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直接调查模式与间接调查模式——田野调查中单语者与双语者的重要区别 |
陈保亚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2
|
梵汉对音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
向筱路
|
《语言学论丛》
|
2024 |
0 |
|
3
|
基于构式词法的领属复合词界定 |
宋作艳
|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4
|
从隋唐等早期注音看南北朝至隋唐的全浊上声变去声 |
孙玉文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5
|
试论叠置式音变的社团扩散规律——以光山方言韵母变异为例 |
黄文俊
李子鹤
|
《语言学论丛》
|
2024 |
0 |
|
6
|
傣雅语中汉语借词长短复合元音的匹配与感知模式 |
陈晓蓓
陈保亚
|
《语言学论丛》
|
2024 |
0 |
|
7
|
有關幾個“通假”字的考證 |
孫玉文
|
《文献语言学》
|
2023 |
0 |
|
8
|
从历时角度看限定副词“只”的义项分合关系 |
李泓霖
|
《语言学论丛》
|
2024 |
0 |
|
9
|
十七世纪以来北京话韵母e、o、uo的演变 |
赵彤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0
|
满汉对音材料分析中的三个问题 |
赵昕
|
《语言学论丛》
|
2023 |
0 |
|
11
|
汉语日月概念的称名策略与语义关联 |
程珊珊
|
《语言学论丛》
|
2024 |
0 |
|
12
|
关于汉译佛典音译词的讨论--以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收音译词为考察对象 |
胡敕瑞
|
《语言学论丛》
|
2024 |
0 |
|
13
|
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语言变异和演变的限制和路径 |
郭锐
|
《对外汉语研究》
CSSCI
|
2012 |
31
|
|
14
|
构式词法的特点及其对汉语词法研究的启示——以菜名的命名模式为例 |
宋作艳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5
|
评说构式语法理论中的的“压制”说 |
陆俭明
|
《语言学论丛》
|
2022 |
2
|
|
16
|
从“位移”到“给予”——位移动词的一种语义演变模式及影响因素 |
杨加玉
|
《语言学论丛》
|
2024 |
0 |
|
17
|
关于重建语言连续性的思考读--《汉语语音发展史: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 |
赵彤
|
《语言学论丛》
|
2022 |
0 |
|
18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登高处” |
孙玉文
|
《文史知识》
|
2023 |
1
|
|
19
|
汉语N_(1)VN_(2)型复合词的构式解读 |
宋作艳
|
《中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0
|
试论“语义的形式” |
陆俭明
|
《当代修辞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