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淑芝 徐倩 +2 位作者 武金玉 严昆 吴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的109例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9例肝转移癌患者中,单发31例(31/10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的109例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9例肝转移癌患者中,单发31例(31/109,28.44%),多发78例(78/109,71.56%);肝转移病灶来源于结直肠、肺、乳腺、胃、胰腺、卵巢及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共198个肝转移癌病灶中,直径<3cm者151个(151/198,76.26%),直径≥3cm者47个(47/198,23.74%)。治疗后1个月,187个(187/198,94.44%)病灶完全灭活,11个(11/198,5.56%)病灶存在残余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明显改善(P均<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2%(7/109)。结论对于非手术适应证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相对安全、有效,短期内可局部控制肝内转移癌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导管消融术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超声联合微泡增敏肿瘤化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一溪 严昆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763-765,共3页
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应用微泡的声孔效应提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摄取,增加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以达到增敏化疗作用,是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新方向之一。超声联合微泡可增加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增强细胞毒作用... 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应用微泡的声孔效应提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摄取,增加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以达到增敏化疗作用,是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新方向之一。超声联合微泡可增加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增强细胞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缩小肿瘤体积,改善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本文就超声联合微泡增敏肿瘤化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肿瘤 化疗增敏
下载PDF
残留复发性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严昆 陈敏华 +4 位作者 李荣杰 吴薇 张仲一 王延杰 杨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CEUS)在肝脏残留复发性恶性肿瘤进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517例原发性肝癌(HCC)、肝转移癌患者经各种治疗后残留或局部复发拟行RFA治疗,共619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复发HCC 281例290灶,病灶大小平均(3....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CEUS)在肝脏残留复发性恶性肿瘤进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517例原发性肝癌(HCC)、肝转移癌患者经各种治疗后残留或局部复发拟行RFA治疗,共619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复发HCC 281例290灶,病灶大小平均(3.4±1.5)cm,其中CEUS引导治疗组150例154灶,常规超声引导组131例136灶。另复发肝转移癌236例329灶,病灶大小平均(3.1±1.3)cm,其中CEUS引导治疗组152例198灶,常规超声引导组84例131灶。结果复发HCC CEUS组与常规组治疗结果比较:1个月肿瘤灭活率分别为96.1%和89.7%(P=0.032);肿瘤局部复发率各为9.7%和17.6%(P=0.04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发肝转移癌CEUS组与常规组治疗结果比较:1个月肿瘤灭活率88.4%和87.0%(P=0.712);肿瘤局部复发率16.7%和23.7%(P=0.11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指导RFA治疗复发HCC,可有效提高早期灭活率,降低局部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延杰 严昆 +3 位作者 范智慧 孙宇 闫晓峦 杨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获病理诊断的4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的CEUS检查图像,并对其动态图像进行TIC定量分析,得出峰值强度(IMAX)、到达时间(AT)、达峰... 目的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获病理诊断的4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的CEUS检查图像,并对其动态图像进行TIC定量分析,得出峰值强度(IMAX)、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 1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周围胰腺比较,各项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12例呈高及等增强型神经内分泌肿瘤IMAX与周围胰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38±60.35)%vs 100%,P=0.02)]。27例胰腺癌TIC参数与周围胰腺比较:胰腺癌IMAX小于周围胰腺[(59.12±26.17)%vs 100%,P〈0.01],AT大于周围胰腺[(14.50±6.83)s vs(11.87±4.51)s,P=0.01],mTT小于周围胰腺[33.30(26.00-73.70)s vs 45.00(35.00-150.10)s,P=0.11)。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比较:神经内分泌肿瘤IMAX大于胰腺癌,TTP小于胰腺癌,mTT大于胰腺癌(P均〈0.05)。以IMAX≥97.05%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5%(37/43)、75.00%(12/16)、92.60%(25/27)、85.71%(12/14)、86.20%(25/29)。联合TTP≤7.70s、mTT≥38.80s诊断指标,可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效率。结论 CEUS定量分析可获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的定量化指标,可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更客观、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神经内分泌瘤 胰腺肿瘤 时间-强度曲线
下载PDF
热敏脂质体抗肿瘤药物改善肝肿瘤热消融疗效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凇 翁勰 +4 位作者 龚伟 李荣杰 王延杰 梅兴国 杨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抗肿瘤药物热敏脂质体长春瑞滨(TL-VIN)治疗肿瘤的病理机制,分析联合治疗对改善实验动物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种植H22肝腺癌模型的国产雄性ICR荷瘤小鼠入组本研究。分3阶段分别进行肿瘤坏死面积测量...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抗肿瘤药物热敏脂质体长春瑞滨(TL-VIN)治疗肿瘤的病理机制,分析联合治疗对改善实验动物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种植H22肝腺癌模型的国产雄性ICR荷瘤小鼠入组本研究。分3阶段分别进行肿瘤坏死面积测量,分析治疗后肿瘤病理表现;测量瘤内药物浓度;以及对不同组治疗后生存率的比较。第1阶段,选取40只荷瘤小鼠随机接受5组不同治疗方案(每组8只)治疗后24 h取肿瘤切片,分别测量坏死面积,确认最佳热敏脂质体药物浓度;以及分析各组肿瘤治疗后的病理表现。第2阶段,选取13只荷瘤小鼠治疗后0.5 h取出肿瘤组织,测量瘤内药物浓度。第3阶段,选取32只荷瘤小鼠随机进入4组(每组8只),治疗后随访90 d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比较各组小鼠肿瘤治疗后的生存率。结果与单纯RFA组相比,TL-VIN显著增加RFA对肝肿瘤的破坏范围(P<0.01),而游离长春瑞滨(free-VIN)联合RFA的肿瘤坏死面积与单纯RFA相似(P>0.05)。TLVIN药物浓度在10 mg/kg时可获得显著优于free-VIN的效果,为(341.8±65.4)mm2比(225.3±25.4)mm2(P<0.01)。单纯RFA组消融区边缘坏死及变性细胞与正常肝组织交叉,界限不清;而联合治疗组消融区边缘变性细胞减少,与正常组织分界更清晰。RFA联合治疗中,TL-VIN在肿瘤内沉积效果显著增加,浓度约为free-VIN的10倍,为(1 156.5±158.3)ng/ml比(194.5±52.3)ng/ml(P=0.005)。TL-VIN+RFA平均终点生存期最长,达(37.6±20.1)d,优于free-VIN+RFA(23.3±1.2)d及单独RFA组(23.4±5.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药物载体——热敏脂质体长春瑞滨可以在加热状态下大量释放药物,提高瘤内浓度,增强与热消融协同作用,扩大坏死范围,并最终改善生存期,为RFA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肿瘤 热敏脂质体 抗肿瘤药物 联合治疗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肝肿瘤消融治疗的历史、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敏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3-465,共3页
随着影像引导下经皮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性及疗效已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在现代肿瘤微创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鉴于操作技术水平、治疗经验、仪器设备及患者病情间的较大差异,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复发率及并发... 随着影像引导下经皮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性及疗效已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在现代肿瘤微创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鉴于操作技术水平、治疗经验、仪器设备及患者病情间的较大差异,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样较高。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进一步提高消融疗效及安全性,其关键在于建立中国肝肿瘤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以及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策略、规范操作及布针穿刺技术等,进行规范治疗。及早制定准入机制,多学科互补专业差距,重视影像引导下的规范化治疗,有望提高我国肝癌消融治疗水平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规范化治疗 影像引导
下载PDF
超声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丁珂 严昆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63-666,共4页
颈部淋巴结转移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复发和远处转移危险因素,术前明确诊断可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充分依据。常规超声对评估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优势,但诊断特异度高而敏感度低,尤其对中央区... 颈部淋巴结转移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复发和远处转移危险因素,术前明确诊断可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充分依据。常规超声对评估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优势,但诊断特异度高而敏感度低,尤其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TC原发癌结节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特点对提高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可能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转移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肝脏孤立性炎性病灶与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凇 杨薇 +1 位作者 严昆 吴薇 《肝癌电子杂志》 2014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肝脏孤立性炎性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寻找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42例病理确诊为肝脏炎性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并与30例同期病理诊断为HCC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孤立性... 目的分析肝脏孤立性炎性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寻找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42例病理确诊为肝脏炎性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并与30例同期病理诊断为HCC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孤立性炎性病灶的CEUS增强模式主要表现为动脉期片状强化(57.1%)及环状强化(23.8%);形态多不规则(64.3%);峰值时边界不清晰(69.0%);实质期病灶呈缓慢廓清(69.0%),廓清边界不清晰(61.9%);病灶内坏死区形态规则(71.0%)。HCC动脉期表现为团状强化(86.7%);形态规则(66.7%);峰值时边界清晰(90.0%);实质期快速廓清(56.7%);廓清边界清晰(76.7%);坏死区形态不规则(75.0%)。炎性病灶与HCC动脉期增强模式、形态、边界、实质期廓清速度及坏死区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可为肝脏孤立性炎性病灶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有助于与HCC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脏炎性病灶 原发性肝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系统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丽 王红 杨薇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系统治疗是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不可手术切除的肝肿瘤。早期评估肿瘤的治疗反应对于调整诊疗方案十分重要,并有助于预测预后。超声造影是肝脏病变诊断及监测的重要手段,能实时显示肿块的大小、数量及血流灌注... 系统治疗是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不可手术切除的肝肿瘤。早期评估肿瘤的治疗反应对于调整诊疗方案十分重要,并有助于预测预后。超声造影是肝脏病变诊断及监测的重要手段,能实时显示肿块的大小、数量及血流灌注状态。笔者对近年来超声造影、术中超声造影、三维超声造影等技术在肝脏恶性肿瘤系统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原发性肝癌 肝转移癌 系统治疗
原文传递
探讨应用射频电极针治疗较大肝肿瘤布针模式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堃 姜安娜 +6 位作者 王红 白秀梅 王凇 武昊 杨薇 严昆 陈敏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7-912,共6页
目的临床探讨平行法及交叉法两种布针模式在肝脏肿瘤RFA的效果差异,寻找最佳布针方案。方法采用Celon射频治疗仪及200T30电极针2根,应用离体牛肝进行RFA实验。布针方式分为两种,平行法布针即两组消融区的布针点连线呈"="型,... 目的临床探讨平行法及交叉法两种布针模式在肝脏肿瘤RFA的效果差异,寻找最佳布针方案。方法采用Celon射频治疗仪及200T30电极针2根,应用离体牛肝进行RFA实验。布针方式分为两种,平行法布针即两组消融区的布针点连线呈"="型,交叉法布针即两组消融区的布针点连线呈"x"型。设置布针点的最短距离(2 cm,2.5 cm,3 cm)及输出功率(20 W,25 W,30 W)分别消融并比较。消融结束后1 h取材,测量并记录大体病理标本消融凝固区形态、范围、长径、短径及交界处凹陷深度。镜下观察不同组消融区交界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应用25 W功率,布针点距离为2 cm、2.5 cm及3 cm时,两种模式布针的凝固范围均随着布针点距离增加而增大,而交界处凹陷深度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距离3 cm时,融合不佳。当针尖距离固定时,两种模式的长径相似,未见明显差异,而平行法的短径显著长于交叉法的短径[2 cm:(4.64±0.21)cm比(3.84±0.38)cm,P=0.003;2.5 cm:(5.15±0.25)cm比(4.20±0.40)cm,P=0.011;3 cm:(5.96±0.39)cm比(5.12±0.52)cm,P=0.020]。当功率固定时,平行法与交叉法的长径相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而平行法短径显著长于交叉法短径[20 W:(4.70±0.26)cm比(4.13±0.15)cm,P=0.033;25 W:(5.15±0.25)cm比(4.20±0.40)cm,P=0.011;30 W:(5.27±0.40)cm比(4.50±0.26)cm,P=0.027]。当针距为2.5 cm和3 cm时,平行法的交界处凹陷深度明显短于交叉法[2.5 cm:(1.04±0.23)cm比(1.94±0.32)cm,P=0.007;3 cm:(2.09±0.18)cm比(3.53±0.64)cm,P=0.001]。不同功率下,平行法的交界处凹陷深度同样短于交叉法[20 W:(1.61±0.56)cm比(3.60±0.53)cm,P=0.011;25 W:(1.04±0.23)cm比(1.94±0.32)cm,P=0.007;30 W:(0.90±0.44)cm比(1.83±0.15)cm,P=0.010]。结论两种布针模式的凝固范围均随着针距和功率的增加而增大,平行法的短径均长于交叉法,交界处凹陷距离均短于交叉法,提示平行布针法优于交叉布针法,在射频过程中更能融合形成有效的消融范围以达到完全覆盖肿瘤组织的目的,为肝肿瘤射频消融临床布针方案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平行布针 交叉布针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后医源性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志辉 李荣杰 +4 位作者 严昆 王东霞 吴薇 杨薇 陈敏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6年第7期490-495,共6页
目的探讨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医源性动静脉瘘(AVF)的超声造影(CEUS)灌注特征,并与复发性肝细胞癌(HCC)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21例(共22个病灶)肝恶性肿瘤RFA后经CT/MRI确诊... 目的探讨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医源性动静脉瘘(AVF)的超声造影(CEUS)灌注特征,并与复发性肝细胞癌(HCC)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21例(共22个病灶)肝恶性肿瘤RFA后经CT/MRI确诊为医源性AVF的患者,作为AVF组;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为复发性HCC的患者25例(共32个病灶),作为复发HCC组。2组患者的CEUS表现进行对照,比较2组CEUS灌注特征,包括动脉期增强形态及边界,各时相增强水平。AVF组与复发HCC组CEUS各时相增强水平、动脉期增强形态及边界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RFA后医源性AVF组患者的CEUS表现为动脉期楔形或片状增强19个病灶(86.4%),边界不清19个病灶(86.4%);复发性HCC组患者动脉期球形或团状增强31个病灶(96.9%),边界清29个病灶(90.6%);2组患者在动脉期增强形状、边界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RFA后AVF组门静脉期等增强22个病灶(100%),延迟期等增强16个病灶(72.7%);复发性HCC组门静脉期低增强27个病灶(84.4%),延迟期低增强28个病灶(8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RFA后AVF组与复发性HCC组动脉期均以高增强为主,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结论肝恶性肿瘤RFA后医源性AVF患者的CEUS具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消融后复发性HCC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消融技术 动静脉瘘 肝细胞 复发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的预后因素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秀梅 杨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3期677-683,共7页
随着医学诊疗水平的提高,射频消融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飞速进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10年总生存率为27.3%-46.1%,对于肿瘤单发且最大径≤3 cm的HCC患者,10年总生存率可达74%... 随着医学诊疗水平的提高,射频消融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飞速进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10年总生存率为27.3%-46.1%,对于肿瘤单发且最大径≤3 cm的HCC患者,10年总生存率可达74%,生存结果与手术切除相似;(2)射频消融联合其他治疗等可以扩大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使患者生存获益;(3)建立预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模型,可指导制定治疗和随访策略,为临床个体化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预测模型 预后因素
下载PDF
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仲一 陈敏华 +3 位作者 严昆 杨薇 吴薇 李荣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CRLM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原发肿瘤为结肠癌者105例,直肠癌者87例。结果 192例患者共接受RFA治...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CRLM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原发肿瘤为结肠癌者105例,直肠癌者87例。结果 192例患者共接受RFA治疗302例次,肝转移灶共437个。首次RFA治疗后1个月肿瘤总体灭活率93.59%(409/437)。肿瘤局部复发率为11.21%(49/437),平均复发时间为RFA治疗后(9.34±7.25)个月(2~34个月)。治疗后肝内新生转移灶发生率48.96%(94/192)。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7.0%、40.8%、1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3)、最大径(P=0.001)、肝内分布(P=0.001)及治疗后1个月肿瘤灭活情况(P=0.007)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1)及最大径(P=0.001)为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RFA治疗后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31%(10/302),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CRLM治疗方法,肿瘤最大径≤3cm及单发肝转移灶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射频消融 存活率 治疗结果 预后因素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肺周占位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凇 杨薇 +4 位作者 张晖 殷延华 吴薇 严昆 陈敏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2例肺周占位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其中72例患者穿刺前进行CEUS检查,为造影组;之前60例未进行CEUS检查,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2例肺周占位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其中72例患者穿刺前进行CEUS检查,为造影组;之前60例未进行CEUS检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图像特点,穿刺活检次数,病理诊断准确率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CEUS对提高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应用价值。结果造影组肺周病灶内部坏死的显示率为44.4%(32/72),高于对照组的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造影组中,12.5%(9/72例)显示病灶伴局部不张肺组织,CEUS可清楚显示位于不张肺组织内的病灶,对照组为1.7%(1/60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组对照病理,诊断正确率为95.8%(69/72),高于对照组的80%(48/6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穿刺次数分别为(2.4±0.6)次和(2.6±0.6)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发生率分别为2.8%与3.3%,均无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肺穿刺前行CEUS检查可对病灶内部结构进行有效评估以及筛选适应证,并可显著提高病理诊断正确率,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活检 超声造影 肺肿瘤 诊断率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5
15
作者 崔秋丽 刘文英 +3 位作者 李广涵 严昆 杨薇 陈敏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其增强程度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1例患者共73个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对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增强程度甲状腺乳头状癌其包膜和周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其增强程度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1例患者共73个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对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增强程度甲状腺乳头状癌其包膜和周围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果73个甲状腺乳头状癌灶中超声造影表现低增强52个(71.2%),等增强13个(17.8%),高增强8个(11.0%)。52个低增强的病灶中包膜侵犯23个(44.2%),等增强及高增强21个病灶中包膜侵犯15个(71.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增强52个病灶中淋巴结转移25个(48.1%),等增强及高增强21个中淋巴结转移13个(61.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不同增强程度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相关,等增强及高增强者更多出现包膜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甲状腺肿癌 腺癌 乳头状 肿瘤侵袭性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诊断胆囊实性病变:与常规超声、增强CT/MRI对比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仲一 吴薇 +5 位作者 严昆 杨薇 高文 丛悦 武金玉 陈敏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5期302-305,共4页
目的评价CEUS鉴别胆囊实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并与常规超声(US)、增强CT/MRI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胆囊实性病变患者的CEUS、US、增强CT/MRI资料,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中,胆囊癌32例,胆囊腺瘤局灶恶... 目的评价CEUS鉴别胆囊实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并与常规超声(US)、增强CT/MRI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胆囊实性病变患者的CEUS、US、增强CT/MRI资料,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中,胆囊癌32例,胆囊腺瘤局灶恶变2例,胆囊恶性黑色素瘤1例,胆泥3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腺肌症1例,胆囊炎2例;恶性病变共35例,良性病变共14例。US、CEUS与增强CT/MRI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71.43%、87.75%、89.80%。US与CEUS间(P=0.039)、US与增强CT/MRI间(P=0.020)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US与增强CT/MRI间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不同检查方法间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优于US,与增强CT/MRI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超声造影表现与分化程度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10
17
作者 尹珊珊 姜彬彬 +5 位作者 崔秋丽 范智慧 吴薇 戴莹 杨薇 严昆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肝转移的超声造影表现,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参数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已行超声造影检查且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肝内病灶为NETs转移,并进行免疫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肝转移的超声造影表现,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参数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已行超声造影检查且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肝内病灶为NETs转移,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或已具有原发灶免疫组化结果的36例患者为分析对象。总结NETs肝转移灶超声造影表现,并依据病理Ki-67指数分为>20%组及≤20%组,依据嗜铬素A(CgA)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依据G分期分为G1+G2组和G3组,分别比较上述分组之间NETs肝转移灶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结果36个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66.7%(24/36)呈高增强,16.7%(6/36)呈等增强,13.9%(5/36)呈环状强化,5.6%(2/36)呈低增强;门脉期13.9%(5/36)呈等或高增强,86.1%(31/36)呈低增强;平均开始廓清时间为(67.5±56.1)s,其中有5个(13.9%)病灶在120s之后廓清。CgA阴性组与阳性组平均开始廓清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1.6±81.5)s对(60.1±38.7)s,P=0.001]。而Ki-67≤20%组与>20%组间,G1+G2组与G3组间,所有超声造影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Ts肝转移超声造影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其中高增强是其主要增强模式,部分病灶廓清时间较晚,但与分化程度是否有关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神经内分泌肿瘤 分化程度
原文传递
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姜彬彬 张仲一 +4 位作者 严昆 杨薇 吴薇 李荣杰 陈敏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胃癌肝转移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评价患者总体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5例(102个病灶)胃癌肝转移患者1、...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胃癌肝转移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评价患者总体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5例(102个病灶)胃癌肝转移患者1、2、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0.45%、42.90%、20.32%及10.16%。RFA治疗后1个月,肿瘤灭活率94.12%(96/102),肿瘤局部复发率15.69%(16/102),肝内新生转移灶发生率52.73%(29/55)。单因素分析示年龄(P=0.015)、肿瘤数目(P=0.011)、RFA前是否有肝外转移(P=0.026)、RFA后是否化疗(P=0.031)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示年龄(P=0.033)、肿瘤数目(P=0.004)、RFA后是否化疗(P=0.001)是独立预后因素。RFA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2%(1/55),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胃癌肝转移治疗方式,年龄、肿瘤数量、RFA后联合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导管消融术 肿瘤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肝肿瘤热消融治疗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 被引量:15
19
作者 经翔 陈敏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2147-2149,共3页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肝癌的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影像引导的局部热消融已成为肝癌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方法之一,其中射频消融(RFA)及微波消融(MWA)已被公认为早期肝癌的一线治疗手段。肝癌局部热消融治疗的目标是追求肿瘤完全灭活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肝癌的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影像引导的局部热消融已成为肝癌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方法之一,其中射频消融(RFA)及微波消融(MWA)已被公认为早期肝癌的一线治疗手段。肝癌局部热消融治疗的目标是追求肿瘤完全灭活的同时要最大限度的避免并发症发生。充分了解和掌握热消融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规范化的操作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并发症 局部热消融 肝肿瘤 早期肝癌 防治 热消融治疗 治疗方法 影像引导
原文传递
实时影像融合虚拟导航联合CEUS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新生或复发病灶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倩 林淑芝 +5 位作者 董士佳 武金玉 杨薇 吴薇 严昆 陈敏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影像融合虚拟导航系统(RVS)联合CEUS引导RFA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价值。方法收集111例因HCC接受RFA治疗、且治疗后发现新生或复发病灶患者,对其中78例患者的86个病灶(77个新生病灶和9个复发病灶)... 目的探讨实时影像融合虚拟导航系统(RVS)联合CEUS引导RFA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价值。方法收集111例因HCC接受RFA治疗、且治疗后发现新生或复发病灶患者,对其中78例患者的86个病灶(77个新生病灶和9个复发病灶)行经RVS联合CEUS定位引导RFA治疗(RVS联合CEUS组);对另外33例患者的38个病灶(26个新生病灶和12个复发病灶)行CEUS定位引导RFA治疗(对照组)。计算并比较两组的准确定位率、灭活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 RVS联合CEUS组清晰显示并准确定位病灶84个(84/86,97.67%),对照组25个(25/38,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FA治疗后1个月,RVS联合CEUS组的病灶灭活率为95.35%(82/86),高于对照组[76.31%(29/38),P=0.003];RVS联合CEUS组病灶局部复发率为8.14%(7/86),明显低于对照组[36.84%(14/38),χ~2=15.434,P<0.001)。结论 RVS联合CEUS引导可有效提高RFA对于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准确定位率和早期灭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融合导航系统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