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Em比值与心房颤动患者运动耐量的关系
1
作者 陈少敏 何榕 +5 位作者 李卫虹 冯新恒 李昭屏 陈宝霞 刘书旺 高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2745-2749,共5页
目的 评价心房颤动患者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m)之比(E/Em)和运动耐量的关系.方法 连续纳入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就诊、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 目的 评价心房颤动患者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m)之比(E/Em)和运动耐量的关系.方法 连续纳入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就诊、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94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肺运动试验.根据E/Em将患者分为两组:E/Em正常组(E/Em≤9)(n=57)和E/Em增高组(E/Em >9) (n =37),比较两组的运动耐量.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运动耐量的预测因素.结果 E/Em正常组和E/Em增高组分别为57例(60.6%)和37例(39.4%).两组间比较,最大耗氧量/体重[(26±4) ml· min-1·kg-1比(20±4)ml·min-1·kg-1,P<0.001]、无氧阈/体重[(25±4) ml·min-1·kg-1比(19±5)ml · min-1·kg-1,P<0.001]和运动持续时间[(7.2±1.3)min比(5.8±1.3)min,P<0.001],E/Em增高组均显著低于E/Em正常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r=-0.412,P<0.001)、性别[男性和女性的最大耗氧量分别为(25±5)ml·min-1·kg-1和(21 ±4) ml·min-1·kg-1,P<0.001]和E/Em(r=-0.535,P<0.001)与最大耗氧量/体重独立相关.结论 E/Em是心房颤动患者运动耐量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运动耐量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