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化血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山 罗平 +3 位作者 王春梅 朱小玲 刘子军 张利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5-707,共3页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时间<12 h、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41例。根据入院时HbA1c水平分为2组:HbA1 c升高组206例(HbA1c≥6.5%)和对照组335例(HbA1 c<6.5%),分析HbA1c水平对患者...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时间<12 h、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41例。根据入院时HbA1c水平分为2组:HbA1 c升高组206例(HbA1c≥6.5%)和对照组335例(HbA1 c<6.5%),分析HbA1c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2组在年龄、吸烟、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至就诊时间、冠状动脉造影、再灌注成功率、双支血管病变及住院期间药物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升高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血糖水平、3支血管病变、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比例、LVEF及单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A1c升高是影响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OR=1.355,95% CI:0.498~2.788,P=0.039)及病死率(OR=0.872,95% CI:0.421~1.733,P=0.04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A1c水平升高是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及病死率的预测因素,应重视HbA1c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作用,指导患者控制血糖,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450例心包积液患者年龄相关病因构成的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鲁晓春 李世英 李小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了解心包积液患者随年龄增长其病因构成的变化情况。方法450例确诊为心包积液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少儿组(0~19岁)、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79岁)和高龄老年组(80岁以上)5个年龄段,建立心包积液住院患者... 目的了解心包积液患者随年龄增长其病因构成的变化情况。方法450例确诊为心包积液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少儿组(0~19岁)、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79岁)和高龄老年组(80岁以上)5个年龄段,建立心包积液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对比分析各组的病因构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心包积液的病因构成也发生着变化。所有患者前三位的基础病因为肿瘤(22.22%)、结核(19.11%)、心力衰竭(16.44%)。高龄老年组心包积液病因构成相对集中,心肺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包积液约占50%。老年患者最多见的病因为肿瘤(23.5%)和心力衰竭(19.13%);中年组常见的为肿瘤(28.68%)和结核(22.06%);少儿组和青年组以结核最多见,分别为25.3%、30.43%。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中肿瘤、心力衰竭、肺感染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结核则呈下降走势。上述特点在心包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中应当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 心包积液 年龄因素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山 罗平 +2 位作者 王春梅 朱小玲 刘子军 《中国医药》 2010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病时间〈12h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474例患者,根据入院时HbA1c水平分为2组,即HbA1c升高组(HbA1cI〉6.5%)与对照组(HbA1c〈6.5...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病时间〈12h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474例患者,根据入院时HbA1c水平分为2组,即HbA1c升高组(HbA1cI〉6.5%)与对照组(HbA1c〈6.5%),分析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吸烟史、前壁AMI、发病至就诊时间、冠脉造影例数、成功再灌注率及住院期间药物应用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A1c升高组患者糖尿病史(P=0.000),高血压史(P=0.008),入院时血糖水平(P=0.000),三支病变比例(P=0.031)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比例(P=0.006),左心室射血分数(P=0.023)及单支病变比例(P=0.040)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1c升高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P=0.041),心源性休克(P=0.038)及病死率(P=0.0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A1c升高是影响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OR=1.467,95%CI:0.473~3.149,P=0.047)及病死率(OR=0.932,95%CI:0.311~1.124,P=0.044)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bA1c水平升高是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及病死率的强预测因子,应重视HbA1c对判断AMI患者预后的作用,充分估计病情,指导患者控制血糖,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糖化血红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回旋支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春梅 朱小玲 +3 位作者 张丽 艾辉 李响 刘子军 《中国医药》 2012年第6期662-664,共3页
目的 分析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不同特点,观察30 d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抢救中心住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共62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梗死... 目的 分析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不同特点,观察30 d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抢救中心住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共62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梗死相关动脉情况分为2组,右冠状动脉组515例,回旋支组106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PCI术中特点,分析2组患者预后.结果 右冠状动脉组与回旋支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舒张压、发病至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右冠状动脉组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比例、ST段抬高总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回旋支组[29.3% (151/515)比4.7% (5/106),(11.0±2.8) mm比(9.8±3.3) mm,(57±12)%比(55±10)%],入院时收缩压、肌钙蛋白Ⅰ峰值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30 d病死率则明显低于回旋支组[(119±29)mm Hg(1 mm Hg=0.133 kPa)比(126±31)mm Hg,(47±30) μg/L比(55±33)μg/L,(160±71)U/L(176±73)U/L,3.9%(20/515)比8.5%(9/106)],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0级血流率、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手术操作时间、就诊距血管再通时间、术后TIMI 3级血流率、术中应用主动脉内气囊泵支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4.5% (332/515)比57.5%(61/106),51,7%(266/515)比49.1% (52/106),(50±22) min比(55±27) min,(77±13) min比(79±12)m in,93.4%(481/515)比92.5%(98/106),8.2% (42/515)比7.5% (8/106),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回旋支闭塞是30 d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67,95% CI:0.992~1.963,P=0.033).结论 回旋支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不典型,30 d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支 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临床常用肿瘤标记物升高对心力衰竭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鲁晓春 李世英 刘宏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肿瘤标记物升高在诊断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年龄≥65岁的312例非肿瘤及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有慢性心力衰竭分心力衰竭组(126例)和对照组(18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各项...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肿瘤标记物升高在诊断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年龄≥65岁的312例非肿瘤及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有慢性心力衰竭分心力衰竭组(126例)和对照组(18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各项肿瘤标记物,采用logistic回归和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分析肿瘤标记物与心力衰竭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患者肿瘤标记物CA12-5和CA19-9差异显著。CA12-5对于心力衰竭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临床意义(曲线下面积0.812,95% CI:0.753~0.871)。CA12-5与临床常用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存在相关性(Spearman's rho=0.478,P<0.01),工作特征曲线比较无显著差异,CA12-5在失代偿心力衰竭截断点(39 kU/L)时,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CA12-5是反应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较为有效的指标,两者结合可能会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利钠肽 诊断
下载PDF
院前心电图远程实时快速网络传输模式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姝娟 罗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实时网络传输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间建立心电传输网络,将54份心电图由社区通过网络传输至医院。2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网络组(n=10)和常规组(n=10),网络组通过心电传输网络进行心电图诊断... 目的探讨心电图实时网络传输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间建立心电传输网络,将54份心电图由社区通过网络传输至医院。2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网络组(n=10)和常规组(n=10),网络组通过心电传输网络进行心电图诊断,常规组乘车前往医院进行心电图诊断。分析两组心电图的诊断时间。结果54份心电图全部成功完成网络传输,平均传输时间为(45±10)s。两组受试者完成心电图诊断的时间分别为:网络组(10.7±2.8)min、常规组(25.3±4.6)min,网络组显著快于常规组(P〈0.01),差异主要来源于交通时间。结论通过心电传输网络进行实时心电图传输具有可行性,可减少院前心电图的诊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远程医学 院前诊断 社区网络
下载PDF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直接PCI支架血栓发生率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晓峰 刘作军 王健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1221-1221,共1页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的出现被认为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里程碑。自从DES运用于临床后,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支架再狭窄率和靶病变的血运重建率较裸金属支架(Bar...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的出现被认为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里程碑。自从DES运用于临床后,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支架再狭窄率和靶病变的血运重建率较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大大降低.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是WCC2006会议上公布的BASKET—LATE临床试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支架血栓的发生率在DES组也有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药物洗脱支架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血栓 病死率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检测血小板参数、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琛 严研 +2 位作者 程艳丽 丁法明 刘晓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217-3219,共3页
目的探析动态监测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冠心病(CAD)诊治及预后价值。方法 122例老年CAD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另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析动态监测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冠心病(CAD)诊治及预后价值。方法 122例老年CAD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另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基线资料及CRP、TNF-α、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密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值。结果 4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SAP、UAP、AMI组PDW、MPV、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SAP组明显低于UAP组(P<0.01),而UAP组又明显低于AMI组(P<0.01);SAP、UAP、AMI组PCT及PL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SAP组明显高于UAP组(P<0.01),而UAP组又明显高于AMI组(P<0.01)。结论对CAD患者血清CRP、TNF-α表达水平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值变化的动态监测有助于防治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自发再灌注患者的临床及造影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晓峰 王健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罪犯血管发生自发再灌注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及造影特点。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311例,通过冠脉造影观察直接PCI前罪犯血管自发再灌注的发生率,并对其临床相关因素及造影病... 目的探讨罪犯血管发生自发再灌注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及造影特点。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311例,通过冠脉造影观察直接PCI前罪犯血管自发再灌注的发生率,并对其临床相关因素及造影病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CTnI峰值、高血栓负荷以及罪犯病变位于LAD远段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P【0.001,P【0.0001,P【0.05,P【0.01)。结论病变多位于LAD远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自发再灌注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10
作者 王保富 韩晓峰 王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12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延误时间(PDT)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AMI患者412例。将就诊时间与发病时间的时间差作为PDT。根据PDT,将患者分为PDT≤2h组和PDT〉2h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延误时间(PDT)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AMI患者412例。将就诊时间与发病时间的时间差作为PDT。根据PDT,将患者分为PDT≤2h组和PDT〉2h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脑血管疾病病史、冠心病病史以及来院交通方式等因素对PDT的影响。结果与PDT≤2h组比较,PDT〉2h组患者年龄偏大,女性较多,既往多有糖尿病病史,有吸烟史者较少,夜间发病者多(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夜间发病和来院交通方式与PDT相关(P〈0.05)。结论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夜间发病以及来院交通方式影响PDT。其中年龄、糖尿病病史、夜间发病以及来院交通方式是影响PDT的独立相关因素。应加强患者及家属对AMI相关知识的认识,及时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延误时间 发病时间 就诊时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帮您会诊
11
作者 阴茜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8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会诊 编辑部 上街区 郑州市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分析
12
作者 陈兰 陶英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2-593,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AR)的相关因素。方法110例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4d,用二磷酸腺苷和花生四烯酸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110例患者中无一例AR,其中,阿司匹林半抵抗(ASR)9例,阿司匹林敏感(AS)101例,2...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AR)的相关因素。方法110例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4d,用二磷酸腺苷和花生四烯酸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110例患者中无一例AR,其中,阿司匹林半抵抗(ASR)9例,阿司匹林敏感(AS)101例,2组女性比例和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女性与合并高血压可能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AR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聚集
原文传递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13
作者 王保富 王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56-657,共2页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以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安贞医院收治的行直接PCI的AMI患者100例。其中青年组50例,老年组50例。回顾性总结2组患者临...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以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安贞医院收治的行直接PCI的AMI患者100例。其中青年组50例,老年组50例。回顾性总结2组患者临床发病情况,危险因素,CAG结果及6个月直接PCI治疗结果。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有明确的诱因且多有吸烟和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冠脉造影多为单支血管病变,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与老年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控制诱因和危险因素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至关重要,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