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版电休克治疗认知评估量表在成年早期抑郁症患者中的心理测量特征研究
1
作者 于红晔 刘君 沙莎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电休克治疗认知评估(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ECCA)量表在成年早期抑郁症患者中的心理测量特征。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进行。最终共纳入成年早期抑... 目的探讨中文版电休克治疗认知评估(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ECCA)量表在成年早期抑郁症患者中的心理测量特征。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进行。最终共纳入成年早期抑郁症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对接受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的成年早期抑郁症患者在3个时间点进行ECCA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即治疗前(基线)、第5次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5~10 d。健康受试者进行1次ECCA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成年早期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成年早期抑郁症组的ECCA基线评分低于对照组[(27.75±1.77)与(29.10±0.80)分,t=-3.687,P<0.001];MoCA基线评分低于对照组[(27.39±0.23)与(29.60±0.30)分,t=-11.640,P<0.001]。ECCA内部一致性分析中的Cronbach'α系数为0.811(P<0.001)。ECCA评分ECT前[(27.75±1.77)分]>ECT中[(25.17±1.73)分]>ECT后[(21.90±3.67)分](F=13.242,P值均<0.001),而MoCA评分在这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1,P=0.171)。在排除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的影响因素后,ECCA总分与基线时成年早期抑郁症患者的MoCA评分(r=0.450,P<0.01)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DRS-17)评分(r=-0.621,P<0.01)有关。结论中文版ECCA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特性,可作为成年早期抑郁症患者中评估ECT相关认知损害的临床应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治疗 成年早期 抑郁症 认知损害
下载PDF
住院抑郁症患者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茜 史晓宁 +1 位作者 路亚洲 张玲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对联合心境稳定剂(MS)治疗的住院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共472例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对联合心境稳定剂(MS)治疗的住院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共472例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联合或不联合MS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联合MS治疗的患者比例为8.3%(39/472)。与未联合MS治疗组相比,联合MS治疗组患者年龄较小(Z=-4.435,P<0.01),更多男性(64.1%vs.37.6%,χ~2=10.451,P<0.01),更多无配偶(41.0%vs.19.9%,χ~2=9.460,P<0.01),更多无业(38.5%vs.21.0%,χ~2=6.253,P<0.05),更多18岁前起病(43.6%vs.7.2%,χ~2=51.977,P<0.01),更多难治性抑郁(17.9%vs.4.6%,χ~2=11.787,P<0.01),较少伴有焦虑特征(23.1%vs.44.7%,χ~2=6.813,P<0.01),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更高(76.9%vs.54.5%,χ~2=7.31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轻(OR=0.9,95%CI:0.91~0.98,P<0.05),男性(OR=2.4,95%CI:1.1~5.7,P<0.05),18岁前起病(OR=0.2,95%CI:0.05~0.4,P<0.01),难治性抑郁(OR=4.9,95%CI:1.5~15.9,P<0.01),更多使用抗精神病药物(OR=2.4,95%CI:1.1~5.7,P<0.05)均是联合MS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壮年、起病早、男性、难治性、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多联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心境稳定剂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金红 尹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网络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出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网络APP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的管理模式。... 目的探索基于网络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出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网络APP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的管理模式。分别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评估两组患者的服药信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点感知到的服药必要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抑郁及服药顾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的管理模式可以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出院后的延续治疗护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服药信念,提高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医院 社区 家庭 网络平台 服药信念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定量表评估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娜 王晓红 +4 位作者 师晶晶 丰雷 朱雪泉 王刚 胡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03-909,共7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抑郁发作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患者1503例(男性559例,女性944例),此次抑郁发作已治疗8~1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抑郁发作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患者1503例(男性559例,女性944例),此次抑郁发作已治疗8~12周,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定量表(QIDS)评估分为残留症状组(n=733)和无残留症状组(n=770),比较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8~12周)、药物治疗(单种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治疗)之间的性别差异。结果:男性残留症状总分、感觉沮丧、反应迟钝得分高于女性,夜间睡眠得分低于女性(均P <0. 05)。治疗11周男性的残留症状数目多于女性;随治疗时间增加,女性残留症状数目减少(P <0. 05),残留症状轻度比例高于中度及以上(P <0. 05)。使用单种抗抑郁药物治疗,男性残留症状中度及以上比例高于女性(P <0. 05);女性联合两种及以上抗抑郁药物残留症状中度及以上所占比例高于使用单种抗抑郁药物(P <0. 05)。结论: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对残留症状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残留症状 性别差异 QIDS 治疗
下载PDF
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金红 尹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2期3403-3406,共4页
目的探究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及意义。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 目的探究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及意义。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性心理护理,观察对比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按时服药比例为8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观察组无规律服药或漏服药(5.00%)、受经济制约停止服药(6.00%)、受不良反应影响停药(5.00%)比例均低于对照组(14.00%、17.00%、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FPG、2hPG水平显著下降,且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bA1c水平较对照组及护理干预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糖尿病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重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fMRI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燕翔 郭小兵 +3 位作者 王刚 阎锐 刘海燕 姚志剑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7期93-98,共6页
目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神经基础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参加试验的35例重性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f MRI扫描同时进行悲伤、喜... 目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神经基础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参加试验的35例重性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f MRI扫描同时进行悲伤、喜悦及中性的面部表情视频分辨测试。f MRI原始图像数据转化格式后经SPM2软件处理。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识别喜悦表情时治疗后较治疗前激活增加的脑区包括右颞中回(BA37)、左颞下回(BA37)、左颞上回(BA39)、左梭状回(BA20)、右海马、左海马、右额中回(BA10)、右后扣带回(BA30)、右海马回(BA36)及左海马回(BA30);而治疗前较治疗后激活增加的脑区包括右梭状回(BA19)、左颞中回(BA21)及左楔前叶(BA19)。识别悲伤表情时治疗后较治疗前激活增加的脑区包括左梭状回(BA19)和右颞中回(BA21),而治疗前较治疗后激活增加的脑区包括右梭状回(BA19)及右海马回(BA3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效的抗抑郁治疗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相关脑区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喜悦表情的识别中,患者情绪相关皮质区域激活较治疗前增加,但短期的抗抑郁治疗对悲伤表情的识别改善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功能核磁共振 动态面部表情 抗抑郁治疗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面部表情识别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曹燕翔 郭小兵 +4 位作者 王刚 阎锐 刘海燕 史家波 姚志剑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8期105-107,共3页
目的通过动态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识别具有正、负性情绪信息的面部表情的特征,为认识抑郁症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选择2008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42例(观察组),并招募与抑郁... 目的通过动态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识别具有正、负性情绪信息的面部表情的特征,为认识抑郁症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选择2008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42例(观察组),并招募与抑郁症患者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地相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悲伤、喜悦及中性的动态面部表情识别测试,记录反应时间,并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再次测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动态面部表情的识别反应时延长,在有效的抗抑郁治疗后反应时间明显缩短,但仍然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效的治疗可能改善抑郁症患者在情绪识别中的部分反应,而注意偏向仍然存在,不随临床症状的改善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动态面部表情 治疗前后
下载PDF
时效激励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金红 尹利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6期1495-1500,共6页
目的:探讨时效激励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8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 目的:探讨时效激励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8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时效激励护理结合认知干预。比较护理前、护理后2周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社会支持、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imple Quality of Life Scale-36,SF-36)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坚韧性、力量、客观性以及总分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支持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活力等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效激励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高其社会支持力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时效激励 认知干预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晓虹 蔡焯基 +1 位作者 刘敏 王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 目的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给予碳酸锂或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8周。分别于基线、4周和8周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 L,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PBMCs的GSK3α和GSK3β丝氨酸磷酸化水平(p Ser-GSK3α,p Ser-GSK3β)以及总GSK3水平(total-GSK3α和total-GSK3β)。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s Scale,YMRS)和临床症状严重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cale,CGI-S)等评估症状变化。结果治疗8周,各组患者的YMRS、CGI-S等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1),与此同时,治疗后PBMCs的p Ser-GSK3α、p Ser-GSK3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不同心境稳定剂组间比较,p Ser-GSK3β/total-GSK3β相对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0),锂盐组变化明显(P=0.024);相关分析显示,p Ser9-GSK3β/total-GSK3β比值与4周末YMRS减分绝对值呈负相关(r=-0.413,P=0.043)。剔除反复躁狂发作(≥3次)患者,这一趋势更加显著(r=-0.543,P=0.020)。其中锂盐组呈现了相似的变化(r=-0.432,P=0.083),而丙戊酸钠组无。结论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双相躁狂患者PBMCs的GSK3活性,碳酸锂单药或联合治疗相比丙戊酸钠,可以更显著降低双相躁狂患者的GSK3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躁狂发作 心境稳定剂 锂盐 丙戊酸盐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糖原合成酶激酶3
下载PDF
视觉搜索范式下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注意偏向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莎 栗觅 +4 位作者 吕胜富 付冰冰 丰雷 王刚 钟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考察不同情绪环境中的视觉搜索任务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选取27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以及2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选用Nimsti... 目的:考察不同情绪环境中的视觉搜索任务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选取27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以及2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选用Nimstim情绪面孔图片库中的高兴、悲伤和中性面孔作为刺激材料,使用视觉搜索范式,比较两组被试在不同情绪环境中搜索反应时的差异。结果:抑郁组在高兴、悲伤环境中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4717.7±1907.1)ms vs.(2406.2±1210.4)ms;(5186.1±2078.8)ms vs.(3093.0±1244.2)ms;均P<0.001];抑郁组在高兴与悲伤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在高兴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小于悲伤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2406.2±1210.4)ms vs.(3093.0±1244.2)ms,P<0.05]。患者组HAMD得分与反应时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孔视觉搜索任务中,与正常被试相比,抑郁症患者抗情绪刺激干扰能力更差,没有表现出负性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视觉搜索 情绪 注意偏向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心肺耦合技术在睡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冬冬 张玲 +2 位作者 杨晓文 张博 武文芳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6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心肺耦合技术在睡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30例源自临床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的胸导心电信号,利用经验模式分解方法获得瞬时频率和瞬时相位信息,构建心肺耦合图谱。按照睡眠中的循环交替模式(CAP)分期方法,... 目的探讨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心肺耦合技术在睡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30例源自临床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的胸导心电信号,利用经验模式分解方法获得瞬时频率和瞬时相位信息,构建心肺耦合图谱。按照睡眠中的循环交替模式(CAP)分期方法,将睡眠过程划分为CAP、non-CAP以及清醒/异相睡眠期,采取过零率(ZCR)衡量心肺耦合最大峰值的波动程度,反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严重程度。结果 OSAHS患者谱图分布频带集中于低频区域,各时刻最大峰值波动较小。通过对比人工和自动分期结果,可以发现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心肺耦合技术可以很精准地区分睡眠过程的不同状态。OSAHS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在睡眠心肺耦合图谱中的最大峰值波动规律存在显著差异,健康组和轻/中度组的ZCR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轻/中度组与重度组的ZCR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因此耦合最大峰值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可以作为划分OSAHS严重程度的指标,且二者之间具有极强的负相关性(r=-0.77,P=5.8×10-18)。结论采用经验模式分解结合心肺耦合技术的方法,可提供可靠的睡眠微结构以及睡眠呼吸障碍信息,其数据采集简单、容易执行,在可穿戴健康管理以及临床辅助诊断领域有巨大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肺耦合 经验模式分解 睡眠分期 辅助诊断
下载PDF
我国初级医疗机构中进行抑郁筛查的必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8
12
作者 耿莹 王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92-694,共3页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是否有必要筛查抑郁症,应对什么样的人群进行筛查,普遍性筛查与特殊人群筛查究竟哪个更加可行,许多国家针对抑郁筛查出台了指南建议。虽然各国指南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核心建议是一致的,
关键词 抑郁症 筛查 指南建议
下载PDF
抑郁症静息态脑电的前额不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家梁 付冰冰 +7 位作者 周海燕 冯媛 丰雷 杨孝敬 马小萌 李淮周 王刚 钟宁 《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检验静息态下抑郁症在Alpha频段的前额不对称性以及不对称性与抑郁症程度的关系。方法将32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分为抑郁症重度组和抑郁症轻度组各16例,并选取正常对照(对照组)16名,对三组被试的Alpha频段Fp2-Fp1、F4-F3、F3-... 目的探讨检验静息态下抑郁症在Alpha频段的前额不对称性以及不对称性与抑郁症程度的关系。方法将32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分为抑郁症重度组和抑郁症轻度组各16例,并选取正常对照(对照组)16名,对三组被试的Alpha频段Fp2-Fp1、F4-F3、F3-Fp1、F4-Fp2分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分类实验,对抑郁症组的脑电分数与量表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lpha频段的F4-F3和F3-Fp1评分抑郁症组低于对照组(P<0.01),在抑郁症重度组与轻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重度组和抑郁症轻度组脑电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贝克抑郁量表(BDI)、抑郁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对抑郁症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类时,以F3-Fp1分数为特征的正确率(81.25%)高于以BDI分数为特征的正确率(79.17%)。结论 Alpha频段的前额不对称性可以对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有效区分,并表现出与抑郁症状态无关的特性;在大脑左侧,相对于前额前侧,前额背侧的活动降低可能成为抑郁症的潜在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电 不对称性 负性偏向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对患者术后神经心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明媛 耿莹 +1 位作者 王刚 韩如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01-706,共6页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患者术后神经心理功能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调查81例于唤醒麻醉条件下行脑胶质瘤切除术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肿瘤位置和特征,以1:1配对选择同期于非唤醒麻醉状态下行...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患者术后神经心理功能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调查81例于唤醒麻醉条件下行脑胶质瘤切除术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肿瘤位置和特征,以1:1配对选择同期于非唤醒麻醉状态下行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心理状况,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调查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完成全部调查研究的唤醒麻醉组和非唤醒麻醉组患者各73例,唤醒麻醉组21例存在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12例术后出现心理异常,30例存在术中知晓;而非唤醒麻醉组患者28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8例存在心理异常,无一例患者存在术中知晓。唤醒麻醉组术后远期(>6个月)神经功能评价仅9例仍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少于非唤醒麻醉组的18例(P=0.038);术后初期、中期和远期神经功能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脑胶质瘤切除术是切除位于或邻近脑功能区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后远期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适当的麻醉管理不会造成患者创伤后心理障碍,亦不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静脉 清醒镇静 神经胶质瘤 神经心理学测验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抑郁症缓解期情绪面孔注意加工偏向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文敬 栗觅 +5 位作者 吕胜富 李莎 丰雷 付冰冰 王刚 钟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98-700,共3页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即使在病情缓解后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2])。而注意功能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因此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功能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3-5])。缓解期是抑郁症恢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关键词 缓解期 抑郁症 负性注意偏向 眼动
下载PDF
重性抑郁障碍帕罗西汀治疗早期改善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威 张玲 +4 位作者 冯媛 丰雷 周佳 王刚 肖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帕罗西汀治疗早期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依据DSM-IV诊断标准,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均接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帕罗西汀治疗早期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依据DSM-IV诊断标准,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均接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评估,根据2周后HAMD减分率是否≥20%,将研究病例分为早期改善组142例与早期未改善组10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期疗效的因素。结果早期改善组首发患者更多、病前有工作者更多、文化程度更高、年龄更大、总病程更短(P<0.01);治疗前HAMD-17量表睡眠浅得分(t=2.52,P=0.012)和HAMD-17精神性焦虑得分(t=2.75,P=0.007)与早期改善呈负相关。结论重症抑郁症患者的年龄、首发、文化程度及有工作与帕罗西汀治疗早期改善呈正相关,而总病程、基线时睡眠浅和精神性焦虑与早期疗效呈负相关,其中睡眠浅和精神性焦虑是影响早期疗效最有力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帕罗西汀 早期改善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早发或晚发抑郁症住院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史晓宁 赵茜 +1 位作者 路亚洲 张玲 《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比较早发(发病年龄≤25岁)与晚发(发病年龄>25岁)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72例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对早发和晚发抑郁症患者人口学及病史资料进行比较。相关数据分别采用Mann-Whitney检验、卡方检验... 目的比较早发(发病年龄≤25岁)与晚发(发病年龄>25岁)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72例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对早发和晚发抑郁症患者人口学及病史资料进行比较。相关数据分别采用Mann-Whitney检验、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和协方差分析。结果早发组114例,晚发组358例。与晚发组相比,早发组病程更长,发作次数更多,更多患者无配偶、无业,较少伴有慢性躯体合并症,更多使用心境稳定剂(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早发抑郁证与无配偶、无业、更多使用心境稳定剂、长病程有关(P<0.01)。结论早发抑郁与晚发抑郁的临床特征有显著差异,疾病危害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发病年龄 临床特征
下载PDF
2011-2013年某院抗抑郁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海霞 李芳 +1 位作者 刘珊珊 王刚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12期1260-1264,共5页
目的分析评价本院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本院2011-2013年使用的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限定费用(D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及DDDs均呈逐年上升... 目的分析评价本院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本院2011-2013年使用的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限定费用(D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及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用药金额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及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 SSA)类,其中SSRIs类更是稳居第1位;而三、四环类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正逐年下降,临床应用较少。结论本院新型抗抑郁药物已成为一线抗抑郁药物,临床使用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物 用药金额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日限定费用 应用分析
下载PDF
情绪调节护理对急诊意外伤害患者心理危机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7
19
作者 尹利 贺美玲 +1 位作者 张松 李金红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9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护理对急诊意外伤害患者心理危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急诊意外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护理对急诊意外伤害患者心理危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急诊意外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情绪调节护理方法。在干预前、干预14d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恐惧视觉模拟量表(fear visual analog scale,FAV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在干预14d后采用成人总体幸福感评价量表对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价,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F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14d后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FV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干预14d后观察组成人总体幸福感评价量表的情感行为控制、健康担忧、紧张状态、生活满足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14d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意外伤害患者应用情绪调节护理后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危机程度改善比较明显,主观幸福感以及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护理 急诊意外伤害患者 心理危机 干预效果
下载PDF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尹利 李金红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6期1509-1514,共6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9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9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渐进式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营养状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改变、营养摄入、胃肠道症状、活动与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敏感、敌对等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卫生、躯体功能、健康程度、情绪角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及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渐进式康复护理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