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鲁琦 杨晁旭 +1 位作者 杨蕊 刘崇东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2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CBL联合PBL教学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方法36名接受妇产科住培的住院医师采用自身对照,分别接受传统教学法以及CBL联合PBL教学法。通过理论考...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CBL联合PBL教学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方法36名接受妇产科住培的住院医师采用自身对照,分别接受传统教学法以及CBL联合PBL教学法。通过理论考核、技能考核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接受CBL联合PBL教学法的住院医师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接受传统教学法的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对CBL联合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和临床思维的建立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住培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推荐在妇产科住培中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 妇产科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对6649例孕妇妊娠期宫颈癌筛查及处理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宝丽 王海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1-442,共2页
目的通过对6 649例孕妇进行宫颈癌筛查,对筛查出的宫颈病变及早期浸润癌,进行规范处理,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减少母儿病死率。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初次检查的孕10~32周,1年内未进行过宫... 目的通过对6 649例孕妇进行宫颈癌筛查,对筛查出的宫颈病变及早期浸润癌,进行规范处理,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减少母儿病死率。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初次检查的孕10~32周,1年内未进行过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或孕期有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阴道分泌物者的6 649例孕妇,先行TCT检查,对TCT结果异常者行HPV检测,再进行阴道镜和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检。结果对6 649例孕妇进行TCT检查,其中154例TCT结果异常,发生率2.32%。对154例孕妇进行HPV检测,其中110例HPV(+),发生率71.43%。对154例孕妇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的114例进行了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检。病理回报:炎症48例,CIN1 36例,CIN2 18例,CIN3 10例,SCC 2例。整个孕期对孕妇进行了保守观察,随访至产后3~6个月。结论妊娠期宫颈癌筛查的方法与非妊娠期妇女基本相同,对孕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微小浸润癌的妇女,可采取随访观察及产后再评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TCT 阴道镜 宫颈活检
原文传递
北京密云地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宝丽 王海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Cytology of cervical fluid base,TCT)检测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联合检测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为更好地进行宫颈癌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本院就诊...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Cytology of cervical fluid base,TCT)检测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联合检测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为更好地进行宫颈癌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本院就诊的7000例患者,其中4500例单纯进行TCT检测,检测出459例阳性患者为TCT组;2500例进行TCT+HPV联合检测,检测出阳性(TCT、HPV只要有一项异常)患者363例为联合组。所有阳性患者均行阴道镜下活检,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 TCT组检出细胞学异常459例,检出率为10.2%(459/4500);联合组检出阳性患者363例(其中TCT和HPV均阳性的共有234例;TCT阳性,HPV阴性的76例;TCT阴性,HPV阳性的53例),检出率为14.5%(363/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宫颈高级别(CIN2及以上)病变检出率3.5%(87/2500)与TCT组1.5%(69/4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HPV联合组可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的筛查率以及宫颈高级别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是医患接受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T HPV 宫颈病变 宫颈癌
下载PDF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析王国华教授治疗妇科病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
4
作者 张保娣 王国华 +1 位作者 马秋香 臧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106-109,共4页
目的基于异病同治理论对王国华教授治疗妇科病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进行探析并整理总结。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王国华教授门诊就诊的妇科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病例数据及处方,合计有效处方65首,对药物类别... 目的基于异病同治理论对王国华教授治疗妇科病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进行探析并整理总结。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王国华教授门诊就诊的妇科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病例数据及处方,合计有效处方65首,对药物类别、具体药物、药物归经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从药物类别来看,以补虚药(补血药、补气药、补阴药)、活血药(活血化瘀药、破血消癥药)、清热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温里药、理气药为主,累计频率达85.95%,其中补虚药累计频率达30.97%,活血药累计频率30.84%,清热药累计频率达16.58%;从不同中药的用药频次来看,黄芪用药频次最高,达到100%;其次为当归、三七粉,均达96.9%;药物归经分类显示,归肝经、脾经、心经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累计总频率达48.52%。结论基于异病同治理论对王国华教授治疗妇科病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进行探析并整理总结,发现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黄芪用药频次最高,归肝经、脾经、心经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华 气虚血瘀 妇科疾病 用药规律
下载PDF
258例临产孕妇宫颈分泌物中分离菌菌群分布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金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3期1-3,5,共4页
目的:探究258例临产孕妇宫颈分泌物中分离菌菌群分布特征,为临产孕妇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组观察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住院的258例临产孕妇,收集所有孕妇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观察... 目的:探究258例临产孕妇宫颈分泌物中分离菌菌群分布特征,为临产孕妇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组观察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住院的258例临产孕妇,收集所有孕妇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观察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58例临产孕妇宫颈分泌物标本124份病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48.06%,共分离15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72株,比例为46.15%,前三位为大肠埃希菌52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鲍曼不动杆菌6株,比例为33.33%、5.13%、3.85%,革兰氏阳性菌68株,比例为43.59%,前三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表皮葡萄球菌1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比例为22.44%、7.69%、6.41%;真菌16株,比例为10.26%,其中白色念珠菌12株、光滑假丝酵母菌4株,比例为7.69%、2.56%;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61.5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为85.71%。结论:临产孕妇宫颈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率较高,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为主,临床医师可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依据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产孕妇 宫颈分泌物 分离菌菌群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金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探究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并讨论预防措施。方法:本研究观察组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725例高龄产妇(年龄≥35周岁),将分娩后2小时出血≥400mL或24小时内≥500mL的产妇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相同人... 目的:探究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并讨论预防措施。方法:本研究观察组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725例高龄产妇(年龄≥35周岁),将分娩后2小时出血≥400mL或24小时内≥500mL的产妇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相同人数未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对其住院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两组产妇职业情况、流产史、患病史以及分娩方式等,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其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独立危险因素,并针对独立危险因素讨论预防措施。结果:密云区妇幼保健院725例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65例,产后出血率为8.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巨大儿、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宫缩乏力、会阴切开是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职业、血小板减少、分娩方式、妊娠期糖尿病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置胎盘(OR=2.362,%95CI为1.321~8.884)、宫缩乏力(OR=2.418,%95CI为1.652~11.538)、妊娠期高血压(OR=1.878,%95CI为1.131~12.653)、巨大儿(OR=3.021,%95CI为2.113~9.769)、流产史(OR=2.215,%95CI为1.476~12.865)是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密云区妇幼保健院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8.97%,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流产史均会增加高龄产妇产后出血风险,需尽可能做好产前检查,注意孕期保健降低以上危险因素对产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产妇 产后出血 影响因素 预防
下载PDF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对于减少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王丽红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第2期3759-3760,375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冷刀锥切术对于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住院宫颈冷刀锥切术196例,其中改良宫颈冷刀锥切98例,作为研究组,术中所切锥高约1cm到2cm,传统冷刀锥切9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 目的探讨改良冷刀锥切术对于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住院宫颈冷刀锥切术196例,其中改良宫颈冷刀锥切98例,作为研究组,术中所切锥高约1cm到2cm,传统冷刀锥切9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宫颈管狭窄、黏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改良宫颈锥切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宫颈锥切术组;改良宫颈锥切术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宫颈锥切术组,改良宫颈锥切术组的术后出血量,宫颈管的狭窄、黏连及术后盆腔炎的发生率等明显低于传统宫颈锥切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宫颈冷刀锥切易操作,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锥切术,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 传统宫颈冷刀锥切 手术并发症 宫颈粘液栓
下载PDF
北京地区单胎足月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任江红 王晨 +1 位作者 魏玉梅 杨慧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013年单胎足月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地区15家不同级别的医院,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日至11月30日于这些医院分娩的14188例单胎足月孕妇的临床资料...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013年单胎足月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地区15家不同级别的医院,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日至11月30日于这些医院分娩的14188例单胎足月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计算北京地区巨大儿的发生率,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相关危险因素与巨大儿发生的风险。结果(1)北京地区2013年单胎足月活产新生儿中巨大儿的总体发生率为7.069%(1003/14188)。(2)抽样选取的15家医院中巨大儿的发生率不一致,最低为5.36%(89/1659),最高为8.80%(46/523);且二级医院巨大儿的发生率是三级医院的1.284倍(95%CI为1.114~1.480,P=0.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身高≥160 cm(校正OR=1.875,95%CI为1.559~2.256)、孕前体质指数(BMI)≥24.0 kg/m^2(孕前BMI为24.0~27.9 kg/m^2时,校正OR=1.696,95%CI为1.426~2.018;孕前BMI≥28.0 kg/m^2时,校正OR=2.393,95%CI为1.831~3.127)、孕期体质量增长≥15.9 kg(校正OR=2.462,95%CI为2.125~2.853)、孕次〉1次(校正OR=1.408,95%CI为1.224~1.620)、分娩孕周≥40周(校正OR=2.007,95%CI为1.745~2.308)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校正OR=1.522,95%CI为1.298~1.784)均为巨大儿的危险因素;且在所有的危险因素中,孕期体质量增长≥15.9 kg、孕前BMI≥28.0 kg/m^2以及分娩孕周≥40周与巨大儿的关系最为密切(P均〈0.01)。结论巨大儿的发生率在不同级别医院间有明显差异;分娩孕周、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长作为巨大儿最主要且可控的危险因素,应受到临床医师更多的关注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胎儿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健康孕妇孕晚期全血游离肉碱与母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9
作者 丁文虹 崔刚 +5 位作者 丁翔 付蒙 王丽红 宋金荣 上官文 韩玲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4,共8页
目的研究健康孕妇孕晚期全血游离肉碱及氨基酸水平及其与母胎、新生儿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在北京市2家区级妇幼保健院(城区1家和远郊区1家)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于孕(18±1... 目的研究健康孕妇孕晚期全血游离肉碱及氨基酸水平及其与母胎、新生儿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在北京市2家区级妇幼保健院(城区1家和远郊区1家)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于孕(18±1)周时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孕(35±1)周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孕妇全血及尿氨基酸、游离肉碱水平,同时行母亲及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分娩后行新生儿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心功能。同时收集孕妇文化程度、初婚年龄、妊娠年龄、孕次、孕早期口服叶酸史等产前因素。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Kappa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493对资料完整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纳入统计分析。孕妇孕晚期血游离肉碱水平为5.09~59.17μmol/L(参考值10.00~50.00μmol/L),平均(13.03±3.87)μmol/L;心脏超声未见结构异常,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5.70±3.08)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29.17±3.12)mm,左室射血分数均≥55%;孕晚期胎儿心脏超声未检出心脏畸形。493例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340±313)g,<2500 g共5例(1.0%),其母亲血游离肉碱水平为(13.25±2.17)μmol/L(10.46~19.21μmol/L);出生体重>4000 g新生儿共15例(3.0%),其母亲血游离肉碱水平为(12.64±2.50)μmol/L(8.78~17.73μmol/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05)。493例新生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平均为(17.21±1.27)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为(11.03±1.30)mm。其中64例(13.0%)新生儿左室射血分数<60%,其母血游离肉碱水平为(12.93±2.78)μmol/L(7.34~22.13μmol/L);59例(12.0%)新生儿左室射血分数>75%,其母血游离肉碱水平为(13.09±3.24)μmol/L(8.66~27.49μmol/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以血游离肉碱水平四分位数分4组,不同血游离肉碱水平组间孕妇、新生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健康孕妇孕晚期血游离肉碱水平处于正常低限。孕妇心脏功能及胎儿心脏结构虽未受明显影响,但孕晚期母体血游离肉碱低水平是否会影响儿童心肌功能储备及孕晚期是否需要加强肉碱摄入,值得扩大样本量继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全血游离肉碱 心脏功能
原文传递
宫颈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魏宝丽 王海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1-262,共2页
目的分析宫颈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门诊接受LEEP治疗CIN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后病理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 目的分析宫颈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门诊接受LEEP治疗CIN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后病理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LEEP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占65.5%,术后级别下降者占24%,上升者占10.5%。22例切缘阳性,其中1例为CIN2,20例为CIN3,镜下早期宫颈浸润癌1例。随访的192例中有7例未愈患者,6例CIN3持续存在,1例进展早期浸润宫颈癌,7例中5例切缘阳性,2例切缘阴性,7例均是HPV持续感染。结论LEEP锥切术是诊治CIN的理想手段,但对于术后有病变残留、复发的患者应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活检 LEEP锥切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