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期肝切除联合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治疗肝肺同时性转移癌3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成鹏 陈晋峰 +1 位作者 杨跃 郝纯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8-360,364,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肝切除联合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治疗肝肺同时性转移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同期行肝切除联合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相关指标和随访资... 目的探讨同期肝切除联合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治疗肝肺同时性转移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同期行肝切除联合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相关指标和随访资料评价疗效。结果 3例病人均成功完成同期肝切除及肺切除术,其中肝切除时间分别为82、50、43 min,出血量分别为400、150、200 mL;肺切除时间分别为45、60、36 min,肺切除过程中的出血量分别为10、30、5 mL。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可切除的肝肺同时性转移的病人,同期肝切除联合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膈肌入路 肝切除 肺切除
原文传递
肝细胞肝癌术后大量腹水预测评分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2
作者 魏锰 钱红纲 +5 位作者 丘辉 吴剑挥 李英杰 周国权 张霁 郝纯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534-1538,共5页
目的通过对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大量腹水形成相关因素的分析,建立一套预测术后大量腹水形成的评分体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32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术后腹水发生情况,男性282例,女性42例,年龄17~84岁,中位年... 目的通过对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大量腹水形成相关因素的分析,建立一套预测术后大量腹水形成的评分体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32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术后腹水发生情况,男性282例,女性42例,年龄17~84岁,中位年龄54岁。根据腹水量的多少,将患者分为两组:大量腹水组(n=78)和少量腹水组(n=246)。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出与术后腹水形成密切相关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因素,并建立评分系统。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大量腹水组患者有无肝硬化、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血浆白蛋白及天冬氨酸转氨酶等术前指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浆量、术中输红细胞量、半肝(含半肝)以上切除等因素,与少量腹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小板计数、天冬氨酸转氨酶、是否行半肝以上(含半肝)切除、术中输注血浆量、术后第1天尿量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是术后产生大量腹水的独立相关因素。依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评分系统,预测腹水产生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6.2%。结论肝细胞肝癌术后腹水生成与术前、术中及术后多种因素有关,本研究建立的评分系统可较准确地预测术后大量腹水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腹水 评分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