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现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建龙 彭永臻 王淑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2,共4页
对北京市已投产的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运行及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调研对象包括商业楼宇、高等院校、居住小区。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今后的设施建设提出了... 对北京市已投产的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运行及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调研对象包括商业楼宇、高等院校、居住小区。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今后的设施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 污水再生 污水资源化
下载PDF
热水解对北京城市污泥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玉伟 马文瑾 +1 位作者 刘阳 左壮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7,共9页
文章以北京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产甲烷潜力批式试验和完全混合反应器半连续小试和中试试验,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反应器的产气能力、有机物去除能力、系统稳定性和厌氧消化动力学等不同角度研究、评价热水解对北京城市污泥厌... 文章以北京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产甲烷潜力批式试验和完全混合反应器半连续小试和中试试验,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反应器的产气能力、有机物去除能力、系统稳定性和厌氧消化动力学等不同角度研究、评价热水解对北京城市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过热水解后挥发性悬浮有机物溶解率达到26.4%,可溶性物质比例提高;在批式试验和半连续试验中,甲烷产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最高达88.9%,有机物去除率均提高23%以上,同时消化系统稳定性得到增强。经厌氧消化动力学分析,复杂有机物的水解速率提高了37.2%,最大基质利用率提高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热水解 厌氧消化 反应器运行评价
下载PDF
溶解氧对长距离输水管道水质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达 杨艳玲 +2 位作者 李星 相坤 刘扬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4-1428,共5页
为保证长距离输水管道输送水水质,采用管道模拟反应器考察了溶解氧(DO)对输水管道水质影响以及曝气充氧后水质恢复情况。结果表明:DO降低影响氨氮(NH+4-N)的去除,DO浓度越低越不利于NH+4-N的去除,且曝气充氧后恢复越缓慢,DO=0.5 mg·... 为保证长距离输水管道输送水水质,采用管道模拟反应器考察了溶解氧(DO)对输水管道水质影响以及曝气充氧后水质恢复情况。结果表明:DO降低影响氨氮(NH+4-N)的去除,DO浓度越低越不利于NH+4-N的去除,且曝气充氧后恢复越缓慢,DO=0.5 mg·L-1和DO=1.5 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95 h后,NH+4-N去除率分别由90%降到21%和85%,曝气充氧54 h和3 h后恢复;DO浓度降低导致亚硝酸氮(NO-2-N)积累明显增加,DO浓度越低,NO-2-N的积累越严重,且曝气充氧后恢复越缓慢,DO=0.5 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95 h后,出水NO-2-N由0.02 mg·L-1增加到0.354 mg·L-1,曝气充氧54 h后恢复,DO=1.5 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32 h后,出水NO-2-N达到最大值0.112 mg·L-1,曝气充氧4 h后恢复;DO浓度降低使水中UV254升高,DO=0.5 mg·L-1和DO=1.5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2 h后,出水UV254分别增加了70.8%和20.8%,均在运行32 h后恢复,且曝气充氧后保持稳定。因此,DO对长距离输水管道水质具有重要影响,可采用DO实现对水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输送水水质 曝气 长距离输水管道 生物膜
下载PDF
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硝化作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达 杨艳玲 +5 位作者 李星 相坤 刘扬阳 许美玲 黄柳 陈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9-363,共5页
采用配制水样模拟Ⅱ类、Ⅲ类和劣Ⅴ类地表水,利用管道模拟反应器研究不同原水水质条件下输水管道中硝化作用的形成及对输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中氨氮(NH4+-N)及溶解氧(DO)含量对NH4+-N去除均有一定影响,DO充足时,去除率随原水中NH... 采用配制水样模拟Ⅱ类、Ⅲ类和劣Ⅴ类地表水,利用管道模拟反应器研究不同原水水质条件下输水管道中硝化作用的形成及对输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中氨氮(NH4+-N)及溶解氧(DO)含量对NH4+-N去除均有一定影响,DO充足时,去除率随原水中NH4+-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DO浓度低时,DO成为影响NH4+-N去除的主要因素;原水NH4+-N含量对运行初期NO2--N积累有重要影响,NH4+-N含量越高,NO2--N积累量越大,随着生物膜的成熟,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反应器中AOB数量主要受原水NH4+-N浓度的影响,随NH4+-N浓度升高而增加;NOB数量受NH4+-N和DO浓度的双重影响,DO含量低会抑制NOB活性,使NOB数量减少,导致NO2--N积累;输水管道中的硝化作用是水中及生物膜中硝化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生物膜中硝化细菌存在水平高,其硝化作用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原水水质 硝化作用 输水管道
下载PDF
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生物膜中异养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艳玲 张达 +5 位作者 李星 相坤 陈楠 黄柳 许美玲 刘扬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4-1388,共5页
为了研究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生物膜中异养菌(heterotrophic,HPC)生长情况的影响,采用配制水样来模拟Ⅱ、Ⅲ和劣Ⅴ类地表水,利用管道模拟反应器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45 d后,分别采用Ⅱ、Ⅲ和劣Ⅴ类地表水作为进水的各模拟反... 为了研究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生物膜中异养菌(heterotrophic,HPC)生长情况的影响,采用配制水样来模拟Ⅱ、Ⅲ和劣Ⅴ类地表水,利用管道模拟反应器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45 d后,分别采用Ⅱ、Ⅲ和劣Ⅴ类地表水作为进水的各模拟反应器生物膜中HPC数量均高于出水HPC数量,且其生物膜中HPC数量分别稳定在1.1×105、2.8×105和5.9×105CFU/cm2;原水UV254、正磷酸盐(PO3-4)质量浓度和浊度均与生物膜中HPC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506、0.552和0.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水水质 输水管道 生物膜 异养菌(HPC)
下载PDF
深度除磷提高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白玉华 李星 +3 位作者 杨艳玲 张辉 于敏 赵毅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10-613,共4页
结合供水管网中微生物再生长现象,根据磷在微生物生长中的作用,提出了控制水中磷含量抑制细菌生长、提高水质生物稳定性的观点.并从现有磷的检测方法、常规处理工艺对磷的去除效果、饮用水除磷技术的研究现状等几方面分析了实施这一设... 结合供水管网中微生物再生长现象,根据磷在微生物生长中的作用,提出了控制水中磷含量抑制细菌生长、提高水质生物稳定性的观点.并从现有磷的检测方法、常规处理工艺对磷的去除效果、饮用水除磷技术的研究现状等几方面分析了实施这一设想需要开展的工作,指出在不改变原有处理工艺的前提下,研制新型高效具有除磷优势的混凝剂及专用吸附剂强化磷的去除,将是饮用水深度除磷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稳定性 饮用水 配水系统
下载PDF
不同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N_2O释放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7
7
作者 刘秀红 杨庆 +3 位作者 吴昌永 彭永臻 周利 尚会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40-1947,共8页
微生物的硝化及反硝化过程为污水处理过程中N2O的主要产生源.从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反应的角度,阐述了硝化及反硝化过程中N2O的生成机理以及与N2O产生相关的关键酶的基本特性,同时给出了几种典型硝化及反硝化菌的N2O产生与释放情况.通过... 微生物的硝化及反硝化过程为污水处理过程中N2O的主要产生源.从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反应的角度,阐述了硝化及反硝化过程中N2O的生成机理以及与N2O产生相关的关键酶的基本特性,同时给出了几种典型硝化及反硝化菌的N2O产生与释放情况.通过对实际污水处理厂、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尤其是新工艺过程中N2O释放量及产因的分析,指出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的释放量与污水水质、污水处理工艺、工艺的运行工况及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有关,并对底物浓度、DO浓度、SRT等关键性因素进行了重点论述.在综合分析N2O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工艺运行工况及微生物种群优化2个角度,初步提出了控制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释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生物处理 N2O 硝化 反硝化 控制策略
下载PDF
SBR法常、低温下生活污水短程硝化的实现及特性 被引量:23
8
作者 郑雅楠 淹川哲夫 +4 位作者 郭建华 王淑莹 黄惠珺 王中玮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5-940,共6页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实际生活污水,通过实时控制好氧曝气时间,在常温下快速实现短程硝化,并在低温下长期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比氨氧化速率略微减缓,27℃的平均比氨氧化速率是13℃时的1.68倍,但亚硝化...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实际生活污水,通过实时控制好氧曝气时间,在常温下快速实现短程硝化,并在低温下长期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比氨氧化速率略微减缓,27℃的平均比氨氧化速率是13℃时的1.68倍,但亚硝化积累率始终维持在90%以上,该温度区间内氨氧化反应的温度系数为1.051.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低温下维持稳定短程硝化的污泥进行种群分析发现,实时控制策略为氨氧化菌(AOB)成为优势硝化菌群创造了有利条件,AOB的相对百分含量达到8%~9%,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逐渐被淘洗出反应器.在低温下要实现短程硝化,可首先在常温下利用好氧曝气时间实时控制实现亚硝态氮的积累和AOB的优势生长,然后通过逐渐降温使AOB适应在低温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短程硝化 氨氮化菌(AOB) 实时控制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生物脱氮
下载PDF
碳氮比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祝贵兵 彭永臻 +1 位作者 吴淑云 王淑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1-645,共5页
探讨了6组不同的碳氮比(C/N)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中进水流量分配、每一段中缺氧区好氧区容积比以及脱氮效率的影响.将进水总氮浓度恒定为42mg/L(凯氏氮浓度为40mg/L),以比较出水总氮浓度.结果表明,在一定C/N条件下,通过调整进水流量... 探讨了6组不同的碳氮比(C/N)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中进水流量分配、每一段中缺氧区好氧区容积比以及脱氮效率的影响.将进水总氮浓度恒定为42mg/L(凯氏氮浓度为40mg/L),以比较出水总氮浓度.结果表明,在一定C/N条件下,通过调整进水流量分配和每一段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可达到高于95%的总氮去除率.同时污泥体积指数也会随着进水流量分配系数的升高而增大.出水总氮浓度主要是由进水流量分配所决定,每一段中缺氧区好氧区的容积比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生物脱氮 碳氮比 进水流量分配 去除率 分段进水工艺
下载PDF
不同基质浓度下SBR进水方式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曹天昊 王淑莹 +2 位作者 苗蕾 李忠明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34-2341,共8页
采用厌氧SBR反应器,分别以配水培养和以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培养的厌氧氨氧化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基质浓度下,SBR改进式连续进水方式与一次性进水方式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处理人工配水时,在中低进水浓度下(NO... 采用厌氧SBR反应器,分别以配水培养和以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培养的厌氧氨氧化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基质浓度下,SBR改进式连续进水方式与一次性进水方式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处理人工配水时,在中低进水浓度下(NO2--N≤400mg/L),与改进式连续进水方式相比,宜采用一次性进水方式运行;在高进水浓度下(NO2--N≥400mg/L)改进式连续进水方式比一次性进水方式优势明显,特别是在5h改进式连续进水方式下,平均比污泥脱氮速率增加至39.11mg N/(g VSS·h),相比一次进水方式效率提高40%.当处理进水NO2--N浓度为(300±20)mg/L的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时,5h改进式连续进水的SBR比污泥脱氮速率最高.由于晚期渗滤液较配水成分复杂,使得厌氧氨氧化菌面临有机物和有害物质的影响,其厌氧氨氧化的反应速率低于同等基质浓度配水条件下的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进水方式 SBR 基质浓度 垃圾渗滤液
下载PDF
高效生物除铁除锰工程菌MSB-4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焱 李冬 +2 位作者 李相昆 吴小莉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4,共5页
采用贫营养培养基,从运行多年的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跌水曝气池壁上筛选获得了生物除铁除锰菌种MSB-4。16SrDNA的测序表明,菌株MSB-4为金黄杆菌属,同源性为99%。MSB-4是具有除铁除锰功能的好氧菌,具有异染颗粒、类脂粒,易形成菌胶... 采用贫营养培养基,从运行多年的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跌水曝气池壁上筛选获得了生物除铁除锰菌种MSB-4。16SrDNA的测序表明,菌株MSB-4为金黄杆菌属,同源性为99%。MSB-4是具有除铁除锰功能的好氧菌,具有异染颗粒、类脂粒,易形成菌胶团。除锰最适温度为8—12℃,最适pH值为8,少量的Fe^2+对Mn^2+的去除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模拟高锰高铁地下水环境(即水温为12℃,pH值为7.5,Mn^2+和Fe^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5.6mg/L和14mg/L)中,菌株MSB-4于48h内对Mn^2+的去除率达94.44%,对Fe^2+的去除率达90%。该工程菌株的获得将为高效生物除锰滤池的构建,及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快速启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锰 生物除铁 高效工程菌 分离鉴定 16S RDNA
下载PDF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处理污泥脱水液 被引量:28
12
作者 马富国 张树军 +4 位作者 曹相生 甘一萍 孟雪征 王洪臣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9-224,共6页
在缺氧滤床+好氧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中实现部分亚硝化,然后进行厌氧氨氧化(ANAMMOX),考察其对高含氮、低C/N污泥脱水液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亚硝化反应器在15~29℃、DO6~9mg/L条件下,通过综合调控进水氨氮负荷(ALR)、进水碱度/氨氮、... 在缺氧滤床+好氧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中实现部分亚硝化,然后进行厌氧氨氧化(ANAMMOX),考察其对高含氮、低C/N污泥脱水液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亚硝化反应器在15~29℃、DO6~9mg/L条件下,通过综合调控进水氨氮负荷(ALR)、进水碱度/氨氮、水力停留时间(HRT)等运行参数,可以调节出水(NO2--N)/(NH4+-N)的比率,能够较好地实现部分亚硝化反应以完成厌氧氨氧化.当进水ALR为1.16kg/(m3·d),进水碱度/氨氮为5.1时,出水(NO2--N)/(NH4+-N)在1.2左右,(NO2--N)/(NOx--N)大于90%,进入ANAMMOX反应器的氮物质去除率达到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 污泥脱水液 低C/N 高氨氮废水
下载PDF
实际生活污水短程/全程硝化反硝化处理中试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马勇 陈伦强 +1 位作者 彭永臻 吴学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77-2482,共6页
常温条件下,用A/O生物脱氮工艺中试试验装置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控制好氧区低DO浓度(0.5 mg/L),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亚硝酸氮平均积累率可达85%或更高.研究了低DO短程硝化反硝化、低DO全程硝化反硝化和高DO全程硝化反硝化3种运行方... 常温条件下,用A/O生物脱氮工艺中试试验装置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控制好氧区低DO浓度(0.5 mg/L),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亚硝酸氮平均积累率可达85%或更高.研究了低DO短程硝化反硝化、低DO全程硝化反硝化和高DO全程硝化反硝化3种运行方式或状态在总氮去除率、耗氧量、污泥性能和反应机理上的差别.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是生物脱氮的最优运行方式,它可有效提高系统脱氮率、降低运行费用.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缺氧区和好氧区的pH值变化幅度较大;而全程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缺氧区pH值变化很小或基本不变化,好氧区pH值变化幅度较大.全程硝化和短程硝化的硝化速率相差不大,但短程反硝化速率和全程反硝化速率相比增加了15%.可以应用DO和pH在线控制A/O工艺硝化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硝化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A/O中试 实际生活污水
下载PDF
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物料平衡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聪 王淑莹 +3 位作者 张淼 唐裕芳 曾薇 彭永臻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73-281,共9页
为了提高低碳氮比污水的治理效果,提出了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脱氮除磷工艺(anaerobic anoxicoxic-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A2/O-BCO),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建立了该系统处理过程的碳(以化学需... 为了提高低碳氮比污水的治理效果,提出了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脱氮除磷工艺(anaerobic anoxicoxic-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A2/O-BCO),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建立了该系统处理过程的碳(以化学需氧量计,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氮、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同时分析评价了不同硝化液回流比(100%,200%,300%,400%)下各指标的物料平衡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在充分利用原水碳源、深度脱氮除磷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系统COD主要在A2/O中厌氧段被利用,通过反硝化聚磷菌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COD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6.4%、99.6%、98.7%和98.3%,氮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9.7%、98.2%、99.2%和96.5%,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2.0%、98.1%、93.3%和90.4%;荧光原位杂交表明生物膜中有厌氧氨氧化菌存在,且其数量占全菌比例的0.6%~2.7%,生物接触氧化的氮损失可能是由于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在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系统氮、磷去除效果最好,出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工艺系统有机物、氮和磷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且为评价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能更好地推广到分散型、量小且日变化系数较大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事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脱氮 污水处理 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脱氮除磷 物料平衡 硝化液回流比
下载PDF
脱水滤液中Mg^(2+)、PO_4^(3-)和NH_4^+浓度对鸟粪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印忠 曹相生 +2 位作者 孟雪征 李冬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6-9,14,共5页
以污泥脱水滤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按照等化学计量比改变Mg2+、PO43-和NH4+的初始浓度、单独改变NH4+初始浓度和单独改变Ca2+初始浓度对鸟粪石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按照等化学计量比改变Mg2+、PO43-和NH4+初始浓度的条件下,对Mg2+... 以污泥脱水滤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按照等化学计量比改变Mg2+、PO43-和NH4+的初始浓度、单独改变NH4+初始浓度和单独改变Ca2+初始浓度对鸟粪石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按照等化学计量比改变Mg2+、PO43-和NH4+初始浓度的条件下,对Mg2+、PO43-和NH4+的回收率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提高;保持Mg2+和PO43-浓度均为5.00 mmol/L,当NH4+的初始浓度提高到12.00 mmol/L时,约有90%的PO43-参与了鸟粪石的生成;Ca2+不仅可与Mg2+争夺PO43-而占据鸟粪石晶体赖以继续生长的活性位,而且还能与H2PO4-争夺OH-,抑制H2PO4-向PO43-转化并参与生成鸟粪石,同时造成对NH4+的回收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滤液 磷回收 鸟粪石 CA^2+
下载PDF
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优化控制运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祝贵兵 彭永臻 +2 位作者 吴淑云 马斌 王亚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5,共5页
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在脱氮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分段进水工艺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过程仿真与表观处理效果的研究现状,采用模拟生活污水对该工艺的运行特性与优化控制进行了较详尽的基础研究。通过对9组不同C/N值条件下... 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在脱氮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分段进水工艺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过程仿真与表观处理效果的研究现状,采用模拟生活污水对该工艺的运行特性与优化控制进行了较详尽的基础研究。通过对9组不同C/N值条件下工艺的优化控制运行,补充完善流量的合理分配与各段容积的确定方法,得出了进水C/N值与工艺所能达到的最大流量分配系数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以及在给定负荷条件下对总氮的去除率与流量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工艺脱氮效率的优化控制运行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还对分段进水工艺各段的硝化速率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得到的运行控制规则进行了分段进水工艺的非稳态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工艺 生物脱氮 流量分配 分段进水 硝化速率 优化控制运行
下载PDF
SRT对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任健 李军 +3 位作者 王洪臣 甘一萍 周军 张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9,共5页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污泥进行碳源开发试验。在水解酸化池的HRT为32h、温度为35℃、污泥回流比为1的条件下,考察了SRT对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RT=4 d时系统的产酸效果最佳,出水SCOD稳定在1 178.19 mg/L左右,TOC保持在51...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污泥进行碳源开发试验。在水解酸化池的HRT为32h、温度为35℃、污泥回流比为1的条件下,考察了SRT对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RT=4 d时系统的产酸效果最佳,出水SCOD稳定在1 178.19 mg/L左右,TOC保持在517.34 mg/L左右,水解酸化池的碱度维持在约854.3 mgCaCO3/L;当SRT为10 d时,系统的产酸效果恶化并进入产甲烷阶段。碱度能够反映初沉污泥水解酸化系统的产酸效果,当碱度维持在854.3~1 029.3mgCaCO3/L时,水解酸化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产酸效果,这对于提高碳源受限型污水的脱氮除磷效率及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沉污泥 污泥停留时间 产酸效果 碳源
下载PDF
饮用水混凝除磷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艳玲 李星 +2 位作者 冯群英 聂学峰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9-992,共4页
通过混凝实验,观察混凝除磷与除浊的关系,考察混凝剂品种、pH对混凝除磷效果的影响,以及混凝对水中不同形态磷的去除效果.研究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及聚丙烯酰胺(PAM)的助凝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强化混凝可以有效提高混凝除磷的效果;聚... 通过混凝实验,观察混凝除磷与除浊的关系,考察混凝剂品种、pH对混凝除磷效果的影响,以及混凝对水中不同形态磷的去除效果.研究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及聚丙烯酰胺(PAM)的助凝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强化混凝可以有效提高混凝除磷的效果;聚铁混凝除磷效果明显好于聚铝和聚铝铁;3种混凝剂除磷最佳pH分别为:聚铁7.5,聚铝6.5,聚铝铁6.0;溶解性磷的去除总体上来说更加困难,但是当混凝剂投量增加到一定水平,溶解性磷也能得到有效去除;PPC与PAM均具有一定的助凝除磷效果,但PAM的用量和投加时间必须很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铝 聚铁 聚铝铁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 聚丙烯酰胺 混凝 除磷 饮用水处理
下载PDF
高铁锰氨氮地下水生物净化滤池的快速启动 被引量:13
19
作者 程庆锋 李冬 +2 位作者 李相昆 张肖静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27,共5页
为了缩短生物除锰工艺处理高铁高锰高氨氮地下水的启动时间,采用变动回流比、固定回流比、不回流3种启动方式,分别启动3根相同的生物除锰滤柱,考察出水回流对启动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3种启动方式3根滤柱出水中的总铁、锰、氨... 为了缩短生物除锰工艺处理高铁高锰高氨氮地下水的启动时间,采用变动回流比、固定回流比、不回流3种启动方式,分别启动3根相同的生物除锰滤柱,考察出水回流对启动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3种启动方式3根滤柱出水中的总铁、锰、氨氮分别在51、61、82 d降到了0.3、0.05、0.2 mg/L以下,由此证明回流是加速生物除锰工艺快速启动的有效方式.进一步分析发现,铁主要在滤层的0~0.4 m处去除,锰的去除最初是锰砂吸附,当氨氮降到一定程度后,生物除锰效果迅速提高.回流能够有效缩短高铁锰氨氮地下水的启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高锰高氨氮 生物除锰 启动 回流 地下水
下载PDF
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反硝化除磷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曾薇 李磊 +2 位作者 杨莹莹 张悦 王淑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07-1415,共9页
采用A2O工艺处理低ρ(C)/ρ(N)实际生活污水,研究其脱氮除磷性能和反硝化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处理低ρ(C)/ρ(N)实际生活污水时,在不设置预缺氧区、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A2O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出水ρ(NO3--N)高达35 mg/L... 采用A2O工艺处理低ρ(C)/ρ(N)实际生活污水,研究其脱氮除磷性能和反硝化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处理低ρ(C)/ρ(N)实际生活污水时,在不设置预缺氧区、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A2O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出水ρ(NO3--N)高达35 mg/L,TN平均去除率仅为47.1%;此时A2O工艺除磷能力较差,缺氧段有释磷现象的发生.当设置预缺氧区后,A2O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明显提高,TN平均去除率可达60.7%,PO43--P平均去除率为55.9%;此时系统存在反硝化除磷现象,缺氧段除磷率为31.4%~46.9%.在设置预缺氧区的基础上,通过外加碳源,提高进水ρ(C)/ρ(N),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TN平均去除率可达74.4%,出水ρ(PO34--P)小于0.5 mg/L,缺氧段除磷率高达66.2%~90.9%.同时研究了外加碳源情况下污泥内PHA成分、含量及糖原含量在A2O系统内的沿程变化趋势.经过驯化、富集,反硝化聚磷菌相对于全部聚磷菌的代谢活性从31.1%提高到74.7%.A2O工艺反硝化除磷能力的增强,提高了碳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生活污水 聚-β-羟基烷酸酯(PHA) 糖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