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事变化:早期中国思想中的神灵叙述
1
作者 程乐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1,共9页
在早期中国思想的研究中,神(deities)、灵(spirit)及其内涵变迁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不同的语境中意涵各异的神、灵及其诠释不仅是一个概念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古典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并不一定存在着一个划一的类型学框架来说明... 在早期中国思想的研究中,神(deities)、灵(spirit)及其内涵变迁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不同的语境中意涵各异的神、灵及其诠释不仅是一个概念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古典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并不一定存在着一个划一的类型学框架来说明神、灵及其相关语汇的意涵。与之相对,神灵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组语词在传统思想文本中的使用是多线索并行的、互不统属的、非结构化和线索性的。这些语词在不同文本中的意义之间并不存在着一种自觉的连贯性和结构性,恰恰相反,它们的意涵是随事变化的。以一种类型学或线索性框架形成的对“神灵”意义的诠释是一种全局性预设的结果。“随事变化”(varying with changing contexts)的理解进路一方面提出“全局性”和“词典式”预设在思想史和观念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尝试进一步探究以经验边缘的独特叙述方法为经验世界及其秩序奠基的描述性方法,以及它对于理解早期中国思想可能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事变化 描述性方法
下载PDF
论中国艺术的“高古”之境 被引量:3
2
作者 朱良志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0,共16页
“高古”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概念,凝结着中国人对时间、空间问题的深刻思考,在“极限思维”上探讨人的生命存在价值。它通过引入无限时空,粉碎时空的分别性见解,消除追求无限的妄念,强调在当下直接的生命体验中,达到生命超越。因此,... “高古”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概念,凝结着中国人对时间、空间问题的深刻思考,在“极限思维”上探讨人的生命存在价值。它通过引入无限时空,粉碎时空的分别性见解,消除追求无限的妄念,强调在当下直接的生命体验中,达到生命超越。因此,高古意味着在宏阔的宇宙视角中,审视人的存在因缘。它既是一种深沉阔大的生命悲悯意识,是诗人、艺术家对生命本相的发现,同时也是不为无限掳去,对古淡天真的生命真性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思维 中国传统艺术 悲悯意识 生命超越 人的存在 深刻思考 高古
原文传递
两种“陌生人”:儒家人际伦理面对的现代性错置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乐松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3,128,共11页
从儒家人际伦理面对的“陌生人”问题出发,梳理陌生人、陌生感与陌生人社会的内涵差异,强调存在两种需要严格区分的“陌生人”:即社会交往和日常经验中的陌生人,以及基于现代性筹划的、抽象的“陌生人”,进而提出儒家面临的这一理论难... 从儒家人际伦理面对的“陌生人”问题出发,梳理陌生人、陌生感与陌生人社会的内涵差异,强调存在两种需要严格区分的“陌生人”:即社会交往和日常经验中的陌生人,以及基于现代性筹划的、抽象的“陌生人”,进而提出儒家面临的这一理论难题可能源自对问题的误解和错置。一方面,在生活经验的现实中将“陌生人”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经验和社会生活现象加以分析,从日常经验到自我认知分析“陌生人”何以是一个动态的“去陌生化”的过程,明确“陌生人”问题在社会交往的实践中始终具有情境性和当下性。另一方面,分析“陌生人社会”背后的现代性筹划和对公共性的扩张,说明现代意义上的“陌生人”是概念性的抽象和现代性的设置,而儒家人际伦理混淆了两个不同层次和视角的问题,是一种基于误解的错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现代性 陌生人 陌生人社会 错置
原文传递
白居易的“池上”之知 被引量:4
4
作者 朱良志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57,共17页
文人园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六朝末期的庾信,唐宋以来日具规模,而大成于元至明代中后期。白居易对宋元以来文人园林思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是中国文人园林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理论家。文人园林思想的基本原则,如重视心灵寄托、以小见大、超... 文人园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六朝末期的庾信,唐宋以来日具规模,而大成于元至明代中后期。白居易对宋元以来文人园林思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是中国文人园林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理论家。文人园林思想的基本原则,如重视心灵寄托、以小见大、超越外在形式、遵循自然、巧于因借、崇尚素朴等,在白居易那里已奠定基础。"池上",是白居易"别造一世界",借助"池上"概念,可以讨论白居易的"生命世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文人园林 庾信 心灵寄托 以小见大 池上 外在形式 遵循自然
原文传递
虚构的悖论及其解决 被引量:2
5
作者 彭锋 《外国美学》 2009年第1期24-34,共11页
'虚构的悖论'是20世纪后期引起广泛争论的一个美学问题。围绕这个悖论的解决形成了许多相互竞争的主张,其中有代表性的主张有幻觉主义、事实主义、假装理论和思想理论。本文试图在假装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身心关系理论提出自己的... '虚构的悖论'是20世纪后期引起广泛争论的一个美学问题。围绕这个悖论的解决形成了许多相互竞争的主张,其中有代表性的主张有幻觉主义、事实主义、假装理论和思想理论。本文试图在假装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身心关系理论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由此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观点:艺术虚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提供身心切换的练习,维持身心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的悖论 身心关系 瓦尔顿 博兰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