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正电子核素^124I对人源化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重链抗体的Fab段Nb1756进行标记并合成分子探针,通过系列基础实验评价该分子探针对于PD-L1检测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2-溴代丁二酰亚...目的利用正电子核素^124I对人源化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重链抗体的Fab段Nb1756进行标记并合成分子探针,通过系列基础实验评价该分子探针对于PD-L1检测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2-溴代丁二酰亚胺标记^124I,获得^124I-Nb1756分子探针并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其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和体内外稳定性。建立结肠癌LOVO荷瘤裸鼠模型,借助Micro-PET/CT设备,评价^124I-Nb1756在上述模型动物体内和肿瘤中的分布及代谢情况。结果^124I-Nb1756标记率>99%,放射化学纯度>99%,放射化学产率为75%~80%,比活度约为11.1 MBq/nmol。Micro-PET/CT显示该分子探针在肿瘤病灶中特异性摄取,肿瘤病灶中分子探针的聚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124I-Nb1756分子探针制备过程简便且标记率高,该分子探针能够特异靶向肿瘤病灶中的PD-L1,并可对肿瘤进行长时间显像观察,可为选择肿瘤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帮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利用正电子核素^124I对人源化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重链抗体的Fab段Nb1756进行标记并合成分子探针,通过系列基础实验评价该分子探针对于PD-L1检测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2-溴代丁二酰亚胺标记^124I,获得^124I-Nb1756分子探针并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其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和体内外稳定性。建立结肠癌LOVO荷瘤裸鼠模型,借助Micro-PET/CT设备,评价^124I-Nb1756在上述模型动物体内和肿瘤中的分布及代谢情况。结果^124I-Nb1756标记率>99%,放射化学纯度>99%,放射化学产率为75%~80%,比活度约为11.1 MBq/nmol。Micro-PET/CT显示该分子探针在肿瘤病灶中特异性摄取,肿瘤病灶中分子探针的聚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124I-Nb1756分子探针制备过程简便且标记率高,该分子探针能够特异靶向肿瘤病灶中的PD-L1,并可对肿瘤进行长时间显像观察,可为选择肿瘤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