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融入视角下的北京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状况 被引量:4
1
作者 姜海珊 李升 《人口与社会》 2016年第2期48-55,共8页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文化融入逐渐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测度指标之一。利用北京市"城中村"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首都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贫乏、满意度不高。闲暇时间...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文化融入逐渐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测度指标之一。利用北京市"城中村"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首都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贫乏、满意度不高。闲暇时间少、收入低、社交网络窄是影响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加强宣传,扩大农民工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度,经常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社区、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在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面的作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融入 农民工 公共文化服务 社会管理 城中村 社区
下载PDF
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家长陪读经历及其影响研究——基于甘肃华县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锋 梁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3 139,共10页
文章采用生命历程视角探析了农村家长进城陪读的历程及其影响机制。农村家长经历了主动、被动或随迁的陪读选择,适应中的区隔与排斥,融合后的转变与突围,以及转型中留城与返乡的再次抉择。从生命历程视角来看,社会角色能否顺利调整成为... 文章采用生命历程视角探析了农村家长进城陪读的历程及其影响机制。农村家长经历了主动、被动或随迁的陪读选择,适应中的区隔与排斥,融合后的转变与突围,以及转型中留城与返乡的再次抉择。从生命历程视角来看,社会角色能否顺利调整成为他们适应城市生活以及最终去留的关键因素之一;陪读本身以及孩子上学、买房和毕业等重大生活事件促发陪读家长生命历程发生转变;陪读家长在社会大背景下所形成的累积的异质性能动作用,最终使陪读家长沿着不同的生命轨迹演进——一部分人留城,一部分人返乡。针对陪读家长的分化,政策上应当进行差异性扶持以有效缓解当下陪读家长面临的困境,并将其纳入"人的城镇化"理念下去解决其长远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读家长 生命历程 人的城镇化
下载PDF
“气”与阶层的“生活政治”——基于浙东平镇西村的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共13页
本文以浙东平镇西村为例,探讨"气"的生产与释放的阶层动力学,并进一步揭示阶层分化背景下农民生活与政治间的关联。农村经济、社会与政治分层高度重合,上层精英联盟形成对底层群体的总体性支配。普通农民由于生活遭受总体性... 本文以浙东平镇西村为例,探讨"气"的生产与释放的阶层动力学,并进一步揭示阶层分化背景下农民生活与政治间的关联。农村经济、社会与政治分层高度重合,上层精英联盟形成对底层群体的总体性支配。普通农民由于生活遭受总体性的阶层压制,形成"仇官"又"仇富"的"气",并通过多数人的隐蔽反抗和边缘人的公开反抗进行"气"的释放。这凸显了阶层分化下的"生活政治"——上层精英将政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以实现其政治意志,底层群体则将日常生活转化为政治表达。村庄陷入"泛政治化"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分化 “气” 生活政治
下载PDF
权力转换:网络权力与现实权力的互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宋辰婷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07,共9页
"网络权力"是网络空间权力的新形态,体现为一种动态的网络关系,它与现实权力无法割裂。网络权力不仅作用于虚拟空间,在现实空间中也具有巨大影响力;对现实权力的影响加以移植,可以使之在网络空间中发挥权力效力。在二者的互动... "网络权力"是网络空间权力的新形态,体现为一种动态的网络关系,它与现实权力无法割裂。网络权力不仅作用于虚拟空间,在现实空间中也具有巨大影响力;对现实权力的影响加以移植,可以使之在网络空间中发挥权力效力。在二者的互动中,依靠对应的转换策略,网络权力和现实权力能够得以互相转换,这种转换体现在现实权力的网络映射和网络权力的现实运作两个维度。互联网带来了"社会扁平化"的可能,以网民为主体的网络权力存在摆脱寡头规律的可能,网民的灵活多变、没有固定模式的网络权力转换实践,将成为影响网络社会变迁的强大的向上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转换 网络权力 现实权力 关系型权力 社会扁平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