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32
1
作者 田磊 王继军 +5 位作者 景红梅 赵伟 董菲 万伟 克晓燕 胡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血培养阳性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并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及耐药分析。结果 92例...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血培养阳性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并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及耐药分析。结果 92例患者中64.1%发生血流感染时为粒细胞缺乏,所有患者均有发热,45.7%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82.6%检测到降钙素原升高。检出107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70.1%),革兰阳性菌27株(25.2%),真菌5株(4.7%)。药敏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达80.9%和91.3%;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31.2%和5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尚敏感。92例患者死亡35例(38.0%),初始经验治疗抗生素是否有作用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经验治疗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组的病死率略低于非碳青霉烯类治疗组(28.6%对4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预后较差,致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发生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应引起关注。初始经验治疗的有效性可显著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血流感染 耐药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