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细胞癌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任锋 黄德庄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5年第6期169-172,共4页
原发性HCC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极其复杂的过程,HBV长期慢性感染是其致病因素之一。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的反复损伤坏死和增生、HBVDNA基因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HBV基因表达产物HBx反式激活作用以及HBx和M-HBst引发细胞内ROS水平的... 原发性HCC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极其复杂的过程,HBV长期慢性感染是其致病因素之一。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的反复损伤坏死和增生、HBVDNA基因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HBV基因表达产物HBx反式激活作用以及HBx和M-HBst引发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等原因,都会引起HCC的发生。了解HBV引起肝细胞癌的致病机理,对于肝细胞癌的治疗和预防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细胞癌将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 2E1在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温韬 刘焱 +2 位作者 任锋 武志明 赵金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2E1在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将Wista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急性肝损伤组,采用四氯化碳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并按染毒时间分为3、6、12、24、36和48h6个亚组,每组5只大鼠。采用westernblot方...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2E1在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将Wista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急性肝损伤组,采用四氯化碳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并按染毒时间分为3、6、12、24、36和48h6个亚组,每组5只大鼠。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染毒后不同时间点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2E1蛋白的表达变化;测定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和肝组织MDA浓度、SOD活性的变化以及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测定大鼠肝组织自由基(ROS)浓度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四氯化碳可明显导致大鼠肝脏损伤,表现为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MDA浓度和ROS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明显下降,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十分显著(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细胞色素P4502E1在正常大鼠肝组织中有表达,染毒3h后表达增强,12h达到高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表达趋势与ROS浓度变化相一致。结论细胞色素P4502E1蛋白在大鼠急性肝损伤时表达显著增强,提示其在中毒性肝损伤的发病中可能具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并与四氯化碳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四氯化碳 ROS 肝损伤
下载PDF
HO-1诱导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志明 任锋 +1 位作者 刘焱 温韬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研究诱导HO-1高表达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染毒组(CCl4)、血晶素(hemin)组、hemin+CCl4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O-1蛋白的诱导表达情况: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 目的研究诱导HO-1高表达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染毒组(CCl4)、血晶素(hemin)组、hemin+CCl4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O-1蛋白的诱导表达情况: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MDA浓度和SOD活性以及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CCl4成功诱导了大鼠急性肝损伤,表现为染毒24 h后血清ALT、AST水平以及肝组织MDA浓度、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SOD活性下降,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肝脏有严重损伤,大量肝细胞发生凋亡。给予hemin预处理能显著诱导大鼠肝脏HO-1的表达,并对肝脏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表现为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和MDA浓度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组织TNF-α水平和Caspase-3活性明显低于CCl4组;此外,hemin预处理亦使染毒大鼠的病理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HO-1诱导表达对急性肝损伤大鼠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提示HO-1在防治急性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HO-1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Caspase-3活性和降低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肝损伤 HO-1 HEMIN CASPASE-3
下载PDF
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记忆性T细胞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道洁 董培玲 +7 位作者 丁惠国 赵敬敬 李娟 孟庆华 闫丽 孙斌 武彦宁 王延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 研究IFN-α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对记忆性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效果与记忆性T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57例接受IFN-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分别在治疗前(O周),及疗程期内不同时间点(12周和24周)... 目的 研究IFN-α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对记忆性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效果与记忆性T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57例接受IFN-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分别在治疗前(O周),及疗程期内不同时间点(12周和24周)抽取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后加入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CD8效应记忆性T细胞(CD8+TEM)的比例显著高于未经IFN-α治疗的CHB患者;相反,CD8中心记忆性T细胞(CD8+TCM)的百分比则显著低于未经IFN-α治疗的CHB患者(P〈0.05);有效组CD8+TEM百分比在IFN-α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均高于无效组,CD8+TCM百分比在IFN-α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则低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IFN-α的剂量明显高于无效组.结论 病毒的清除与效应记忆性T细胞亚群比例可能有关,TEM亚群在数量上占优势可能对IFN-α治疗效果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性T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IFN—α
原文传递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促进记忆性CD4^+T细胞群扩增
5
作者 闫丽 赵敬敬 +7 位作者 刘道洁 李娟 董培玲 孙斌 孟庆华 丁惠国 娄金丽 王延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2119-2120,2123,共3页
目的:探讨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记忆性CD4+T细胞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应的治疗时间采集全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FC500流式细胞仪收集和分析外周血记忆性CD4+T细胞亚群。结果:1.在IFN-α... 目的:探讨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记忆性CD4+T细胞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应的治疗时间采集全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FC500流式细胞仪收集和分析外周血记忆性CD4+T细胞亚群。结果:1.在IFN-α治疗过程中,可引起CD4+TCM、CD4+TEM和CD4+TIM细胞比例的规律性变化,即CD4+TCM与CD4+TIM变化规律基本相反,而CD4+TIM与CD4+TEM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说明用药时CD4+TCM向CD4+TIM和CD4+TEM转化。2.用药36周时CD4+TCM的增加与CD4+T细胞一致,而停药后CD4+TCM的减少与CD4+T细胞也一致,说明IFN-α导致了CD4+TCM细胞的增殖,从而使CD4+T细胞数量增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用IFN-α治疗时,可引起CD4+TCM、CD4+TEM和CD4+TIM的规律性变化,使得效应CD4+TEM细胞增加;同时,记忆性CD4+T细胞数量增加,其增加原因可能与CD4+TCM细胞数量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记忆性CD4+T细胞
原文传递
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表型和效应功能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延军 刘道洁 +2 位作者 刘芳 任锋 孙斌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HLA非依赖性的抗原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混合型扩增方法。方法以巨细胞病毒(CMV)IE-1抗原为例,IE-1多肽库体外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6h后,磁珠筛选IFN-γ阳性细胞,加入放射灭活的PBMC于含IL-2的培养基中培... 目的探索一种HLA非依赖性的抗原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混合型扩增方法。方法以巨细胞病毒(CMV)IE-1抗原为例,IE-1多肽库体外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6h后,磁珠筛选IFN-γ阳性细胞,加入放射灭活的PBMC于含IL-2的培养基中培养4周。结果得到I.5×10^9个细胞,扩增效率达2500倍,其中CD8^+T细胞占92.99%,CD4^+T细胞6.88%,受阳性靶细胞刺激时,49.2%的T细胞分泌IFN-γ,细胞杀伤率达58%(20:1)。结论该方法可在体外有效扩增T细胞,并从细胞因子的分泌及细胞毒杀伤活性分析,初步认为扩增的T细胞保持其表型和抗原特异性效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性免疫治疗 抗原特异性T细胞 肽库
原文传递
巨细胞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体外检测系统的建立
7
作者 王延军 孙斌 武志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成纤维母细胞为抗原提呈细胞,建立CM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体外检测模型。方法将CMV-AD169、RV-TB40E-4突变株分别感染人胚肺成纤维母细胞(HELF),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感染细胞HLA-A*0201表达强度... 目的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成纤维母细胞为抗原提呈细胞,建立CM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体外检测模型。方法将CMV-AD169、RV-TB40E-4突变株分别感染人胚肺成纤维母细胞(HELF),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感染细胞HLA-A*0201表达强度;将感染的HELF、荷载外源性多肽的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及未感染的HELF分别与PBMC共同孵育,FCM检测CD8^+T细胞内IFN-γ的表达作为应答指标。结果CMV-AD169感染细胞HLA-A*0201表达强度较未感染组降低78.24%±19.72%,而突变株病毒不影响其表达,而且对AD169感染的HELF无应答的PBMC却对突变株病毒感染的细胞显示出了强阳性应答。AD169感染并荷载外源性多肽的HELF产生的刺激应答率,是感染的HELF和荷载多肽的未感染HELF所诱导应答比率的总和。结论CMV-AD169下调MHC Ⅰ分子表达,但不减弱细胞提呈外源多肽的能力。RV-TB40E-4是US2-6/US11基因被删除的CMV突变株,不抑制MHC Ⅰ分子表达,从而代表了一种更适宜研究CMV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特异性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 体外检测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