);所有患者均出现全身多脏器受累。死亡原因:①与感染相关死亡14例,其中3例同时合并血管炎活动;单纯血管炎活动所致死亡1例(死于脑出血)。14例感染部位:肺部感染11例,其中合并腹膜炎1例、肠道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余3例中单纯腹膜炎2例,单纯肠道感染1例。感染菌种:细菌感染14例(大肠埃希菌5例次,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2例次;落菲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各1例次;粪肠球菌3例次;绿脓杆菌2例次;克雷伯杆菌2例次;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例次;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铅黄肠球菌1例次),其中4例合并真菌感染(曲霉菌感染1例次,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4例次),1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结论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首位原因为感染,可能与高龄、基础疾病多、重要脏器受累重及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死因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活化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莉 李晓玫 +1 位作者 王荣 王海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 :观察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 (MO/MAC)条件培养基 (M -CM)对肾小管上皮细胞 (RTEC)直接作用的生物学效应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正常人外周血M -CM刺激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HK - 2 ) ,以[3 H]-TdR掺入法检测HK - 2细胞DN... 目的 :观察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 (MO/MAC)条件培养基 (M -CM)对肾小管上皮细胞 (RTEC)直接作用的生物学效应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正常人外周血M -CM刺激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HK - 2 ) ,以[3 H]-TdR掺入法检测HK - 2细胞DNA合成、Westernblot法检测骨桥蛋白 (OPN)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表达、间接抑制ELISA法检测纤连蛋白 (FN)分泌。进一步采用白细胞介素 - 10 (IL - 10 )和转化生长因子 - β1(TGF - β1)中和抗体进行拮抗。结果 :①M -CM可促进HK - 2细胞DNA合成、α -SMA表达及FN分泌。②TGF - β1中和抗体(5mg/L)与M -CM同时作用于HK - 2细胞 ,其α -SMA表达和FN分泌均明显低于M -CM单独作用组。③IL - 10(2 0 μg/L)与M -CM同时作用组的HK - 2细胞 ,α -SMA表达和FN分泌亦明显低于M -CM组 ;IL - 10预孵育MO/MAC组 ,HK - 2细胞α -SMA表达也明显低于M -CM组。结论 :单核巨噬细胞可直接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表型转化以及分泌细胞外基质增加 ;其分泌的TGF - β1及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介导上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肾小管 上皮细胞 印迹法 蛋白质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肾衰宁胶囊纠正肾性贫血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吴雷云 左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中药肾衰宁含祖国中医认为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丹参、红花和牛膝等成分。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肾衰宁胶囊是否对纠正肾性贫血有益。方法:以"肾衰宁胶囊"、"肾性贫血"对万方数据库所有文献进行检索。按筛选标准共有... 目的:中药肾衰宁含祖国中医认为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丹参、红花和牛膝等成分。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肾衰宁胶囊是否对纠正肾性贫血有益。方法:以"肾衰宁胶囊"、"肾性贫血"对万方数据库所有文献进行检索。按筛选标准共有5篇文献用肾衰宁胶囊治疗成年人肾性贫血的临床对照试验。先对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结果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Revman 4.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衰宁治疗组血红蛋白(Hb)较高,约比对照组高(4.26±2.12)g/L。结论:肾衰宁胶囊可以帮助纠正肾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宁胶囊 肾性贫血 荟萃分析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荟萃分析
7
作者 许戎 左力 王海燕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5期243-247,共5页
目的研究比较低出生体重对肾小球滤过率的远期影响。方法以"birth weight"、"creatinine clearance"、"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renal function"对Pubmed所有文献进行检索。按筛选标准... 目的研究比较低出生体重对肾小球滤过率的远期影响。方法以"birth weight"、"creatinine clearance"、"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renal function"对Pubmed所有文献进行检索。按筛选标准共有7篇文献入选。使用Revman4.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者肾小球滤过率较低,约比正常出生体重者降低4ml/(min·1.73m^2),剔除以儿童为观察对象的研究后,结果仍显示低出生体重者肾小球滤过率较低,约比正常出生体重者降低3~4ml/(min·1.73m^2)。结论低出生体重者在儿童期以后虽然肾小球滤过率在正常范围,但已比正常出生体重者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 肾小球滤过率 荟萃分析
下载PDF
少年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被引量:19
8
作者 于峰 赵明辉 +4 位作者 黄建萍 姚勇 邹万忠 章友康 王海燕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31-834,共4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 (AASV)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并与成人原发AASV患者作比较 ,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将原发AASV的儿童患者与同期成人原发AASV患者的临床和病理... 目的 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 (AASV)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并与成人原发AASV患者作比较 ,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将原发AASV的儿童患者与同期成人原发AASV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儿童组 2 0例 ,占同期诊断的原发AASV患者的 7 87% (2 0 / 2 5 4 ) ,与 38例成人住院患者相比 ,儿童组中女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成人组 (儿童组 80 % ;成人组 5 0 % ,P =0 0 4 7) ,二组在疾病组成和ANCA类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均以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及P ANCA/抗MPO抗体阳性为主。儿童组高血压出现者显著少于成人组 (儿童组 2 0 % ;成人组 6 1% ,P =0 0 0 5 ) ,二组在肾脏受累 ,肾外器官受累 ,实验室检查 ,肾脏活检病理表现 ,治疗方案 ,临床缓解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儿童原发AASV患者并不罕见 ,其临床与病理特点与成人原发AASV基本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儿童 抗中性粒细胞 胞浆抗体 相关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 病理特点
原文传递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与病理
9
作者 于峰 赵明辉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4年第11期22-22,共1页
血管炎是指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疾病.根据受累血管的大小分为:大、中和小血管受累,其中原发性小血管炎中的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us,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 血管炎是指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疾病.根据受累血管的大小分为:大、中和小血管受累,其中原发性小血管炎中的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us,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和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综合征,CSS)等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密切相关,故又称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小血管炎 激素 环磷酰胺 甲基强的松龙
原文传递
不伴血清载脂蛋白E升高的脂蛋白肾病一例
10
作者 胡萍 张蕾 +4 位作者 才仁卓嘎 王琰 张帆 党宗辉 次仁罗布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6-857,共2页
报告1例脂蛋白肾病(lipoprotein glomerulopathy,LPG)患者,67岁藏族男性,表现为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血清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正常,肾活检病理提示毛细血管腔内可见大量淡染的无定型及空泡样物质栓塞,油红O染色阳性,符合LPG... 报告1例脂蛋白肾病(lipoprotein glomerulopathy,LPG)患者,67岁藏族男性,表现为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血清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正常,肾活检病理提示毛细血管腔内可见大量淡染的无定型及空泡样物质栓塞,油红O染色阳性,符合LPG,ApoE基因测序检出1个临床意义未明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类 诊断 鉴别 活组织检查 脂蛋白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