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永民 程维明 +1 位作者 刘海江 曹彦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8-263,共6页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注的核心内容。根据2005年和2010年的2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运用GIS技术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等方法,分析了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从全省来看,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注的核心内容。根据2005年和2010年的2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运用GIS技术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等方法,分析了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从全省来看,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加(增幅分别为6.71%和16.97%),而耕地和水域减少(减幅分别为1.26%和0.98%)。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与林地、耕地与水域、耕地与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之间的空间位置的变换,以及水域向未利用地的转变。从土地利用综合区来看,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为:各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增幅为3.70%~16.71%),耕地减少(减幅为0.48%~2.15%)。此外,中原城市群区未利用地和林地的增加、水域的减少,豫北区林地和水域的减少,豫西南区水域的增加,以及黄淮四市区草地的增加也较显著。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各区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之间的空间位置的变换。此外,中原城市群区耕地和林地、耕地和水域之间的位置变换,豫北区林地和水域向耕地的转变,豫西南区耕地向水域的转变,以及黄淮四市区耕地和水域之间的位置变换、耕地向草地的转变也较显著。研究结果为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土地利用综合区 土地利用结构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山西省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估 被引量:14
2
作者 宁婷 郭新亚 +2 位作者 荣月静 杜世勋 李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5-210,共6页
[目的]分析山西省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识别山西省土壤保持功能保护的重点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开展山西省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估。[结果]山西... [目的]分析山西省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识别山西省土壤保持功能保护的重点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开展山西省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估。[结果]山西省土壤保持总量为6.52×109 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强度平均为416.10 t/(hm 2·a)。土壤保持功能总体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盆地低,丘陵和山地高”的空间分布格局,极重要区、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的面积分别占山西省国土面积的23.10%,28.33%和48.57%。[结论]山西省土壤保持功能极重要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吕梁山、恒山、五台山、太岳山、中条山等组成的“多”字形山地地区,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也有一定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土壤保持功能 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 分级标准
下载PDF
基于遥感指数的赤水桫椤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翁涛 黄文琥 +5 位作者 张静 朱自娟 荣月静 曹彦荣 王伟 马立广 《环保科技》 2018年第5期11-16,29,共7页
基于赤水桫椤保护区保护成效的需求,本研究应用遥感解译技术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至2015年之间的生态系统保护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本项研究首先建立保护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地表覆被、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指标表征生态... 基于赤水桫椤保护区保护成效的需求,本研究应用遥感解译技术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至2015年之间的生态系统保护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本项研究首先建立保护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地表覆被、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指标表征生态系统变化。研究采用1993年和2015年的Landsat数据,对其进行分类解译处理,分析保护区地表覆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变化情况,分析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近几年地表覆被变化总体呈现良性态势,农田裸地转换为森林的面积逐步增加,保护区西部植被覆盖率与水体指数明显增强,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整体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 保护成效评估 遥感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度的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评估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永国 刘维军 +3 位作者 荣月静 傅利平 马立广 曹彦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2-337,共6页
为了掌握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与生境质量变化状况,优化保护对策与措施,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3个时间节点,分析了保护区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基于InVEST模型中生境评估模块进行保护区的生... 为了掌握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与生境质量变化状况,优化保护对策与措施,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3个时间节点,分析了保护区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基于InVEST模型中生境评估模块进行保护区的生境质量评估,并运用植被覆盖度(VFC)来修正生境适宜度(H)指标,进而得出了更加精确的生境质量评估结果。结果表明:保护区土地利用主要以灌木林、草地、裸地为主。2005—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不大,主要有小部分地区裸地转换为草地,保护区整体生境质量显著提升,尤其是北部与南部地区的灌木林,这与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的分布规律基本吻合。因此,通过相关措施,减少人为干扰,增加林草植被盖度,是提高保护区生境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度 生境质量 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ArcEngine的土地利用数据研究
5
作者 张力仁 王冠 马洪明 《北京测绘》 2010年第4期4-7,14,共5页
作为土地资源调查工作主要成果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主要为反映土地利用的特点和利用的合理程度,改良土地利用方式并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土地利用数据由大比例尺向中小比例尺转换工作主要由手工操作或是基于商用软件包进... 作为土地资源调查工作主要成果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主要为反映土地利用的特点和利用的合理程度,改良土地利用方式并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土地利用数据由大比例尺向中小比例尺转换工作主要由手工操作或是基于商用软件包进行;由于手工操作环节多,工作量大、所耗周期长、技术性强、作业人员的干扰因素多,较易产生误差和错误;而商用软件包在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制图综合的过程中则缺乏相关的知识规则。本文以此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制图综合理论体系,在ArcEngine环境下对土地利用制图综合规则及操作进行开发,生成土地利用数据制图综合模块;利用实例数据对土地利用数据制图综合模块的功能进行检验,实验结果显著地克服了手工操作中的缺点,并使综合制图的自动化体系得到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数据 制图综合 知识规则 ARCGIS Engine 草子坝流域
下载PDF
基于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数据的沁河源区生态保护红线边界处理
6
作者 宁婷 杜世勋 +2 位作者 荣月静 王伟 李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34,共5页
边界处理是指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生态保护红线从栅格形式的生态评估结果落实到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块上,也称为红线的“落图”过程,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流程,也是红线精准落地和有效管控的必要条件。本文以沁河源区为例,利用地... 边界处理是指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生态保护红线从栅格形式的生态评估结果落实到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块上,也称为红线的“落图”过程,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流程,也是红线精准落地和有效管控的必要条件。本文以沁河源区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基于地表覆盖、土地利用两种数据分别对生态功能极重要区红线进行落图。结果表明:两种数据均适用于红线边界处理,并且联合应用时处理结果更佳;沁河源区生态功能极重要区栅格面积为877.87 km^2,联合应用两种数据处理后的红线矢量面积为877.7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51%;研究结果可为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极重要区 边界确定 生态用地 地表覆盖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