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04年北京川崎病住院患儿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3
1
作者 张永兰 杜忠东 +9 位作者 赵地 杜军保 鲁珊 衣京梅 侯安存 周忠蜀 丁国芳 林瑶 刘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进一步了解北京儿童川崎病(KD)的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并探讨其临床表现和急性期预后。方法 按照日本全国儿童KD调查及北京第1次KD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向北京及其郊区所有拥有儿科住院病床的医院发出调查问卷,回顾性记录自2000... 目的 进一步了解北京儿童川崎病(KD)的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并探讨其临床表现和急性期预后。方法 按照日本全国儿童KD调查及北京第1次KD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向北京及其郊区所有拥有儿科住院病床的医院发出调查问卷,回顾性记录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的所有KD患儿。结果 北京45家有儿科住院病床的医院参加调查,共计报告1107例患儿。5年KD发病率为40.9~55、1/10万5岁以下儿童,平均49.4(95%CI,46、6~52.4)/10万5岁以下儿童。2000~2004年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Pα〈0.05)。发病年龄1个月~13.8岁,中位年龄2.0岁,其中5岁以下占87.4%;男女发病比例为1、83:1;春、夏有2次发病高峰,以夏季最高,2000和2004年在2次高峰基础上冬季还有1次发病高峰。复发15例,复发率1.4%;有家族史2例,占0.2%。发热仍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多形性皮疹为最少见的临床特征,患儿急性期无死亡。结论 2000~2004年北京KD发病率较前5年升高,但仍低于日本。发病年龄和性别比例与以往报道相似,但季节分布不同,除每年春、夏2次流行高峰外,2000和2004年冬季出现第3个发病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发病率 流行病学 预后
下载PDF
1995~1999年北京住院小儿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5
2
作者 杜忠东 梁璐 +5 位作者 孟晓萍 李棠 张拓红 川崎富作 柳川洋 北京小儿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874-1878,共5页
目的 了解北京小儿川崎病的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 ,并与其他地区比较。方法 按照日本全国小儿川崎病调查方法 ,向北京及其郊区所有拥有儿科住院病床的医院发出调查问卷和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回顾性记录自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期... 目的 了解北京小儿川崎病的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 ,并与其他地区比较。方法 按照日本全国小儿川崎病调查方法 ,向北京及其郊区所有拥有儿科住院病床的医院发出调查问卷和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回顾性记录自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期间诊断为川崎病的所有患儿。参加调查人员均为小儿心血管医生或是高年资儿科医生 ,由 2名高年资儿科医生监督确保调查严格按照研究方案进行。心血管并发症是指川崎病起病 1个月内发生的经超声心动图或冠脉造影证实的心脏扩大 ,冠状动脉扩张、狭窄或阻塞 ,心肌梗塞 ,或心脏瓣膜损害。结果 北京 39家有儿科住院病床的医院中 ,37家 (95 % )参加调查 ,共计报告 710例患儿 ,1995~ 1999年北京 5岁以下小儿川崎病年发病率分别为 18 2 / 10万、2 1 1/ 10万、18 6 / 10万、30 6 / 10万和 2 7 8/ 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 1 7∶1,发病年龄从 1月至 13 4岁 (平均 2 3岁 ) ,其中 5岁以下占 85 2 %。本病在春、夏两季发病较多 ,秋冬较少。淋巴结肿大是最少见的临床症状 ,且其发生率自 1995至 1999年逐年降低。 2 1 5 %的患儿发生心血管并发症 ,见于起病后 10或 10d以上才确诊的患儿 ,患儿急性期无死亡。结论 北京地区川崎病的发病率低于日本 ,而与美国的发病率相当 ,但高于其他西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5~1999年 北京 住院儿童 川崎病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不同静脉丙种球蛋白给药方法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3
作者 杜忠东 赵地 +6 位作者 杜军保 鲁珊 衣京梅 侯安存 周忠蜀 丁国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4期3119-312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对川崎病患儿疗效及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45家医院2000—2004年间川崎病患儿的 IVIG 治疗情况,共1052例(男680例、女372例)患儿纳入研究,年龄2月~13.8岁。按 IVIG 给药...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对川崎病患儿疗效及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45家医院2000—2004年间川崎病患儿的 IVIG 治疗情况,共1052例(男680例、女372例)患儿纳入研究,年龄2月~13.8岁。按 IVIG 给药方法分成2g/kg 单次给药(单次组)、1 g·kg^(-1)·d^(-1)连续2 d(2 d 组)及400~600 mg·kg^(-1)·d^(-1)连续4~5 d(4~5 d 组)3组。观察指标参考 IVIG 无反应性发生率及急性(发病1~2周)和亚急性期(发病3~6周)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次组、2 d 组和4~5 d组分别有292、656和104例患儿。2 d 组 IVIG 无反应性发生率(61/292,20.9%)显著高于单次组(65/656,9.9%)及4~5 d 组(9/104,8.7%,P<0.01)。急性期冠状动脉并发症、心包积液、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但亚急性期单次组冠脉并发症(5.1%)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率(1.6%)低于4~5 d 组(11.6%和4.7%)和2 d 组(9.8%和5.4%,P=O.035~0.047)。结论 IVIG 2g/kg 单次给药方案可减少冠状动脉并发症和 IVIG 无反应性的发生率,可能是川崎病目前较好的 IVIG 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类 冠状动脉疾病 疗效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杜忠东 赵地 +6 位作者 杜军保 鲁珊 衣京梅 侯安存 周忠蜀 丁国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应用时间对IVIG无反应性及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45家医院2000-2004年有IVIG治疗资料的川崎病患儿,按IVIG使用时间分成早期组(病程1~4d)、常规组(第5~9天)及晚期组(...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应用时间对IVIG无反应性及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45家医院2000-2004年有IVIG治疗资料的川崎病患儿,按IVIG使用时间分成早期组(病程1~4d)、常规组(第5~9天)及晚期组(≥10d)3组。疗效评价参考IVIG无反应性及急性期(发病1~2周)和亚急性期(发病3~6周)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有1052例(男680例、女372例)患儿纳入研究,年龄2个月~13.8岁,其中早期、常规及晚期组各有108例、763例和181例。早期组IVIG无反应性发生率(28.7%,31/108)显著高于常规组(11.9%,91/763)和晚期组(7.2%,13/181,均P〈0.01)。早期组和常规组相比,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7.6%(19/108)比18.3%(140/763),5.9%(4/68)比5.5%(25/452),均P〉0.05],晚期组急性期及亚急性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高于早期和常规组[33.7%(61/181)和12.8%(15/117),均P〈0.01)]。结论川崎病病程1~4d应用IVIG增加了患儿IVIG无反应性的发生率,发病/〉10d应用则增加了冠脉并发症的发生率,第5-9天可能是最好的IVIG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类 冠状动脉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