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临床试验的安慰剂对照及其方法学问题 被引量:16
1
作者 冯硕 李博 +4 位作者 张会娜 马继征 付渊博 张涛 胡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7-441,共5页
介绍针刺临床试验中常用的安慰针刺模拟装置,包括Streitberger装置、Park装置、Takakura装置、Foam装置以及幻影针刺。针刺是一类复杂干预,围绕针刺临床试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学争论主要包括:安慰针刺可能是一类有效对照,也具有一定的特... 介绍针刺临床试验中常用的安慰针刺模拟装置,包括Streitberger装置、Park装置、Takakura装置、Foam装置以及幻影针刺。针刺是一类复杂干预,围绕针刺临床试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学争论主要包括:安慰针刺可能是一类有效对照,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疗效;安慰针刺的设盲效果备受质疑,尤其是很难模仿针刺过程中的得气感。本研究据此对针灸临床试验中安慰剂对照的选择和使用情境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慰针刺 假针刺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胃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本刚 梅宇宙 +3 位作者 颜学良 张晓清 赵国桢 李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5008-5016,共9页
系统评价养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计算机检索CNKI、SinoMed、万方、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关于养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 系统评价养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计算机检索CNKI、SinoMed、万方、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关于养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2个RCTs,1 1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总有效率:养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组对慢性胃炎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常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7,1.31],P<0.000 01);(2)Hp根除率:与常规西药组相比,养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组有利于提高慢性胃炎患者中Hp的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5,1.34],P<0.000 01);(3)不良反应发生率:养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3, 95%CI[0.39, 1.79],P=0.64);(4)胃肠激素和血管活性肽水平:与常规西药组相比,养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组有利于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动素(MD=-17.31,95%CI[-21.83,-12.79],P<0.000 01)和内皮素水平(MD=-6.60,95%CI[-10.07,-3.13],P=0.000 2),而升高胃泌素(SMD=0.94,95%CI[0.50,1.38],P=0.003)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MD=5.82,95%CI[4.25,7.39],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胃蛋白酶原:与常规西药组相比,养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组可升高PGⅠ水平(MD=6.40,95%CI[4.26,8.54],P<0.000 01)及PGR(MD=0.89,95%CI[0.71,1.07],P<0.000 01),而降低PGⅡ水平(MD=-1.24,95%CI[-2.15,-0.33],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前证据显示,养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Hp根除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药组,并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肽和胃蛋白酶原水平,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的影响,上述结论有待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胃颗粒 慢性胃炎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蒲元和胃胶囊辅助治疗Hp相关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本刚 张祎 +5 位作者 李玲 颜学良 吕婷婷 赵国桢 李博 艾耀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评价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方案治疗Hp相关性胃炎(HpAG)或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SinoMed和VIP数据库,搜集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方案治疗HpAG和PU的... 目的:评价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方案治疗Hp相关性胃炎(HpAG)或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SinoMed和VIP数据库,搜集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方案治疗HpAG和PU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3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个RCT,共1584例患者(实验组803例,对照组7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三联方案相比,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方案在Hp的根除率(RR=1.25,95%CI 1.14~1.38,P<0.00001),临床总有效率(RR=1.29,95%CI1.20~1.39,P<0.00001),消化道症状缓解总有效率(RR=1.20,95%CI1.06~1.37,P=0.006),PU愈合率(RR=1.12,95%CI 1.01~1.24,P=0.02)方面均优于单纯三联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三联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7,95%CI 0.20~0.69,P=0.002)。(2)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方案在Hp根除率(RR=1.04,95%CI 0.77~1.42,P=0.78),消化道症状缓解总有效率(RR=1.18,95%CI 0.85~1.63,P=0.32),PU愈合率(RR=1.04,95%CI 0.94~1.14,P=0.465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0,95%CI 0.15~2.40,P=0.47)方面与铋剂四联方案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临床证据显示,与三联方案相比,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方案可提高Hp根除率、临床总有效率,促进消化道症状缓解和PU的愈合,并能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方案在Hp根除率、消化道症状缓解总有效率、PU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并不优于铋剂四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元和胃胶囊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