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1
作者 王丽薇 杜海明 +5 位作者 韩永正 周阳 李正迁 曾鸿 王军 郭向阳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究北京市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现状。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北京市辖区内109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上报的质控数据进行分析,对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系统相关的质控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探讨其... 目的探究北京市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现状。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北京市辖区内109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上报的质控数据进行分析,对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系统相关的质控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探讨其在临床麻醉及质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结果截至2021年12月,64家医院(58.7%)启用麻醉科电子记录系统,63家(57.8%)医院启用电子化麻醉记录单,45家(41.3%)医院启用电子化术前访视记录单,49家(45.0%)医院启用电子化术后随访记录单,32家(29.4%)医院启用电子化麻醉恢复室记录单,23家(21.1%)医院配备智能药柜,68家(62.4%)医院配备彩色药品标签。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医院数量较多,顺义区、门头沟区、通州区、平谷区上报的医院中只有1~2家医院启用麻醉信息管理系统,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程度较低,怀柔区、密云区上报的医院中尚未启用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结论北京市部分区域麻醉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仍偏低、麻醉信息化建设滞后,需进一步加强麻醉质控管理标准化和医疗服务同质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 药品管理 智能药柜 麻醉质控
下载PDF
麻醉科疫情防控质量与体系建设的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吕云飞 徐晨 +2 位作者 郭向阳 李天佐 米卫东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0年第2期66-69,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突发的新型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由于起病隐匿,传染性强,对我国公共卫生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麻醉科如何做好COVID-19疫情下感染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安全并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是参与抗击疫情的前提和保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突发的新型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由于起病隐匿,传染性强,对我国公共卫生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麻醉科如何做好COVID-19疫情下感染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安全并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是参与抗击疫情的前提和保障。结合本科室在2003年应对SARS及针对COVID-19患者手术应急预案制定中的经验,本文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建立完备的科室麻醉感染控制体系,做好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不仅可为战胜此次疫情奠定基础,而且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感染 应急预案
下载PDF
浅谈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期间麻醉质控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正迁 周阳 +13 位作者 杜海明 曾鸿 王军 邓曼莉 乔辉 谭刚 王古岩 赵晶 左明章 王天龙 李天佐 米卫东 黄宇光 郭向阳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0年第2期75-77,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2020年2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疫工作的关键时期,北京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简称质控中心)及时制定了相应的麻醉专业规范,并联合北京医学会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2020年2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疫工作的关键时期,北京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简称质控中心)及时制定了相应的麻醉专业规范,并联合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北京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质量管理学组及京津冀麻醉协同发展常设机构,通过专业视频会议系统,成功组织召开了COVID-19防疫工作专题视频会议及为期5 d的培训周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北京质控中心视频会议及感染控制系统培训周为例,介绍视频会议系统的特点,分析在重大疫情期间视频会议在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视频会议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单节段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滨 李斌龙 +1 位作者 徐懋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椎旁神经阻滞(pavavertebral nerve block,PVNB)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58例老年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分为2组:单节... 目的探讨单节段椎旁神经阻滞(pavavertebral nerve block,PVNB)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58例老年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分为2组:单节段PVNB组(P组)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组),每组29例。P组在超声联合外周神经刺激器或单纯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L1单节段PVNB,给予0.4%罗哌卡因20 ml。S组在L3/4棘突间隙进行穿刺,给予0.5%布比卡因10 mg。记录患者麻醉前(T_(0))、手术切皮时(T_(1))、疝囊剥离时(T_(2))和关切口时(T_(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麻醉阻滞平面、麻醉效果、芬太尼补救率、局麻药毒性反应、外周神经损伤、尿潴留、谵妄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随访患者的麻醉满意度。结果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麻醉阻滞平面差异有显著性(Z=-4.144,P=0.000),芬太尼补救率、麻醉效果和麻醉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69,P=0.604;Z=-1.430,P=0.153;Z=-1.395,P=0.163)。2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2,P=0.960;F=0.260,P=0.612)。P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S组(0.0%vs.24.1%,Fisher精确检验,P=0.010)。2组患者谵妄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外周神经损伤。结论单节段PVNB可以为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提供完善的麻醉与镇痛,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稳定,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 腹股沟疝修补术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麻醉科护士对恶性高热认知度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 王洁初 +5 位作者 周阳 李正迁 王晓晓 张小青 林逍纳 郭向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1-665,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中国大陆地区麻醉科护士对恶性高热的认知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通过微信平台对中国大陆地区二级以上医院的麻醉科护士进行恶性高热认知程度问卷调查,系统自动记录答卷情况。... 目的调查分析中国大陆地区麻醉科护士对恶性高热的认知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通过微信平台对中国大陆地区二级以上医院的麻醉科护士进行恶性高热认知程度问卷调查,系统自动记录答卷情况。结果参与调查的麻醉科护士2058名,分布于21个省、2个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4个直辖市的二级以上医院,有效问卷为2049份,回收率99.56%。对于恶性高热的治疗药物、发病特点、临床分型、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筛查方法、遗传方式、诱发因素、最常见首发症状及丹曲林钠使用最佳时机、国产丹曲林钠配制方法及首次剂量的相关问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6.58%、82.33%、58.18%、50.90%、50.76%、50.42%、45.73%、32.89%、51.25%、48.32%及46.51%。仅有27.13%的麻醉科护士表示所在医院备有丹曲林钠。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麻醉科护士恶性高热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其他城市(P<0.001)。二级医院麻醉科护士恶性高热相关知识得分高于三级医院(P<0.05);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麻醉科护士恶性高热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大陆地区麻醉科护士对恶性高热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普及恶性高热相关知识,加强全国范围内麻醉科医护人员对恶性高热的认知度,对提高我国恶性高热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高热 问卷调查 麻醉科 医院 护士
原文传递
我国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现况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静 宗邵杰 +4 位作者 朱欣艳 王晓晓 王洁初 李葆华 李骏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4-857,共4页
目的调查我国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为完善麻醉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并制订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表,对全国231名麻醉科护士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3.7&... 目的调查我国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为完善麻醉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并制订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表,对全国231名麻醉科护士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3.7±0.5)分,其中人文素养、沟通与协调能力完全掌握率为43.2%、36.4%,科研能力完全掌握率仅为4.3%。护士长及以上职务、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的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分别高于其他职务、职称的麻醉科护士(P<0.05)。结论我国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职务和职称的麻醉科护士间核心能力存在差异,建议构建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专科护士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麻醉科 医院 护士 专业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案例学习结合情境模拟演练在恶性高热急救培训中的应用
7
作者 林逍纳 张静 +3 位作者 郑虹彩 周阳 郭向阳 李正迁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结合情境模拟演练在麻醉危机事件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3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医师共4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区组...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结合情境模拟演练在麻醉危机事件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3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医师共4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区组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5名医师采用CBL结合情境模拟演练,对照组30名医师采用传统讲授方式。培训后通过两组医师MH相关理论考试答题正确人数比例评价教学效果,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通过问卷调查试验组医师对CBL结合情境模拟演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医师在MH快速诊断和特效药丹曲林钠规范应用2各方面答题正确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医师,分别为[11/15名比12名(40.0%)]和[10/15名比9名(30.0%)],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4个方面答题正确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15名比15名(50.0%)]、[6/15名比10名(33.3%)]、[11/15名比15名(50.0%)]和[13/15名比26名(86.7)],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15名试验组医师中,15名医师均认为在MH急救培训中开展CBL结合情境模拟演练非常必要;13名医师认为培训非常有效。结论在MH急救培训中开展CBL结合情境模拟演练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对MH快速诊断和特效药丹曲林钠规范应用,并得到医师的一致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危机事件 恶性高热 案例教学 情境模拟演练
原文传递
恶性高热救助新模式——"消火栓"模式
8
作者 曲音音 郭向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0,共2页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一种发病隐匿、诊疗困难、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已被列入我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https://www.gov.cn/govweb/zhengce/zhengceku/202309/content_(6)905273.htm)。患者在接触麻醉触发药(...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一种发病隐匿、诊疗困难、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已被列入我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https://www.gov.cn/govweb/zhengce/zhengceku/202309/content_(6)905273.htm)。患者在接触麻醉触发药(如琥珀酰胆碱、卤素类吸入性麻醉药等)或强烈应激后迅速出现高热、肌肉强直、横纹肌溶解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症状,病死率极高,是围术期最严重的急危重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高热 肌肉强直 横纹肌溶解 多脏器功能衰竭 吸入性麻醉药 罕见病 琥珀酰胆碱 急危重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