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鲁谊 朱以明 +1 位作者 姜春岩 王满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自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收治并得到随访的9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6-36个月),患者平均年龄47.7岁(17-83岁)。其中新鲜骨折78例,陈旧骨折14例,...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自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收治并得到随访的9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6-36个月),患者平均年龄47.7岁(17-83岁)。其中新鲜骨折78例,陈旧骨折14例,均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最终随访时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CLA),以及简单肩关节功能问卷评分(SST)评估治疗结果,观察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恢复情况,记录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分析包括不同年龄、性别、伤侧、手术时间、受伤原因、合并损伤、骨折类型等出现并发症的差异性,对比出现并发症与否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前屈上举(148.9±17.3)°(90°~170°),外旋(29.3±15.0)°(0°-70°),内旋达到T9水平(T4-L5)。疼痛的视觉评分(VAS)为0.9±1.1(0-5);ASES评分为86.4±13.0(52-100);Constant-Murley评分为87.54-10.6(55-100);UCLA评分为30.2±4.0(18-35);SST 12个问题中回答“是”的问题平均为9.6个(4-12个)。1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不同性别、伤侧、手术时间、受伤原因、合并损伤、骨折类型,以及内固定钢板类型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轻患者发生率较高,为26%,〉50岁患者的发生率为8.1%。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包括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外旋范围与无并发症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是治疗存在明显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由于出现并发症后功能活动会有所下降,临床应尽可能规范操作,妥善保护局部血运,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骨折固定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