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曹阳 《财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59-60,共2页
目前,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过程中乱象丛生,如何构建一套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显得极为迫切。文章主要从定量评价体系探讨了构建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定量评价 经营业绩 盈余管理
下载PDF
“抱团”能否“取暖”——基金经理的选股策略与基金业绩 被引量:7
2
作者 于上尧 王雪 伊志宏 《经济学报》 2015年第4期82-109,共28页
本文以2004—2014年我国主动型股票基金为研究样本,借鉴Cohen et al.(2005)的方法,研究了基金经理选股"抱团"对基金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经理选股"抱团"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基金业绩,但选股"抱团"提... 本文以2004—2014年我国主动型股票基金为研究样本,借鉴Cohen et al.(2005)的方法,研究了基金经理选股"抱团"对基金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经理选股"抱团"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基金业绩,但选股"抱团"提升基金业绩的能力是有限的:首先,从基金经理能力来看,只有选股能力弱、历史业绩差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选股"抱团"策略提升其业绩;其次,从提升的程度来看,选股"抱团"策略并不能使基金业绩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而仅能使其业绩超过历史业绩差的基金;最后,从市场形势来看,选股"抱团"提升基金业绩只有在市场处于牛市时才能实现。本文丰富了机构投资者行为的相关研究,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相关监管政策的制订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股“抱团” 基金业绩 市场形势 机构投资者
下载PDF
我国企业股权收购中的税务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曹阳 《时代经贸》 2011年第22期209-210,共2页
近年来,股权收购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重要方式,企业在股权收购的运作过程中,面临的税务问题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本文对股权收购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处理、股权收购中涉及的土地增值税以及非居民企业的股权转让这三个股权收购过程... 近年来,股权收购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重要方式,企业在股权收购的运作过程中,面临的税务问题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本文对股权收购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处理、股权收购中涉及的土地增值税以及非居民企业的股权转让这三个股权收购过程中常见的税务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收购 股权转让 股权投资成本 股权转让价 土地增值税
下载PDF
高息委托贷款与企业现金持有 被引量:2
4
作者 余琰 李怡宗 《金融学季刊》 2019年第1期33-66,共34页
本文分析参与以高息委托贷款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业务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文章发现,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与参与高息委托贷款正相关,符合现金持有投机动机的预期。此外,独立董事积极作为和更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削弱现金持有的投机... 本文分析参与以高息委托贷款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业务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文章发现,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与参与高息委托贷款正相关,符合现金持有投机动机的预期。此外,独立董事积极作为和更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削弱现金持有的投机动机。货币政策宽松和低产品市场回报率增强了现金持有的投机动机,但企业更高的政治层级会削弱这种动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现金持有投机动机与发放贷款的笔数、非关联方贷款倾向正相关,与放款期限负相关,从事高息委托贷款也会降低企业绩效并挤出正常投资。本文的发现对理解利率市场化下的上市公司行为有所启示,同时对更好监管上市公司的高息委托贷款也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机动机 现金持有 高息委托贷款
下载PDF
处置效应与风险投资机构:来自IPO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21
5
作者 罗炜 余琰 周晓松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1-194,共14页
本文分析了风险投资机构在企业IPO后减持过程是否存在处置效应。研究发现,当解禁期的股价相对参照点价格(发行价、上市首日收盘价及上市第20日收盘价)存在亏损时,风险投资机构减持意愿下降,更可能继续持有股票,表现出显著的处置效应。... 本文分析了风险投资机构在企业IPO后减持过程是否存在处置效应。研究发现,当解禁期的股价相对参照点价格(发行价、上市首日收盘价及上市第20日收盘价)存在亏损时,风险投资机构减持意愿下降,更可能继续持有股票,表现出显著的处置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风险投资机构与被投公司总部在同一地区、在被投企业有董事席位的,能够显著降低减持过程的处置效应,而投资经验也有助于缓解风险投资机构的处置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处置效应 信息不对称 投资经验
原文传递
新建还是并购:中国企业成长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斌 刘文娟 蔡安辉 《中国会计评论》 CSSCI 2011年第1期73-96,共24页
企业依赖于新建和并购这两种方式而成长。不同方式各有优劣,选择何种方式将受多种影响因素。本文在回顾企业成长理论并借鉴彭维刚(2007)"企业战略资源特质—发展环境"的逻辑框架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制度背景,并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 企业依赖于新建和并购这两种方式而成长。不同方式各有优劣,选择何种方式将受多种影响因素。本文在回顾企业成长理论并借鉴彭维刚(2007)"企业战略资源特质—发展环境"的逻辑框架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制度背景,并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年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影响中国企业成长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企业成长普遍存在"新建"偏好,且国有控制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2)从发展战略看,与西方理论预期不同,中国企业多元化战略、成长速度等与公司成长方式选择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3)从资源角度,人力、技术与品牌等资源优势越强的企业,越倾向于采用并购方式;但财务资源与实力与成长方式选择间并不直接关联;(4)从发展环境看,企业在并购或新建方式选择时,应以企业所在区域的市场化程度为依据,以适应或克服市场环境之不足。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区域的市场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采用并购成长模式,反之则倾向于新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 并购 成长方式 制度背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