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肉参数和骨密度与髋部骨折后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薇 周凤云 +7 位作者 苏永彬 刘艳东 黄朋举 闫东 耿健 尹潞 程晓光 王玲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14期2121-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面积骨密度(aBMD)和髋部肌肉面积及密度与髋部骨折后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首次髋部骨折后48 h内就诊患者2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组(A组)、...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面积骨密度(aBMD)和髋部肌肉面积及密度与髋部骨折后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首次髋部骨折后48 h内就诊患者2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组(A组)、2年以上再发髋部骨折组(B组)、随访期内未再发骨折组(C组)。采用扫描的CT图像评估再发髋部骨折的风险。Osirix软件测量臀大肌肌肉(G.MaxM)和臀中小肌肌肉(G.Med/MinM)的横截面积和密度,计算机断层X射线吸收技术(CTXA)测量股骨近端的aBMD。logistic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再发髋部骨折风险,多变量逻辑回归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A组年龄高于C组(P<0.05),肌肉参数和骨密度均低于C组(P<0.05),但上述指标与B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各组肌肉面积、密度及股骨近端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Med/MinM密度在校正年龄、性别和第1次髋部骨折前PMS评分后仍与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风险相关(OR=1.88,95%CI:1.20~2.94,P=0.01),而其他肌肉参数在校正后与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风险无关(P>0.05)。所有骨密度参数均与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风险相关(P<0.05),而仅粗隆间(IT)aBMD与2年以上再发髋部骨折风险相关(OR=1.70,95%CI:1.03~2.82,P=0.01)。G.Med/MinM密度和粗隆(TR)aBMD结合的模型在校正年龄、性别和第1次髋部骨折前PMS评分后区分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风险效能最好。结论髋部肌肉质量评估可用于再发髋部骨折的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密度 骨密度 髋部再骨折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