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多模态融合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彤 何萍 +3 位作者 苏畅 崔立刚 林伟军 王心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观察利用深度学习(DL)融合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利用DL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乳腺肿瘤超声灰阶与超声弹性特征,并进行多模态融合,评价融合弹性图像或弹性比值等不同信息方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 目的观察利用深度学习(DL)融合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利用DL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乳腺肿瘤超声灰阶与超声弹性特征,并进行多模态融合,评价融合弹性图像或弹性比值等不同信息方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多模态融合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多模态融合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效能优于单模态常规超声或弹性模型,其中融合灰阶与弹性图像模型鉴别诊断效能优于融合灰阶与弹性比值模型,分类准确率达93.51%,敏感度为94.88%,特异度为92.25%,AUC达0.975。结论计算机辅助多模态融合有助于提高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深度学习 多模态
下载PDF
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异质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歆光 刘毅强 +1 位作者 何英剑 解云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09-814,共6页
背景与目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临床并不鲜见,既往对于病灶间异质性的研究多数基于术后标本。本研究比较了术前空芯针穿刺确诊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的异质性,探讨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 背景与目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临床并不鲜见,既往对于病灶间异质性的研究多数基于术后标本。本研究比较了术前空芯针穿刺确诊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的异质性,探讨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乳腺中心2013-2016年间空芯针穿刺确诊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资料,比较不同病灶组织学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Ki-67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异质性,并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定病灶分子分型。结果:共75例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纳入本研究。已完成腋窝评价的69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阳性51例(68.0%)。9例(12.0%)病灶间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存在异质性。ER、PR、HER-2和Ki-67结果病灶间存在异质性的患者分别为1例(1.3%)、10例(13.3%)、1例(1.3%)和9例(12.0%)。10例(13.3%)病灶之间分子分型存在异质性。按照现行指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4例(5.3%)治疗决策可能会受到影响。结论:空芯针穿刺确诊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组织学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存在异质性,仅对主要病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能影响部分患者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灶 多中心 肿瘤异质性 分子分型
下载PDF
超声新技术提升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特异度应用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心怡 崔立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7-940,共4页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建议对4a类及以上的肿物予病理学检查,但活检恶性率偏低,提升BI-RADS的特异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我国最常见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超声诊断结果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超微血管成像...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建议对4a类及以上的肿物予病理学检查,但活检恶性率偏低,提升BI-RADS的特异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我国最常见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超声诊断结果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超微血管成像、全自动乳腺容积扫描、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和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超声BI-RADS精准分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乳腺癌易感基因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娟 孙洁 +6 位作者 欧阳涛 李金峰 王天峰 范照青 范铁 林本耀 解云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10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20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BRCA1... 目的分析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10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20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检测后,排除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患者,将5842例BRCA1和BRCA2阴性乳腺癌患者分为家族性乳腺癌(480例)和散发性乳腺癌(5362例),比较家族性乳腺癌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并分析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结果在BRCA1和BRCA2阴性乳腺癌中,4.4%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30岁,明显高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2.6%,P=0.020);5.0%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发生双侧乳腺癌,明显高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2.7%,P=0.004)。BRCA1和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在≤30岁时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为散发性乳腺癌的1.73倍,BRCA1和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发生双侧乳腺癌的风险为散发性乳腺癌的1.91倍。在接受新辅助化疗的2964例BRCA1和BRCA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家族性乳腺癌的pCR率为21.7%,明显高于散发性乳腺癌(14.0%,P=0.001)。肿瘤≤2cm(P=0.012)、组织学分级为Ⅲ级(P〈0.001)、三阴性乳腺癌(P〈0.001)及BRCA1和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P=0.001)均为影响BRCA1和BRCA2阴性乳腺癌患者pCR率的独立因素。结论与BRCA1和BRCA2阴性散发性乳腺癌比较,BRCA1和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为早发性乳腺癌比例高,双侧乳腺癌比例高;且BRCA1和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易感基因 家族性 病理学 临床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治疗后生存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英剑 李金锋 +5 位作者 王天峰 解云涛 范照青 王立泽 英旻 欧阳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6期3663-3666,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后生存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00年1月至201 1年7月在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确诊并在本院完成治疗4491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例,根据病例的激素受体状态(H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后生存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00年1月至201 1年7月在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确诊并在本院完成治疗4491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例,根据病例的激素受体状态(H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HER2++的患者进行了FISH检测),将所有病例分为:HR +/HER2-、HER2阳性及HR-/HER2-3个亚型,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治疗后生存情况,并分析各分子亚型在不同淋巴结状态下的生存情况.结果 HR +/HER2-(2504例)、HER2阳性(680例)及HR-/HER2-型(1085例)的3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94.9%、89.5%与92.3%,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淋巴结阳性与淋巴结阴性的3年RFS率分别为87.1%与97.8%,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阴性组3种亚型的乳腺癌RFS生存曲线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2;而在淋巴结阳性组HR +/HER2-型的RFS明显优于HR-/HER2-型与HER-2阳性型,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治疗后生存情况不同,淋巴结状态可能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亚型 生存 受体 淋巴结
原文传递
胸背动脉穿支组织瓣用于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联合一期部分乳房成形术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汪星 何英剑 +5 位作者 李金锋 解云涛 王天峰 范照青 霍苓 欧阳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 TDAP )组织瓣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联合一期部分乳房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因原发性乳腺癌拟行保留乳房...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 TDAP )组织瓣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联合一期部分乳房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因原发性乳腺癌拟行保留乳房手术联合一期TDAP组织瓣转移乳房成形术的患者资料。共入组128例,符合手术条件并成功完成手术者3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52岁,中位年龄40岁。分析穿支血管定位、供区设计、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评价放化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术前多普勒超声探查胸背动脉穿支平均直径(1?5±0?4)mm,平均皮瓣大小15 cm&#215;6 cm。手术时间120~245 min,平均手术时间(271±72) min,平均拔除引流管时间(4?7±2?1)d。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7(12)个月[M(QR)],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TDAP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6%(2/33)。结论 TDAP组织瓣一期乳房成形术是修复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局部乳房缺损的良好选择。此术式不影响背阔肌功能,供区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外科皮瓣 胸背动脉
原文传递
三阴性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立泽 欧阳涛 +4 位作者 王天峰 解云涛 范照青 范铁 李金锋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47-952,共6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治疗后同侧乳房内局部复发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1999年1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614例免疫组化资料完整、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实施保留乳房手术...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治疗后同侧乳房内局部复发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1999年1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614例免疫组化资料完整、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实施保留乳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92岁,中位年龄47岁(四分位间距14岁)。根据患者的分子分型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308例(三阴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1306例(非三阴组)。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两组间各临床病理特点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及其他因素对同侧乳房内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影响。结果随访截至2015年4月,随访时间5~18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7个月(四分位间距36个月)。全组1614例5年同侧乳房内局部复发率为3.1%(95%CI:2.2%-4.0%),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5.8%(95%CI:94.9%-96.7%),5年无病生存率为93.8%(95%CI:92.7%~94.9%)。三阴组与非三阴组保留乳房治疗后的同侧乳房内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生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28、0.14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阳性(HR=3.03,95% CI:1.66—5.51,P=0.000)、瘤床CT定位放疗(HR=0.40,95%CI:0.20~0.80,P=0.010)是同侧乳房内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发病年龄(HR=0.50,95%CI:0.30~0.84,P=0.001)、腋窝淋巴结阳性(HR=3.53,95%CI:2.24—5.58,P=0.000)是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治疗后同侧乳房内局部复发风险无明显增加,瘤床CT定位精确放疗可降低同侧乳房内局部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分型 乳房切除术 区段 复发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癌残留的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选择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星 何英剑 +4 位作者 李金锋 解云涛 王天峰 范照青 欧阳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576-1579,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癌残留的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激素受体阴性且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例。其中完成了...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癌残留的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激素受体阴性且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例。其中完成了4~8个周期新辅助化疗以及包含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仍有淋巴结癌残留的患者共110例。根据术后有无辅助化疗分为A组(辅助化疗组)和B组(无辅助化疗组)。结果全部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发病年龄54.5岁(IQR:47—59岁)。无事件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IQR:51—88个月)。A组82例(74.5%),5年无病生存(DFS)率76.2%(95%CI:66.8%~85.6%)、无远位转移生存(DDFS)率78.9%(95%CI:69.5%~88.3%)、总生存(Os)率81.O%(95%CI:72.4%~89.6%);B组28例(25.5%),5年DFS率57.6%(95%凹:38.6%~76.6%)、DDFS率60.4%(95% CI:41.2%~79.6%)、OS率60.0%(95% CI:40.6%-69.4%)。多因素分析显示,B组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为A组的5.256倍(95%CI:1.14—24.17),P=0.033;死亡风险为A组的7.478倍(95%CI:1.58~35.30),P=0.011。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腋窝阳性淋巴结癌残留的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可能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淋巴结 预后
原文传递
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腋窝超声结合穿刺技术的诊断价值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何英剑 李金锋 +3 位作者 王天峰 解云涛 范照青 欧阳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6期3288-329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结合穿刺细胞病理检查技术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价值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确诊的250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分别计算超声结合穿刺技术和临床体检技术... 目的探讨超声结合穿刺细胞病理检查技术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价值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确诊的250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分别计算超声结合穿刺技术和临床体检技术平均每例病例的诊断费用,运用经济学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超声结合穿刺技术使10.9%的临床体检阴性病例避免了不必要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平均每例患者的诊断费用比临床体检程序节约人民币155.55元。仅29.4%的患者被诊断为超声异常腋窝淋巴结。结论超声结合穿刺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超声诊断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 超声 穿刺细胞活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