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干预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小鼠脑及脊髓中 IBA-1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贺韵涵 李晓峰 +3 位作者 符涛 杨晓航 戚莹媛 王强 《陕西中医》 2020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机制。方法:将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利鲁唑治疗组,每组各8-10只。小鼠日龄30 d后,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穴(ST25)及足三里穴(ST36)予以电针治疗。利鲁唑治疗组按照...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机制。方法:将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利鲁唑治疗组,每组各8-10只。小鼠日龄30 d后,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穴(ST25)及足三里穴(ST36)予以电针治疗。利鲁唑治疗组按照30 mg/(kg·d)的剂量予以90 d日龄小鼠灌胃治疗,1次/d。模型组及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干预。于小鼠电针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4组进行体质量记录及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脑干及脊髓中IBA-1和TNF-α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良好,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较模型组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转棒实验结果显示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潜伏期较模型组延长;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在模型组脑干IBA-1阳性细胞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而利鲁唑组IBA-1阳性细胞表达虽有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与IBA-1阳性细胞在脊髓L4-5节段表达趋于一致(P<0.05)。针刺治疗后脊髓中促炎因子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利鲁唑组较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及利鲁唑灌胃治疗均可以改善小鼠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但早期针刺干预明显减少脑干及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释放,表明电针治疗ALS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抑制神经炎症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电针 神经元 小胶质细胞 促炎因子 天枢穴 足三里穴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系统评价
2
作者 程翼 乔宝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163-163,共1页
科学探析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科学探析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1例。实验组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治疗方法,分析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SBP(收缩压)、DBP(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BP、DB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30/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65%(25/31),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